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种茎种植角度对木薯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平地种植木薯不同种茎种植角度对木薯产量性状的影响,以华南8号木薯种茎为试材,比较种茎的0°平放(CK)、30°斜插、60°斜插、90°竖插和270°倒插5种处理对木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处理的薯干率和鲜薯淀粉含量之间存在较小差异,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均表现60°斜插>30°斜插≈竖插>倒插≈平放,其中,60°斜插比30°斜插和竖插增产11.1%~13.4%的鲜薯、薯干和淀粉,60°斜插比倒插和平放增产18.0%~20.3%的鲜薯、薯干和淀粉。在平地种植木薯时,建议以60°斜插种茎为优,其次是30°斜插和竖插,不宜倒插。  相似文献   

2.
种植种茎的芽眼朝向对华南8号木薯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华南8号木薯为材料,通过试验比较了在水平种植时,种茎芽眼的4个朝向(芽向)在木薯产量性状上的效应。结果表明,芽向对木薯产量性状有较大影响,鲜薯、薯干和淀粉的产量排序依次为向南>向西>向北>向东(CK),最高产的芽眼向南处理比最低产的芽眼向东处理(CK),提高鲜薯产量38.8%、薯干产量36.3%和淀粉产量34.8%;次高产的种茎芽眼向西处理比芽眼向东处理(CK)提高鲜薯产量24.9%、薯干产量24.5%和淀粉产量24.6%。我国在种植木薯时,建议采用种茎芽眼朝南、朝西或朝西南的水平摆种方式。  相似文献   

3.
北移江西种植的木薯品种鲜薯产量及淀粉品质差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8年和2009年,以华南系列木薯品种SC5、SC6、SC7、SC8、SC9、SC10和SC205为材料,研究北移江西种植的鲜薯产量及其淀粉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7个木薯品种中鲜薯产量最高的是SC8,居中的依次是SC205、SC7、SC10、SC6、SC9,最低的是SC5;淀粉含量最高的是SC6,居中的依次是SC9、SC8、SC205、SC10、SC7,最低的是SC5。SC8的鲜薯产量和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SC205,而SC5显著低于对照品种SC205及其余5个品种。与对照品种SC205相比,SC8和SC5的直链淀粉含量、冷冻稳定性、凝沉稳定性和恩氏粘度较高,淀粉颗粒粒径略大,糊化温度略低。SC205的透明度和粘度高于SC5,但低于SC8。综上所述,7个供试木薯品种中以SC8和SC205北移江西种植的适应性相对较强,而SC5的适应性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4.
对4个木薯品种——华南7号、KU50、南美1号、华南205在云南省元谋县、保山市隆阳区和永德县3个点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南美1号在隆阳区试验点的鲜薯产量最高(59 548.5 kg/hm2),KU50在永德县鲜薯产量最低(32 812.5 kg/hm2);KU50在元谋县的干物质含量最高(47.6%),在隆阳区试验点最低(27.3%);华南205在永德县的淀粉含量最高(41.7%),在隆阳区试验点最低(27.2%)。综合3个主要指标,KU50在元谋县干热区适应性最好,可作为该地区推广种植品种;KU50和南美1号可作为隆阳区的推广种植品种;华南205可在永德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株行距和施肥量对木薯产量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株行距和施肥量对华南5号木薯产量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株行距和施肥量条件下,施肥量对木薯产量和生长的影响比株行距大.密植(0.6~0.8 m)有利于提高淀粉产量、鲜薯产量和鲜薯淀粉含量,以0.8m株行距最佳,而疏植(1.2~1.4m)有利于提高单株薯数、单株鲜薯重、单株鲜茎叶重、收获指数和茎径.施肥有利于提高淀粉产量、鲜薯产量、单株鲜薯重、单株鲜茎叶重、茎径、株高和单株薯数,但降低鲜薯淀粉含量和收获指数.丰产栽培技术要兼顾单位面积株数、单株鲜薯重和鲜薯淀粉含量.建议在土壤肥力差和少施肥时,用0.6 m株行距;土壤肥力中等且较高施肥时.采用0.8 m株行距;土壤肥力中上且优越水肥管理,采用1.0 m株行距.  相似文献   

6.
2008年以华南5号为母本,华南205为父本,进行木薯品种间杂交,以选育高产、高淀粉、高抗逆性木薯新品种。当年获得杂交种子936颗,经多代系统选育,于2013年获得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系桂垦09-26,鲜薯产量达48.64 t/hm2,比对照华南205增产90.43%;淀粉含量达30.0%,与华南205相近。综合各种农艺性状表现,桂垦09-26可以进一步参加区域性试验和生产性试验。  相似文献   

7.
木薯新品种华南8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木薯新品种华南8号(Manihot esculenta Crantz.cv.M.SC8)是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通过CIAT从泰国引进的CMR38-120的自然杂交种F1无性系后代中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并有很强的抗风能力和出苗率。其鲜薯产量约36.79t/hm2,比现大面积种植的当家品种华南20(5SC205)增产40.90%,其块根干物率和淀粉含量分别为质量分数40.86%和32.69%,分别比SC205高2.70个百分点和2.16个百分点。因此,华南8号是一个高产、优质的饲用和工业应用型木薯新品种。为了保护新品种及便于产权鉴定,对新品种华南8号建立分子指纹。  相似文献   

