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名的“中国荔枝之乡”——广两灵山县“创建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项目以综合评分90分通过了专家组的产地现场验收,并通过了广西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评审委员会评审,被认定的产地规模达61124.5hm^2.使灵山县成为了广西最大的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县。  相似文献   

2.
我县1998年从浙江引进杨梅种植,现已发展667hm^2,其中挂果面积130hm^2。近几年来,围绕“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目标,我们在杨梅基地开展了无公害优质生产管理技术攻关。2006年1月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杨梅生产基地,同年4月“玉林”牌杨梅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2006年,该基地杨梅优质率达90%以上,倍受消费者青睐,产品供不应求,经济效益提高25%左右。  相似文献   

3.
赣西翠冠梨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新县位于江西省西部,赣江支流禾水中上游,为全国生态农业县。现有果树面积0.347万hm^2,水果年总产0.7万t。该县于1998年开始引种翠冠梨,表现为早结丰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好等特征,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目前,全县翠冠梨种植面积达400hm^2。为进一步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和果业生产效益,永新县果业局于2001年开始实施《翠冠梨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经过4年努力,课题组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桐庐县现有蜜梨生产基地1867hm^2,年产量2万t。现有早熟梨品种以翠冠为主,较单一。为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近年来引进了大量新品种进行试验。其中,若光梨在桐庐县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日前,福建省三明市对口援建四川省彭州市红岩镇农业产业项目——翠冠梨高接换种示范基地(3.33hm^2)正式启动,三明市建宁县的4万多个优质翠冠梨花穗陆续被嫁接到红岩镇2000多株普通梨树上。  相似文献   

6.
“九五”以来,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主题,福建省沙县因地制宜,积极宣传、引导、扶持农民发展特色优势水果。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全县水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收到了发展快和效益好的显著效果。目前,全县种植水果0.8万hm^2,年产量9万t多,建成了郑湖乡恭城水柿生产基地,湖源乡翠冠梨生产基地,高砂镇小洋村与柳源村水蜜桃、油桃生产基地,大洛乡早熟与特早熟温州蜜柑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7.
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于2000~2001年承担“青岛市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以来,根据中国农科院果树所“示范园标准及操作过程”和青岛市果茶站“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建成无公害果品示范园106.7hm~2,其中苹果73.3hm~2,以12~15年生优系红富士园为  相似文献   

8.
我市于2000~2001年承担“青岛市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以来,根据中国农科院果树所“无公害果品示范园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及青岛市果茶站“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建成无公害果品示范园107公顷,其中苹果75公顷,以12~15年生优系红富士园为主,平均666.7平方米产果2200千克,总产量248万千克; 葡萄32公顷,以6~8年生泽香和3~4年生红地球为主,666.7平方米产量分别为2500千克和1500千克。两年累计107公顷无公害果品示范园产果547万千克,其中生产优质无公害果品480万千克,增加经济效益751.2万元。在该项…  相似文献   

9.
赵琼英  邱有荣  范贤乡 《西南园艺》2005,33(4):54-54,56
近年来,我国南方早熟梨发展迅猛,我区从2001年到2005年陆续种植了黄金梨、翠冠、中梨1号、圆黄、喜水等优质早熟梨品种。目前,早熟梨面积已近l333hm^2,黄金梨占80%左右,其中2hm^2以上高标准建园的业主有57家,总面积达333hm^2,产量50万kg以上,为青白江区无公害优质早熟梨产业带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现将黄金梨在青白江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无公害消费意识的增强,推行绿色农产品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愈来愈引起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列为国家和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区的平湖市,通过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全市先后创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3个,2004年拥有基地面积0.33万hm^2、畜禽13万头,食用菌39.2万m^2。无公害农产品种类有水稻、油菜、西甜瓜、蔬菜、食用菌、葡萄、畜禽、蜂王浆、对虾、中华鳖等。平湖市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无公害农产品过程中,把直接关联农产品质量的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作为一项关键性环节,狠抓农业投入品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1.
圆黄梨在浙江桐庐的表现及其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桐庐县现有梨生产基地1867hm^2多,年产量2.3万t多,为浙江省主要梨产区。但其主栽品种黄花梨和翠冠梨在果形和皮色等外观上均有一定缺陷,经济效益、市场前景不容乐观,品种改良问题突出。为此,我们从1997年起陆续引进了数十个梨新品种进行高接观察,认为韩国品种圆黄梨(早生赤与晚三吉杂交育成)是表现较为理想的品种之一,因其果形圆正匀称,果面光洁,皮色金黄,品质优良,分别弥补了黄花梨果形不够圆正、翠冠梨皮色较难看的弱点。  相似文献   

