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沼液与化肥配施对西红柿生长和土壤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沼液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来探讨沼液对西红柿生长和土壤组分的影响,以期为沼液肥料化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实验以施入等量的N养分为依据,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CK(空白)、CF(常规施肥)、HF(全化肥)、ZF(全沼液)、ZF80%+HF20%(80%沼液+20%化肥)、ZF50%+HF50%(50%沼液+50%化肥)、ZF20%+HF80%(20%沼液+80%化肥)。研究结果表明,在西红柿定植后的40~80 d,化肥对土壤的有效养分和叶片养分含量产生较大的影响,CF和HF处理的0~20 cm,20~40 cm以及40~60 cm土层的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及叶片的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较高;但在定植后的160 d,ZF80%+HF20%处理的0~20 cm土层有效养分及叶片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最高。与CF处理相比,在定植后的40 d,ZF处理的有机质含量无明显差异,ZF80%+HF20%处理的微生物数量较高;在定植后的160 d,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总量以ZF处理和ZF80%+HF20%处理较高。数据说明,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始终以ZF处理最高,ZF80%+HF20%处理的西红柿产量最高,ZF处理的西红柿品质最佳。综合分析认为,ZF80%+HF20%处理是西红柿生长发育较合理的配施比例。  相似文献   

2.
施用沼渣的温室土壤氮累积及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的方法,以番茄为供试作物,研究了沼渣与化肥不同的施肥配比对温室土壤中氮的累积及重金属污染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渣与化肥配合使用能够为作物生长提供足够的氮源,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硝态氮在土壤中的累积。其中B3(60%沼肥+40%化肥)开花期土壤中总氮含量与拔除期土壤中的总氮残留量都与其他各处理相当,但其土壤中硝态氮含量高于其他处理,能够为作物提供足够的营养,并且土壤中Pb,Cu,Zn累积量都以B3最少,即B3(60%沼肥+40%化肥)为设施内沼渣与化肥配合使用的最适配比。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有机肥配施化肥对柑橘园土壤肥力、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在长期种植柑橘基地开展有机肥及有机肥配施化肥的田间试验,研究橘园土壤养分含量、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变化,为四川丘陵地区柑橘园土壤合理施用有机肥,减施化肥提供理论基础。以当地习惯施肥为对照(CK),有机肥配施化肥(OF+CF),仅施有机肥(OF),共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土壤pH值、养分含量、果实品质(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Vc等)和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变化。OF+CF处理和OF处理能提高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全氮含量,而全钾和全磷含量降低。OF+CF处理的土壤碳氮比较CK处理降低18.39%(p<0.05)。与CK相比,OF+CF处理和OF处理的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较CK分别增加29.26%和18.44%,而有机酸分别下降30.52%和22.94%,果实的Vc含量分别增加16.04%和11.19%。OF+CF处理和OF处理的柑橘产量较CK处理增加75.10%和56.32%(p<0.0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及其配施化肥能够更好地提高土壤pH值,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柑橘产量,从而减少化肥...  相似文献   

4.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广藿香生长、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有机肥与化肥不同配比的8个处理:100%有机肥、75%有机肥+25%化肥、60%有机肥+40%化肥、50%有机肥+50%化肥、40%有机肥+60%化肥、25%有机肥+75%化肥与100%化肥,并以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广藿香生长、产量、油量、品质及广藿香基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都促进广藿香产量、油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提高,但处理之间差异明显。产量及油量以75%有机肥+25%化肥处理最高,分别比对照平均增产31.58%和168.10%,60%有机肥+40%化肥处理次之,50%有机肥+50%化肥处理居中;广藿香株高、茎粗、分蘖数、叶面积指数等生长指标以及12种主要化学成分(β-广藿香烯、α-愈创木烯、刺蕊草烯、α-广藿香烯、δ-愈创木烯、苦橙油醇、β-榄香烯、异石竹烯、β-愈创木烯、反式-丁香烯、广藿香酮、广藿香醇)、水溶性和醇溶性浸出物等品质指标都以75%有机肥+25%化肥处理最高。