8.
1992—2003年12a间,对2个木薯品种(华南205和华南124),进行氮、磷、钾和火烧土等4种肥料各4个不同施肥水平组成共16个施肥配方的试验,研究了长期施肥对木薯农艺性状、鲜薯产量和淀粉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质量分数与收获指数呈显著正相关,鲜薯产量与株高、茎径及单株结薯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结薯数与株高、茎径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茎径呈极显著正相关。并列出它们的相关回归方程。推荐木薯最佳N,P2O5,K2O的施肥质量配比为2~4:1:2~4,其中,N,P2O5,K2O的施肥质量配比在连作初期以2:1:2为佳,而连作后期则以逐渐过度为4:1:4为佳。  相似文献   

9.
种茎覆膜、浸水和蜡封对木薯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云南省元谋县极端干旱的干热河谷地区,以华南124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茎覆膜、浸水和蜡封对木薯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茎蜡封和浸水有利于提高成活率,蜡封和覆膜有利于提高单株发芽数,蜡封有利于提高收获指数、薯干率和鲜薯淀粉含量。浸水和蜡封的鲜薯产量分别比对照(CK)提高25.0%和21.3%,蜡封的薯干和淀粉产量分别比CK提高22.6%与35.0%,浸水的薯干和淀粉产量分别比CK提高16.1%与10.0%,蜡封的薯干和淀粉产量分别比浸水提高5.6%和22.7%,而覆膜的鲜薯和薯干产量分别比CK减产6.3%和6.5%,其淀粉产量与CK持平。因此,种茎抗旱处理技术的优劣排序为蜡封浸水对照覆膜。  相似文献   

10.
1989~1996年在广西典型红壤上进行了肥料定位试验,试验有2个木薯品种(SC201和SC205)、15个施肥处理(包括有机肥,氮磷钾化肥)。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和品种的木薯鲜薯产量差异显著,茎叶重亦如此;SC201施用有机肥后3/8年有显著增产,而SC205 有5/8年显著增产。NPK的施用显著增加鲜薯产量,SC201的概率6/8,SC205 7/8。且NPK施肥量能与SC201的产量在3/8年显著拟合,SC205则为6/8年。茎叶重随NPK的施用量增加呈抛物线上升趋势,淀粉含量随着NPK施用量增加而降低。施用氮肥在部分年份(SC201,5/8年;SC205 8/8年)显著提高产量,且产量与施氮量能在部分年份用抛物线显著拟合(SC201,5/8年;SC205 3/8年)。茎叶重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施用磷肥对SC201在3/8年有增产效果,对SC205在5/8年有显著增产。钾肥对2个品种的鲜薯产量仅2/8年有显著增产;但分别在3/4年显著提高了茎叶重。说明氮在大部分年份能显著增加鲜薯产量和茎叶重,氮是典型红壤木薯产量的第一限制因子;钾肥能提高茎叶重,施磷比施钾对SC205在更多年份能显著增产;SC201茎叶重、鲜薯产量、淀粉产量比SC205高;SC205比SC201需要更多的肥料,但是获得更小的产量。因此,木薯施肥应考虑品种差异,推荐的施肥量为50%(50∶25∶50 kg/hm2 N∶P2O5∶K2O)的推荐施肥量+5 t/hm2的有机肥(猪粪);纯施化肥时,推荐SC201和SC205的施肥量分别为124∶62∶124,161.6∶50∶100 kg/hm2 N∶P2O5∶K2O。  相似文献   

11.
在云南省河口县开展木薯良种引种适宜性试验研究,并对其主要农艺经济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木薯品种的收获指数依次为华南SC10=0.77>华南SC9=0.69>华南SC7=0.68>华南SC5=0.61>华南205(CK)=华南6068=0.59>华南SC8=0.54>华南SC6=0.53。参试品种的平均单株产量为10.7~35.2 kg,其中华南SC10、华南SC7及华南6068的单株最高产量分别为71、48和47 kg,表明这些木薯良种具有较大的增产潜能。参试品种淀粉含量依次为华南SC10=28.9 g  相似文献   

