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中华绒螯蟹血淋巴的血清、血浆和血细胞裂解上清液(HLS)中酚氧化酶(PO)的活力以及该酶最适pH和温度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血清和HIS中都有PO活力,而血浆中无PO的存在,血清中的PO来自于血细胞;以L—Dopa为底物,中华绒螯蟹PO活力的最适pH值为6.5,最适温度为40℃。采用SDS、Ca^2+、Mg^2+以及SDS与Ca^2+联合和SDS与Mg^2+联合分别对酚氧化酶原(proPO)进行激活试验,血清和HLS中的PO活力都有显著的增加,其中SDS的激活作用最强,Ca^2+、Mg^2+的激活作用最弱,SDS与Ca^2+联合和SDS与Mg^2+联合的混合激活作用介于SDS和Ca^2+、Mg^2+之间,激活试验表明中华绒螯蟹的PO主要以酚氧化酶原(proPO)形式存在于血细胞中。 相似文献
2.
中华绒螯蟹血淋巴中酚氧化酶的部分生化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中华绒螯蟹血淋巴的血清、血浆和血细胞裂解上清液(HLS)中酚氧化酶(PO)的活力以及该酶最适pH和温度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血清和HIS中都有PO活力,而血浆中无PO的存在,血清中的PO来自于血细胞;以L—Dopa为底物,中华绒螯蟹PO活力的最适pH值为6.5,最适温度为40℃。采用SDS、Ca^2+、Mg^2+以及SDS与Ca^2+联合和SDS与Mg^2+联合分别对酚氧化酶原(proPO)进行激活试验,血清和HLS中的PO活力都有显著的增加,其中SDS的激活作用最强,Ca^2+、Mg^2+的激活作用最弱,SDS与Ca^2+联合和SDS与Mg^2+联合的混合激活作用介于SDS和Ca^2+、Mg^2+之间,激活试验表明中华绒螯蟹的PO主要以酚氧化酶原(proPO)形式存在于血细胞中。 相似文献
3.
对杭州转塘惠"抖抖病"的中华绒螯蟹进行了病原的分离和鉴定,从病蟹体内分离到两株病原茵,均属革兰氏阴性杆茵,单极生鞭毛,运动,兼性厌氧,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氧化酶、七叶苷、过氧化氢酶阳性,能还原硝酸盐等,其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反应与豚鼠气单胞菌基本相同,故鉴定为豚鼠气单胞菌.人工注射感染健康蟹后,均在3 d内死亡,死亡率为100%,证实豚鼠气单胞茵为中华绒螯蟹的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此病原茵对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环丙沙星、氟哌酸、氯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氟嗪酸、壮观霉素、复达欣、头孢呋肟、茵必治、萘啶酸、呋喃妥因等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4.
中华绒螯蟹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中华绒螯蟹卵母细胞卵黄发生全过程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卵黄发生前期的卵母细胞为小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细胞质嗜碱性、无卵黄颗粒,与卵原细胞相比,内质网等细胞组分数量明显增多;卵黄发生期的卵母细胞为大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细胞质中出现指滴和大量卵黄颗粒,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核糖体和溶酶体等细胞器均参与卵黄合成,细胞核呈生发泡状,细胞表面形成微绒毛,卵周隙中出现致密颗粒物质,但未被卵母细胞吸收;卵 相似文献
5.
6.
中华绒螯蟹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华绒螯蟹卵母细胞卵黄发生全过程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卵黄发生前期的卵母细胞为小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细胞质嗜碱性、无卵黄颗粒,与卵原细胞相比,内质网等细胞组分数量明显增多;卵黄发生期的卵母细胞为大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细胞质中出现指滴和大量卵黄颗粒,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核糖体和溶酶体等细胞器均参与卵黄合成,细胞核呈生发泡状,细胞表面形成微绒毛,卵周隙中出现致密颗粒物质,但未被卵母细胞吸收;卵 相似文献
7.
岳高峰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1999,(3):237-241
应用组织切片技术于光镜下研究了中华绒螯蟹眼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组织形态结构,眼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为X器官-窦腺复合体X器官位于视端髓的外缘,其内具有I型和Ⅱ型两种类型神经分泌细胞,窦腺位于视内髓与视端髓交界处的背部,与X器官处于不同侧,由窦腺壁与中央血窦腔组成,窦腺壁由神经分泌细胞的末梢及神经质细胞交织而成。此外,在窦腺周围还存在的Ⅲ型和Ⅳ型神经分泌细胞及一群未知细胞团。 相似文献
8.
