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掌握滇西南菜区小菜蛾的发生规律和抗药性现状, 2013-2017年进行了田间系统调查幼虫、性信息素诱集成虫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滇西南菜区小菜蛾田间种群每年早春存在种群激增现象, 3-5月份出现春季高峰期, 6月后种群数量保持较低水平。抗性测定表明, 该地区小菜蛾对丁醚脲、Bt、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茚虫威均为低水平抗性, 对氟啶脲和多杀霉素为中等水平抗性; 对阿维菌素为中到高抗,对高效氯氰菊酯为高抗水平。建议该区域1-5月放置性信息素诱杀成虫, 3-4月用丁醚脲、Bt制剂、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茚虫威等进行化学防治, 6-12月小菜蛾的发生虫量在经济阈值下, 可不防治。  相似文献   

2.
采用浸叶法对云南弥渡田间小菜蛾种群进行了8种杀虫剂毒力测定,并基于抗药性监测结果,制定了对弥渡县小菜蛾轮换用药和水旱轮作相结合的抗药性治理策略。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2011年,弥渡菜区小菜蛾种群对丁醚脲、苏云金杆菌敏感,LC_(50)分别为54.64、0.28 mg/L,抗性倍数分别为2.55、1.07;对氯虫苯甲酰胺、溴虫腈中抗,LC_(50)分别为6.37、21.27 mg/L,抗性倍数分别为28.17、53.19;对茚虫威、多杀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高抗,LC_(50)分别为69.03、13.75、1 114.41 mg/L和24.50 mg/L,抗性倍数分别为132.74、114.55、313.92和1 224.9。通过抗药性治理,到2014年弥渡菜区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和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明显下降,对氯虫苯甲酰胺由2011年的中抗恢复至敏感水平,对茚虫威由高抗下降至接近低抗水平,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由1 224.9下降到652.75,对丁醚脲和苏云金杆菌处于低抗水平;对溴虫腈的抗性水平年度间变化不大,抗性倍数31.05~53.49,一直处于中抗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对唑虫酰胺的抗性特征,采用生物生化方法测定了江西省5个蔬菜产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唑虫酰胺的抗性水平,并研究了小菜蛾唑虫酰胺抗性品系对其它药剂的交互抗性和生化抗性机制。结果显示,分宜县和高安市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唑虫酰胺尚未产生明显抗性,永丰县、德安县和余江县小菜蛾种群对唑虫酰胺产生了低水平的抗性,抗性倍数为5.20~8.20倍;小菜蛾唑虫酰胺抗性品系对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茚虫威有中低水平的交互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1.72、3.44、2.77和2.20倍,而对溴虫腈、定虫隆和丁醚脲无交互抗性;增效剂磷酸三苯酯和胡椒基丁醚对小菜蛾唑虫酰胺抗性品系均有显著增效作用,增效倍数分别为3.42倍和2.64倍;唑虫酰胺抗性品系的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均显著提高,分别为敏感品系的2.18倍和1.64倍。研究表明,小菜蛾对唑虫酰胺产生抗性可能与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4.
利用室内筛选获得的甲氧虫酰肼中等抗性种群(R, 30.57倍)和敏感种群(S),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棉铃虫对12种常用杀虫剂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抗性种群对虫酰肼产生了13.57倍的中等水平交互抗性;对茚虫威的抗性倍数为3.05倍,无明显交互抗性;而对辛硫磷、毒死蜱、灭多威、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虫螨腈、虱螨脲、氟啶脲、氟铃脲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抗性倍数在0.50 ~2.36倍之间,无交互抗性。试验结果提示,在棉铃虫对甲氧虫酰肼的抗药性治理中,轮换使用与甲氧虫酰肼没有交互抗性的杀虫剂将可有效延缓其抗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掌握云南省不同菜区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水平及年度变化规律,于2009—2013年间连续5年,采用浸叶法监测了滇中通海县、滇西弥渡县和滇西南临沧市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同时,对通海小菜蛾田间种群的F1代,测定了磷酸三苯酯(TPP)、增效醚(PBO)和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3种增效剂对氯虫苯甲酰胺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自2009年以来,通海小菜蛾种群的抗药性水平持续上升,抗性倍数从2009年的2.30倍,逐渐发展到2012年的47.79倍和2013年的43.05倍,达到中等抗性水平;弥渡小菜蛾种群的抗药性水平除了2010年达12.35倍外,其余均处于低水平抗性;临沧市小菜蛾种群的抗药性水平在1.01~4.60倍之间,处于低水平抗性。3种增效剂均对氯虫苯甲酰胺无显著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云南蔬菜主产区通海县小菜蛾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及其田间防治效果, 采用浸叶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对常用杀虫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通海县小菜蛾种群对丁醚脲和Bt的敏感性最高, 仍处于敏感水平, 对茚虫威属低抗水平, 对虫螨腈和多杀菌素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4.28和31.68倍, 属中抗水平, 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为44.62倍, 到高抗水平, 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最差, 抗性倍数829.90倍, 达极高抗水平。抗性水平和田间药效呈一定相关性, 氯虫苯甲酰胺和阿维菌素药后7 d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均低于50%, 茚虫威、多杀菌素和丁醚脲的田间防效较好。通海县小菜蛾可选择的防治药剂包括茚虫威、多杀菌素和丁醚脲, 注意不同药剂之间的轮换和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7.
云南通海小菜蛾种群抗药性监测及田间药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掌握云南蔬菜主产区通海县小菜蛾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及其田间防治效果,采用浸叶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对常用杀虫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通海县小菜蛾种群对丁醚脲和Bt的敏感性最高,仍处于敏感水平,对茚虫威属低抗水平,对虫螨腈和多杀菌素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4.28和31.68倍,属中抗水平,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为44.62倍,到高抗水平,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最差,抗性倍数829.90倍,达极高抗水平。抗性水平和田间药效呈一定相关性,氯虫苯甲酰胺和阿维菌素药后7d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均低于50%,茚虫威、多杀菌素和丁醚脲的田间防效较好。通海县小菜蛾可选择的防治药剂包括茚虫威、多杀菌素和丁醚脲,注意不同药剂之间的轮换和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云南通海、湖北武汉、海南海口田间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苏云金芽胞杆菌抗药性现状及其桶混的田间防治效果,为小菜蛾抗性治理策略提供参考,推进化学农药减量控害。采用叶片浸渍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对以上3种杀虫剂进行抗药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个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均对阿维菌素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药性倍数为276.0~1062.0倍,对氯虫苯甲酰胺抗药性达到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药性倍数为60.0~671.0倍,对苏云金芽胞杆菌表现为中等及以下水平抗性,抗药性倍数为5.1~15.2倍。田间防治效果和抗性水平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苏云金芽胞杆菌药后7 d均达到70%以上,而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单剂药后7 d防治效果均达不到60%。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和苏云金芽胞杆菌桶混处理的田间防治效果在以上地区分别为88.70%和81.50%,防治效果较好,桶混处理防效与各单剂相比差异极显著。因此,建议可以桶混、轮换使用苏云金芽胞杆菌,以提高对小菜蛾的持续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用浸液法测定了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田间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等几种新型杀虫剂的敏感性。田间小菜蛾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多杀菌素、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三氟甲吡醚、氰氟虫腙等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19、2.22、0.25、1.07、1.16和0.92倍。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田间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产生了低水平抗性,对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三氟甲吡醚未产生明显抗药性,对茚虫威、氰氟虫腙相当敏感。  相似文献   

