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索实现夏玉米高产的适宜施钾水平。[方法]以邢玉10号为试验材料,设氯化钾施肥量0(不施肥,CK)、90、150、210、270、360 kg/hm~2共6个处理,研究不同钾肥施肥水平对耐密、紧凑型夏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钾肥可以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显著增加,果穗秃尖长度显著变短,钾肥对玉米有较显著的增产作用。当施钾量≤210 kg/hm~2时,不同施钾量处理的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秃尖长度和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当施钾量210 kg/hm~2时,继续加大施肥水平,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秃尖长度和产量增效作用不明显,表明钾肥能够显著提高夏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但过多施用钾肥对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不大,反而造成浪费。[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玉米产量和种植效益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水平的配合施用对玉米不同生育期的生长速度、叶面积指数(LAI)、净光合速率(Pn)、干物质积累和根/冠比(R/T)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量为300~600 kg/hm2的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玉米生长速度、叶面积指数(LAI)、净光合速率(Pn)、干物质积累量均随之增加,玉米的穗长、穗粗及穗行数没有明显变化,但穗粒数、穗粒重、百粒重增加,秃尖长度减小,产量增加;施氮量达到750 kg/hm2时,则使生长速度及生理指标下降.增施氮磷肥均能促进根/冠比的增大,但磷肥的促进作用大于氮肥.以处理N3P2(N 600 kg/hm2,P2O5 120 kg/hm2)为玉米施肥的最优氮磷配比.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阴湿山区磷肥不同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不同施用量对玉米株高、穗长、百粒重影响不大,对果穗的秃尖影响较大,不施磷秃尖明显加大,从而影响玉米的穗粒数;对玉米产量有较大影响,当施磷量达到135.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6 935.2 kg/hm2。  相似文献   

4.
在固定氮肥用量情况下研究了鄂西北山区磷钾不同配比组合对玉米产量及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5~75kg/hm2磷肥用量下,增施钾肥有利于提高功能叶面积;在75~120kg/hm2钾肥用量下,增施磷肥到P3可以提高株高和穗位高;钾肥可通过提高穗位叶宽来提高穗位叶面积。子粒产量以NP1K1最高,非收获生物量以NP1K3最高。最高产量施钾量为132.75kg/hm2,施磷量为59.40kg/hm2。NP1K1处理子粒磷累积、总磷累积最高。NP2K3处理地上部钾累积量最大,但钾收获指数最小。在P2、P3水平下施钾量越高钾累积越高。  相似文献   

5.
杨随鹏 《农学学报》2011,1(11):49-52
为更好探索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夏玉米施肥制度,实现夏玉米抗逆高产丰产。采用裂区设计,对施磷量及磷锌配施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籽粒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施磷肥或磷锌配施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增加干物质积累和次生根数,降低秃尖、改善穗部性状、提高抗病能,且配施效果优于单施磷肥。单施磷较对照增产幅度为7.70%~31.21%,配施增产15.99%~40.34%,磷锌配施较单施磷肥增产幅度达4.03%~8.73%。其中以施P2O5量在180kg/hm2时配施15kg/hm2硫酸锌,产量最高达9581.2kg/hm2。经回归拟合,单施磷肥和磷锌配施的最佳施P2O5量分别为178.65kg/hm2和203.49kg/hm2,籽粒产量可达8823.0kg/hm2和9499.61kg/hm2。因此,在施氮基础上,配施磷或磷锌可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实现高产抗逆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6.
杨随鹏 《农学学报》2011,1(9):49-52
为更好探索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夏玉米施肥制度,实现夏玉米抗逆高产丰产。于2010年采用裂区设计,对施磷量及磷锌配施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籽粒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施磷肥或磷锌配施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增加干物质积累和次生根数,降低秃尖、改善穗部性状、提高抗病能,且配施效果优于单施磷肥。单施磷较对照增产幅度为7.70%~31.21%,配施增产15.99%~40.34%,磷锌配施较单施磷肥增产幅度达4.03%~8.73%。其中以施P2O5量在180 kg/hm2时配施15 kg/hm2硫酸锌,产量最高达9581.2 kg/hm2。经回归拟合,单施磷肥和磷锌配施的最佳施P2O5量分别为178.65 kg/hm2和203.49 kg/hm2,籽粒产量可达8823.0 kg/hm2和9499.61 kg/hm2。因此,在施氮基础上,配施磷或磷锌可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实现高产抗逆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7.
在厚层石灰性草甸黑钙土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玉米试验施用磷肥量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磷肥能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在氮钾肥适量的基础上,施用含磷46%的重过磷酸钙150 kg/hm2表现效果最好,经济性状稳定,产量最高(9 408.0 kg/hm2),较不施磷肥处理增产37.5%,不施磷肥的处理表现最差,产量最低(6 844.5 kg/hm2);同时合理施用磷肥能减少空秆率,减小秃尖长度。  相似文献   

