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廷斌 《福建茶叶》2023,(2):196-198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茶马古道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是贯通中国西南各民族经济、文化的走廊,也是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象征。即使在当代,茶马古道仍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显示出重要价值,相关方面的课题研究备受关注和热议。本文结合对茶马古道的相关概述,对茶马古道的历史与价值进行了研究,最后就其在新时代的崛起进行了展望,以期能够进一步强化茶马古道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孙英  王萍 《福建茶叶》2016,(6):335-336
云南茶马古道是时代的产物,它在我国的历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是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不同时期,通过汉族和藏族之间用茶马交换为前提而形成的重要古商道。在时代的沧桑变迁下茶马古道形成了独特的马帮音乐文化,其蕴含了顽强拼搏、不畏艰辛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意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意义和作用,它推动了茶马古道音乐的传承与弘扬,演绎了动人的民族和谐之歌。  相似文献   

3.
彭星霖 《福建茶叶》2016,(12):362-363
茶马古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探讨其历史以及价值意义重大。笔者从茶马古道的历史解析入手,分析茶马古道的价值,通过阐述,能够明确茶马古道的发展情况,并且让茶马古道的价值得到认可。  相似文献   

4.
"茶马古道"中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茶马古道中沿途地区特色的山歌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文章介绍了茶马古道的历史起源、发展,阐述了茶马古道对于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探讨了茶马古道与特色山歌相互依存的特殊关联性。从生活、文化和音乐的角度,考察了茶马古道中特色山歌的艺术价值。最后,引出茶马古道中特色山歌传承方式,这对特色山歌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茶马古道位于我国西南,是古代形成的一条国际著名的重要商贸通道,也是促进我国西南地区经济交流、文化互鉴、社会发展的重要走廊。在茶马古道沿线,各民族音乐风格各异、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各民族的音乐也随着茶马古道的发展延续至今,成为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本文在对茶马古道沿线各民族音乐进行科学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茶马古道沿线各民族音乐的张力与交互融合的相关问题,希望对相关的茶马古道研究学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阳耀芳 《茶叶通讯》2009,36(1):44-47
“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内地农业地区与边疆游牧地区之间,进行茶叶运输、茶文化传播与交融的古代大通道。本文在认识茶马古道的历史线路上,探讨“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交融、饮茶文化和茶业的发展。并讨论研究了开发“茶马古道”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唐朝开始,一条以茶与马为主要贸易对象的古道逐渐成型,"茶马古道"由此得名,成为连接西南地区不同民族的纽带。它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为促进当时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及贸易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为边疆的稳定安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不同视角出发,研究茶马古道的起源、发展以及贸易状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茶马古道的出现与兴盛,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推动历史发展、文明进步方面同样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就包括了对民族音乐传播的促进作用。茶马古道最基本的用途在于物资交换、经济交流,同时也扮演着重要的文化交流功能,包括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传播。本文在简要分析茶马古道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科学探讨了茶马古道对民族音乐传播的促进作用,希望能够对相关的茶马古道文化研究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贾红丽 《福建茶叶》2016,(11):130-131
茶马古道的旅游资源开发,应该是一种持续性的开发。因此,不能够仅仅从经济的角度促进茶叶文化和茶马古道的旅游资源之间的结合,更需要从文化、人文以及生态的角度促进茶叶文化的资源开发,帮助茶叶文化在茶马古道的旅游资源过程当中形成一种更为独特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进,中国更加需要传承民族文化。"茶马古道"在云南,始于唐宋时期,开创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之路。茶叶让我们民族文化为西方所熟知,也让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播得越来越远,且越来越有影响力。"茶马古道"的兴起有赖于传统经济的以物易物模式,内地及藏区出产形成互补性,从而造成两地之间茶马的交换,因此,"茶马古道"具有浓郁的茶文化和马匹文化色彩。更深层次讲,"茶马古道"是内地的茶文化与川藏地区马匹文化的交流。而伴随着"茶马古道"文化的交流,内地的民歌和川藏地区的民歌也在进行着交流,从而在音乐上也相互交融,音乐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因此两地彼此之间也形成了良性循环,共建和谐文化社会。  相似文献   

