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茶叶农药残留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除部分源自被污染的环境外,其主要来源是直接施用化学农药.本文参阅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报道,从农残影响茶叶出口创汇、茶叶农残自然降解动态、茶叶农残降解技术和茶叶农残分析检测技术几方面对我国茶叶农药残留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2.
我国茶叶农药残留的新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除部分源自被污染的环境外,其主要来源是直接施用化学农药.因此,茶叶中农药残留品种及含量的变迁与化学农药品种的衍化更新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早期在茶园中大量使用有机氯农药,导致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茶叶中高水平的六六六、DDT残留.有机氯农药被禁用之后,70年代开始在茶园主要使用毒性较低、降解较快的敌敌畏、马拉松、辛硫磷、乐果、杀螟松等有机磷农药防治虫害,代森锌、托布津和波尔多液等防治螨类和病害.80年代初又引进高效低残留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由于这类农药对害虫天敌的杀伤力强,并出现了抗药性等问题,至80年代末,茶园中开始使用第三代农药,如安全低毒、具选择性的昆虫生长调节剂扑虱灵和除虫脲.目前,我国茶园杀虫剂的品种已比较齐全,与化学防治最发达的国家日本相当,但杀螨、杀菌剂的开发进展缓慢,有的地区为了控制茶树螨害,不得不使用已禁用的三氯杀螨醇,加上茶园经营体制改革后,分散型农户在农药使用方面缺乏指导,在茶园中使用剧毒农药的事件屡有发生.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全国各地大量茶样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的分析,试图阐述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演替趋势及存在问题,以揭示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新特点,探讨进一步控制农药残留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茶叶中经常要检测有机磷类农药(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氧乐果、毒死蜱、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由于茶叶样品基质富含咖啡因的特殊性,本文主要阐述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这些有机磷时,咖啡因对这些农药测定的影响,及如何准确地测定这些有机磷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4.
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倍受媒体的关注,也逐渐成为公众关心的热点。茶叶农药残留检测是茶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和技术基础.研究农药残留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对保障我县茶叶质量安全,打破发达国家的贸易技术壁垒,促进我县茶业健康持续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叶》2008,(3):37-37
研究八氯二丙醚(S421)在27种农药中的残留量及其在茉莉花和茶叶中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在喷施农药的部分茶叶中有检出S421;S421在茉莉花中的残留期较长,半衰期为3.78天,而在茶叶中降解较快,半衰期为1.90天;  相似文献   