8.
不同时期施肥对夏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时期施肥对夏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底肥有利于壮苗的形成,较未施底肥处理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有所提前;追施氮肥能增加玉米植株的株高和茎粗,增加穗长、穗粗,减少秃尖长度,施用高氮复合肥更有利于植株的健壮生长,分次追肥,对玉米成熟有一定的延迟效果,利于产量提高;通过试验可以看出,穗粒数、千粒重、产量以尿素底肥施225 kg/hm2,追肥于大喇叭口期施225 kg/hm2、抽雄期施150 kg/hm2的处理最高,其次是处理以复合肥底肥施375 kg/hm2、追肥于大喇叭以期施225 kg/hm2、抽雄期施150 kg/hm2的处理,说明玉米施入底肥加2次追肥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2012年覆膜玉米钾肥施用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覆膜玉米钾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生产过程中随着钾肥用量增加,0~20 cm土壤养分氮肥的吸收量降低,钾施用量为180 kg/hm2有利于钾的吸收,磷肥的吸收随钾施用量增加普遍呈降低趋势。施用钾肥促进玉米经济性状协调,显著提高穗粒数,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其中施用钾肥90 kg/hm2,双穗率比不施钾处理高0.26个百分点,其次增加穗粒数。试验在不施农家肥基础上,配施N 180kg/hm2,P2O590 kg/hm2,比不施钾增产801.34 kg/hm2,增幅8.35%,可在山区半干旱地区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肥处理对复播青贮玉米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在新疆石河子市布置了复播青贮玉米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不同水平氮磷钾处理对青贮玉米产量和生育性状的影响,确定新疆天山以北地区种植复播青贮玉米的氮磷钾适宜施量。结果表明:(1)随着复播青贮玉米施肥量的增加,茎粗变粗、绿叶数增多、果穗长度增加、秃尖长增大、空秆率增高;施肥量的变化对于青贮玉米的株高、穗位、总叶片数影响较小。(2)在石河子地区的土壤条件下,氮肥水平为N2、磷肥水平为P2时复播青贮玉米的单株青贮产量相对较高。(3)石河子地区种植复播青贮玉米,选择施氮肥31.2kg/亩、磷肥15.6kg/亩、钾肥7.3kg/亩,可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during 2008-2010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NPK fertilization on seed yield and economic benefit of a new hybrid cultivar of winter oilseed rape(Brassica napus L.)- Xiangzayou763,and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NPK ratio and dose in Hunan,Chin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PK ratio(1:0.50:0.50) with 180 kg/hm2 N,90 kg/hm~2 P_2O_5 and 90 kg/hm~2 K_2O was the optimum combination for the highest seed yield(2 231.13 kg/hm2) and economic benefit(9 816.97 Yuan/hm~2),of which 1 641.23 Yuan/hm~2 being set for fertilizer investment(VCR=4.11).Besides,the effects of N,P and K fertilizers on seed yield and oil production of winter oilseed rape were not identical.N had the greatest effect on plant growth of winter oilseed rape,followed by P and K.Total leaf number,green leaf number,leaf length and width,rhizome diameter,branch number,dry weight per plant and other agronomic characters in high N treatm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low N treatments.By correlation and path analysis of yield components,the contribution rate to seed yield was found:effective silique number per plant>seed number per silique>1 000-seed weight.  相似文献   

