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枳椇是我国一种优良的野生或半野生食物资源,枳椇果实由枳椇子和肉质膨大的果梗组成。对枳椇果梗的营养特性、功能组分以及加工利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枳椇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枳椇果梗深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枳椇果特性与饮料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枳椇的性质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枳椇果实(果子)及果梗均有利用价值,可以开发出两种不同性质的饮料,一为营养性的枳椇果梗饮料,一为解酒性的枳椇子饮料。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枳椇果梗的营养成分,以及枳 果梗为原料酿制果酒的工艺,产品质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拐枣     
拐枣,学名枳椇,为鼠李科落叶乔木。它的树皮、叶、种子都可入药,果梗特别肥大,有甜味,可以生吃,尤泡酒最佳。喝拐枣酒能舒筋活血,强壮身体。目前,市场上每市斤拐枣卖到  相似文献   

5.
<正>和政啤特果为甘肃特有梨树品种,省良种、"十大名果"之一,属秋子梨系统(Pyrus ussuriensis Maxim.),处于梨属植物分布的上限,和政县为其集中栽植区。和政啤特果具喜阴湿、耐寒、抗病虫害等特点,其果实具有极高的热能(1.78kcal/g),糖、酸、维生素C与兰州软儿梨相当,是当地退耕还林的主要乡土经济林树种。造林后第3年挂果,10~15a进入盛果期。  相似文献   

6.
臭椿皮蛾,主要危害臭椿叶片,老熟幼虫每头每昼夜能取食臭椿叶2片,取食叶片面积68.25cm2,叶重达1.5g;特别是将苗木、幼树常常吃成残枝秃梗。成虫为吸果夜蛾,夜间能危害吮吸梨、苹果、柑橘等果实,造成腐烂和落果。  相似文献   

7.
从2006年开始,在福建省沙县,应用简单对比的方法,对枳椇与几种阔叶树和杉木的混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Ⅱ类立地条件下,枳椇生长不如乳源木莲、马褂木、厚朴和杉木,与木荷相当,但大于樟树,可将枳椇作为今后阔叶造林树种的选择。在幼年阶段,在初植密度2400株/hm2情况下,Ⅱ类地各树种混交比例建议如下:枳椇与乳源木莲、马褂木、杉木混交比例应为3:1(枳椇在前,后同),与厚朴混交比例2:1,与木荷混交比例可为1:1,与樟树混交比例1:2。采用枳椇与杉木混交,可有效促进杉木的生长。采用枳椇与落叶阔叶、常绿阔叶以及杉木混交,可有效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增加,增加的效果为,落叶阔叶树大于常绿阔叶树,常绿阔叶树大于针叶树。  相似文献   

8.
枳椇,又名拐枣、金钩子、鸡爪梨、万寿果、十字果、甜半夜、碧久子等,是鼠李科枳椇属落叶乔木。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海拔200—1400m的开阔地、山坡林野或疏林中,粤、桂、湘等省区农民常作经济林栽培于房前屋后。经分析,拐枣的肉质果柄中含较丰富的糖类、有机酸、维生素、氨基酸、酶、无机盐和生物碱。粗脂肪74mg/100g,粗蛋白3.07mg/100g,总酸345.80mg/100g,维生素C16.29mg/100g,总糖28.55%,还原糖  相似文献   

9.
梨是我国传统树种之一 ,适应性强 ,寿命长 ,品种多 ,栽培广泛。黄花梨、幸水梨等早熟梨具早产、丰产、抗性强等特点 ,特别适宜长江中下游为主的南方地区发展。1 良种介绍1 1 黄花梨属砂梨系统 ,系浙江农业大学用黄蜜与三花杂交育成。果实均重 150 - 2 0 0 g ,圆锥形。果梗中长 ,萼片宿存 ,果面黄褐色 ,果肉白色细嫩 ,果心小、汁多味甜 ,含可溶性固形物 12 %左右 ,品质上等 ,有香气 ,七月中下旬成熟。树势强健 ,树冠开展 ,萌芽力强 ,成枝力中等 ,易形成短枝 ,早期丰产性强。定植后 2~ 3年挂果 ,以短果枝结果为主 ,且连续结果能力强。花序…  相似文献   

10.
<正>苹果绵蚜Eriosomα lαnigerum(Hαusmα-n)属同翅目,绵蚜科;又名血色蚜虫、赤蚜、绵蚜。苹果绵蚜在国内分布于辽宁省的旅大地区,山东省的烟台、青岛、蓬莱等15个县市以及云南省的昆明、绿丰等地。 苹果绵蚜主要为害苹果属树种,被害树种有苹果、海棠、沙果及山丁子、花红等;在其原产地美国还为害洋梨、山楂、榆、花楸、美国榆等。 苹果绵蚜以无翅胎生,成虫及若虫密集在果树背阳枝干的愈合伤口、剪锯口、新梢、叶腋、短果枝端的叶群中、果梗、萼洼以及地下的根部或露出地表的根际等处寄生为害。被害  相似文献   

