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发展化学除草重视综合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田杂草有250多种,全国农田受草害面积4300多万hm2,平均受草害减产13.4%,每年减产粮食1750万t,皮棉25.5万t和大豆50万t。传统农业生产采用机械作业及人力等除草。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化学除草面积迅速扩大,全国农田化学除草面积从1975年的170万hm2增加到1995年的4133万hm2。但是,长期化学除草也带来了除草剂土壤残留对后茬作物药害、农田杂草种群更替和产生抗药性等新问题。必须重视农田杂草综合治理,通过采用各种有效的农业技术措施,为农作物保持良好的生态条件,结合化学除草才是最有效的防除杂草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黑龙江省植物保护学会于1979年9月6日至11日在哈尔滨举行了杂草防除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有关杂草防除的科技人员,并邀请了沈阳、华南农学院,沈阳化工研究院、南开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和云南、天津农科院、广东农业局等单位的教授、专家参加指导,共四十四人。 会议交流了杂草防除,特别是化学除草的科技成果和经验,黑龙江省农田杂草发生较为严重,每年草害面积约有一千至一千五百万亩,影响农业增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五十年代研究化学除草以来,已先后在水稻、小麦、谷子田推广应用,获得了良好除草效果。近年来对大豆田化学除草又有了新的突破,据会议交流,各地研究和推广了除草剂氟乐灵、拉  相似文献   

3.
(一)农田草害预测预报的意义随着生产的发展,杂草防除已逐渐成为植保工作的重要任务。1984~1987年我国化学除草面积每年增加3000万亩,1987年全国化除面积已达2亿亩。特别是农垦系统,1986年化除面积已占总耕地面积的42.1%。由于化学除草剂的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农田受杂草危害损失甚大。据统计,世界农田杂草有1000多种,危害性较大的有90多种,平均农田受草害减产9.7%。我国农田杂草约600种,危害性大的有50多种,受草害面积为6亿亩,每年减产粮食1700多万吨,棉花500万担,农田除草耗费人工50~60亿个劳动日。据史密斯报告,1977~1979年世界水稻因受草害平均每年减产3700多万吨,相当水稻总产量的10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田杂草治理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张泽溥 《植物保护》2004,30(2):28-33
我国稻、麦、玉米、大豆及棉花等主要农作物农田杂草有580种,属于危害重而又难于防除的有17种,受杂草危害较重的农田有3 580万hm2,年平均受草害减产12.3%~16.5%(加权平均)。自1980年以来,全国化学除草面积以年增200万hm2的速度扩大,农田化学除草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不到100万hm2扩大到近年来6 000万hm2。本文概述了我国农田主要作物杂草的发生危害、化学除草剂应用现状及其综合防治进展,并提出今后杂草防除的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油菜田草害比较严重。据全国农田杂草考察组调查 ,长江流域冬油菜田草害面积达种植面积的 46 9% ,约 2 6 0 0万亩 ,因草害损失产量约 7% ,每年损失油菜籽5 5 0 0t;青海春油菜区草害面积达 78 1 % ,约88万亩 ,损失产量 2 0 % ,年损失油菜籽1 1 0 1t。本文将报道 2 5 %敌草强可湿性粉剂防除油菜田杂草应用技术、药效及其安全性。1 油菜田杂草种类与发生规律1 1 杂草种类冬油菜产区油菜田主要杂草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稗、千金子、棒头草、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 ,繁缕、雀舌草、荠菜、猪殃殃、大巢菜、藜、毛茛、婆婆纳等阔叶杂草。…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受杂草危害所造成的减产损失很大.据统计,世界危害性较大的农田杂草有90多种,每年受草害减产为9.7%;我国农田危害性较大的杂草有50多种,危害面积达6亿多亩,由于草害每年约减产粮食1700多万吨,棉花25万吨,用于除草耗费劳力达50—60亿劳动工日.分布面广、危害性大,防除又较难的杂草有10多种,其中以稻田稗草、扁秆藨草、麦田看麦娘、野燕麦、旱地作物农田的马唐、牛筋革、藜、蓼、苋等对稻、麦、棉、大豆等作物生产的危害损失最大.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黔江区位于渝东南边陲,是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其耕地面积约3.3万hm^2,其中稻田面积约1.3万hm^2,旱地面积约2万hm^2。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及果、桑、茶、苗木等粮油、经济作物。历年来,农田草害是直接影响各种作物产量和品质及经济效益的一大障碍,虽然在生产中通过化学除草得到了有效控制,把草害的损失减少到了最低限度,确保了增产增收,但草害威胁仍趋严重,超量的化学药剂防除带来了产品品质和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为此,进一步研究农田草害治理的措施,是今后确保农业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黔江区实际,提出了农田杂草可持续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采用定点观察与踏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保护性耕作燕麦田的杂草种类及危害特点; 设置化学单因素和多因素除草、机械除草、农业措施控草、人工除草、机械+化学除草及综合除草6个大处理,37个小处理,研究了保护性耕作燕麦田杂草综合防除的效果和草害水平。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燕麦田主要分布的杂草有6科14种,其中藜、猪毛菜和狗尾草为主要危害杂草,其发生时间主要在5月中旬—6月中上旬;不同措施对保护性耕作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差异明显,其对杂草的防除效果依次为综合除草>人工除草>机械+化学除草>化学多因素除草>化学单因素除草>机械除草>不同覆盖度控草>不同播量控草>耕作制度控草>不同播期控草。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水稻前期草虫害综合防治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常年种植水稻630万亩左右,其中冬水田400万亩。据统计,我市每年稻田草害发生面积约200~300万亩左右,草害严重的约占100~150万亩。杂草主要在水稻生育前期严重危害,与水稻争光、争水、争肥.严重地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据全国有关专家试验测定,一般杂草危害导致水稻减产7~15%,严重的达20~50%。因此,搞好水稻前期的化学除草工作保障水稻增产丰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水稻前期一代二化螟防治的好坏同样与水稻丰收有着紧密的联系,水稻前期主要害虫有一代二化螟、蓟马、蚜虫,而一代二化…  相似文献   

