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调查沙棘天然林以估算性状遗传力的原理和方法,提前十几年估算出了36个沙棘性状的遗传力。树高、直径、果重、刺密度和果柄长的遗传力高,可直接选择。但是单位面积产量的遗传力很低,宜采用间接选择方法。分枝角和叶子性状相当稳定,多数果实性状亦比较稳定,可当作选择的指标。然而刺长、刺密度以及枝芽有关的性状不稳定,不宜作为选优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湿地松样本量大小对性状遗传力估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在保证遗传力估算精确度较高的前提下,探讨对已有湿地松测定群体遗传力评估最经济有效的调查取样数量(样本量),为遗传选择提供最佳的遗传参数和选择策略。[方法]以61个湿地松22年生半同胞家系的胸径、树高等生长性状和木材基本密度、弹性模量等材性性状测定值为试验数据,利用ASReml-R软件混合线性模型的限制性极大似然估计法(REML)估算各性状在不同参试样本量下的遗传力及其标准误。通过比较分析在不同样本量下各性状遗传力及其标准误估算值的收敛性,讨论样本量对性状遗传力估算的影响,进而确定各性状遗传力评估所需的最少样本量。[结果]对于61个湿地松自由授粉家系测定林,当测定的家系数少于39个或者随机测量的单株数小于600株时,估算的遗传力极不稳定,标准误偏大,随着样本容量或家系容量的增加其精度与准确性逐渐增加;遗传力较低的性状其遗传力估计所需样本量普遍大于遗传力较高的性状。[结论]对本研究的测定群体而言,要获得精确度较高的遗传力估算值,所需测定的湿地松家系数应该大于39个或者随机测量的单株数大于600株;由于材性性状遗传力相对较高,其需要测定的样本量可相对少一些。本文为大型用材树种遗传力估算提供了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实例研究,结果及相应的研究方法对于类似遗传测定群体遗传参数估算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了沙棘性状的遗传力和性状间的相关后,依此选择出性状项目,并环境因子项目,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得出预测沙棘产量的数学模型。根据实际产量对理论产量的优势度,做为优树选择和分级的标准,提出了在果熟期选择优树的一套完整的程序、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4.
蓝桉、直干桉重要材性性状的遗传参数和预期增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种子园育种区4个区组内,从蓝按和直干按中各抽30个家系对它们的纤维长度、木材密度的遗传力、遗传相关和遗传增益作了估算.蓝按纤维长度和木材密度的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6745±0.0746和0.3546±0.1010;直干按两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3416±0.1011和0.0670±0.0850.两树种的纤维长度与木材密度、树高和胸径的遗传相关系数均为正值,而木材密度与树高和胸径的遗传相关系数都是负数.为这两树种提出了选择的主要性状、选择方法和标准,还为高世代育种应注意的事项作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全国毛白杨优良基因资源为选择群体,从优树资源的生长变异特点入手,揭示了毛白杨苗期选择的可靠性。通过对12个性状的遗传力估算,选出H、D1.3,单叶光合面积和叶柄长4个遗传力较高的性状作为苗期选择的性状,并以留种率1%、5%、10%三个梯度分别计算各性状的痛种值,且以此为指标选留无性系。由于苗期毛白扬各性状彼此正相关,适宜采取多性状独立体标准法进行选择。结果表明苗期选出的优良无性系与七省实测  相似文献   