10.
15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库蚊幼虫的杀虫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浸渍法表明,定虫隆、氟幼脲是试验杀虫剂中对尖音库蚊淡色亚种幼虫杀虫活性最高的.定虫隆、氟幼脲、氟虫脲、氟铃脲、农梦特舜口除虫脲的杀虫活性分别是抑食肼的2 740倍、2 100倍、1 763倍、1 283倍、1 229倍和573倍.  相似文献   

11.
作者首次报道了我国部分地区小菜蛾对Bt制剂的抗药性问题,华南、广州、深圳一带小菜蛾对Bt制剂的抗性比扬州小菜蛾强10~25倍,平均17倍,而泰国曼谷小菜蛾的抗性又比华南的抗性小菜蛾增强40%左右。抗性小菜蛾对H1、H3、H5、H74个常用血清型的参试菌株均较敏感;试验结果还表明,小菜蛾在Bt与化学农药之间无交互抗性。Bt与化学农药复方制剂对小菜蛾有较好的防效,已在深圳、广州等地示范推广死亡率达81.5~90.9%。对防治抗Bt害虫的对策本文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上海地区小菜蛾的抗药性及增效剂的作用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用FAO推荐的点滴法测定了上海、广州和江西等地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tla L.)的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上海和广州的小菜蛾(DBM)对现有的各类杀虫剂,如DDT、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都发生了抗药性,其中以拟除虫菊酯的抗药性尤为突出,如溴氰菊酯(均>10414倍)、氰戊菊酯(2103和>3569倍)和氯菊酯(245和1533倍)。用浸渍法监测了上海地区小菜蛾对有机磷(1979-1987年)和拟除虫菊酯(1981-1987年)的扰药性。上海地区的DBM对敌敌畏、乐果和乙酰甲胺磷的抗性分别为8.1、10.1和16.6倍;从1981-1986年,DBM对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和氟氰戊菊酯的抗性分别为406.4、66.5、38.2、78.5和313.5倍,在1990年它们的抗性都有不同程度降低。各种解毒酶抑制剂TBPT,PB,TPP,DEM和DMC的活体测定表明,DBM的抗性涉及多功能氧化酶(MFO)、谷胱甘肽转移酶和酯酶,可能还涉及神经敏感度降低。  相似文献   

