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近年来,利用植物提取物制备木材防腐剂已成为木材保护研究领域的热点。单一植物提取物制备木材防腐剂的环境稳定性和防腐性存在局限,导致其应用总体效果较差。文中阐述国内外植物源木材防腐剂的提取物类型及其存在问题,综述利用化学药剂、微囊技术、纳米技术等增效植物源木材防腐剂的研究现状,讨论当前这些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展望植物源木材防腐剂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刘智  曹金珍 《林产工业》2006,33(4):11-15
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提高,某些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较大影响的木材防腐剂(如铬化砷酸铜CCA)的使用受到限制或禁止。除了开发新的环保型木材防腐剂外,木材改性处理作为木材保护的另一手段,它在提高木材耐腐性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木材改性处理的方法及防腐机理,并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木材化学改性处理(以及热处理)后木材的耐腐性(以及抗虫蚁性)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我国在利用改性方法提高木材耐腐性方面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水载型木材防腐剂中有效成分固着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载型木材防腐剂在木材防腐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其中的有效成分的抗水流失性差是其存在的主要缺点,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防腐处理材在使用前防腐剂有效成分与木材成分之间的固着反应不充分而造成的,因此提高防腐有效成分在处理材中的固着质量是提高抗流失性的关键.笔者对国内外在水载型防腐剂中有效成分固着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其中包括木材树种、固着的环境温度与相对湿度、固着时间、木材含水率、防腐剂的保持量、防腐剂成分组成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SGB硼浓缩液木材防腐剂对腐朽菌、白蚁和哺乳动物等生物的毒性,结果表明:SGB防腐剂处理材具有较好的抗白蚁性和耐腐性,该防腐剂对大白鼠的急性经口毒性为低毒级,SGB是适合用于喷涂使用的环保型木材防腐剂。  相似文献   

5.
文章研究了SGB硼浓缩液木材防腐剂对腐朽菌、白蚁和哺乳动物等生物的毒性,结果表明:SGB防腐剂处理材具有较好的抗白蚁性和耐腐性,该防腐剂对大白鼠的急性经口毒性为低毒级,SGB是适合用于喷涂使用的环保型木材防腐剂。  相似文献   

6.
管宁 《国际木业》2008,(4):44-44
美国:美国环境保护局批准EcoVance(TM)高效非金属防腐剂用于木材保护。Viance LLC公司将首次将EcoVance防腐剂用于生产其新的Ecolife(TM)耐气候高稳定性木材。此产品比用其他防腐剂处理的木材有更优异的性能和环境效益,是本行业的一个突破。EcoVance具有独特的抑制表面霉菌的性能,可使木材长久保持其原有外观,而且与其他防腐剂相比,维护保养可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7.
铜类木材防腐剂是一种高效低毒型防腐剂,但抗流失性能较差。通过总结归纳木材表面处理、预处理和后处理及添加助剂改善铜类木材防腐剂抗流失性的研究进展,为铜类防腐剂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美洲     
新防腐剂EcoVance美国:美国环境保护局批准EcoVance(TM)高效非金属防腐剂用于木材保护。Viance LLC公司将首次将EcoVance防腐剂用于生产其新的Ecolife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木材防腐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明亮 《木材工业》2006,20(2):23-25
对国内外木材防腐技术的研究动态、轻有机溶剂型木材防腐剂(LOSP)处理工艺、新防腐剂以及处理工艺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概述,并对国内的木材防腐工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外木材防腐技术和研究现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曹金珍 《林业科学》2006,42(7):120-126
从木材防腐剂、防腐处理工艺、改性处理及环境特性等几个方面对国外的木材防腐技术及研究现状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木材防腐研究的几个主要方向.木材防腐剂的发展趋势是近期以水载防腐剂为主导,以开发综合性能优良的不含金属的有机防腐剂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木材防腐处理工艺的重点在于增强防腐剂在木材中的渗透性,加速防腐剂与木材之间的固着反应以及开发新型的防腐处理工艺以适应新的防腐剂的需要.改性处理方面主要介绍木材的热处理和化学改性处理在防腐方面的应用现状.木材防腐处理的环境特性则着重介绍LCA技术(生命循环分析技术)以及防腐处理材的废弃处理问题.另外,还简要介绍木材防腐研究机构和协会、木材防腐标准等方面的情况.本文旨在使国内的木材研究者对当前木材防腐技术和研究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发展适于处理中国国内树种及适合市场需求的木材防腐技术,为更科学、更高效地利用国内木材资源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从进口木材检验检疫不同时期的发展角度,对进口木材检验检疫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检验是防止病虫害从国外侵入的重要环节,也是保护我国森林植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商品材是指市场流通的木质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重新认识商品材产业,研究商品材内涵和外延,是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是保障国家木材安全、促进碳达峰和碳中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文中从商品材的基本概念出发,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商品材体系发展的历史沿革,分析商品材在分类、用途、仓...  相似文献   