11.
郭志清 《福建茶叶》2016,(12):308-309
茶马古道存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历史上内地、西南地区之间进行茶叶与马匹交换而形成的一条至关重要的交通要道,其主要有三条主干道,即滇藏道、川藏道与甘青道,并与其他支线、附线相互交错,形成一定规模的交通网络。茶马古道始于唐朝,衰于清朝,在宋朝与明朝被广泛应用,宋、明也是茶马古道发展的兴盛时期。茶马古道将西南地区的许多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茶叶的运输、茶文化传播促进内地与边疆游牧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增进了西南各民族彼此之间的团结,进而使得祖国的西南边疆更加巩固。茶马古道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甚至一定程度地影响着现代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茶马古道文化品牌是云南地区民族文化的代表,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茶马古道文化品牌的成功运作也为更多的民族文化品牌提供了借鉴。本文通过对茶马古道文化品牌的商业运作管理进行分析,从中获得更有利于文化品牌发展的体验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李明 《广东茶业》2008,(4):50-53
“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概念。它不仅是商品交换的渠道、文化传播交流的通道,而且还是佛教东渐之路,更重要的是它使无数城镇得以兴起。鲁史古镇就是在“茶马古道”上形成的历史文化名镇。鲁史古镇地处云南省凤庆县,被誉为是“滇西茶马古道第一镇”。鲁史古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4.
茶马古道:民族文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称为中国南方"丝绸之路"的茶马古道起源古代的"茶马互市",先有"互市",后有"古道"."茶马互市"足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内容的贸易往来.云南是茶马古道的发源地,云南茶区的各族人民是最早发现、利用茶树的民族.不同民族文化间相互碰撞、交流与融合也赋予了"茶马古道"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作为商贸渠道的茶马古道是民族精神的见证,其凝聚的马帮文化等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本文对茶马古道的溯源及人文交流进行了介绍,并深入剖析了茶马古道人文交流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表现为有利于培育当代大学生正确人生观,有利于推广马帮文化,增强大学生的团结情怀,有利于在道德教育中培育大学生埋头苦干的精神,有和于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塑造优秀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16.
茶马古道舞蹈文化是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之一,随着我国民族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茶马古道舞蹈文化开始融入高校舞蹈教学体系,为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可能。但是,由于地方少数民族舞蹈的学习主要依靠村落家族的自发传承,缺乏相应文字记录和系统整理,舞蹈教学的开展和普及缺乏相应理论体系支持。鉴于此,本文首先对茶马古道舞蹈文化的整体情况进行介绍,针对舞蹈文化的形成和特点做出分析;其次结合目前发展现状阐述了茶马古道舞蹈文化教学的普及和未来发展策略,以期对茶马古道舞蹈文化的保存、传承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以茶叶和马匹为主要交易对象的茶马古道,历史悠久,遍及范围甚广,是我国内地、西南等地区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见证。历史上,作为经济繁荣兴盛、文化交流互动、民族交融发展之道,它在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拉近了民族间的距离,加强了西南边疆的稳固;在当今,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它有着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现实价值。由此,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去考察探究茶马古道的存在,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阎丽 《福建茶叶》2016,(10):137-138
"茶马古道"是我国内地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的重要通道。"茶马古道"沿途自然风光秀丽、民族文化丰富,具有极大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本文分析了"茶马古道"旅良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认识茶马古道的具体价值时,我们也经历了相当长的研究与认知历程。实际上,茶马古道虽然作为一种植根于地方特色和独有的贸易文化,其在几千年的延续和发展过程中,已经不再是独有的民族文化素材,所以在当前整个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极具应用价值。本文拟从茶马古道的时代背景及价值内涵分析入手,结合茶马古道的茶文化体系内涵认知,从而深度探究茶马古道中所具有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宗莉加 《福建茶叶》2016,(8):331-332
"茶马古道"是我国内地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的重要通道。云南是"茶马古道"途径的重要省份。本文在简要介绍了"茶马古道"与民歌音乐的概念之后,详细阐述了云南"茶马古道"的民歌音乐的主要形式(《赶马调》)、主要功能(抒情功能与实用功能)以及文化特征(包容性与民族性),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