广藿香基地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100%有机肥、75%有机肥+25%化肥、60%有机肥+40%化肥、50%有机肥+50%化肥处理含量较高,其中100%有机肥处理最高,4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得出,75%有机肥+25%化肥配施是适合广藿香施肥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黄淮海区域大白菜合理有效的施肥模式,以“北京新三号”为供试材料,设置12种不同处理(CK1,不施肥;CK2,常规施肥;T1,常规减施化肥N 100%;T2,常规减施化肥N 15%;T3,常规减施化肥N 15%+有机肥替代15%N;T4,常规减施化肥N 30%;T5,常规减施化肥N 30%+有机肥替代15%N;T6,常规减施化肥30%+有机肥替代30%N;T7,常规减施化肥N 40%;T8,常规减施化肥N 40%+有机肥替代15%N;T9,常规减施化肥N 40%+有机肥替代30%N;T10,常规减施化肥N 40%+有机肥替代40%N),研究氮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大白菜产量、品质、土壤养分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大白菜产量,处理T3最高为307.43 t/hm2,较处理CK1,CK2和T1分别增产63.06%,14.49%和36.68%,与土壤中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与常规施肥相比,氮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显著降低了大白菜硝酸盐含量,提高了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氮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也产生了显著影响,增施适量有机肥还增强了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而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此外,与处理T1相比,氮肥利用率提高5.54%~60.71%.综合大白菜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等因素,常规减施化肥N 15%+有机肥替代N 15%施肥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施用沼肥对保护地蔬菜栽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本文以等有机质含量的猪粪、沼渣为基肥,追肥(化肥与沼液)以等N、等P、等K进行施用,采用二裂式区组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沼肥、猪粪、化肥等不同施肥组合对保护地土壤pH值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收获期,各处理土壤pH有下降的趋势,但没有酸化现象发生;施用沼渣在防止土壤pH值下降方面有较好的作用;施用沼渣、沼液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方面的效果分别优于施用猪粪、化肥,沼渣与沼液配合施用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及碱解N含量方面效果显著,猪粪与化肥配合施用有利于提高土壤速效P和速效K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茶叶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设置醋糟有机肥和化肥不同配比的5个处理:100%有机肥、70%有机肥+30%化肥、50%有机肥+50%化肥、30%有机肥+70%化肥以及100%化肥,并以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不同肥料配比对春茶生长、产量、品质及茶园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都有促进春茶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的作用,但处理之间差异较大。增产作用以70%有机肥+30%化肥的处理最显著,比对照平均增产276.91%,30%有机肥+70%化肥的处理次之,50%有机肥+50%化肥的处理居中;茶叶的新梢长、叶面积、芽密度、百芽质量等生长指标,以及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等品质指标都以70%有机肥+30%化肥的处理为最高。茶园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随有机肥在肥料中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即以100%有机肥的处理最高,70%有机肥+30%化肥的处理次之,但两者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70%有机肥+30%化肥的配施是值得在茶园推广应用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8.
沼液、沼渣与化肥配施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沼液、沼渣与化肥配施的不同处理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化肥相比,单施沼液不能提高莴笋产量,其它处理均能使莴笋显著增产(2.9%-19.1%),沼渣+N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沼液和沼渣在配施一定比例化肥的基础上能增加莴笋叶和茎中Vc和氨基酸含量,施用沼液的处理均能提高莴笋叶和茎中还原糖含量,而施用沼渣仅提高莴笋叶中还原糖含量。  相似文献   

9.