12.
水肥耦合对夏玉米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玉米为对象,采用旱棚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模拟不同降水年型下肥与水耦合对夏玉米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肥条件下,在夏玉米各个生育时期,株高、茎粗和叶面积的变化均呈‘单峰式’曲线;在一定氮、钾肥用量范围内,夏玉米株高、茎粗和叶面积都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灌水过多会阻滞玉米生长;在灌水量一定的条件下,夏玉米株高、茎粗和叶面积也会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试验条件下夏玉米最高产量及相应水肥配比为86.14 g/pot,灌水量为350mm,施氮量为180 kg/hm2,施钾量为120 kg/hm2.合理的水肥耦合对于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肥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一次性底肥的产量和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视为一系统整体来研究只施一次底肥,在保证单产不降低的前提下,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结果表明,在滦河流域沙区土壤上冬小麦施用适量底肥,种夏玉米不施底肥,比两茬作物均施底肥两种作物的产量变化不明显,但效益却明显提高。进而提出一个较完善的平衡施肥技术方案:在上茬冬小麦,底施纯N69kg/hm2,K2O165kg/hm2,P2O5150kg/hm2,P、K肥1次性底施。在冬小麦孕穗期、拔节期分别追施纯N34 5kg/hm2,在夏玉米的小喇叭口、大喇叭口期追施纯N207kg/hm2。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基肥及追肥配比对凤梨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台农17凤梨为研究对象,分别设基肥试验和追肥试验,明确最佳的凤梨施肥模式。基肥试验设复合肥、“劲久”控释肥、羊粪+复合肥和“沃丰康”生物有机肥+复合肥4种肥料组合,每种组合根据总氮含量设100% N、75% N与50% N三种梯度,其中不添加基肥为CK1,共计13个基肥处理。追肥试验设T1(促花肥+开花肥+结果肥)、T2(开花肥+结果肥)、T3(促花肥+结果肥),其中不施用追肥为CK2,共4个追肥处理。结果表明,在100% N水平下,以11 250 kg·hm-2羊粪+1 875 kg·hm-2复合肥作为基肥,凤梨的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最佳。移栽135 d后,凤梨的叶尖高度增加了28.25%,总叶片数增加59.09%,最大叶长增加16.00%,最大叶宽增加42.55%。凤梨产量达58.62 t·hm-2,较CK1增加20.22%,平均单果重达(1.86±0.32)kg, 果长、果径与芯径分别达(231.47±44.28)mm、(125.62±33.24)mm和(41.16±4.13)mm。此外凤梨的果实品质也最佳,果肉可溶性固形物达(12.6±0.4)%,可滴定酸达(0.50±0.11)%,维生素C达(29.1±6.7)mg·kg-1。而在75%N水平或50%N水平下,“沃丰康”生物有机肥+复合肥处理的部分凤梨指标更佳。作为追肥,T1的效果最佳,较于追肥前,追肥后的凤梨叶尖高度、总叶片数、最大叶长叶宽分别增加20.18%、184.87%、21.95%和61.25%,产量较CK2增加6.62%。凤梨单果重(1.62±0.33)kg,果长、果径和芯径分别达(183.52±29.35)mm、(123.58±15.68)mm和(40.58±8.39)mm。凤梨果肉可溶性固形物(13.1±0.9)%,可滴定酸(0.47±0.12)%,维生素C含量(28.9±3.2)mg·kg-1。本研究表明,适用于宁波本地凤梨的最佳施肥方式为以11 250 kg·hm-2羊粪+1 875 kg·hm-2复合肥作为基肥,同时添加少量生物有机肥,并辅以促花肥、开花肥和结果肥追施。  相似文献   

