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丹 《福建茶叶》2016,(4):119-120
在我国茶艺馆中,筝艺表演的历史要长于其他民乐表演。筝艺表演是借助古筝的音乐表演,筝艺表演有着多种形式,并且每种形式都有其所对应的特点。茶艺馆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民乐艺术与茶艺的结合可以提升茶艺馆的档次。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传统茶艺文化以及音乐与茶艺的关系,然后从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筝艺表演的形式与特点,最后透过筝艺表演形式分析了我国传统茶艺中的民乐艺术特色,这对于我国茶艺馆的建设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唐丽雅 《福建茶叶》2016,(11):102-103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艺室内空间设计是茶艺的重要组成内容。本文通过对茶艺室内空间设计的分析与研究,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促进和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今政治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得到满足,随之对生活的追求不仅限于物质,更上升到精神财富的追求,所以茶艺馆文化的兴起是满足人们精神追求的必然结果。茶文化是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瑰宝,蕴含了华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何在众多茶艺馆中崭露头角,是每个茶艺馆所要思考的内容。茶艺馆要做到将茶文化完整并独到地传承,并且融入时代性与创新性,紧跟时代的步伐,是茶艺馆始终追求的目标。本文将就这个问题对当代茶艺馆文化的兴起及如何设计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茶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内容,切实反映了我国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涵。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和发展,茶文化逐步成为影响大众的重要文化标志。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升,茶文化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茶艺成为大众培养茶文化的重要方式,茶艺馆也随之诞生,广受大众欢迎。为此,研究茶艺馆文化的兴起以及茶艺馆的设计对弘扬茶文化、发展茶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对陶冶大众精神情操,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民生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开始寻求精神上的满足,所以产生了各项娱乐活动。茶艺馆也就应运而生了。当代茶艺馆众多,如何才能在众多茶艺馆当中脱颖而出,古往今来的茶艺馆经营者都对这个问题展开长久的探究。在当代,茶艺馆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家设计独到的茶艺馆绝对能获得大众的认可,只是如何设计不失传统文化,又不落于俗套,结合现代时尚的茶艺馆,却又非常难了。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茶艺馆的历史追溯与茶艺馆设计的探究。  相似文献   

6.
茶艺文化是一种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过程,各种现代元素的融入,不可避免地要和传统茶艺文化之间产生某种磨合,随着当前人们对传统茶文化理念的价值作用进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中有很多可以被借鉴到整个设计活动中的具体元素,如果能将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融入其中,其必然能够实现整个设计活动的优化与创造。本文从现代室内装修设计风格切入,简要分析了当代室内设计与传统茶艺之间传承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希望引起相关人士关注。  相似文献   

7.
古筝表演艺术与茶文化的结合,是中国古典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也是为了丰富和完善古筝表演的内容形式。在当代文化工作者与艺术工作者应该积极研究古筝表演与茶艺表演的整合,以更好地发展和传承中国文化。本文以古筝表演艺术在茶艺中的体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茶空间作为现代室内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单单要符合现代潮流的富丽审美观,更应将现代创新与传统精华无缝结合,当代中式茶室既要传承传统文化又要满足今日人们的生活需求。鉴于当代多元性的大众文化,茶室空间也呈现出类别丰富、风格多样的现象,本文深入探寻中式风格在现代茶室内空间设计营造中的应用,当下,我们将中式元素广泛应用在茶馆文化中,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添加新的时代元素。  相似文献   