12.
永丰县是江西省最大的淡季蔬菜生产供应基地,著名的“辣椒之乡”,2001年列入全国首批“创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我们利用这个发展契机,积极开展辣椒无公害生产技术的试验、研究,并选定在坑田、佐龙、恩江、潭城、古县、瑶田等6个乡镇进行栽培示范,示范面积4400hm^2(6.6万亩),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创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其生产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省级专家鉴定。其主要技术措施及示范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翠冠梨,是我国南方近年推广发展最快、栽培面积最大的优质早熟梨新品种。我区自1996年开始集约化推广种植。目前栽培面积已达1000hm^2,投产园平均每667m^2效益超过4000元。已成为全省早熟梨高效栽培的重点和优势地区。根据我地台风多、湿度大等气候特点以及翠冠梨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摸索出翠冠梨在露地常规栽培条件下的稳产、优质修剪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陈锦翠 《浙江柑橘》2006,23(1):30-32
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联合片杨梅种植面积有200hm^2多,年产量2500t,年产值达500多万元。从2003年起,注重无公害栽培管理,分别在南山、张坑建立了千亩杨梅无公害示范基地。并获得了莲都区杨梅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的认证。几年来该基地杨梅售价高达12~14元/kg,普通售价也达5~6元/kg,农民效益非常高。在该基地的建设中,果农紧紧围绕“无公害,优质,高效”的原则,积极应用新技术,实行科学的栽培管理。笔者在指导该基地果农生产的实践中,总结了一套杨梅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西北园艺》2005,(5):18-18
2005年8月,陕西洋县“朱鹃牌”优质梨果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和陕西省梨果研究专家鉴评。目前,该县已经建成以9个梨果基地乡镇、40多个千亩以上基地村为主的槐树关至马畅梨果产业带,梨果栽植总面积7000hm。,挂果面积2133hm^2,年产量3.4万t,品种以黄金、中梨一号、早酥、翠冠、丰水为主,年产值3800万元。  相似文献   

16.
冬瓜作为夏季时令蔬菜,是我镇外销蔬菜主栽品种之一,栽培面积100hm^2,总产4500多吨,产值150多万元;产品销往我省厦门、漳州、泉州等闽南地区及广东沿海城市。2004年龙翔村近千亩冬瓜生产基地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其栽培技术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丘陵山区有机苹果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招远市蚕庄镇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处于胶东半岛丘陵山区,位于渤海湾苹果优势区内.1994年起,灵山集团从荷兰直接引进M9自根砧脱毒红富士苹果、嘎拉苹果苗木,按照每667 m^2栽植67株高标准建园66.67 hm^2,其中脱毒红富士苹果43.33 hm^2、嘎拉苹果10 hm^2.在统一产业思路、管理标准、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对基地的土壤、水源、空气等环境条件及生产条件进行了有机改造,并注册“灵峰”牌商标.2002年6月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脱毒红富士苹果、嘎拉苹果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3年9月,经专家论证和中国农业大学检测,基地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产品质量达到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要求.2004年2月,脱毒红富士苹果、嘎拉苹果通过中国有机农产品认证机构的质量认证.现将几年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乐业辣椒是会泽县的一个地方红干椒品种类型,现有‘乐业羊角椒’和‘乐业二角椒’两个品种。2004年此地生产的乐业辣椒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心认证为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目前已建成辣椒种植面积6666.6hm^2,年产干椒2万t,年产值1.6亿元的无公害辣椒生产基地。现将其主要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炎陵县于1995年开始发展新世纪、翠冠等南方早熟梨,至2004年全县种植面积近1000hm^2。1998年大面积推广新世纪等南方早熟梨套袋栽培技术,2000年梨黄粉蚜初见为害,2001年后扩展蔓延,为害程度加剧,发生面积约450hm^2,上升为梨树套袋栽培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20.
云和雪梨有机生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云和县产梨素负盛名,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所产的梨统称“云和雪梨”,已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现已发展成为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已通过国家有机生产转换认证。现正着力解决云和雪梨有机生产面临的诸多问题,如:病虫害防治没有化学农药高效、及时,有待于加大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力度;缺乏一整套可操作性强的栽培管理技术;南方早熟梨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影响了梨农的生产积极性及云和雪梨有机生产的进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