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最近,有几位蜂友问我对饲养多王群(多只蜂王不采取隔离措施在同一群内产卵)的看法和怎样组织多王群.  相似文献   

2.
阅读贵刊 2008年第5期<我对多王群的看法>一文后,我认为多只蜂王不采取隔离措施在同一群内产卵是完全可行的.本人在这方面积累了一点经验.虽然多王群在高产方面没有太大优势,产蜜量平平,甚至不如一个平箱小群,但在蜜源期一个四王同群的蜂群,同样拥有10框以上的群势,具有10框以上的子脾,且整齐到角.所以一个生产型蜂场是不能大量饲养这种多王群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增加蜂蜜的产量,提倡双王群饲养蜂群,实践证明具有优势。双王群一般是将两个蜂王彼此离开,分为两个育虫区,并在各自蜂巢的箱上开一个小洞,以供蜜蜂出入飞翔,而多王群的饲养在增加蜂蜜,检查蜂群,防止飞逃及蜡蛾的攻击等方面已显示出优势来。所谓多王群,即是在同一个蜂巢内同时存在几个蜂王,有产卵王也有非产卵王。多王群的管理比双王群容易,因此,1980年我们在克什米尔东方蜜蜂中进行多王群试验,第一阶段的试验探索蜂王能否回巢,继而进一步向蜂群介入更多的蜂王,1981年6—7月份在 Srinagar 克什米尔地区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4.
正意蜂多王群的饲养管理与单王群、双王群的饲养管理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养蜂员只要掌握基本要点,就能灵活地根据季节、气候、蜜粉源与多王群内部情况以及蜂场实时需要(繁殖与生产)等变化,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充分挖掘和发挥多王群的优势,获得优质、高产、高效。一、组建初期的饲养管理意蜂多王群组建初期,蜂群群势还比较弱小,蜂王因"生物  相似文献   

5.
<正>中蜂多王群,子脾增长快、蜂数多,工蜂出勤积极,蜂群复壮快,能养成大群或继箱群,可夺高产,抗病、抗盗、抗巢虫能力强,是养蜂人最理想的采蜜群。中蜂多王群,几乎在所有养蜂场都有新老交替的双王群,也有二个老王同巢产卵的双王群,但是二只新王同巢产卵的蜂群却很少见。  相似文献   

6.
<正>意蜂多王群转地饲养可以采用从大群中抽出中间少量出房、外围大量将要出房的子脾加到多王群中,密集工蜂,群势以5~6框足蜂为宜,满足蜂王产卵的需要。这种做法有两个好处:一是刚出房幼蜂能刺激蜂王恢复正常产卵;二是多王产下的卵有足够的工蜂来哺育。在管理上,主要应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7.
在采用生物诱导和环境诱导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成功组建多只蜂王在同一产卵区内自由活动、正常产卵的多王群基础上,通过对多王群单个蜂王和多个蜂王产卵力的研究发现,经生物诱导处理的单个蜂王的产卵力与未经处理蜂王的产卵力相比无显著差异,而3王群和5王群蜂王的产卵力分别是单个蜂王产卵力的222.94%和367.09%.结果表明,多王群是提高蜂群产卵力和王蜂指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蜂业》2014,(8):24-25
<正>我地位于小兴安岭东部、黑河南部,蜜源丰富,当地养蜂较为普及,多以传统养蜂,效益不高。为了提高养蜂效益,更好地利用好当地的蜜源,饲养双王群是好方法。一、双王群的优势1.高产高效双王群繁蜂快,群势大,采集力强,工作积极持久,是单王群不能相比的。养蜂人都知道,只有蜂群强大才能夺取高产,但蜂群强大后会产生自然分蜂,蜜蜂工作积极性下降,通常蜂群的最佳状态是58框群势,高于或低于这个数值蜂王产卵率都会下降,而双王群能让  相似文献   