6.
兰元 《福建茶叶》2013,(5):14-17
采用基质固相分散法(Matrix Solid Phase Disperse,MSPD)从茶叶中提取、净化14种常用有机磷农药残留,用配有火焰光度检测器的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对基质固相分散吸附剂、洗脱剂、净化材料的优化,建立了茶叶中14种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的前处理方法。利用建立的方法进行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表明,平均回收率80.2%~105.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3%,方法检出限0.005~0.02mg/kg。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测定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联苯菊酯等菊酯类农药在茶叶上使用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规范使用农药,容易造成茶叶中农药残留,危害茶园环境,影响消费者健康。联苯菊酯是茶园中较为常用的农药。有研究表明,菊酯类农药在茶树上降解量的约45%是由生长稀释引起的。按照推荐浓度施用,7天安全间隔期后残留量可以降低至安全限量(5 mg/kg)以下。加工过程中联苯菊酯降低24%左右,主要发生在干燥工序。茶叶中的菊酯类农药在茶汤中浸出较少,绿茶和红碎茶中联苯菊酯在冲泡中分别溶出4.4%和4.6%。通过田间喷施降解剂(包括微生物制剂、氧化剂等)、辐照处理干茶等也有进一步降解联苯菊酯残留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陈宗懋 《中国茶叶》2006,28(6):18-19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茶叶卫生质量安全的日益重视,世界各国相继制定了茶叶中各种农药的残留限量标准,我国各级相关检测单位和茶叶企业也开展了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分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研究员于上世纪60年代在国内最早开展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研究,他领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在今年5月欧盟组织的10个国家27家实验室的茶叶农残检测技术考核中获第一名。为了使各茶叶农药残留检测机构更好地掌握检测技术,提高检测准确度和精确度,编辑部从本期起约请陈宗懋院士等撰写“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讲座”,并分期刊出。本讲座将从农药残留毒性与残留分析特点、样品采集、标样配制、样品中残留农药的提取纯化、农药残留检测具体方法、茶叶中农药残留多检出技术及主要农药残留测定实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
苏峰 《福建茶叶》1995,(2):33-33
茶叶是人类健康的天然饮料,其卫生状况好坏直接影响人的健康。而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是最直接影响人的健康。早在六、七十年代我国就多次提出解决“农药残留”问题。在国际贸易中,茶叶农药残留量也有十分严格的检验标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检测手段的进步,人们对茶叶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有新的认识和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菜园管理体制的改革,茶园分散,在使用农药上缺乏科学指导,致使茶叶产品中农药残留有抬头的趋势。因此,控制农药残留是摆在各级政府和各位茶叶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本文试图就如何降低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10.
陈宗懋 《中国茶叶》2006,28(6):18-19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茶叶卫生质量安全的日益重视,世界各国相继制定了茶叶中各种农药的残留限量标准,我国各级相关检测单位和茶叶企业也开展了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分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研究员于上世纪60年代在国内最早开展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研究,他领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在今年5月欧盟组织的10个国家27家实验室的茶叶农残检测技术考核中第一名。为了使各茶叶农药残留检测机构更好地掌握检测技术,提高检测准确度和精确度,编辑部从本期起约请陈宗懋院士撰写“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讲座”,并分期刊出。本讲座将从农药残留毒性与残留分析特点、样品采集、标样配制、样品中残留农药的提取纯化、农药残留检测具体方法、茶叶中农药残留多检出技术及主要农药残留测定实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有机磷农药残留检验监测现状简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作物原料与加工食品中农药残留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而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机磷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有机磷农药测定的经典方法和现代快速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有机磷农药(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是一类含有磷原子的有机酯类化合物,由磷酸盐和特定的有机组成部分构成;拟除虫菊酯类农药(pyrethroids pesticides)是仿效天然除虫菊化学结构的合成农药,其分子由菊酸和醇两部分构成。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我国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两种农药,由于具有高效、快速、广谱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但是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使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小麦产量与品质,给人类食品安全带来危害。我国目前对农药的评估主要是针对其母体化合物的研究,对农药降解产物、代谢机理的评估研究相对匮乏。本文综述了这两类农药的毒性以及在小麦生长、贮藏和加工过程中的残留特性、降解产物与代谢过程,可为农药在小麦中的科学合理使用、提高小麦及其制品中的质量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加工工艺对茶叶中敌敌畏残留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继鹏  杜德红  徐召学  汪东风 《茶叶》2005,31(3):187-188
茶树是叶用作物,生长及收获季节正是病虫害易发季节。在此季节中,生产者为提高产量和质量,常要使用农药。由于茶叶是直接制自茶树新梢芽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加入WTO后,国内外消费者对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并对茶叶中农药残留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尽管各级政府倡导茶叶无公害及有机茶的生产,消费者也青睐茶叶绿色产品,但在茶园中禁止使用农药,近期还不太可能。因此,随茶叶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有关茶叶中农药的降解研究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4.
学术动态     
茶叶所举行学术报告会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于三月二十一日举行了今年首次学术报告会。在会上报告了五篇学术论文。首先由植保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陈宗懋同志代表农药残留量研究组,对多年从事化学农药在茶叶中残留动态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在总结多种农药在茶叶中降解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茶园用药安全性指标的设计,对生产具有指导意义。茶叶机具研究室副主任、  相似文献   

15.
以福州文武雪峰农场开展农药残留绿色防控技术为例,简述茶叶有害生物的生态调控、生物杀虫剂及农药残留的微生物降解技术等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公司现使用的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可一次性测定茶叶中多种有机氯及菊酯类农药的残留,茶叶样品的农药残留量可在检测当天得出结果,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本文以本公司几年来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检测经验及大量实验为基础,结合本公司与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联合开发的茶叶中农药残留前处理过程的快速检测方法,为茶叶中多种有机氯及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测定提供若干选择与参考。1仪器及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的选择本公司使用的气相色谱仪为美国惠普公司的HP5890Ⅱ,配有自动进样器。检测器为电子俘获检测器(ECD),ECD对于电负性物…  相似文献   

17.
辐照对绿茶卫生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卫生质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拟应用辐照技术,探索一套快速降解茶叶中农药残留、杀灭有害微生物,从而获得提高茶叶卫生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国家标准GB 2763.1—2018作为增补标准于2018年12月2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新增茶叶中百草枯和乙螨唑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值。百草枯和乙螨唑分别是我国茶园中禁限用农药和未登记农药,不允许在茶园中使用。然而,百草枯曾是我国茶园草害防治的主要化学农药之一,由于其理化特性与环境行为,导致茶叶中仍存在百草枯残留的风险隐患。尽管乙螨唑未在我国茶树上登记使用,但由于茶树害螨发生以及乙螨唑的防治效果,茶叶中存在违规使用未登记农药的潜在风险。因此,国家标准新增两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应引起业界对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视,实时监测茶叶中百草枯和乙螨唑的残留水平,确保茶叶农药残留低于限量标准,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和茶叶消费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茶叶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现状,对比了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中涉及茶叶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指标与欧盟及日本制定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指标,分析了中国与欧盟及日本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指标的差异,提出了我国茶园农药的使用和管控建议,以期为茶叶安全优质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农药残留降解机理入手,探讨各种新技术在农残降解上的应用进展,以利于为高品质茶叶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