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利用由NaHCO3建立的高pH值筛选培养基对毛白杜鹃组培再生的丛生芽进行了耐碱筛选,并对获得的耐碱突变体植株在碱性环境中叶绿素含量和根系Fe3+还原酶活性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mmol/LNaHCO3是合适的选择压,突变体植株对碱性环境比对照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耐受性;该筛选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几种植物抗虫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目前应用于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的苏云金杆菌毒蛋白基因、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和植物凝集素等三类主要基因的分类、杀虫机理及应用现状;探讨了植物抗虫基因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杨树抗虫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杨树抗虫基因及其杀虫机理、导入方法、检测方法、国内杨树抗虫转基因研究状况及抗虫效果、对其它生物的影响、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同时,针对转基因植物生态安全性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前全球约有8.31亿hm2的土壤受到盐渍化的威胁,造林绿化是盐碱地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掌握植物盐胁迫的机理和研究趋势至关重要。笔者在分析国内外植物盐胁迫研究的基础上,从植物形态结构变化、离子吸收及区隔化、渗透调节、抗氧化酶诱导及光合作用响应等方面总结了植物的耐盐机理,认为今后应当深入研究盐胁迫下植物不同器官和不同组织的离子响应及光合特性的变化,将植物组织的功能和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研究相结合,加强植物抗性基因及相关蛋白、植物改良剂等的研究,从而对盐碱地土地改良和植被恢复提供更有效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植物体内信号分子———植物激素在调节植物各种生长发育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生长素是调控植物根系发育唯一具有极性运输特性的激素,调控过程包括生长素生物合成、极性运输和信号转导。文中从生长素合成、代谢、运输、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和影响林木根系形成的相关基因及激素互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林木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研究的新思路,展望了林木根系形成机理研究及其对林木根系调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水杨酸与植物诱导抗病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杨酸(SA)被认为是诱导植物抗病反应的重要信号分子之一。许多研究报道:水杨酸参与植物的HR(超敏反应)和SAR(植物系统抗病性)介导的与植物病理相关的PRP(也叫PRS,病程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章就SA与植物抗病性间的关系、SA抗病机理、SA在植物系统抗病性间的信号传递以及SA调节SAR基因表达的分子机理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室内植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室内植物在净化室内空气、增加负离子、挥发物抑菌杀菌、调节情绪等方面对室内环境及人体健康的作用和影响。介绍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研究需要解决的室内植物对污染物耐受能力、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代谢和解毒机理、室内植物挥发物含量等问题和未来相关研究发展动向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植物病原真菌是引起植物病害最主要的病原体。根据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过程综述了植物病原真菌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对植物病原真菌致病基因转移和染色体转移进行了探讨,以助于更好地理解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机理,为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苏云金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害虫对转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抗虫基因植物的行为学反应、Bt乳剂增效途径、Bt毒素基因的鉴定和定位、Bt辅助蛋白、天敌与转Bt基因抗虫植物的协同损害作用、昆虫对Bt毒素的抗性机理、Bt安全性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观赏植物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评述了近10a来有关植物花青素、花器官发育基因克隆、花衰老机理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植物花青素代谢途径及其主要酶类的作用之研究已较为成熟,一大批调控植物花色的结构基础民调节基因已被克隆。利用反义基因及共抑制原理导入外源基因已培育出了新的观赏植物品种,控制植物的花器官发生的基因也被克隆,通过对花器官基因的改变,可以改变植物花化衰老有些是受乙烯的控制,有些则与ABA有关。利用基因工程手段为创造新花色  相似文献   

11.