11.
我区从一九八○年开始在省农科院植保所的具体帮助下,经地区科委组织、由原地区农科所(包括新洋试验站)和地区农业局负责、各县植保站、有关县农科所和重点公社农科站参加,组成全区农田草害调查协作组,开展了大面积的农田草害调查工作。两年来,在全区八个县54个公社、249个生产大队783个生产队调查了不同类型的麦田28644亩,代表了21.76万亩,占全区三麦面积的5.44%。通过调查研究,基本上摸清了我区麦田杂草的种类、分布、发生和危害情况,明确了影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十一·五"期间湖北省农田杂草发生概况,包括主要作物的草害种类、分布与演变,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农田杂草的综合治理措施.分析了"十二·五"期间农田化学除草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调整,施肥水平的提高,农作物草害日趋严重。加上大批劳力外流打工,还有部分劳力从种植业向工副业转移,农田草害和劳力不足的矛盾日趋严重。为了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我们在筛选对口、高效、低毒除草剂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并在大面积推广应用。据统计,1993年,全区推广化学除草面积达到30万hm~2,其中,推广10%灭草王防治稻田杂草面积为3.33万hm~2,且效果很好。据黄梅县植保站于1993年在中稻田试验调查(6月12日施药),每666.7m~2稻田用  相似文献   

14.
滨海县地处里下河地区与淮北地区之间,东临黄海,特殊的地理位置,致使栽培作物多样,野生杂草繁多,尤其是麦田草害发生种类多、分布广、密度高,常年发生偏重,2000年以前经过大力实施农田无草害工程,草害得到有效控制.但进入21世纪后,由于种植结构、作物布局调整频繁,免耕及轻型简化栽培技术的迅速普及,麦田草害发生危害程度呈上升之势,给3麦生产构成更大的威胁.如2004年滨海县三麦播收面积3万hm2,其中稻茬麦1.7万hm2,旱作麦1.3万hm2,草害发生面积2.4万hm2,占80%,危害面积2万hm2,占66%,实施化学除草面积1.8万hm2,其中冬前化除0.53万hm2,春季化除1.27万hm2,挽回麦子损失760万kg.  相似文献   

