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泡桐叶甲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得到了豫东平原地区泡桐蓄叶量与胸径之间的回归关系式:Y=569.9323D^2.2945。根据泡桐叶甲的发生发展规律,生活习性和泡桐蓄叶量与胸径的相关关系,得出越冬出蛰成虫的防治指标理论计算公式为E=0.1478D^2.2945,并据此确定了生产中的实际应用防治指标,对生产实践具有指意义。  相似文献   

2.
1988年在推广根施3%呋喃丹颗粒剂防治楸蠹野螟时,并对楸树上的泡桐叶甲,榆树上的榆蓝叶甲,杨树上的杨扇舟蛾进行了防治试验,并作了大面积推广防治,结果证明,杀虫效果都很良好,泡桐叶甲株施药量10克,防治效果97.6%以上;楸蠹野螟株施10克,防治效果89.7%以上,榆蓝叶朱施25克,防治效果88.7%;杨扇舟蛾株施25克,防治效果96.1%,该药持效期可长达90天以上。  相似文献   

3.
泡桐丛枝病和枣疯病病害症状相似,病原皆为MLO。传播媒介前者是茶翅蝽和虻蝽,后者为中拟菱蚊叶蝉(简称枣叶蝉)。1981年6月,将40多头饲枣疯病病毒7天的枣叶蝉成虫,接于锦纶纱笼内的5株泡桐实生苗上,8月中旬成虫全部死亡。1982年8月上旬,有一株苗木呈现典型的丛枝病症状,3个月后逐渐枯死。1983年初,又有一株苗木表现丛枝症状。1982年9月初、10底分别将枣叶蝉传毒发病的泡桐苗上的小叶柄、叶脉进行固定包埋,做超簿切片进行电镜观察。发现叶脉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证明超低容量喷洒灭幼脲Ⅲ号有效成份150g/hm2杀虫速度快,效果好,施药后4~8d即进入死亡高峰,24d校正杀虫率达98%以上;施药后25d,施药区平均百叶重比对照区增加31.4%,年胸径生长量比对照增加112.5%。泡桐叶甲第1代的1~2龄幼虫期(6月上中旬)是飞机喷洒灭幼脲Ⅲ号防治泡桐叶甲的关键时期。泡桐叶甲各龄级幼虫对该药的敏感程度依次为3~4龄>1~2龄>5龄。幼虫取食后可持续影响到蛹、成虫,使之产生畸形,对害虫控制作用持久。  相似文献   

5.
泡桐叶甲生活史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泡桐叶甲的分布与危害泡桐叶甲(Basiprionota bisignala Boh)分布于河南、山东、河北、湖北等地,在贵州主要分布于贵阳、平塘、黎平、雷山、安龙等县,而安龙仅兴隆区发生。主要危害泡桐,其次危害楸树和梓木,在没有泡桐树的地方,危害楸树和梓木。  相似文献   

6.
泡桐叶甲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泡桐叶甲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王艺伟(伊川县森防站)泡桐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是泡桐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近两年,该虫在豫东开封、周口、许昌等地市的部分地区有大量发生,给林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急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扩散蔓延,减轻危害,降低损失。我们在林业部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别对楸叶泡桐、兰考泡桐、鄂川泡桐和台湾泡桐的同品种,同方位和同高度的同一病株病叶、病健叶和健康株叶片的蛋白质进行了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其水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种感病泡桐植株的叶片内都出现了一条健康植株叶片内没有的、分子量为12KD的蛋白质谱带,并且同一病株病叶内该蛋白量较病健叶的量多。此外,楸叶泡桐和台湾泡桐病株病叶、病健叶和健株叶片蛋同的氨基酸组成也存在着明显差异,随叶  相似文献   

8.
<正> 山东省莱阳市林业局王永盛等于1988年推广根施3%呋喃丹颗粒剂防治楸蠹野螟时,对楸树上的泡桐叶甲、榆树上的榆蓝叶甲、杨树上的杨扇舟蛾进行了防治试验,并作了大面积推广防治。结果表明,杀虫效果都很良好。泡桐叶甲株施药量10g,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人工摘叶模拟试验表明,失叶30%对泡桐的胸径和材积生长量有显著影响。根据泡桐的蓄叶量模拟试验、泡桐金花虫的取食量和发生防治情况,制定了该虫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0.
1.泡桐叶甲。又称泡桐金花虫,属鞘翅目,叶甲科。该虫每年发生两代,以成虫越冬,第二年4月份开始活动。成虫产卵于叶的背面,竖立成堆状,幼虫孵化后,群集于叶面,啃食叶的表皮。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为第一代发生高峰,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为第二代发生高峰。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水、肥对楸叶泡桐苗期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优化楸叶泡桐苗期培育方式,以1年生楸叶泡桐组培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水肥处理方式:田间持水量≥80%且复合肥100 g/30 d(T1),复合肥100 g/30 d (T2),田间持水量≥80%(T3),对照(不施肥、不灌溉,CK),并对不同处理方式下的楸叶泡桐苗期主要生长性状和不同器官的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种不同处理下,楸叶泡桐胸径、苗高及各器官的生物量均呈现出T1 T3 T2 CK,且T1处理下各参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0.05),说明适宜的水肥对楸叶泡桐苗期生长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T3处理楸叶泡桐苗期地上、地下、总生物量均大于T2处理,表明与肥料相比,水分对楸叶泡桐生物量积累的影响更大。楸叶泡桐苗期各生长指标与生物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根系提供的水肥是楸叶泡桐苗期生长的关键条件,可为楸叶泡桐苗期水肥管理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竹腔注药防治竹织叶野螟的药效机理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50%甲胺磷稀释液(甲胺磷:水=1:1)2ml注射竹腔防治竹织叶野螟进行药效机理试验结果表明:①注射后24小时,竹叶中的农药浓度就可杀死幼虫,持续时间为15天;注射后第4天,幼虫取食后20.2小时就死亡,速度最快,死亡率为100%;②幼虫死亡率、死亡速度不受虫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河南林业科技》1992,(1):48-48
山东省莱阳市林业局王永盛等于1988年推广根施3%呋喃丹颗粒剂防治楸蠢野螟时,对楸树上的泡桐叶甲、榆树上的榆蓝叶甲、杨树上的杨扇舟蛾进行了防治试验,并作了大面积推广防治。结果表明,杀虫效果都很良好。泡桐叶甲株施药量10g,  相似文献   