12.
新品种‘华南16号’(‘SC16’)(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cv. SC No.16)是以木薯品种‘华南8号’(‘SC8’)为母本和引进品种‘Q10’(I93/0665)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获得F1杂交种子,经实生苗试验、初级品比、高级品比、区域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等选育而成。其鲜薯产量在区域试验和生产性试验分别为50.15 t/hm2和45.82 t/hm2,比我国主栽品种‘华南205’(‘SC205’)分别增产55.45%和35.85%;块根淀粉率分别为25.42%和26.10%,略低于‘SC205’(对照);鲜薯氰苷含量为29.70 μg/g,属于甜木薯品种。综合试验结果表明,‘华南16号’是1个株型优良、高产,且能够密植与机械化采收的工业用、食用兼饲用的新品种,适宜在我国广西、广东沿海、海南,以及东南亚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以华南205(SC205)为对照品种,研究华南5号(SC5)、华南6号(SC6)、华南7号(SC7)、华南8号(SC8)和华南9号(SC9)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过程中,SC7生长最快,其次为SC6,最慢的是SC9;SC8、SC5、SC7和SC6的产量分别比SC205(CK)增产24.71%、20.63%、10.71%和6.76%;而SC9的产量比SC205(CK)减产10.14%; SC8淀粉含量最高, 其次为SC5,分别为30.05%和29.80%,分别比SC205(CK)高1.9  相似文献   

14.
张掖市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8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生物学特性、适应性、丰产性和商品性的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于张掖市种植的优质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结果表明:8个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在104~141 d,均在当地无霜期之内,能够正常收获。‘青薯9号’和‘青薯2号’产量表现较好,块茎产量分别较‘大西洋’(CK)增产57.2%和38.8%;淀粉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2 091 kg/hm2和1 615 kg/hm2。经试验初步筛选出‘青薯9号’和‘青薯2号’可作为该地区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引进9个甘薯新品种(系),以金山57为对照,进行品种生产试种试验。在参试的9个品种(系)中,鲜薯产量以龙薯9号产量最高,达37875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41.4%。其次为宁薯303,鲜薯产量31249.5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16.8%,增产显著。薯干产量以金山291最高,达8200.5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24.7%,其次是龙薯9号,薯干产量为7875.0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19.8%,达显著水平。金山291淀粉率最高,达18.7%,晒干率最高,达30.8%,食味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木薯酒精发酵的出酒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南124、华南8号、华南5号、华南7号、华南8013、华南205、华南6号7个品种木薯为试验材料,采用摇瓶发酵法,研究不同品种木薯在相同条件下酒精发酵的出酒率.结果表明:华南124和华南205两个品种的出酒率最高,是适合酒精生产的木薯品种;华南7号的淀粉含量最高,但出酒率不高,说明原料的淀粉含量与出酒率之间不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南薯双八(南薯81-88)是四川省南充地区农科所经过8年努力而选育成功的一个红薯新品种。经1986-1983年全国9个科研单位(包括湖南省作物所)区试,该品种在所有参试品种中,无论是鲜薯、干薯、淀粉产量,均居第一位,增产效果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1989年,我省引进少量种薯在几个地方试种,表现比当地推广品种大幅度增产。临武点鲜薯亩产3125.0公斤,比对照宁薯180增产32.0%,比湘薯12号增产41.0%,比湘  相似文献   

18.
木薯新品种华南12号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薯新品种华南12号(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cv.SC No.12)是利用OMR36-34-1(♀)与ZM99247(♂)杂交的杂种后代,经实生苗试验、初级系比、中级系比、高级系比、区域性和生产性试验等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广泛的适应性。鲜薯产量约39.37 t/hm2,比现大面积种植的当家品种华南205增产28.65%;其干物率和淀粉含量分别为42.19%和31.11%,分别比华南205高2.51和1.86个百分点;氢氰酸含量低,为42.20 mg/kg。说明华南12号是一个高产、优质、食用型和工业应用型兼备的木薯新品种。此外,还对华南12号建立了分子指纹图谱,为新品种保护与产权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木薯桂热13号(GR13)以高产品种新选048(XX048)为母本,高粉品种南植199(NZ199)为父本,采用开花调控技术诱导亲本开花,并通过嫁接预测杂种优势的方法获得杂交F1代,经优良单株评选、单排试验、各级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性试验,鉴定、评价、筛选等选育而成。GR13平均鲜薯产量47.06 t/hm2、淀粉含量32.0%,分别比对照NZ199和华南205(SC205)增产22.93%、21.48%,淀粉分别提高3.74、5.30个百分点;薯块干物质率45.2%,比对照高4.7、7.5个百分点;鲜薯平均氢氰酸含量25.7 mg/kg,均低于对照;粗纤维0.73%,与SC205相当;维生素C42.87mg/hg、蛋白质0.57g/hg、总糖3%、可溶性糖1.1%,均与NZ199相当;GR13抗螨性田间鉴定结果为中抗,在植后180 d淀粉含量稳定在27.0%以上,说明其早熟、高产、高淀粉、氢氰酸含量低、适应性广,是早熟丰产稳产性好的鲜食及加工兼用型优良品种,具有耐旱耐寒和较抗螨、不易落叶等特点,适合在广西、江西和云南等木薯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张掖市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8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生物学特性、适应性、丰产性和商品性的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于张掖市种植的优质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结果表明:8个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在104-141 d,均在当地无霜期之内,能够正常收获。‘青薯9号’和‘青薯2号’产量表现较好,块茎产量分别较‘大西洋’(CK)增产57.2%和38.8%;淀粉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2091 kg/hm2和1615 kg/hm2。经试验初步筛选出‘青薯9号’和‘青薯2号’可作为该地区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