9.
正多只蜂王在同群或同脾上产卵可以培养成超强大的蜂群。据文献记载,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就对3只以上蜂王同巢产卵进行研究,但成功的不多。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对蜜蜂多王群进行探索,在组建和利用过程中失败与成功均有,失败多于成功。成功或失败是"撞着法",我们不知道失败和成功的原因。1999年春天,平湖市农业局金水华老师前来调研养蜂,发现我们在做蜜蜂多王群试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的多王群指的是人工组织的拥有3只或3只以上产卵王的蜂群,近年来,我们对意蜂多王群饲养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打破常规,人为地创造特殊的蜂群结构,以全新的思路对蜜蜂生物学和行为学开展深入的研究。多王群应该是研究蜂群结构、个体分工、信息传递、个体问相互作用和关系的良好模型。同时,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根据浙江省平湖市种蜂场多年的实践证明,多王群在加快蜂群繁殖速度,方便移虫。维持强群,提高蜂蜜、王浆、蜂蛹虫产量和质量,提高蜂群抗病力等方面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饲养双王群群势强,但蜜产量不如单王群高。据分析对比,双王虽产卵积极,但群内育虫工作量增加了,本身消耗饲料也多。所以,我针对这一情况,采取了双王群繁殖,单王群生产,年平箱单产采集量提高25—35%左右,具体做法是:(1)早春油菜花期,当蜂群发展到满箱时,即要投入生产。在加继箱时将巢箱中的中插板抽出,一只蜂王关进王笼(工蜂正常进出的王笼),放入继箱中给予休息,另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蜂业》2016,(5):31-33
正双王群高产是人所共知的,但在北方越冬期就占据5个多月的时间,给组织双王群带来困难,要是在蜂群饲养管理出现问题,收效甚微。因此,大部分蜂友对饲养双王群有顾虑,笔者想谈谈如何养好双王群,供蜂友们参考。一、组建双王群在北方组建双王群,有这样几种方法:(1)越冬群出室后,蜂群弱小,把两群蜂放在一个蜂箱内繁殖,强壮后加隔王板成为双王群;(2)双王同箱越冬、春繁,强壮后成为双王群;(3)单王越冬,早期育王组双王群。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观察滇南中蜂无王群的内部行为和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经过3个月对中蜂无王群从失王到全群灭亡过程的内部行为观察并对其他失王群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中蜂群失王后2~5 d改造王台,当王台被清除后20~24 d工蜂开始产卵,3个月后蜂群全部死亡。对中蜂失王群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后,蜂群发展良好,并可达到采集主要蜜源野藿香的理想群势。可对养蜂人员在失王时作出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确保蜂群的正常生活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不少养蜂人提倡饲养双王群,一箱蜂2只蜂王产卵量总比1只蜂王多,应该是繁蜂快,蜂数多,群势壮,蜂蜜产量高。我养蜂几十年,对饲养双王群有深刻的体会。在蜜粉源丰富时,双王繁殖,单王生产可取得满意的效果。然而,在秋末蜜粉源枯竭时,双王繁殖就不比单王群好。同样是8脾蜂群越冬,开春时单王群有4~5脾蜂,而双王群只有2~3脾蜂。为什么悬殊如此之大呢?是因为双王群在秋末培育越冬蜂时花粉不足,蜂子得不到  相似文献   

15.
正养蜂生产是一门灵活多变的技术工作,在蜜蜂多王群的饲养管理和利用过程中,结合蜂场实际情况,我们探索出五点饲养管理经验,同蜂友们交流:一、蜜蜂多王群应放在蜂场的偏僻位置,防止工蜂偏集平湖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属季风气候区,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季风交替明显。  相似文献   

16.
谢清培 《蜜蜂杂志》2008,28(5):17-17
最近,有几位蜂友问我对饲养多王群(多只蜂王不采取隔离措施在同一群内产卵)的看法和怎样组织多王群.  相似文献   

17.
王汉生 《中国蜂业》2009,60(9):25-25
齐齐哈尔地区定地饲养的蜂场,在每年的蜜蜂春繁期,不论养蜂者怎么努力,注意平群,结果都会有不足1脾蜂的小弱群。其原因,首先是本地区是高寒地区,蜜蜂越冬期长达5个多月(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蜂群弱,死亡率高,再就是本地区春季风天多,风力大,蜜蜂偏集严重,这些小弱群单独繁殖很难复壮。用双王群繁殖(箱中间加大隔板),效果也不太好。除掉蜂王并群繁殖,  相似文献   

18.
张德志 《中国蜂业》1999,50(1):16-16,15
这里所说的继箱双王群,是指在继箱内和巢箱内上下各养一只蜂王,两只蜂王共同组成一群蜜蜂,从而形成一种灵活多变的、颇具特色的饲养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法可以使蜂群常年保持强盛,使蜂蜜和王浆产量进一步提高。一、材料和准备工作饲养继箱双王群,所用材料不多,只需...  相似文献   

19.
浅谈双王群起步群势葛凤晨同志1986年发表在《中国养蜂》第2期《双王群生产效率的研究》一文说:“在正常情况下,蜂群在越冬之后的新老蜂交替阶段和增殖阶段的前期,也就是在进入幼蜂过剩时期之前,其工蜂的哺育力和蜂王的产卵量是相适应的,一只蜂王的产卵量,可以...  相似文献   

20.
在饲养双王群过程中,有时往往由于两室相互调脾而引起围王和工蜂间的相互咬杀。或有因一旦疏忽大意将两王带入一侧,致发生两王相斗造成伤亡的重大损失。我在饲养双王群的过程中采用铁纱做成两室中间的闸板,实践证明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无论在何时,两室均可随时随意调脾而不围王。工蜂间不互相咬杀。二、两王一旦带入一侧也不会相斗,而相处得很好,笔者在管理双王群过程中曾有意识地将两王带入一侧,结果发现两王不仅相处得很好。还总是同时在一张脾上产卵。(注:此试验的双王群都已在同一箱内饲养了一段时间)。三、便于集中贮存花粉。笔者在使用铁沙闸板饲养双王群过程中发现,两群总是各自将采回的花粉集中贮存于紧靠铁纱两侧的巢脾上上。只要外界粉源充足,箱内就出现整块花粉脾。这就为在蜂群缺粉时补喂,准备了十分理想的花粉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