沼渣可以替代黑麦草种植中部分化肥的使用,但沼渣中残留的重金属会被黑麦草吸收,并传递到食物链的下端。通过沼渣和土壤钝化剂的混合施用可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同时减少黑麦草对重金属的吸收。实验发现:单独施用沼渣,黑麦草中Pb,As,Cr,Zn和Cu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07.0%,54.5%,40.0%,15.2%和13.7%;混合施用中,Zn和Pb含量随贝壳粉施用量上升先增加后减少,Cu含量随贝壳粉施用量上升而增加;Zn和Pb含量随氧化镁施用量上升而增加,Cu含量随氧化镁施用量上升先减少后增加;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沼渣和钝化剂混合施用量对黑麦草中Cu,Zn和Pb含量的影响,发现沼渣、贝壳粉和氧化镁施用量分别为10 g,4 g和2 g的处理为最佳组合。该结果为以猪粪为发酵原料的沼渣施用于黑麦草提供了安全施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沼渣对土壤微生态结构、土壤酶活及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张家口坝上露地,以娃娃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以相同养分含量沼渣、鸡粪和化肥连续底施对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菌群结构、土壤酶活、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的方法,利用PB,高氏1号和PDA培养基分离并统计可培养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采用标准的土壤酶活和理化性状测定方法,检测娃娃菜根围0~20 cm耕层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物理性状。结果表明,与化肥相比,沼渣处理使土壤中可培养真菌数量降低34.09%,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102.53%和291.89%,土壤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过渡,利于降低真菌病害的发生率;使土壤蔗糖酶、中性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增高,增率分别为43.11%,41.28%,35.29%和6.13%;使土壤中全氮、磷、钾的累积含量降低,利于向速效氮、磷、钾的转化,提高土壤中铁、铜、锌微量元素的含量;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持水量提高15.03%,容重降低15.20%。可见,沼渣作为优质有机肥连续底施,可有效改善土壤的微生态结构、提高酶活性、减少过量养分的累积、改善土壤质量,利于土壤的健康持续应用。  相似文献   

11.
沼肥是人畜粪便和作物秸秆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处理后的残余物,由沼液和沼渣组成,是一种速效和迟效兼备的优质有机肥料。据测定沼液中的养分含量为:全氮0.03—0.08%,全磷0.02—0.03%,全钾0.05—0.1%:沼渣中,有机质含量为40%,腐殖酸10—20%,粗蛋白质5—9%,全氮0.8  相似文献   

12.
猪粪有机肥作为一种有机资源,其养分含量丰富,施用后可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是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可持续的途经之一。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研究等氮量情况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农艺形状、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0%氮素有机肥+100%氮素化肥混合处理(T2)下的冬小麦产量与品质最高,产量较CK增加177.53%,粗蛋白含量较T1增加8.1%,粗脂肪含量最高较CK增加9.7%,T2处理下冬小麦湿面筋含量最高为为25.7%;施肥处理后土壤有机质含量主要表现为T2>T3>T4>T5>T1>CK;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无机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于增加土壤N、P、K元素的累积。  相似文献   

13.
在温室中,以地表双元覆盖条件下黄瓜为试材,探讨在常规灌水量80%、60%和40%的非充分灌溉条件下对黄瓜土壤和植株养分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表双元覆盖条件下,适度非充分灌溉提高非根际土壤全磷、全钾和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同时,降低植株根和茎部氮含量,提高果实磷和茎部钾含量。在相对常规灌溉水量的80%条件下(每次灌溉量344m3/hm2)的处理效果较为明显,与对照相比,分别显著提高根际土壤全氮、非根际全磷和果实磷的含量11.36%、28.79%和19.21%,并提高果实氮含量14.86%和钾含量2.72%。  相似文献   

14.