6.
火炬松纸浆材优良家系多性状选择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6年生火炬松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进行了生长、材性和干形等性状的遗传参数估算和相关关系分析。树高、木材基本密度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具有较高的遗传力,胸径、材积、干材干重和管胞长度具中度遗传力,树干通直度和分枝性状未发现显著的家系间差异。干材干重与生长性状呈高度正相关,与木材基本密度呈微弱的负相关,而与管胞长度呈负相关。以浆材为选择目的进行家系指数选择,认为包含产量(干材干重)和质量(木材基本密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沙棘(♀)和外域沙棘(♂)为亲本,开展远缘杂交试验,在杂种子代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分析的基础上,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营建子代测定林,综合分析子代遗传力、遗传增益和杂种优势等遗传参量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沙棘杂交子代的遗传力和杂种优势较强,遗传增益较高,树高和地径2个生长性状较中国沙棘分别提高50.29%、26.28%,棘刺数量减少276.47%;果实纵径、横径及单果质量3个果实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98、0.98、0.99,遗传增益分别为4.82%、4.93%、2.93%,超亲优势分别为65.59%、51.38%和135.64%,遗传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8.
沙棘品种间果实性状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发掘和利用沙棘种质资源中的优良基因培育新品种,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及辽宁省的7个主栽沙棘品种间果实性状的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个沙棘品种间的百果重、果实密度、果柄长、纵径、横径及果形系数都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百果重和果柄长最大的品种是契切克,果实密度最大的品种是依尼亚;沙棘的果实形状主要为圆柱形,果实颜色以黄色为主;百果重与果柄长、果纵径、果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果柄长与果纵径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果形系数呈显著正相关,果实密度与果柄长和果形系数呈负相关关系;沙棘果实各性状的变异程度差异很大,其中果实密度和果柄长的变异明显。品种契切克、壮圆黄和依尼亚具有较高的遗传改良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针刺仪测定技术的湿地松木材密度间接选择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木材密度是林木重要的经济性状,在广东湿地松第2轮遗传改良中被列为目标性状之一。本研究比较了针刺仪与传统体积法在评价湿地松木材密度上的效果,分析了湿地松材性与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选育速生优质的湿地松种质提供理论与方法。【方法】以广东省台山市18年生的32个湿地松自由授粉家系为材料,在测定林中对活立木木材阻力与去皮直径进行快速测定;并在同一株树上利用生长锥钻取木芯,以体积法测量木材基本密度。利用Asreml统计软件对研究性状间的相关性、性状的遗传力、选择效率等进行估算。【结果】1)单株木材阻力与木材密度在单株水平上呈表型正相关(0.659),为此建立了利用木材阻力原值预测木材密度的线性回归方程(模型R~2=0.393)。2)木材密度与木材阻力的遗传相关性更强(0.738),二者在家系水平受到中等程度的遗传控制;木材阻力的家系平均遗传力(0.618)高于木材密度的家系平均遗传力(0.410)。利用木材阻力值进行家系水平的间接选择,其间接选择效率为91%。表明可以利用针刺仪法进行湿地松木材密度的间接选择。3)为了消除针刺仪刺入木材过程中由于摩擦引起的阻力值上升趋势,在数据分析前,对阻力值做了校正。校正阻力值的遗传力,其与木材密度的表型与遗传相关无明显提高。4)湿地松的去皮直径遗传力在家系水平为0.596,去皮直径与木材密度和木材阻力无显著的遗传相关性,但表型相关达到显著水平,分别为0.272和0.493。这暗示着,改良湿地松生长性状,不会降低木材的密度。【结论】针刺仪法具有快速、无损、相对准确的优点,可用于湿地松活立木木材密度的间接评价与去皮直径的测定,在湿地松材性与生长性状的遗传改良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在根据木材材性或生长性状选择湿地松优良个体中,为获得较可靠的选择效果,宜采用家系选择+家系内单株选择的合并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全国毛白杨优良基因资源为选择群体,从优树资源的生长变异特点入手,揭示了毛白杨苗期选择的可靠性。通过对12个性状的遗传力估算,选出H、D1.3、单叶光合面积和叶柄长4个遗传力较高的性状作为苗期选择的性状,并以留种率1%、5%、10%三个梯度分别计算各性状的育种值,且以此为指标选留无性系。由于苗期毛白杨各性状彼此正相关,适宜采取多性状独立体标准法进行选择。结果表明苗期选出的优良无性系与七省实测的前30名有18%~75%是相同的,因此本研究适用于早期选择。  相似文献   

11.
由云南省澄江县14年生桉树实生种子园保留的育种群体4个区组内,从蓝桉和直干桉中各抽30个家系对它们的纤维长度、木材密度、树高和胸径4个性状的遗传力、遗传相关和遗传增益作了估算。蓝桉纤维长度和木材密度的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6745±0.0746和0.3546±0.1010;直干桉两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3416±0.1011和0.0670±0.0850。两树种的纤维长度与其余3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均为正值,而木材密度与树高和胸径的遗传相关系数均是负数。提出以纤维长度和树高作为蓝桉、直干桉的主要选择性状,并提出了选择方法和标准。蓝桉的选择指数方程为I1=Fr+9.9146H;直干桉的为I2=Fr+0.9809H。为下一步高世代育种应注意的事项作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28个刺用皂荚优树无性系嫁接苗为材料,连续2年进行多个性状的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相关性分析、多重比较,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选择优良无性系.研究结果显示,无性系间的苗高、地径、刺长、刺基径、单株产刺量、槲皮素含量等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苗高、地径与刺长、刺基径呈显著正相关;28个无性系可划分为3个等级,Ⅰ,Ⅱ等...  相似文献   

