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毒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1979年合成氟喹诺酮类药物以来 ,该类药物发展十分迅速 ,在人医和兽医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人医临床代表药物主要有 :诺氟沙星(氟哌酸)、培氟沙星(甲氟哌酸)、依诺沙星(氟啶酸)、洛美沙星(氟嗪酸)、氟罗沙星(多氟哌酸)、二氟沙星(双氟哌酸)、氨氟沙星(氨氟哌酸)、左氟沙星、乙氨氟哌酸(CI -934)和托氟沙星(多氟啶酸)等 ,由于高效、广谱、低毒、口服吸收迅速、组织分布广等特点 ,在1995年名列世界处方药市场第二位的抗感染药物中 ,氟喹诺酮类药物占首位。兽医临床专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有恩诺沙星、单诺沙…  相似文献   

2.
急性毒性试验测得氟罗沙星经口染毒昆明小白鼠LD50大于5000mg/kg.药敏试验测得,氟罗沙星及环丙沙星对鸡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分别为(32.0±1.21)mm和(33.1±1.59)mm;按25,50,100mg/L的氟罗沙星及50mg/L的环丙沙星饮水给药,连续用药3天,对鸡大肠杆菌病的保护率分别为46.7%,66.7%,96.7%,46.7%;而攻毒不给药组雏鸡死亡率为100%.  相似文献   

3.
广东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单位,从鸡场病死鸡分离细菌,选取经生化和动物试验证明的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共115株,采用药敏纸片法测定其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72.2 %的试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抗药性;氟喹诺酮类药物之间交叉耐药严重,恩诺沙星与氟罗沙星交叉耐药率高达99%.  相似文献   

4.
用高产液相色谱法氟罗沙星可溶性粉的含量,氟罗沙星在5-32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现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285.1824c-316.2636,平均回收率为100.15%,相对标准偏差为0.44%。  相似文献   

5.
急性毒性试验测得氟罗沙星经口染毒昆明小白鼠LD50大于5000mg/kg。药敏试验测得,氟罗沙星及环丙沙星对鸡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分别为(32.0±1.21)mm和(33.1±1.59)mm;按25,50,100mg/L的氟罗沙星及50mg/L的环丙沙星饮水给药,连续用药3天,对鸡大肠杆菌病的保护率分别为46.7%,66.7%,96.7%,46.7%;而攻毒不给药组雏鸡死亡率为100%。  相似文献   

6.
研究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SPR)检测氟罗沙星标准品的检测条件,绘制标准曲线,为实际检测提供依据。试验中采用氨基偶联法对芯片(SM5)活化及固定氟罗沙星-OVA偶联物,对抗原在芯片表面的固定条件及抗体浓度的选择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芯片活化及抗原固定时,选用pH 4.5的醋酸缓冲液及50 mmol/L氟罗沙星-OVA偶联物可以得到较理想的固定响应值;试验中绘制标准曲线的最低检测限为1 ng/mL,检测范围为0~20 ng/mL。抗体1∶400稀释时可达到较低的检测限,为实际样品检测提供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7.
几种动物专用抗菌新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菌药物是预防和治疗动物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 ,动物专用的抗菌新药不断问世 ,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有麻保沙星、替米考星、氟甲砜霉素和头孢噻呋。本文从抗菌活性、药动学特征、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方面对这几种药物的研究情况加以简介。1麻保沙星麻保沙星(Marbofloxacin ,MBF)是动物专用的新氟喹诺酮类药物 ,由瑞士罗氏公司研制 ,Ve’to quinol公司进一步开发 ,并于1995年首次在英国正式上市。1 .1抗菌活性MBF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征 ,对G 、G - 菌、厌氧菌及支原体都有很…  相似文献   

8.
盐酸洛美沙星是一种新型、广谱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作用强,肌肉注射吸收快,血药浓度高,作用时间长等优点.本文旨在进行兽用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治疗仔猪黄白痢的疗效观察.1材料和方法1.1试验药品0.5%兽用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郴州市兽药厂生产.2.5%兽用在诺抄里注射液.1.2临床观察共畜禽原种场7~30日龄发病仔猪症见排黄色、灰黄色、乳白色及灰色稀糊状粪便为特征.并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初诊为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白痢阳性群.作为供试诸.13病原培养分离鉴定对不同日龄、窝别自然发病猪采粪样10个.接种安康凯培养基…  相似文献   

9.
应用六茜素与万菌杀星防治禽霍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六茜素在临床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其进行了修饰,成功的研制出二代六茜素“万菌杀星”,并对其抗菌作用、毒性及临床效果比较。结果表明:万菌杀星对巴氏杆菌抗菌作用与制剂稳定性较六茜素强,而毒性较六茜素弱。  相似文献   