随着配合饲料养殖法的应用,使得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发酵原料的沼气工程产生的沼肥中重金属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施用沼肥后能否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这直接影响着沼肥(沼渣和沼液)的安全合理利用。文章通过油菜盆栽试验,以重金属Cr为研究对象,采取2种土壤样品(未受污染的棕壤土及受污染的棕壤土),对沼渣沼液施肥后土壤和油菜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形态进行分析。得出:1)施用沼肥能增加未受污染棕壤土重金属Cr含量,而施用猪粪化肥能降低未受污染棕壤土Cr含量;施用沼肥能降低污灌区棕壤土Cr含量;2)对于未受污染棕壤土来说,施用沼肥有利于降低油菜食用部位茎部、叶部Cr含量;施用沼肥能有效降低污灌区棕壤土-油菜根部、叶部Cr的含量;3)对未受污染棕壤土来说,除过量沼渣沼液试验处理,其他试验处理的Cr各形态含量占总量的比例大小为:残渣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酸溶态;对污灌区棕壤土来说,各个试验处理前后的Cr各形态含量占总量的比例大小几乎不变,为:残渣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酸提取态;4)试验后未受污染棕壤土Cr有效态含量百分比的大小顺序为:原土样、猪粪化肥处理、空白处理、沼渣沼液处理;对污灌区棕壤土,试验后常量猪粪化肥处理Cr有效态含量百分比最大,过量沼肥处理最小。可见过量沼渣沼液试验处理对土壤中重金属Cr的有效态含量的减少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田试验,以常规施肥量下普通水源灌溉为对照(CK),研究了减量施肥条件下,池塘养殖废水灌溉后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和0~60 cm土壤剖面中氮磷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池塘养殖废水灌溉条件下,水稻产量以常规施肥量下处理最高,较CK处理增产2.3%,氮磷吸收量分别增加了4.4和2.0 kg/hm~2,80%常规施肥时其产量和氮磷吸收量与CK处理相似,而60%常规施肥量下产量和氮吸收量较CK处理显著降低;在水稻生长期内,100%常规施肥(100%CF)、80%CF和60%CF处理耕层土壤全氮含量分别平均增加3.8%、-2.3%和-10.1%,全磷含量分别平均增加3.3%、-4.2%和-10.7%;土壤全氮、碱解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在0~60 cm土层深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呈现降低的趋势,在同一土层深度下,会随着施肥量的减少而减少,因此,减量施肥下池塘养殖废水灌溉不会导致土壤剖面中氮磷量的增加。综合考虑作物的产量效应和土壤氮磷素累积的环境风险,水稻全生育期池塘养殖废水灌溉,可节约化肥20%和清水灌溉量5 700 m3/hm2。  相似文献   

16.
文章试验以猪粪为发酵原料,采用厌氧发酵技术,在接种物为20%,TS为12%,pH值为7的条件下进行25 d,研究20℃和35℃对猪粪厌氧发酵沼渣沼液中重金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20℃条件下发酵前后总有效态Cu含量由13.43 mg·kg~(-1)降为9.59 mg·kg~(-1),发酵后在沼渣中占87.9%;35℃总有效态Cu含量升为14mg·kg~(-1),在沼渣中占95.93%。2)20℃发酵前后总有效态Zn含量由73.76 mg·kg~(-1)降为59.74 mg·kg~(-1),发酵后在沼渣中占88.87%;35℃总有效态Zn含量降为43.87 mg·kg~(-1),在沼渣中占81.51%。3)20℃发酵前后总有效态Cr含量由0.28 mg·kg~(-1)升为0.59 mg·kg~(-1),发酵后在沼渣中占49.15%;35℃总有效态Cr含量升为1.05mg·kg~(-1),在沼渣中占87.62%。20℃和35℃猪粪厌氧发酵后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内外关于有机肥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沼肥对污灌区棕壤土重金属Cd和As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沼肥作为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已有广泛应用,为了研究施用沼肥对受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影响,文章以Cd,As为研究对象,用盆栽的方式,以抗病苏州青油菜为种植作物,选取污灌区棕壤土,采用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分析重金属形态,通过基肥与追肥配合施用,研究沼渣与沼液配合施用和猪粪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为沼肥的合理安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沼渣沼液配合施用可以降低污灌区土壤中Cd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增加As全量和有效态含量;过量施用沼肥可以增加污灌区土壤中Cd全量和有效态含量,降低As全量和有效态含量,猪粪化肥配合施用会显著增加Cd和As全量。沼渣沼液配合施用会降低残渣态Cd和As的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8.
