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蚕片叶立体育,养好蚕的主要依据及优点有如下三方面: 1.保证叶鲜饱食。“立体育”主要是研究蚕业生产节省劳力、节省饲料、降低成本,提高产茧量和茧质,增加养蚕经济效益。是将过去窝架式平面养小蚕,改为框箱式立体养小蚕,并选用同色、同位、老嫩成熟度一致的桑叶,用竹签穿连成串,  相似文献   

2.
利用三眼叶养小蚕,既能节约用工,又能使春季桑叶增产,还能早养春蚕避免春蚕后期高温逼熟,又可缓和农忙矛盾。利用芷芯芽和标准嫩叶片养小蚕,经过F检验蚕体重和小蚕遗失率无显著差异,说明在北方蚕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夏秋叶的生长,随着夏伐后枝条的伸长,依次开叶、长大、成熟、老化,因此叶片之间的成熟度相差较大,要采到适合当时蚕生长发育上所要求的叶质比较困难,如果对桑树施行全芽育成法,促使桑树再度发芽,就能获得类似春期成熟度一致的小蚕用桑,其施行方法是在夏秋期先剪除桑树上的细小卧伏枝,再把留存的健壮枝条梢端剪去  相似文献   

4.
从收蚁开始,小蚕期用三眼叶、偏老叶和正常叶(对照)饲育原蚕苏5,试验表明:偏老叶区和三眼叶区各龄眠蚕体重不及对照区;三眼叶区的茧质成绩和制种成绩好于对照区,并显著好于偏老叶区;三眠叶区的卵质极显著地好于其他各区。  相似文献   

5.
<正> 生产上通常根据叶色、叶位、叶片的软硬等等来选采小蚕适熟叶、但选叶标准不甚统一。有的主张适熟偏老;也有的认为适熟偏嫩好;还有的单位从提高采叶工效或增产桑叶等角度考虑,提倡小蚕用三眼叶或混合采叶法等等。笔者近几年来,采用不同桑品种及不同叶位的桑叶,在不  相似文献   

6.
<正> 丁继梅同志从1979—1984年,对桑的三眼叶、新梢叶的产量和盒种逐日用桑量,进行了详细记载,得出“春期桑叶余缺简明观察法”,此法在磐安县被广大蚕农应用后,基本上掌握叶、蚕的平衡。其方法是: 春蚕用叶先采枝条中、下部的三眼叶,后采枝条新梢叶。三眼叶的产量占40%。蚕从5龄第4天至上簇占全龄用叶量的60%。当蚕儿发育到5龄第3天,三眼叶则好采  相似文献   

7.
我对养早秋蚕的看法是:早秋期采叶对桑树生理最不利;易发蚕病,感染大批中秋蚕;只能养耐高温而茧丝量较差的蚕品种。从提高亩桑产丝量出发,提出过不养早秋蚕的主张,后来曾向栽桑专家周占梅农技师请教,他认为早秋叶可以适当利用,特别在丰产桑园,枝条下部叶因日照通风不良,往往黄落,应当及时采用养蚕。我就修正了看法:养不养早秋蚕要因地制宜,看桑地情况  相似文献   

8.
1、要使蚕儿孵化齐一.具体方法是蚕农将蚕种领回后到孵化时要进行合理的保护即补催青,温度25℃~27℃,相对湿度85%~90%,蚕卵继续用黑布遮光,次日早上5:00钟开灯感光,8:00点左右收蚁,如果蚁蚕孵化不齐,应分批收蚁.收蚁要做好整座匀座工作.2、给桑质、量均匀.采摘桑叶要求成熟适度,老嫩均匀,营养丰富.特别是小蚕期桑叶要求叶色、叶位基本一致.每次给桑时,每匾给桑量尽量一致,给桑前要匀蚕座,使蚕几分布均匀,喂叶均匀.  相似文献   

9.
我省近年来,省力化种桑养蚕日益受到重视,条桑育蚕日益普及,因而全芽收获法将被广泛应用,势必产生用叶与养树之间的矛盾。为了适应我省省力化养蚕的开展,探明全芽收获如何做到用叶与养树相结合,减轻桑树生理上所受到的影响,以求达到保持  相似文献   

10.
桑树伐条直接影响到蚕的饲养量和布局,如何根据当地自然因素,科学地把握桑树轮伐比例和时间,合理安排蚕期与饲养量,实现蚕桑生产的安全化和效益最大化,是蚕业科技创新的现实课题.近几年有的地方饲养二春蚕使桑树伐条整体推迟,对桑树的生长发育及次年春蚕的生产影响较大.为此,我们从2002年开始在局部区域进行桑树夏季轮伐技术,调整夏秋发种时间,避开夏季高温、多雨期(7月10日至8月20日),较好地解决了秋季小蚕用叶难和大蚕桑叶易老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春期桑树三眼叶有生长较早,成熟快的特点,在当前缺少早生品种桑的情况下,利用其来喂养稚蚕,不仅保障了稚蚕良好生长发育,而且采用三眼叶有促进新梢生长的作用。但是,由于氟化物的影响,三眼叶有氟积累偏高现象,而稚蚕对氟化物尤为敏感,势必影响了三眼叶利用。笔者在近十年的长期  相似文献   