13.
火炬松半同胞子代配合选择的遗传增益估算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半同胞子代为材料,开展火炬松生长性状的评价并进行配合选择,在估算3种遗传力的基础上,估算配合选择的遗传增益.子代测定林分别建于广东英德(24°15'N,113°45'E)和浙江富阳(30°15'N,119°58'E)2个地点,包含24个共同家系,均来自广东英德火炬松种子园.子代林为随机区组设计,6次重复,英德试点为6株行式小区,富阳试点为8株行式小区.以SAS(R)/STAT统计软件的VARCOMP过程用限制性最大似然法估算的方差成分进行遗传力的估算.结果表明:6年生树高单株遗传力、家系内遗传力和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161、0.129和0.579,胸径遗传力分别为0.075、0.059和0.384,单株材积遗传力分别为0.104、0.082和0.471.用3个公式估算配合选择的遗传增益.在数据严重不平衡的情况下,3个公式估算的结果非常接近,显示了简便的估算公式,即利用家系遗传力和家系内遗传力以及相应的选择差进行估算的公式,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对杉木120 个优良家系子代苗期15 个主要性状( 包括苗高、分枝数、根系发育、生物量等) 进行了遗传变异研究,并对各性状进行了单株遗传力估算。结果表明,侧根长、冻害率、地下鲜重、侧根数、地下干重等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极显著,并有较高的单株遗传力( 均达0-4 以上) 。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双重分类法,将山西省的沙棘分为7大自然类型,即黄果型、红果型、圆果型、扁果型、大果型、小果型、一般型。又根据产果量、果密度、果柄长、刺长4个重要经济指标,用Q聚类法划分为28个亚类。运用形态特征和经济性状相结合的方法划分类型,既易于野外识别,又可表明其经济利用价值和品种改良的前景,也能反映进化上的特点与遗传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10.3年生尾叶桉与巨桉杂种F_1的材质性状和木材化学组分,估算其遗传参数,分析其遗传变异规律,为桉树纸浆材良种选育和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Asreml-R估算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纤维宽、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以及半纤维素含量的遗传力、加显性效应、父母本效应、相关系数以及杂交力。【结果】杂种材质性状和木材化学组分的杂种家系遗传力范围分别为0.367~0.788和0.418~0.807,呈高度-中度遗传控制,其单株遗传力的范围分别为0.032~0.187和0.039~0.208,呈中度-低度遗传控制;杂种的材质性状与木材化学组分的母本效应均大于父本效应,加性效应均大于显性效应。基本密度与纤维特性均呈遗传负相关,与纤维宽、纤维长宽比呈极显著的表型正相关;基本密度与化学组分均呈遗传负相关,与木质素含量呈显著的表型正相关。纤维长宽比与化学组分中纤维素含量呈遗传正相关,与半纤维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呈遗传负相关,与化学组分呈不显著表型相关。父母本的一般杂交力在不同材质性状和木材化学组分间表现不一致。【结论】采用综合指数选择法,并结合GHA和SHA,筛选出1个优良母本DU1和6个优良杂种,其中优良杂种分别为U8G5、U8G9、U15G5、U55G19、DU1G9和DU1G24。  相似文献   

17.
沙棘自然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重分类法,将山西省的沙棘分为7大自然类型,即黄果型、红果型、圆果型、扁果型、大果型、小果型、一般型。又依产果量、果密度、果柄长、刺长4个重要经济指标,用 Q 聚类法划分亚类,共划分28个亚类。运用形态特征和经济性状相结合的方法划分类型,既易野外识别又可表明其经济利用价值和品种改良的前景,既能反映进化上的特点与遗传方面的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又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福建省官庄林场杉木第二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试验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子代测定结果表明,参试家系间的效应显著;利用方差分析的结果,估算了杉木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并以10%、20%的选择强度估算出杉木的遗传增益值。通过分析得出杉木各生长性状间有较高的相关性。依材积选择出46个优良家系,用作造林,4年生时估计其遗传增益可达41.37%~51.37%。  相似文献   

19.
用单色软X射线木材密度计研究了11年生美洲黑杨×小叶杨新无性系年轮密度组成性状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年轮密度组成各性状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年轮密度、早材密度、最小密度、最大密度及木材密度梯度等性状遗传力比较高(h2=0.41—0.58),而晚材密度、早晚材密度比及密度变异幅度等性状遗传力比较低(h2=0.15—0.25);同时各性状遗传力因生长林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20.
材性改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惠新  黄敏仁 《林业科学》1996,32(5):426-433
用单色软X射线木材密度计研究了11年生美洲黑杨×小叶杨新无性系年轮密度组成性状性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年轮密度组成各性状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牢轮密度、早材密度、最小密度、最大密度及木材密度梯度等性状遗传力比较高(h^2=0.41-0.58),而晚村密度、早晚材密度比及密度变异幅度等性状遗传力比较低(h^2=0.15-0.25);同时各性状遗传力因生长林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