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尾松是我国主要用材树种之一,苗期施肥是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合理的施肥量要保证苗木健壮及造林后生长优良。据中国林科院的研究;苗圃施单种肥,以磷肥最好,每平方米施过磷酸钙5.625克,可使造林后二年生苗高和地径增加8.6%和12.7%。氮肥可促进苗木高生长,钾肥可显著提高荣高、地径和地匕部生物量,但对苗木根系生长不利,影响苗木造林后的生长。比较合理的施肥量是每平方米施过磷酸钙11.25克、氯化钾7.SO克,可使圃地苗地下部生物量增加ZI.6%,使造林后苗高、地径分别增加23.5%和26.4%。也就是说,造林地苗木高、径…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素设计进行基质施肥对高阿丁枫苗木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施肥极显著地影响苗木密度、地径、苗高和侧枝萌发;②苗木密度随施肥量的增加呈递减趋势;③施肥量为0.0~3.0 kg/m2时,地径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施肥量>3.0 kg/m2时,各处理间的地径无显著性差异;④0.0~7.0 kg/m2施肥范围内苗高随着施肥量的增大而增长,施肥量大于8.0 kg/m2时抑制苗高生长;⑤施肥量0.0~7.0 kg/m2时,侧枝数与施肥量正相关,施肥量>7.0 kg/m2时,侧枝发育受到抑制;⑥除密度与侧枝数间未达到显著相关外,其余指标两两间相关极显著,其中密度与苗高、地径呈负相关,而地径、苗高与侧枝数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外生菌根菌对红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沟施接种方法对3年生红松苗木进行野外单接种及混合接种的试验结果表明:菌株010和菌株025为供试菌株中对红松苗木生长促进效果最佳的菌株,与对照相比,高生长分别提高19.57%和17.04%,地径生长分别提高13.64%和15.91%。接种菌株组合GT001/GT005的苗木高生长仅比对照提高3.80%,其他3个菌株组合的高生长均低于对照;地径生长与对照相比提高0~9.10%。与单接种相比,仅接种菌株组合GT001/GT005苗木的高生长高于单接种菌株GT001和菌株GT005的苗木;接种菌株组合044/009苗木的地径生长介于单接种菌株044和菌株009的苗木之间,而接种其他3个菌株组合苗木的地径生长均低于各自单接种的苗木。  相似文献   

4.
经过连续3年对辐射松种苗特性及育苗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月底3月初播种的苗木比4月底5月初播种的苗木苗高多9.1cm,平均地径大0.16cm,出苗率提高35.6%;3月底4月初播种的苗木比4月底5月初播种的苗木苗高多6.1cm,平均地径大0.10cm,出苗率提高18.7%。  相似文献   

5.
以长白落叶松S1-1苗木为对象,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氮、磷、钾肥对苗木生长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苗木生长的各肥料因子表现为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其中,尿素对苗高、地径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为影响苗木各项指标的主导因子;培育换床苗的最佳施肥量为尿素55 g·m-2、过磷酸钙200 g·m2或150 g·m-2、硫酸钾60 g·m-2或20 g·m-2。  相似文献   

6.
水溶性ABT生根粉用于马尾松容器育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溶性ABT生根粉6号、7号、8号分别配成20ppm、30ppm、40ppm、60ppm的浓度对马尾松进行浸种24h后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出苗率可以提高12.5%~20.8%;苗木侧根数可以提高89%~279%;苗木地径提高50%~125%;苗木干重提高50%~100%;但苗木高一般没有什么差异;并且从外观上看,出苗整齐,生长旺盛,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植物喷施灵对不同植物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开花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植物喷施灵对实验树种的苗高、地径有明显促进作用;2.植物喷施灵可提高苗木生长量7.07%~66.99%;3.植物喷施灵可提高植物生物量47.11%~79.28%14.植物喷施灵可使黄瓜、番茄提前开花5~10天。番茄产量可提高14.47%~33.15%。  相似文献   