11.
正大兴区是北京市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有梨、葡萄、果桑、桃、杏、李、樱桃等10多个树种1000余个品种,果业已成为全区1.6万户果农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梨产业是大兴区果品的主导产业,也是首都重要的梨果生产基地。2000年实施"兴果富民"工程,通过高接换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知的梨树病害有80余种.其中梨黑星病、梨锈病、梨轮纹病、梨黑斑病、梨树腐烂病普遍发生,危害严重。一、梨黑星病又称疮痴病,危害果实、果梗、叶片、叶柄和新梢。果实发病初呈淡黄色圆班,逐渐扩大,病部稍凹陷,上长黑雾,后病麻木栓化,坚硬、凹陷并龟裂。果梗与叶柄受害,产生黑色椭圆形病班,凹陷,长有黑雾。叶片发病初在背面中脉处产生淡黄色斑,上长有黑色雾状物,严重时许多病班汇合一起.繁叶布满黑雾。新消发病多在基部,产生黑色或黑褐色椭圆形凹陷病斑,表面长出黑雾,最后病班里疮痴状。当年生徒长枝发病多,芽鳞发黑…  相似文献   

13.
正红瑞木,也叫做凉子木、红梗木,山茱萸科株木属落叶灌木。该树种自20世纪末引入新疆,现已在新疆各地广泛种植及应用。红瑞木春可观花,夏可观果,秋叶变红,冬可观枝,在园林中多丛植于草坪上,或与常绿乔木相间种植,是北方地区充作绿篱的理想树种,也是园林绿化极好的观赏树种。根据红瑞木的生理特性,其育苗方法有扦插育苗、播种育苗、压条分株法育苗。生产中以扦插育苗最为常见,播种育苗次之,压条分株法育苗较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蝴蝶果立地条件的调查研究表明,蝴蝶果是适生于北纬25°20′以南的喜钙树种。其立地条件可划分为三个类型,即第一适生型,可大面积种植蝴蝶果;第二适生型,只宜小面积种植蝴蝶果;不适生型,不宜引种蝴蝶果。  相似文献   

15.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asck)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分布全国各地。该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梨、苹果、杏、桃、李等树种的果实和新梢。近年来,梨小食心虫在甘肃省张掖地区部分梨园均有发生,成灾面积越来越大。本区已有梨园2万hm~2,主栽品种为苹果梨,进入盛果期梨园占50%。遭受梨小食心虫危害梨园,一般虫果率达25%~35%,严重时可达75%以上,经济损失达45%以上。为减少因梨小食心虫危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我们在1992~1998年对梨小食心虫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皮胎果梨为甘肃西南部特有热性梨树品种,是当地退耕还林的主要乡土造林树种。当归是我国常用六宗中医妇科中药,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大蒜是理想的间作套种作物,主要出口蔬菜之一。经国内查寻,未见与皮胎果梨、当归、大蒜复合种植模式相同的文献报道。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长梗扁桃(Prunus pedunculata Maxim),别名野樱桃,是榆林沙区的乡土灌木树种,具有耐寒、耐旱、耐沙埋、抗风蚀等特性。其种仁可作药用和油料,含油率53%;枝叶牲畜喜食;枝干可作燃料,是优良的防风固沙和木本油料树种。由于种种原因,长梗扁桃资源遭到破坏,已濒临灭绝的境地。为了挽救这一植物种,1981年以来,我们开展了长梗扁桃的调查研究和育苗试验,现将播种育苗试验结果报道如下。试验地位于榆林西沙,海拔1090米。土  相似文献   

18.
香樟新品种'涌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涌金'系香樟种子变异种,叶、花呈金黄色;初生新枝为嫩黄色,半木质化后为浅红色,后转鲜红色;幼果果皮呈淡黄色,果柄果梗呈黄色.由于该品种叶、花艳丽,枝干夺目,并有季相的色彩变化,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与园林应用前景,适宜作园林景观树、庭院树、行道树和四旁树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外都很重视从野生植物资源中寻找新的,潜在的食品、药品、香料等植物类。我国枳椇资源丰富,既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又是名贵的用材树种,枳椇适应性广,易繁殖栽培,且能迅速成林,成荫,开花,结果,是投资少,收效快,效益高的经济果树和理想的绿化树种,大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梨小食心虫,又名梨小果蛀蛾,俗称梨小。属鳞翅目小卷蛾科。它在我国各梨产区大多有分布,发生很普遍,是梨树重要蛀果害虫之一。它除为害梨外,还为害桃、李、杏、苹果、樱桃、山楂等果树。1为害状果实被害后,被害果蛀孔很小,周围稍有凹陷,但不变颜色。幼虫蛀果后,先在果肉浅层为害,逐渐向果心蛀入,在果核周围蛀食,并排粪于其中,形成“豆沙馅”。有时果面有虫粪排出。被害果后期有脱果孔,在其周围变黑、腐烂。果实易脱落,不耐贮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