15.
以新疆9年生的平欧杂种榛为研究对象,研究氮磷钾不同施肥处理对平欧杂种榛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采用“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测定不同施肥配比条件下果实成熟期榛子叶片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最大光能转化效率的日变化及对产量和品质的响应。结果表明:施肥配比N 1P 2K 2(“0”为不施肥,“1”为常规施肥量的50%,“2”为常规施肥量,“3”为常规施肥量的150%)和N 2P 1K 2比N 0P 0K 0可显著提高叶绿素最大光能转化效率和光能转化化学能的效率,且比N 0P 0K 0净光合速率日累积值分别提高13.03%和16.54%、蒸腾速率日累积值分别提高32.11%和34.61%、水分利用效率日累积值分别提高53.38%和68.26%;通过对榛果产量及品质分析得出,N 0P 2K 2和N 1P 2K 2的施肥配比,较N 0P 0K 0配比单果质量分别提高21.43%和10.27%、果仁质量分别提高11.39%和2.53%、单株产量分别提高31.37%和18.63%。综合比较分析,N、P 2O 5、K 2O施肥(纯量)参数分别为0.35、0.30、0.20 kg·株-1时能够提高平欧杂种榛成熟期的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湘杂油753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肥料用量一致的情况下,较高的施氮或施磷比例处理,能够提高油菜的株高、有效分枝数、角果数和每角果粒数,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分枝位、千粒重差异不显著;而施钾对油菜农艺性状的影响没有一致规律;收获期植株的氮素和磷素积累量分别随着氮肥或磷肥施用的增加而增加,而钾素积累量没有显示出以上规律。总之,施肥对油菜生长与养分积累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氮肥影响最大,磷肥其次,钾肥影响最小;其中,油菜生长和养分吸收表现较好的是N∶P2O5∶K2O为18.2∶9.1∶16、18.2∶9.1∶1.5、20∶5∶8.8的3个处理。  相似文献   

17.
肥料增效剂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肥料增效剂与化肥配施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养分吸收的影响,为玉米生产节本增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每1kg土中N、P、K肥施用量分别为:0.368、0.235和0.350g,设常规施肥处理(T1),另设5个增施处理(T2-T6),按在常规施肥处理基础上分别增施2mL不同肥料增效剂(F1-F5),收获期测定玉米籽粒、苞叶、秸秆、根系等全N、P、K养分含量及玉米的养分吸收量和养分利用率。【结果】与常规施肥T1处理相比,增施增效剂处理玉米鲜苞重增加12.0~17.50g/盆,增重4.3%~6.2%,玉米籽粒重增加3.9%~6.9%;施用肥料增效剂处理的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与常规施肥相比增幅为4.97%~6.65%。玉米植株各器官(秸秆、籽粒、苞叶+穗轴和根)氮养分吸收量均显示施用增效剂处理优于对照,增幅为:秸秆20.60%~37.00%;籽粒7.20%~13.15%;苞叶+穗轴12.43%~30.94%;根3.13%~37.75%。施用肥料增效剂处理与单施用化肥处理相比,氮肥利用率提高5.0%~7.2%。【结论】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肥料增效剂能显著增加玉米植株干物质量及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延津县夏玉米“3414”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玉米氮、磷、钾"3414"回归设计田间试验的结果,分别建立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氮磷钾三元二次、氮磷、氮钾、磷钾二元二次及氮、磷、钾一元二次3类7种肥效模型,根据各肥效模型提供的施肥参数和产量期望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决选出氮肥的一元二次效应模型提供的施肥决策:施纯氮333.66kg/hm2、五氧化二磷120.00kg/hm2、氧化钾90.00kg/hm2,产量期望9196.50kg/hm2,产投比6.39,能兼顾产量与肥料投资效益,作为延津县夏玉米生产的推荐施肥量。  相似文献   

19.
施肥对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的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二代1年生幼林地和一代14年生幼龄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地进行了不同施肥处理。结果表明:施肥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林木生长量和光合能力,落叶松人工林不同代林地所需养分是不同的。二代1年生幼林地,少N、少N多P和N、P、K与有机肥混合施入对树木生长和光合能力有明显的改良效果,以130kg/hm^2尿素、314kd/hm^2磷酸二铵和436kg/hm^2尿素 236kg/hm^2磷酸二铵 133kg/hm^2氯化钾 3000kg/hm^2有机肥3种施肥配比效果较好;一代14年生幼龄林,多N、少N多P和N、P、K混合施效果较好,较好的肥料配比是520kg/hm^2尿素、314kg/hm^2磷酸二铵、436kg/hm^2尿素 236kg/hm^2磷酸二铵 133kg/hm^2氯化钾。对于这两个林分都是少N多P施肥效果最好,说明长期经营落叶松人工林易引起林地缺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