12.
春种秋养是提高蚕茧出丝率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必须提供优质饲料,才能使多丝量蚕品种的经济性状得到充分发挥.本试验在于采取桑树全芽育成,以探索改善夏秋叶质的方法,特别是为小蚕提供优质桑叶,借以解决春种秋养用桑问题.  相似文献   

13.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2,39(2):42-42
笔者在春蚕期走访了一家养蚕新户 ,蚕农问为什么他在地上养的五龄蚕大大小小 ,蚕发育极不整齐 ?我说 :“造成养蚕发育不齐的原因主要是养蚕技术没掌握”。具体分析如下 :1、蚕种催青期不加温 ,任其在自然低温中发育至出蚁 ,所以蚁蚕体质受影响 ,体质较差的蚁蚕发育慢。2、收蚁用叶及小蚕期的采叶标准没掌握好 ,老嫩不一 ,切叶没抖匀就喂 ,或小蚕切叶过大或不切叶喂蚕 ,也会造成蚕发育不齐。3、春季养蚕不加温 ,蚕发育慢 ,容易产生夜眠 ,导致蚕发育不整齐。4、眠起处理不当。遇到蚕眠不整齐 ,没有采取提青分批的办法 ,饷食时 ,又没等到全部蚕…  相似文献   

14.
<正>桑叶既是桑树的营养器官,又是家蚕的营养饲料。因此,秋蚕期采叶既要满足蚕的营养需要,又要注意保养桑树长势,以求桑叶的持续高产。只有处理好这两者关系,才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秋蚕期雨量充足,日照时间长,桑树生长旺盛,产叶量高,是一年中养蚕的重要季节,也是桑树积累休眠期和初春萌芽时所需养分的关键时期。因此生产上,除了应适当控制采叶量外,采叶顺序和方法合理与否,对整个蚕桑的经济效益也有很大关系。过去,秋蚕1—4龄,人们习惯于先采摘枝条中上部叶,大眠之后才由上而下采摘下部叶。这种作法显然小蚕期用叶老嫩适宜,但5龄期用叶往往过于硬化,不完全适宜养蚕用叶,造成了桑叶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树体光合势弱,营养积累相对减少,限制了蚕桑总体经济效益的发挥。 根据蚕、桑生理特性的要求和生产实践证明,科学而又经济的秋叶采摘方法是:除1—2龄仍按生理适熟叶要求采摘上部叶外,从3龄期始,应先摘基部叶,以后随着蚕龄增长和桑叶成熟逐步从枝条下部依次向上采摘。同时注意摘叶留柄,每条枝稍保留6—8  相似文献   

15.
一看发育阶段。饷食期要求桑叶适熟偏嫩,老嫩一致,给桑量少;盛食期要求良桑饱食,给桑量大;将眠期要求桑叶切得小、给得少,让蚕吃饱,达到饱食就眠。  相似文献   

16.
谈建中 《江苏蚕业》2005,27(3):16-19
<正>栽培桑树以采叶养蚕为主要目的,收获对象为重要的同化器官——桑叶,如何处理“采叶养蚕”和“留叶养树”的关系,历来是桑树栽培有别于一般作物栽培的重要研究内容。传统的桑树栽培无论是采取春伐为主的北方蚕区,还是夏伐为主的长江流域,都沿用一次剪伐及采摘片叶的收获方法。采摘片叶的方法虽然有利于桑树生理及生长发育,但采叶用  相似文献   

17.
《四川蚕业》2017,(3):48-50
<正>四川蚕桑产区在长期的生产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栽桑方式:"育实生苗,栽实生桑,芽接改良,冬季重修,无拳式养型,采片叶养蚕。"采用这种方式所栽桑树根系发达、采叶和修剪对桑树损伤小,较好地解决了四川蚕区桑树"栽得活、长得好、管得久"的问题,在行业界备受推崇,直到现在仍是川内主推的栽桑技术。但随着蚕桑产业发展形势的变  相似文献   

18.
桑树是多年生叶用植物,当春季气温上升到12℃以上时,冬芽就开始萌发,抽长新枝,到秋末冬初,气温下降到12℃以下时,桑树停止生长,落叶而休眠。人们经过春蚕、夏蚕、秋蚕晚秋蚕饲养的连续采叶,造成了桑树树型杂乱及树势衰退。因此,桑树冬季培护管理是桑树裁培上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桑树冬季培护好,便能提高单株产叶量,充分发挥其经济  相似文献   

19.
<正> 子洲县何家集公社乔家墕大队有位年逾六旬的老人叫刘凯举。他自幼爱务桑也会务桑,在自己的房前屋后和自留地上务上了106株桑树,但由于不懂科学养蚕,连年养蚕暴发蚕病、致使有桑不能很好受益。去年他春、秋两季养了三张蚕产茧不到50斤。秋上他让孙子到省蚕研所在子长县涧峪岔公社毛家河大队举办的蚕训班上学习了五十天。今春养的两张蚕采用石灰消毒、专室养小蚕、塑料膜复盖育、药剂添食等一系列科学养蚕  相似文献   

20.
桑园漂白粉澄清液叶面消毒对养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蚕期使用桑叶前用含0.3%~0.35%有效氯的漂白粉澄清液进行桑树叶面喷雾消毒,用这样的消毒叶养蚕,与常规叶养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桑叶只要用含0.30%~0.35%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喷雾,如不及时采摘喂蚕,桑叶叶质将遭到严重破坏,用该叶喂蚕,蚕儿食下量、全茧量、茧层量等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