15.
后宅乡自1983年组建植保专业队伍以来,在不断巩固完善专业队伍建设的同时,认真探索植保新技术。1989年秋播时,在县植保站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农业措施与化学手段,在荡东、金锡两村实施了两个小麦500亩无草害方,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通过了市、县两级植保部门的验收。后宅乡有粮田面积26420亩,小麦种植面积常年在22000亩左右,单产在200~250公斤之间徘徊。分析三麦单产不高不稳的原因,除了气候因素及栽培管理措施外,杂草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对三麦单产的影响很大。全乡农田杂草种类计有35科71种。其中在夏熟作物上发生量大、危害重的主要有看麦娘、繁缕、大巢菜等,每年草害面积有300亩左右,除草用工多达500个工日。  相似文献   

16.
我省水稻常年种植面积在3600万亩左右。稻田杂草种类繁多,对水稻生产影响较大。一般年份因草害产量损失约10~15%,高的可达20%以上。据全省农田杂草普查表明,草害Ⅱ级以上需要进行防除的面积在1670万亩左右。从1988年以来,我站对乐吉化工厂生产的丁西颗粒剂进行了防除早、晚稻本田杂草应用技术的试验研究及示范推广,并探讨该药剂安全性、增产效果和推广前景。1988~1991年全省丁西颗粒剂试验、示范、推广面积累计达244万亩次。现将试验研究初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除草剂的发现是近代农业科学的重大成就之一,农田草害化除作为一项农业技术措施,它具有省工、省力、高效等特点,这项技术在二十世纪后半页已获得长足的发展,目前,全世界除草剂品种发展约350多个,仅1991年世界除草剂销售总额达119亿美元,占农药销售总额的44.4%,位居各农药之首。就拿我国来说:在20世纪90年代全国农田平均化学除草面积约0.42亿hm^2,挽回粮食损失超过900万t,经济效益显著,因此,农田草害化学防除技术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8.
草害是影响我县农作物高产稳产的一大障碍,由于草害严重,农作物减产高达10~50%,为了制定农田杂草防除策略与措施,开展大面积农田杂草综合防除提供科学依据,1987~1989年,我们进行了农田杂草种类调查和防治草害试验、示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农田杂草种类和分布调查主要调查了水稻、花生、棉花三种农作物的田间杂草,结果表明我县田杂草共有46科,184种;其中水田杂草有8科88种,  相似文献   

19.
泰州市农田杂草的变化与防除对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近年来,随着多种轻型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尤其是直播、套播面积的逐年扩大,江苏省泰州市农田杂草的发生程度呈加重趋势,突出表现为草害面积加大、重草田块数量上升、田间草相趋于复杂。同时,由于近年来缺乏除草剂新品种,长期使用同类除草剂,使得杂草抗药性呈增强趋势,从而加大了农田杂草的发生危害和防除难度。为有效控制农田杂草危害,我们在调查摸清杂草发生新特点的基础上,优化配套农业措施和推广化学防除技术,有效地保障了农作物丰产丰收。1农田杂草发生特点1.1麦田杂草1.1.1麦田杂草种类增多,草相变化大近年来对麦田杂草调查显示,全市…  相似文献   

20.
廖平农场农作物栽培管理比较粗放,草害尤为严重.实行稻田化学除草以前调查秧田,每平方米就有稗草59.67株.本田除了稗草外,还有莎草、鸭舌草、瓜皮草等.仅稻田采用人工除草一项,每年就花大量劳动力.几年来,在广西农科院植保所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稻田草害化学防除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89年至1992年,推广应用化学除草面积13380亩,占稻田总面积的75.3%.实行稻田化学除草后,由于“免耕”、“少耕”技术的实施,大大地节省劳动力,使劳动力得到很大的缓解,有效地促进了其它支柱产业的发展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