13.
3种生物源杀虫剂对杜仲梦尼夜蛾的毒力及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专性为害杜仲的食叶害虫杜仲梦尼夜蛾(Orthosia songi Chen et Zhang)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比较了3种生物源杀虫剂对其3龄和5龄幼虫的杀虫活性,并进行了林间药效测定和防治示范试验。结果显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对3龄和5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0.152 5和0.204 7μg/L,苦参碱的LC50值分别为65.306 0和124.735 8μg/L,印楝素的LC50值分别为165.871 7和257.749 0μg/L。林间药效测定结果显示5.7%甲维盐微乳剂300万倍液防治效果最好,7d后校正死亡率达91.34%。防治示范试验表明,5.7%甲维盐微乳剂75 000倍液防治效果达95.69%,显著高于0.3%苦参碱水剂750倍液的防治效果(80.28%),且药剂成本7.5元/hm2,仅为后者的1.9%。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在深圳、广州、东莞三地对不同蔬菜、不同农事措施、杀虫剂不同施用水平菜地小菜蛾自然种群幼虫被寄生率调查结果,分析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菜蛾绒茧蜂三种群系统中,蔬菜品种、农事操作、杀虫剂对菜蛾绒茧蜂寄生行为的影响。结果说明:不同蔬菜品种上,小菜蛾幼虫被寄生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以包心菜菜地寄生率最高,超过30%。十字花科蔬菜与其他非十字花科蔬菜的间作对绒茧蜂的寄生率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作用。深圳、东莞、广州三个地区,以广州地区小菜蛾幼虫被寄生率较高。化学杀虫剂降低绒茧蜂的寄生率。小菜蛾幼虫的体色与被寄生率也有一定的关系,以体色与背景色一致的个体被寄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小菜蛾抗性稳定性及抗性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试验表明,福州地区田间小菜蛾已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及拟除虫菊酯产 生高抗性。脱离选择压力3代后,小菜蛾的抗性水平迅速下降。Bt预处理可提高抗性和敏感小菜蛾幼虫 对有机磷的敏感性,尤其对抗性小菜蛾增效极显著,对敏感小菜蛾AChE的 Ki值则影响不 大。据此提出在抗性治理中,应轮用或换用不同毒理机制的杀虫剂,且其间隔至少为2~3代。  相似文献   

16.
Wu K  Mu W  Liang G  Guo Y 《Pest management science》2005,61(5):491-498
A continuous programme for monitoring resistance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to commonly used insecticides was undertaken for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Bt cotton planting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pest resistance from 1994 to 2002 in China. The bioassa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istance levels per year in field populations of H armigera to lambda-cyhalothrin, phoxim and endosulfan decreased, respectively, to 9-15-fold, 11-14-fold and 6-8-fold in 2001-2002 from 197-262-fold, 52-74-fold and 18-38-fold before the cultivation of Bt cotton in 1997. This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usceptibility to insecticides is expected to result in a reduction in insecticide application for H armigera control in Bt cotton. It is concluded that Bt cotton i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ong-term management of H armigera by increasing the potential for natural and chemical control of the pest.  相似文献   

17.
农药亚致死剂量对小菜蛾及其天敌优姬蜂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总结了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农药亚致死剂量对害虫天敌影响的四条通径。在模拟农药—作物—小菜蛾—优姬蜂的生态系统中,系统地分析了农药—小菜蛾—优姬蜂种群动力学,用生命表技术,以控制效应(CE)来评判系统中农药亚致死剂量对小菜蛾和优姬蜂种群的影响,以及在农药亚致死剂量影响下,优姬蜂对小菜蛾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农梦特亚致死剂量对优姬蜂的控制效应大于对小菜蛾的控制效应,受农梦特亚致死剂量影响的优姬蜂仍能对小菜蛾种群起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FAO推荐的点滴法测定了南昌地区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的抗药性。结果表明,乙酰甲胺磷、氯菊酯和溴菊酯为中抗水平(14.5、16.3和344倍),氯戊菊酯、敌敌畏和乐果为低抗水平(5.6、3.9和3.7倍)。用浸溃法测定了南昌地区小菜蛾对3种生物杀虫剂的敏感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