13.
小径原木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木材资源之一,各国均在积极开发利用。文内着重介绍了林业发达国家在研究小径原木的材性特征和主要产品加工工艺特点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效用函数的木材物流网络中的运输木材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萌  陈来荣  唐亮 《森林工程》2014,30(5):181-183
在木材物流网络中,降低木材物流成本,提高木材物流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而木材量的控制对于木材物流网络中的成本控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研究木材运输成本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木材物流网络中的运输木材量控制方案来解决木材运输过程中的成本过高问题。此方案基于效用函数理论,来最小化木材物流网络中的运输成本。文章中围绕运输木材量控制模型展开讨论,构建基于效用函数的运输木材量控制模型,并研究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数字化仿真进行模型及结果验证。仿真表明通过所构建的模型可以得到木材物流网络中的最优化的运输木材量控制,从而有效的降低木材运输过程中的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木材资源结构变化与木材科学研究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木材资源形势严峻,现木材年缺口量已达到5000万m3,随着天然林资源的减少以及人口、能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木材供求矛盾随之加剧。大力定向培育人工林并对木材资源充分合理利用、高效利用是缓解我国21世纪木材供求矛盾的根本途径,而加强木材科学基础研究是实现人工林定向培育及木材资源高效利用的前提。随着木材资源结构的变化,木材科学研究需要突破传统内涵,开创新的外延,实行一个中心,两个结合的战略研究对策,重点开展以人工林木材性质为中心,及其与营林培育和加工利用相结合的基础研究,为实现林木定向培育和木材资源高效利用,以缓解我国21世纪木材供求矛盾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文化遗产保护是传承历史文化、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总结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古建筑木构件及木质文物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概述我国现有技术及其应用实施进展,并基于现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Organic biocides as timber preservatives have arous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because metal salts especially arsenic,chrome and so on, have been suspected to be poisonous to the soil and aquatic animals,as well as the disposal of preserved timber wastes.Therefore,a number of effective organic biocides have been selected to prevent wood or bamboo from decay,mildew, stain and so on.Most of these products have entered into the market.With people’s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organic biocides will eventuall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imber preservation in the future.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studies on application of organic biocides as wood or bamboo preservatives,including resistant mechanisms,commonly applied types and effects against wood or bamboo fungi,approaches to detecting the amount of organic biocides in timber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the environment.Based on the discussion above,the authors predicted the developing prospect of organic biocides in timber preservation.  相似文献   

18.
BRAZIER  J. D. 《Forestry》1997,70(4):337-342
In seventy years, timber use, at first governed by craft practices,has been transformed to a technology determined by scientificprinciples, made possible by the research on wood undertakenduring the period. The pattern of this research, those undertakingit, the factors determining it and its funding in the UnitedKingdom are considered. Today, forest products research is ata low ebb, compared with that in earlier decades, but it issuggested that with a rapidly expanding UK resource, a continuingnational dependence on timber and timber products and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from growing and using wood, the need for aneffective forest products research capability remains as importantas ever.  相似文献   

19.
以塞罕坝机械林场内的落叶松为研究对象,依靠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的科研和技术支持,开展了对落叶松大径级材培育的研究。通过对试验地进行下层疏伐、采伐强度、天然更新的具体措施,分析了不同保留密度下单株及林分年生长量、林分年生长率以及林分的木材品质。结果表明,培育复层林,增加生物多样性,培育大径材的合理密度应在225-525株/hm^2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