14.
1975年冬,在灌县灵岩山下部,海拔高800米,坡向北偏东,坡度26度的地方栽植毛泡桐Paulownin tomentosa(Thunb)Steua和毛桐变种光叶泡桐p.tomentosaVar.tsinlingesus(pai)Gohgtohg株行距3.3×3.3米,每亩60株.灌县年平均温度15.1℃,极端最高温度33.6℃,极端最低温度—5℃,年降雨量1391.3毫米,相对湿度80%,光照1155.7小时,无霜期269天,土壤为黄壤,厚度1.2米左右,酸性.  相似文献   

15.
1990-1992年在安徽省阜阳市和利辛县测定了大袋蛾ClaniavariegataSnellen危害兰考泡桐Paulowniaelongata的损叶量和人工模拟危害对泡桐生长量的影响。泡桐的蓄叶量T(cm2)与胸径D(cm)呈直线关系:T=44503.336D-272627.043。大袋蛾幼虫对泡桐的平均损叶量为470.936cm2。摘叶量在50%及其以下时,泡桐生长量没有受到显著影响,摘叶量达到或超过75%时,生长量即显著下降。泡桐受害允许水平确定为失叶50%。  相似文献   

16.
角菱背网蝽Eteoneus angulatus Drake et Maa.是泡桐的一大食叶害虫,国内分布在福建、江西等省。陇南成县是全省泡桐产区之一,1983年该虫害发生以来,为害日趋严重,已蔓延成灾。本文研究了该害虫在成县地区的发生发展规律、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为尽快控制其害、保护泡桐生产成果提供了防治依据。角菱背网蝽在成县地区一年发生4代,成虫为害平均天数46天,每虫日平均为害造成叶片枯斑量3.48mm~2,为害率16.7%。除为害泡桐外,也发现为害山楂。在不同林分条件下虫口密度和为害程度差异明显。冬季修枝抚育并喷洒波美5度石硫合剂预防效果好,化学药剂防治以2.5%敌杀死乳油5000倍液喷洒杀虫效果达97.97%。  相似文献   

17.
<正>圆冠泡桐是河南濮阳林业科学研究所发现的一个天然杂种,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经过观察研究发现,它的形态介于楸叶泡桐和毛泡桐之间,它与分类学家1995年以前记载的各个种不一样。经过分类学家鉴定它是一个泡桐属的新种,命名为圆冠泡桐Paulowuia×henanensisC·Y·ZhangetY·H·Zhao,研究结果于1995年在《植物分类学报》33卷第5期上以题为"泡桐属一新种--圆冠泡桐"发表。该研究1995年获河南省"星火计划"三等奖、濮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研究其分类学、生态学特性基础上,又对其生长发育规律、木材性质研究,以及抗旱、抗寒、抗淹、抗  相似文献   

18.
大袋蛾危害对泡桐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1992年在安徽省阜阳市和利辛县测定了大袋蛾Clania uariegataSnellen危害兰考泡桐Paulownia elngata的损叶量和人工模拟危害对泡桐生长量的影响。泡桐的蓄叶量T(cm^2)与胸径Dcm)呈直线关系:T=44503.336D-272627.043。大袋蛾幼虫对泡桐的平均损叶量为470.936cm^2。摘叶量在50%及其以下时,泡桐生长量没有受到显著影响,摘叶  相似文献   

19.
在武夷山市郊的泡桐混交林里连续 4年进行该试验 ,结果表明 ,配比施肥能明显促进泡桐幼树生长 ,桐竹混交林幼树定植当年胸径和树高净增长量分别达 3.6cm和1.4m ,第 2年分别可达 4 .7cm和1.6m ;桐栗混交林幼树胸径和树高净增长量分别为 5 .2cm和 1.0m。最佳施肥方案N、P、K元素的比例约为 10 0N :2 5P :2 5K  相似文献   

20.
泡桐是鲁西南平原绿化的主栽树种,随着农桐间作和四旁种植不断扩大,一部分泡桐出现叶色变黄、早期脱叶现象,有的整株死亡,已造成很大损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于1984~1985年调查了泡桐生长与地下水位的相关性,现将调查结果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