9.
作为茶文化中最具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的文化形式,茶艺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茶艺英语的英汉互译过程中,译者必须重视对茶艺用语中跨文化元素的翻译,采用直译、意译、归化和异化等策略,保证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要有利于茶艺文化在异质文化语境中的接受和传播,推动茶艺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晓翠 《福建茶叶》2016,(5):261-262
广西民艺资源开发是地区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利用茶艺产品设计思维引导资源开发建设,不仅是艺术精髓的传承,更是茶艺设计与民艺文化的相互融通。分析了茶艺产品设计在民艺资源开发中的相互作用,提出传承茶艺产品设计理念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1.
张云飞 《福建茶叶》2017,(12):79-80
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其文化背景和内涵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借助茶艺文化及元素在室内环境设计发展中应用被消费者们广泛接受,随着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兴起,茶艺元素文化和饰品的艺术性和内敛的特质深受设计师们注意,本文对茶艺元素装饰品在室内环境中的艺术设计进行探析,论述了茶艺素材的装饰品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郑雷 《福建茶叶》2016,(12):96-97
茶艺馆设计是我国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只有不断地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并将其融入到茶文化理论当中,才能更好地体现出茶文化的思想内涵,使人们从中感受到高尚的情操与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中国风风格在茶艺馆的应用,则是传统风格应用设计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13.
白杰  杨博  贾丽丽 《福建茶叶》2016,(7):121-122
中国茶文化的盛名享誉世界,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影响也越来越大。茶艺是当代茶文化的代表形式,也是传承和发扬中国茶文化的良好平台。在中国茶艺冲破国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茶艺英语研究是关键环节。本文针对茶艺表演中的英语解说翻译问题进行几点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一世纪,随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行各业都涉及到中国茶文化,甚至贯穿于人们的吃穿住行。在喧嚣的城市环境中,茶艺馆不得不说是现代人修身养性的好去处。为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了当代茶艺馆的数目急剧上升。那么如何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经营者所要面对的问题。首先,茶艺馆的装修设计及其重要,独特的设计风格能为茶艺馆增添优势,获得顾客的青睐。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茶艺馆设计相结合,在跟进时代步伐的同时,又不失传统文化的儒雅。  相似文献   

15.
在浩瀚的茶文化长河中,形成了诸多文化艺术内涵,茶艺文化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文化机制之一。在当前整个茶艺文化应用诉求不断提升的重要背景下,如果我们能够将声乐作品艺术与茶艺文化的展现发挥相结合,其将在大大提升茶艺文化的应用价值基础上,实现声乐作品的全面融入。本文拟从茶艺文化的内涵及发展理念认知入手,结合声乐作品与茶艺文化展现融入的历程分析与探究,通过具体探究当前茶艺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化诉求,从而分析声乐作品在整个茶艺文化发展传承过程中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6.
刘佳明 《福建茶叶》2016,(2):228-229
茶文化是属于华夏民族特有的文化宝藏,传承和发扬茶文化是每一位华夏子孙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而教育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承载体,在茶文化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茶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合理融入教育,能够使更多的人认识到茶文化,热爱茶文化。茶艺表演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音乐之间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茶艺表演多源于少数民族地区,因此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特点与民俗特色。在表演过程中需要借助音乐来烘托表演氛围,提升艺术感染力。音乐提升了表演的魅力,而音乐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充当了传达者、传承者,同时也是实践者和创造者。当代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这一点,将本民族的文化更好的发扬下去。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文化理念,尤其是在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形成了一系列以文化为主要内涵的文艺体系,比如中国民族器乐艺术、音乐文化、茶艺文化等等,都是我国文化体系中,极具传承价值的重要内容。本文拟从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的内涵及特点状况分析入手,结合茶艺文化的特点,通过阐述茶艺文化与音乐文化的关系,以天津对外音乐文化为融入点,探究中国民族器乐作品在茶艺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整个茶文化元素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诸多文化艺术元素,无论是茶艺文化,还是扬琴演奏,乃至民族器乐表演艺术等等,其都与我国文化发展机制之间形成重要关联,但是随着当前整个时代发展不断成熟,各种艺术之间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本文拟从茶艺馆的功能定位认知入手,结合民族器乐表演的艺术特点和价值内涵认知,通过分析扬琴演奏的具体内涵和艺术特点,从而全面探究扬琴演奏在茶艺馆民族器乐表演过程中的具体艺术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9.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近来需求呈上升趋势,提高该专业的学生整体素养,为社会塑造一批有文化、懂礼仪的优秀人才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中开展茶艺教学,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茶艺,又能使学生在恬静优美的茶艺教学中修心养性,提高整体素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茶艺教学设计的一些思路,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江南茶俗文化是江南茶事活动与江南地域文化结合的产物,它不仅承载着江南独特的文化底蕴,也凸显了江南茶艺美学的青、雅、逸。文章通过梳理唐宋时期以茶为关联介质的文化遗产,识别江南茶俗文化基因,探究唐宋江南地区的茶道精神、茶文化现象和茶艺美学,可以挖掘江南茶俗文化在唐宋时期的传承状况,对当代江南茶文化品牌文化基因的塑造和江南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