8.
对竹柳(Salix matsudana Koidz CV.zhuliu)苗木配方施肥进行试验。通过氮肥、磷肥、钾肥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探索配方施肥对竹柳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氮肥、磷肥、钾肥配方施肥后,竹柳苗高和地径均差异不显著,通过极差分析可知竹柳苗木苗高生长理论上的最优施肥组合为N3P1K3,苗木地径生长理论上的最优施肥组合为N2P1K2,综合考虑,竹柳苗木苗高和地径生长理论上的最优施肥组合为N3P1K3。其中P肥对促进竹柳苗木苗高和地径影响最大,N肥次之,K肥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不同处理对油茶芽苗砧嫁接苗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的不同品种、接穗处理、嫁接天气3类因素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接穗处理、嫁接天气影响油茶芽苗砧嫁接的成活率、成苗率、苗木地径和高度;油茶芽苗砧嫁接苗的平均成活率81.1%~86.5%、平均成苗率71.2%~78.3%、平均苗木地径0.301-0.312cm、平均苗木高度8.44~13.77cm。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的接穗处理宜选择B2(1芽带1/2叶片),嫁接天气以阴天(C2)为好。  相似文献   

10.
在缺钾的杨树重茬育苗地(速效钾50—90PPm)应用新型生物钾肥——硅酸盐细菌剂2000/g亩,不仅提高土壤速效钾的含量,提高苗木地径7.6%、苗高6.8%,而且可促土壤有效氮、磷、钾的养分平衡,苗木质量和抗逆性也相应增强。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配方施肥对云南松松针养分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云南松幼林抚育提供科学依据,以8年生云南松为试材,采用U*15(157)均匀设计开展复合肥、氮肥、磷肥、镁肥和硼肥配施的试验。处理组合的针叶长、烘干含水率、针叶全氮、全磷和全钾分别为23.90~27.34 cm、55.47%~60.88%、0.17%~0.57%、0.13%~0.33%和0.17%~0.82%,对照的则为24.14 cm、60.75%、0.35%、0.17%和0.29%。其中,全磷和全钾具有显著的差异。处理组合的土壤pH、烘干含水率、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胸径增长率分别为4.08~4.69、17.27%~34.59%、22.77~41.91、7.70~11.80、66.44~174.67 mg/kg和23.5%~50.3%,对照的则为4.42、17.27%、23.70、8.23、81.11 mg/kg和22.4%,处理组合间速效磷、速效钾和胸径增长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土壤理化性质与因素具有复杂的相关性,硼肥与胸径增长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配施复合肥1.6 kg/3 cm、氮肥0.10 kg/3 cm、磷肥0.2 kg/3 cm,镁肥7.5 g/3 cm和硼肥1.5 g/3 cm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云南松幼树胸径生长。  相似文献   

12.
在福建安溪虎邱官埔林场对4a生光皮桦林分进行施肥试验。1a后,调查光皮桦的胸径和树高,计算不同施肥试验对光皮桦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4a生光皮桦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不同施肥处理对光皮桦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影响都达到显著水平,与对照(未施肥)相比,胸径增幅为21.07%~32.23%,树高增幅为19.78%~32.23%,单株材积增幅达86.58%~115.72%,本试验以尿素(N含量46%)和洋丰复合肥(N:P:K=15:15:15)各75g混合施肥方式效果最好,单株材积平均增幅达115.72%。  相似文献   

13.
从青杨派、黑杨派、白杨派近200个品种(品系)中选出苗期表现好的39个品种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选各品种生长量均超过对照品种;黑杨派、青杨派高、径生长超过对照健杨的34%~115%、35%~142%和70%~212%;白杨派品种高、径、材积生长超对照新疆杨的21%~111%、38%~187%和66%~324%;...  相似文献   

