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边纪 《新农村》2006,(4):29-29
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内的;2·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未提供合格的安全生产条件的;3·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4·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5·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06,(10):69-69
根据《劳动法》及《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规定,在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应当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1)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4)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3.
政策与法规     
《新农村》2001,(7)
克扣或无故拖欠职工工资要加付赔偿金用人单位如果克扣或者无故拖欠职工工资,今后除了要支付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外,还要支付赔偿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若具有这些情形之一,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要支付赔偿金。  相似文献   

4.
1.合法解除劳动合同。未解除与原单位的劳动合同就跳槽到其他单位,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应承担违约责任。《劳动法》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2.支付相关费用。《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应赔偿的损失包括: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3.承担保密义务…  相似文献   

5.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用人单位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大多采用格式条款且权利义务的约定不明确;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等.规范用人单位依法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采取如下措施:提高用人单位和普通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依法明确双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采取政府干预的方式,对用人单位制定强制性标准;加强执法监督,杜绝违法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1.合法解除劳动合同。未解除与原单位的劳动合同就跳槽到其他单位,是违反劳动合同的行为,应承担违约责任,《劳动法》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7.
律师信箱     
我能得到补偿金吗律师:我在某公司打工3年,没有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后来,公司因为效益不好,要与我解除劳动关系。我要求公司经济补偿,公司以没有与我签订合同为由不同意补偿。请问。我能得到补偿金吗?孙强孙强读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科技》2006,(9):53-53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二)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三)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四)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相似文献   

9.
《农家顾问》2005,(2):20-20
国务院公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用人单位若克扣或煮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或者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的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条例》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  相似文献   

10.
文秋 《湖南农业》2007,(10):28-28
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规定,在以下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付给经济补偿:①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②务工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③务工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经过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④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来的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⑤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  相似文献   

11.
6月23日,殷永杰等6名在北京某饭店工作的农民工厨师依照《劳动合同法》主动解除劳动合同后,在北京市西城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调解下,与用人单位达成由单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补发加班费等协议。这是北京市首次由劳动者依法提出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要求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并获补偿的案件。  相似文献   

12.
刘艳 《中国农资》2011,(11):62-63
<正>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亦称过错性解除,是指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存在一定过失的情况下,无须事先通知即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作出了较为严格的规定,目的是防止用人单位滥用解除权,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弊端,易造成实践中的操作不便,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2002,(4)
1.劳动者随意跳槽不行了新出台的《劳动合同规定》中明确:“劳动者违反提前30日或者约定的提前通知期要求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予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也就是说单位可以不给违反  相似文献   

14.
文生 《农技服务》2006,(4):76-76
《劳动法》及《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具体赔偿标准:(1)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劳动  相似文献   

15.
劳动合同解除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我国现行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劳动合同生效以后,尚未履行或尚未全部履行以前,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依法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在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权利义务则不再履行。按照《劳动法》第24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劳动法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该依照下列规定和条件,有序地进行。第一种类型属于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随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7.
袁仕友 《湖南农业》2006,(10):27-27
许多打工者千方百计追讨被拖欠的工资,是明智之举,但是,很少有打工朋友知道,如果工资被拖欠,除了理所当然有权要回被拖欠的工资“本金”外,还有权获得被拖欠工资“本金”25%的经济补偿金。其法律依据在哪里呢?我国《劳动法》第91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①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②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③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④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把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辞退劳动者的行为称为“炒鱿鱼”。解除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依法成立后,合同当事人在合同期限届满前提前终止合同,解除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在此,笔者提醒打工的朋友们注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只有具备下列法定情形并由用人单位履行相应的法定义务,用人单位才能单方面炒鱿鱼”,即解除劳动合同,否则,“炒鱿鱼”的行为就是非法的。1.劳动者有过错,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法定情形①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②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家劳动保障部发出的关于确定劳动关系的通知中已明确,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工资支付凭证(即工资条)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  相似文献   

20.
合同终结只支付赔偿金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合同支付赔偿金后不再支付经济补偿。实施条例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法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赔偿金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