为研制抗中华绒螯蟹维氏气单胞菌中草药复方制剂,本实验以中华绒螯蟹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HXH1为筛选指示菌,在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筛选出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抗菌中草药的基础上,采用正交t值法对各抗菌中草药进行了配伍优化制备中草药复方制剂,并进一步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对中草药复方制剂的体外抗菌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黄连、苏木、大黄、乌梅、鸡血藤、石榴皮、香薷等7种中草药提取液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较好,对维氏气单胞菌HXH1的最小抑菌浓度范围为7.81-31.25 mg/mL,但因大黄、鸡血藤、乌梅存在负效应,优选黄连、香薷、苏木、石榴皮作为中草药复方制剂的主要成分,其最佳配伍比例为5:4:1:2,在该配伍比例下对维氏气单胞菌HXH1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21 mg/mL。此外,中草药复方制剂对HXY1、HXY3、J1Y4、J1Y5、J2Y4、J2Y6、WAB1等其他中华绒螯蟹源维氏气单胞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91-7.81 mg/mL,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效果。本实验确定了抗中华绒螯蟹维氏气单胞菌中草药复方制剂的主要成分和配伍比例,为维氏气单胞菌引起中华绒螯蟹病害的中草药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华绒螯蟹扣蟹的生态养殖是太仓市浮桥镇的特色水产养殖之一,现从池塘条件、放养前准备、放苗、日常管理、捕捞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中华绒熬蟹扣蟹池塘生态养殖的技术特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微生物方法确定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110例中华鳖自然病例,采用病理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鳖红脖子为主的急性败血症病型,其肉眼病变以肝和肾肿大、出血,消化道严重出血、水肿,鳃状组织出血、坏死为主要变化;显微病变以全身各主要器官的细胞广泛性破坏,出血,溶血为特征;实质器官中以肝细胞被破坏最为严重,表现肝细胞空泡变性,细胞破碎、消失,有的只剩下肝组织结构的网状支架.文中还结合观察结果对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发病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灭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的温度、福尔马林浓度、灭活的时间以及灭活菌液的浓度均可影响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的灭活。本研究得到了菌液浓度为60×108cfu/ml时的9种灭活方法。通过琼脂双扩散试验对灭活菌液抗原性比较,认为28℃、0.2%的福尔马林灭活2d为鳖嗜水气单胞菌较理想的灭活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嗜水气单胞菌耐药菌株的产生速度,延长恩诺沙星在水产动物上的应用年限,通过建立体外模型的方法,研究恩诺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药动-药效(PK-PD)参数。在消除半衰期为100h的模型内,2MIC(最小抑菌浓度)的恩诺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能够抑制6h,6h后细菌出现再生长;4、8和16MIC对嗜水气单胞菌能够起到持续的抑制作用。在消除半衰期为168h的模型内,2MIC的恩诺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能够抑制6h,6h后细菌出现再生长;4、8和16MIC对嗜水气单胞菌能够起到持续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当AUC0→24/MIC>75.24±13.24,Cmax/MIC>4.10±0.12时,恩诺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能够起到持续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体外药动模型的方法,研究诺氟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 onas hydrophila的药动-药效(简称PK-PD)参数。结果表明:在消除半衰期为3.4 h的模型内,2M IC(最小抑菌浓度)、4M IC和8M IC的诺氟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能够抑制4 h,4 h后细菌出现再生长,而16M IC的诺氟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能够起到持续的抑制作用;在消除半衰期为77 h的模型内,2M IC的诺氟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能够抑制4 h,4 h后细菌出现再生长,而4M IC、8M IC和16M IC对嗜水气单胞菌能够起到持续的抑制作用。消除半衰期为3.4 h的模型内,当AUC0→24 h/M IC(药时曲线下面积与最小抑菌浓度的比值)〉42.43±9.21,Cm ax/M IC(峰浓度与最小抑菌浓度的比值)〉15.78±0.22时,诺氟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能够起到持续的抑制作用;消除半衰期为77 h的模型内,当AUC0→24 h/M IC〉41.87±10.16,Cm ax/M IC〉4.79±0.11时,诺氟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能够起到持续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防治林蛙"红腿病",试验以林蛙"红腿病"病料中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为菌株,选择21种常用抗生素,通过药敏试验、最低抑菌浓度试验(MIC)、最低杀菌浓度试验(MBC)及其杀菌时间的测定,检测其对林蛙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效果。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林蛙嗜水气单胞菌对21种常用抗生素呈不同程度的敏感性。MIC试验和MBC试验及其杀菌时间的测定结果表明,氟哌酸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μg/mL,最小杀菌浓度为2μg/mL,杀菌时间为0.5h;氯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为8μg/mL,最小杀菌浓度为16μg/mL,杀菌时间为4h。 相似文献
16.
中华鳖对嗜水气单胞菌粗脂多糖(LPS)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将采用温酚法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柱状嗜纤维菌(Cytophaga columnaris)和叉尾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中提取的粗脂多糖(crude lipopolysaccharide,LPS)作为免疫原,注射接种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后,通过测定受免鳖的交叉凝集抗体效价、肾脏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对A.hydrophila活菌细胞内杀菌活性,比较了3种致病菌的粗LPS对中华鳖的免疫原性。试验结果表明,从3种致病菌中提取的粗LPS对中华鳖均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受免鳖的血清中存在对3种致病菌的交叉凝集抗体,与对照鳖相比,肾脏和血液中吞噬细胞对吞噬原的吞噬活性和对A.hydrophila活菌杀菌活性明显上升。说明在3种供试菌的粗LPS上不同程度地存在3种致病菌的共同保护性抗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