10.
从沈阳及其周边9市县分区分离培养出34株鸡大肠埃杀氏菌,研究其培养、染色形态,生化等特性;并用8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完成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乃至同一地区来源不同的菌株对各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其中,氧氟沙星抗菌效果最佳,高度敏感率达88.95,均无耐药,环丙沙星和洛美沙星较好;培氟沙星和双氟沙星欠佳,耐药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雷曼红 《饲料广角》2005,(15):36-38
硒(Selenium)是一种稀有分散元素,由瑞典科学家B erzelius于1817年发现的。到19世纪30年代初,由于一些高硒(1000μg/g以上)饲料导致了动物急性中毒,医学上才开始了对硒的研究。在此后的100年间,人们主要研究硒的毒性方面的生物学效应。到20世纪40年代末,Schw arz发现某些天然物  相似文献   

12.
1 材料与方法1.1 益母生化散组成 益母草 12 0 g,当归 75 g,川芎 30 g,桃仁 30 g,干姜 (炮 ) 15 g,甘草 (炙 ) 15 g;功能 :活血祛瘀、养血行气、温经止痛 ;主治 :母畜产后恶露不行 ,胎衣不下 ,血瘀腹痛 ,子宫垂脱 ,子宫复旧不全 ,产后子宫内膜炎 ,产后感染 ,精神沉郁 ,食欲不振 ,表现虚弱等病症。1.2 供试动物 选自广东、四川和重庆等地的各大、中、小型养殖场和农户饲养的牛、羊、猪。1.3 治疗试验 牛 :0 .7g/ kg体重 ;羊 :1.0 g/ kg体重 ;猪 :0 .5 g/ kg体重 ;1次 /天 ,连用 3~ 6天 ,开水冲调 ,候温灌服。按照所制定的方案对患病…  相似文献   

13.
速效喉炎饮是根据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发病特征 ,依照传统医学扶正祛邪的原则 ,在多次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筛选出的疗效确切的纯中药制剂 ,对 ILT的预防保护率为 1 0 0 % ,治愈率也高达 91 .7%。为明确该药防病治病的机理 ,我们对药物的作用机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1 .1 .1 药物 速效喉炎饮 (由黄芪、板蓝根、银花、连翘、桔梗、甘草、前胡、薄荷、百部组成 ,按传统方法煎制 ,浓缩为 1 0 0 %浓度 ,即每毫升含 1 g生药 ,灭菌备用 ) ;营养琼脂 ;SRBC(无菌抽取绵羊静脉血 ,脱纤维后 4℃冰箱保存 ,同时用生理…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构建的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体外炎症模型,研究了不同浓度头孢喹肟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β,IL-6,IL-10和一氧化氮(NO)合成的影响,以及对NF-κB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5、10 mg/L的头孢喹肟能显著抑制RAW264.7合成的TNF-α、IL-1β、IL-6和NO,但是对IL-10无显著调节作用.头孢喹肟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抑制了LPS对NF-κB的激活作用.结果表明,头孢喹肟可能通过NF-κB这条通路发挥抗芡作用.  相似文献   

16.
Ovariectomy, even when performed at an advanced age, was found to be to some extent protective against mammary tumour development in dogs. Bitches treated with progestins had a slightly higher risk for mammary tumours (all types, benign and malignant) than controls. Progestin treatment did not increase the risk of mammary cancer. Benign tumours in (treated and untreated) dogs appeared earlier than malignant ones. Progestin treatment resulted in earlier appearance of both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urs than in controls. The ratio solitary/multiple mammary tumour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reated and untreated dog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拓宽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扩繁的宿主植物范围,推进 AM 真菌在退化草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进程。【方法】以阿坝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cv. Aba)、川草 2 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cv. Chuancao No 2)、北林 201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cv. Beilin201)和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为宿主植物,对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I)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 eae,GM)进行了扩繁,并测定了 4 种宿主的菌根接种效应。【结果】4 种宿主植物均能与 GI 和 GM 识别共生形成菌根,菌根侵染率均为:白三叶草>北林 201 紫花苜蓿>阿坝垂穗披碱草>川草 2 号老芒麦; 栽培两个月后,用白三叶扩繁的 GI 组和 GM 组的孢子密度均最高。接种 GI 和 GM 后,4 种宿主植物的株高、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不同程度增加。【结论】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均可作为扩繁根内球囊霉和摩西球囊霉的宿主植物,以白三叶草为宿主时扩繁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的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体外炎症模型,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甲基-戈米辛O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IL-6和IL-10合成的影响,以及对NF-κB和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结果显示,0.5、2.5、12.5mg/L甲基-戈米辛O能显著抑制RAW-264.7合成的TNF-α和IL-6,但是对IL-1β和IL-10无显著调节作用。甲基-戈米辛O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抑制了LPS对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的激活作用。结果表明,甲基-戈米辛O可能通过NF-κB和MAPK这条通路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