14.
尾叶桉幼林施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5.
对定植3年的直干桉山地人工幼林进行5个处理和1个对照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直干桉山地人工幼林林木的树高、胸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需N、P、K肥一起配合施,此试验最为合理的施肥配方是:150g尿素+200g过磷酸钙+50g硫酸钾,能使树高生长量增加75.4%,胸径生长量增加43.15%,最差的施肥配方是:50g尿素+100g硫酸钾,能使树高生长量增加12.3%,胸径生长量增加8.12%。  相似文献   

16.
不同肥料对蓝花楹幼树生长量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云南保山市施甸县开展了5种不同肥料对蓝花楹幼树生长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树高、胸径的生长量均以A处理(羊粪200 g/株)为最好,其次是氮磷钾复合肥,再次是牛粪,最差的是F(对照,不施肥)处理。A处理在树高和胸径生长量上分别高出F(对照)处理的82.6%和44.7%。不同肥料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尾叶桉实生林施肥6a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是对尾叶桉实生林施肥试验6 a的生长、生物量、养分含量和经济效益进行全面的总结.结果表明施肥对尾叶桉幼林具有极明显的增产效应,6年生施肥处理与不施肥处理间的树高、胸径和每公顷材积生长的差异达极显著.施肥处理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比不施肥处理的分别提高了34.76%、56.80%和206.59%,尤其是施肥最佳处理9(树高13.17 m,胸径13.73 cm和材积141.1 ?1.77%、78.54%和290.86%.该试验中N、P、K的最佳施肥配比为2∶3∶1.施肥既提高了尾叶桉的生长量,也增加了尾叶桉各组分的生物量,促进了尾叶桉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和积累.此外,合理施肥还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最佳施肥处理9,6年生时获纯利达9 *hm-2)分别提高946.84元*hm-2,是不施肥处理的9.58倍,其投入产出比达2.74,内部收益率32.33%.  相似文献   

18.
尾叶桉无性系幼林施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东省开平市镇海林场进行了尾叶桉无性系幼林施肥试验,4.5a试验结果表明,8个不同施肥处理(肥料配方)间的生长差异极显著,尤以N75P200K50处理最好,其平均树高为15.23m,平均胸径为11.07cm,每公顷材积为107.5m3。8个施肥处理均与不施肥处理有极显著的差异。最好施肥处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每公顷材积分别是不施肥的1.3、1.65和3.1倍。以最佳施肥处理N75P200K50的经济效益最好,投入与产出比为1∶2.2,与施肥量最高的处理相比,投入少,产出大,内部收益率为25.96%。  相似文献   

19.
对杂交选育和引种的9个杨树无性系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的苗期地径、胸径和苗高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黑小2号、J10、J7等3个无性系表现最优,地径、胸径、树高分别较小黑杨提高45.03%~22.16%、70.99%~14.96%、44.31%~16.43%。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切根和施肥对银杏Ginkgobiloba裸根大苗生长的影响,同时为了缩短移栽后的缓苗期,2013-2014年在浙江省长兴县选取了15年生实生银杏裸根苗24株,2015-2017年选取了5~10年生实生银杏裸根苗72株,分别进行了两次切根和施肥试验,第一次的试验结果表明:一次切掉1/2的侧根,对苗木胸径、树高生长无明显影响,切根一年后侧根上细根数量大幅增加。第二次的试验结果表明:切根处理的苗木胸径、树高增长量均低于对照CK的增长量,但差异不显著,说明切根对银杏裸根苗的生长有所抑制,但影响不大;在不切根时,施肥对苗木树高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同时切根与开沟施肥时,对银杏树高和胸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两因素(切根与施肥)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分析显示,对于树高生长,切根与否不是影响树高生长的主要因素,施肥才是;对于胸径生长,则恰好相反;不管是对树高生长还是胸径生长,两因素间均存在交互作用,同时也表明分期切根和开沟施肥可作为实用技术推广到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