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红 《农家致富》2001,(6):50-51
纳米,又称毫微米,是一种长度计量单位,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如此微小的单位,人类肉眼是不能看见的,甚至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都无法看见。拿一个纳米机器人与人相比,就像拿一个人与地球相比一样,悬殊实在太大了!纳米技术指的是在0.1纳米到几百纳米的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观察、操纵和加工的技术。有了纳米技术,  相似文献   

2.
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这就是纳米科技。纳米技术通过操纵原子、分子或原子团和分子团使其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物质,制造出具有新功能的机器。纳米技术在信息、生物工程、医学、材料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纳米技术在家禽业上的运用主要表现在:(1)遗传育种:现在的遗传工程育种方法是用限制性内切酶将所要的基因片段切下,再连接到育种鸡的DNA上。由于基因片段和DNA的连接点通常是随机的,所以每次试验成功的几率都不同,纳…  相似文献   

3.
《天津农学院学报》2004,11(1):13-13
纳米 (nanometer,nm) ,如同厘米、分米和米一样 ,是长度的度量单位。具体地说 ,1nm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的长度 ,相当于 4倍原子大小 ,万分之一头发粗细 ;形象地讲 ,1nm的物体放到乒乓球上 ,就像一个乒乓球放在地球上一般。这就是纳米长度的概念 ,本身没有任何价值。真正有“价值”的是纳米科学技术 ,纳米技术是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 ,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结合的产物。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过程中 ,人们已经掌握了毫米技术和微米技术。早在1 8世纪中叶 ,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其实就是毫米技术应用的标志。它使人们从以…  相似文献   

4.
纳米技术及其在生物和环保领域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科技是20世纪8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的前沿科研领域,它是指在0.1~100nm尺度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及特性的高新技术学科.其最终目的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该文通过对纳米技术的内涵、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纳米技术的应用及纳米产品,进行简要的综述,使大家更清楚地认识纳米技术,并了解纳米技术在生物和环保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纳米,就象米、厘米、毫米一样,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我们把粒径在1纳米~100纳米之间的材料称为纳米材料。随着物质的超微化.使纳米材料具备了传统材料所不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纳米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纳米(Nanometer)是几何尺寸的量度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约相当于4~个中等原子串起来那么长,DNA的直径约为纳米,头发的直径约为10万纳米,字符1下面这一小横的长度约一百万纳米。科学界定义以0.1纳米-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学科,称为纳米科技。纳米技术在畜牧业上的运用有如下几个方面。饲料饲料制造采用纳米添加剂,可以提高畜禽肠胃吸收能力、吸收速度和吸收率。如果料肉比正常情况下是3比1,通过采用纳米技术,料肉比可达到2比1的话,你可以算算多增效益是多少呢。这在纳米时代是可以做到的…  相似文献   

7.
《农村实用科技》2005,(3):41-41
纳米,就象米、厘米、毫米一样,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我们把粒径在1纳米~100纳米之间的材料称为纳米材料。随着物质的超微化,使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四大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具备了传统材料所不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纳米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纳米科技,是以0.1~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又一座重要的里程碑。纳米技术不仅对生物技术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而且也促使传统产业的“旧貌变新颜”。为此,我们引进了在国内率先研制推出应用于农业的纳米技术产品——强的纳米863生物助长器,进行试验。强的纳米863利用其核心材料  相似文献   

9.
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粒子外表面上完成分子及原子的组合排列,并能体现出其特殊功能的纳米材料。纳米实际上十分微小,但却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本文现就针对纳米技术在畜牧兽医上的应用展开探究,为促进其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基础上研究物质的特性及相互作用,纳米为毫微米,既十亿分之一 米,利用纳米特性可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多种问题。纳米技术在水产养殖工程中应用正处于初级阶段, 和发达国家还存在明显差异,故文章对纳米技术在水产养殖工程中的应用详细分析,旨在为实际水产 养殖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基础上研究物质的特性及相互作用,纳米为毫微米,既十亿分之一 米,利用纳米特性可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多种问题。纳米技术在水产养殖工程中应用正处于初级阶段, 和发达国家还存在明显差异,故文章对纳米技术在水产养殖工程中的应用详细分析,旨在为实际水产 养殖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纳米技术与食品加工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纳米(nanometer)是长度单位,就是10-9m(1m的10亿分之一)。个别原子的直径只有几分之一纳米,10个氢原子的并列跨度只有1纳米。纳米技术就是在1~100纳米的空间尺度内操纵原子和分子,对材料进行加工、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或对某物质进行研究、掌握其原子和分子的运动规律特  相似文献   

13.
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理解、控制和操纵物质世界的一项新技术,已在材料、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食品纳米技术与纳米食品,综述了纳米技术在食品包装、加工与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并对纳米食品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纳米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科技领域。纳米是一种度量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度(10^-9m)下对物质进行制备、研究的工业化以及利用纳米尺度物质进行交叉研究和工业化的一门综合性技术体系。即利用物质在纳米尺度下表现出来的特性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当物质材料的结构单元小到纳米量级时,其性质具有量子力上的强关联性而表现出完全不同于宏观和微观世界的介观性质: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得纳米粒子具有常规粒子所不具备的许多特殊性质,如低熔点、高比热容、高膨胀系数、高反应活性、极强的吸波性等。  相似文献   

15.
冀楠 《百姓》2001,(5):42-43
什么是纳米 "纳米"是英文namometer的译名,是一种度量单位,1纳米为百万分之一毫米,即1毫微米,也就是十亿分之一米,约相当于45个原子串起来那么长.纳米结构通常是指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微小结构.1982年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便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的分子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或分子来构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相似文献   

16.
杨贺 《新农业》2004,(8):35-35
很多读者看到了“强的纳米863”这个名称.那么什么是“纳米”呢?纳米跟米、厘米、毫米一样.是一种长度计量单位,1纳米等于1/10亿米,是一种非常小的长度单位。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这个细小的长度单位,我给大家打个比方,我们把粒径1纳米的微粒  相似文献   

17.
纳米神奇袜是一种采用纳米技术生产的保健袜.据说保健功能很多.具有传统袜子难以比拟的优势。在目前各大招商创业类网站上,纳米神奇袜的广告可谓铺天盖地。然而,这种纳米神奇袜真的能帮你赚大钱吗?  相似文献   

18.
纳米蜂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玄红专  顾美儿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669-1669,1671
纳米蜂胶是应用纳米技术将蜂胶制成纳米级的粒子或溶液。综述了纳米蜂胶的制备方法及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指出纳米蜂胶是一种新型的蜂胶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纳米技术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纳米技术是一门研究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其应用的新学科,已经迅速发展成为21世纪三大支柱科学领域之一。纳米技术具备促进包括食品行业在内的传统工业快速发展的巨大潜力。综述了纳米技术在食品应用领域中的若干研究热点;着重介绍了其在食品包装材料与营养物运送体系方面的应用,前者包括不可降解性、可生物降解性与可食性纳米复合材料等食品包装材料,后者包括纳米乳剂、脂质体与聚合物纳米粒等营养物运送体系;最后提出了该新领域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农村百事通》2006,(16):85-85
在美丽的赣江之畔,焕发青春的英雄城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内,伫立着闻名的纳米技术开发领军者——江西恒大集团.东方星河纳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星河纳米一直致力于高科技纳米技术在日用功能产品领域的研制开发和生产,以求为广大消费者造福。历经十几年的发展,星河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们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将星河纳米增氧生物助长器、纳米增氧活水器、抗菌功能筷、冰箱除味器这些高科技产品浇灌成了业界的奇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