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池县冬小麦生产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规范冬小麦生产技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笔者根据多年试验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要求,总结编写了本生产技术规范.本标准对华池县不同区域冬小麦栽培提出了详细的技术要求,为实现冬小麦生产优质化、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甘肃陇东冬小麦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陇东发展优质冬小麦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从稳定冬小麦生产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强化优质冬小麦生产,加快产业化进程;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完善稳产、高产技术体系;树立绿色理念,确保冬小麦质量安全等方面提出了优质冬小麦生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赫章县气象局1996-2007年气候整编资料,分析了赫章县热量、光照、水分等气候条件与冬小麦生产的关系,为今后充分利用当地农业气候资源,提高冬小麦产量,科学进行冬小麦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当地冬小麦生产特点、产量要素、技术措施落实等方面,分析了冬小麦生产形势,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
总结近年来生产一线在无公害冬小麦栽培管理上的具体操作经验,提出无公害冬小麦生产在产地、种子、肥料、灌溉、农药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措施,对无公害小麦乃至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冬小麦生产过程的气候条件,并对做好冬小麦的全程气象保障进行研究,从而达到有效管理,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7.
选取1980—2012年33年间我国9个小麦主产省份(安徽、河北、河南、湖北、江苏、山东、山西、陕西、四川)的气候数据和冬小麦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数据,利用扩展的C-D生产函数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来看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的产量有显著影响,温度与降水量的上升导致了冬小麦产量的增加,而日照时数的减少导致了冬小麦产量的降低。在不同地区,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程度甚至影响方向都不同。温度变化对华东地区冬小麦产量为正向影响,中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为反向影响,影响程度最深的是西北地区,其次是华东地区、西北地区、中南地区。温度对华北地区冬小麦产量可能有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是秦安县三大主栽作物之一,播种面积每年稳定在2.67万hm2左右,年总产量达到4 679万kg,确保了全县粮食安全供给。而冬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中的重大病害,严重威胁着秦安县小麦安全生产。为确保我县冬小麦持续稳定增产,全面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做到及时动手,早防早治,切实抓好小麦条锈病防治工作,现将冬小麦条锈病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河北平原冬小麦三种水分生产函数的试验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分生产函数的模型种类有很多.近年来河北平原严重缺水,找到一种适宜该地区的水分生产函数,并用其制定科学的灌溉制度,对于该省的节水农业将有重要意义.应用望都实验站连续2年冬小麦的不同灌水处理下对应的产量的试验资料,分别用3种水分生产函数模型来拟合冬小麦的ET(耗水量)与Y(产量)的关系,认为Jensen模型是适用于河北平原的冬小麦的水分生产函数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为破解华北平原北部因光温资源与冬小麦播期限制夏玉米难以籽粒机收的问题,通过分析春小麦和冬小麦产量形成及光温降水生产效率差异性,探讨将冬小麦调整为春小麦,实现春小麦-夏玉米周年籽粒机收的理论支撑。测定了小麦生育时期,区试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计算光温降水生产效率。结果表明:春小麦灌浆期比冬小麦缩短2~6 d,全生育期缩短127~142 d。与冬小麦相比,春小麦产量显著降低13.5%~14.8%,穗数和穗粒数分别减少123.7~143.7×104粒·hm-2和2.70%~24.2%(P<0.05),千粒质量显著提高2.74~3.94 g。春小麦光能生产效率与冬小麦无显著差异,但积温和降水生产效率显著降低11.0%~12.2%和11.4%~19.9%;春小麦单位产量光能和积温生产效率比冬小麦显著提高33.7%和16.1%,单位千粒质量光能、积温和降水生产效率显著高于冬小麦。综上,华北平原北部春小麦产量虽比冬小麦有所降低,但通过增加播量和穗数,稳定穗粒数,提高千粒质量,仍可保障产量稳定在6 000 kg·hm-2以上,进而为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