沼肥施用有利于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但目前关于沼渣沼液特性的研究多限于单一地区同一类型沼气池的沼渣沼液分析。对于不同区域,不同大小沼气池,沼渣与沼液间的特性差异并没有深入的研究。文章对湖南宁乡、浙江江门、安徽安庆和河南郑州4个地区的户用沼气池和小沼工程中的沼渣、沼液中养分物质含量和重金属进行了研究,旨在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沼渣沼液的养分和安全风险差异,为科学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小沼工程的沼渣沼液在大部分营养组分和重金属含量方面,普遍少于户用沼气池。4个地区沼液中有机质,TN,TP,TK,速效N的最高含量分别为111.94 g·L~(-1),3.38 g·L~(-1),0.426 g·L~(-1),6.59 g·L~(-1),1682.60 g·L~(-1);而沼渣中的最高含量分别为773.2 g·kg~(-1),34.62 g·kg~(-1),33.63 g·kg~(-1),40.40 g·kg~(-1),4110.00 g·kg~(-1)。沼渣养分含量的变异系数小于沼液。4个地区沼渣与沼液的重金属含量变异系数都较大,有7组样本的沼液中重金属的变异系数超过了100%。沼渣20组样本有11组样本重金属超标,沼液20组样本共有16组样本重金属超标。沼渣中的超标重金属分别为镉和砷,沼液中5种主要有毒重金属均有样本超标,且汞与砷的超标现象最为严重。与沼液相比,沼渣拥有更高的营养含量,更低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9.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性状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揭示宁夏扬黄灌区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性状与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秸秆全量还田(9 000 kg/hm2)条件下,设置4种不同纯氮施用水平:SR+N0(0 kg/hm2)、SR+N1(150 kg/hm2)、SR+N2(300 kg/hm2)和SR+N3(450 kg/hm2),以秸秆不还田施氮量333 kg/hm2为对照(CK),研究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容重、含水率、养分含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可改善耕层(0~40 cm)土壤容重和孔隙状况,以SR+N2和SR+N3处理效果最优,耕层平均土壤容重分别较CK降低8. 0%和8. 8%,土壤总孔隙度分别较CK提高11. 4%和12. 5%。秸秆还田配施氮肥有利于提高耕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土壤碳氮比降低,其中以SR+N2和SR+N3处理效果最优。SR+N2处理改善土壤肥力效果最优,其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较CK提高33. 6%、47. 0%、30. 8%。SR+N2处理在玉米生育中后期具有较好的蓄水保墒效应,玉米增产和改善水分利用效率效果最优,两年平均玉米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CK提高33. 9%、26. 2%。通过两年研究发现,在宁夏扬黄灌区,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可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加土壤养分含量、调节土壤碳氮比、增强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从而显著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秸秆还田配施纯氮300 kg/hm2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通过研究鸡粪沼液在大田油菜上的应用,探讨沼肥施用对油菜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为沼液的合理、安全应用提供技术指导。结果表明,纯沼肥处理(ZF)的产量低于常规施肥处理(HF+YJ),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ZF+HF)的产量与常规施肥处理差异不显著;相对于常规施肥,施用沼肥与有机肥提高了油菜的Vc含量,降低了硝酸盐含量;施用沼肥和有机肥后,在整个试验周期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稳定或逐渐上升,而化肥表现为施肥后最高,然后迅速下降;施用沼肥和有机肥提高了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施用沼肥的处理(ZF和ZF+HF)土壤铅、铬、砷、镉含量显著高于对照CK处理,且油菜中检测含铬,但重金属含量都未超过国标。相对于常规施肥,沼肥与化肥配施减少了肥料投入,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