Low temperature is one of the major limiting environmental factors which constitutes the growth, development,productivity and distribution of plants. Over the past several years, the proteins and genes associated with freezing resistance of plants have been widely studied. The recent progres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plant antifreeze protein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lant antifreeze protein genes, especially on expression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plant antifreeze protein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Finally, some unsolved problems and the trend of research in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nd gene expression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plant antifreeze protei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能够实现优良林木品种的规模化繁育及优良性状保留,为林木扩繁、种质资源保存、遗传改良和机理研究等提供材料。但其仍存在诱导率低、褐化现象严重、愈伤分化困难和再生植株生长较弱等问题。文中从生理生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3个方面阐述体胚发生机理,包括内源激素含量、细胞程序性死亡和体胚发生相关基因等,并在当前研究基础上对未来林木体胚发生深入研究进行展望,旨在为建立高效林木体胚发生体系及其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彩叶植物呈色机理及其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彩叶植物因其亮丽的色彩而备受关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园林绿化.但目前以改变叶片颜色、培育新的彩叶植物为目的的研究报道非常少,多数集中于研究模式植物花色素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的功能.作者在综述彩叶植物呈色机理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异源超表达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特异转录因子是培育彩叶植物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黄色花形成机制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黄色花的花色素组成及其主要花色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酶和基因的介绍,综述黄色花形成的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并分析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抑制花色苷合成途径中关键酶的基因表达或导入外源黄色花形成相关基因,获得黄色花卉新品种的可行性.以期为开展黄色花分子育种提供参考.同时探讨黄色花卉基因工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水生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水生植物的根、茎、叶富集水体中的重金属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文中综述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阐述了水生植物修复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机理, 并比较植物的富集能力, 提出影响水生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的因素包括温度、pH值和重金属离子间的交互作用等, 总结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信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DDRT-PCR技术及其在植物抗性相关基因分离克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DDRT-PCR技术的原理及其一般操作过程,并就近几年此技术在植物抗病相关基因(包括抗病相关基因、抗逆相关基因)的分离克隆方面的应用做了概述。同时简要介绍了此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常见的解决方法,展示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多胺在植物抗逆中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胺(PAs)是一类低分子量、聚阳离子、脂肪族含氮物质,是植物对逆境响应的重要物质。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在逆境胁迫下,植物体内不同类型的PAs,例如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的含量会发生变化,外源PAs会对植物的抗逆性产生不同的影响。但多胺的研究对象多集中在农作物,对木本植物的研究较少。PAs对植物抗逆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不同种类的多胺对植物的抗逆影响不同,PAs的代谢与参与逆境胁迫的其他代谢密切相关。文中主要综述PAs在植物抗干旱、低氧、高温、低温、盐、重金属过程中的变化及生理作用机制,以期为开展PAs与抗逆林木研究、栽培与抗逆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The worsening of Cadmium (Cd) pollution has intensified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terioration in the world. Purifying contaminated environment using the tall, colored-leaf woody plants has been proved as an aesthetically pleasing approach. However, the effects of Cd stress on colored-leaf woody plants have been little reported. Present hydroponic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physiological and related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genes responses to Cd stress in “Quanhong Poplar” plants. The experiments consisted of four Cd levels (0, 50, 100 and 150 μM). Leaves were sampled at 5, 10, 20, 30, 40, 50, and 60 days after the first treatment for detection of related enzyme activities and genes expres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ants treated with 100 or 150 μM Cd presented obvious toxicity symptom, i.e. the inhibition of growth and the decrease of chlorophyll and anthocyanin contents. However, plants growth was enhanced and the synthesis of chlorophyll, anthocyanin were promoted when the plants were subject to 50 μM Cd stress. Furthermore, the activities of relative enzymes as well as their genes expression were induced, which indicated that low concentration of Cd induced the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in “Quanhong Poplar” plants, which suggested that using “Quanhong Poplar” to purify contaminated environment would be an aesthetically pleasing approach, which would not only remediate contaminated environments but also bring landscape effects.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挖掘比拉底白刺耐盐相关基因,对其盐胁迫下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分析。[方法]以比拉底白刺幼苗为材料,用200 mmol·L^-1 NaCl对幼苗处理7 d,并对胁迫处理和对照植株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有效序列组装共得到应答盐胁迫的168463条unigenes和196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差异基因GO和KEGG功能聚类,分别获得64个GO功能小类和25条KEGG通路。进一步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发现,转录调控、氧化还原以及抗逆相关基因在比拉底白刺应答盐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筛选到3个重要的节点基因,分别是热激同源蛋白基因、L型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基因和Win类蛋白基因。[结论]本研究获得了盐胁迫下比拉底白刺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功能注释信息,有助于理解其耐盐的分子机制,为后续开发耐盐分子标记及通过基因编辑改良植物耐盐特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农业生产及人的健康会造成危害,已引起环保部门的重视。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开展较迟,系统性较差,从土壤重金属来源、危害,特别是植物吸收、运转、伤害机理上进行了系统地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