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鲫对嗜水气单胞菌灭活菌苗的免疫应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绵羊红细胞为载体,建立了检测银鲫血清抗体的间接血球凝集试验。用该方法研究了银鲫对嗜水气单胞菌灭活菌苗的免疫应答一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疫苗免疫组在免疫7天后可以测到血凝抗体,21天达到高峰值4096,然后开始下降,35天时抗体滴度降为16。加弗氏不完全佐剂疫苗免疫组亦在7天时可以测到血凝抗体,21天达到1024,35天时为2048,抗体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对鱼体免疫后的保护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个免疫组分别在7天左右和14天左右开始产生保护力。免疫保护力在鱼体免疫初期随着抗体滴度的增加而加强,随后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较强的水平,并不随抗体滴度的下降而减弱。浸泡免疫试验的结果亦表明,银鲫可以通过浸泡免疫获得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2.
制备哈氏弧菌SpGY020601外膜蛋白复合物(OMPC)和溶藻弧菌EpGS021001脂多糖(LPS)偶联疫苗,设置偶联疫苗组、偶联疫苗 ISA763佐剂组、偶联疫苗 β-葡聚糖佐剂(DEAE)组以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并以相同程序免疫卵型鲳鲹。溶菌酶活性检测、微量凝集反应试验结果显示:各疫苗组血清中的溶菌酶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远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ISA763佐剂组抗哈氏弧菌SpGY020601抗体滴度较其他组出现的早,抗溶藻弧菌EpGS021001抗体滴度较其他组持续时间长;β-葡聚糖佐剂组次之,其次是无佐剂组,对照组始终未检测到抗体。各组分为腹腔注射攻毒与浸泡攻毒,对EpGS021001的攻击,ISA763佐剂组相对保护率分别为90%和70%,高于β-葡聚糖佐剂组的85%和55%,以及无佐剂组的80%和55%;对SpGY020601的攻击,ISA763佐剂组相对保护率分别为95%和80%,高于或相当于β-葡聚糖佐剂组的95%和75%,以及无佐剂组的90%和75%。  相似文献   

3.
将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淡水分离株TBY-1菌株灭活后制备成无佐剂和添加白油佐剂的疫苗,利用浸泡和腹腔注射复合免疫方式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进行免疫,比较其相对保护率及血清中抗体凝集效价,以评价佐剂的存在与否及免疫次数对海豚链球菌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的影响,同...  相似文献   

4.
肖琳琳  张庆华 《海洋渔业》2004,26(4):295-299
本文就蜂胶佐剂对鱼类细菌性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进行了首次评价。试验以异育银鲫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为对象,比较了蜂胶佐剂、铝胶佐剂和无佐剂三种疫苗对银鲫的免疫效果。经抗体监测表明,免疫接种后第2周,蜂胶佐剂组银鲫已检测到血清抗体,随后抗体效价迅速上升,第4周达到峰值2^5:铝胶佐剂组和无佐剂组第3周检测到抗体.铝胶佐剂组第5周达到峰值2^5,无佐剂组第4周达到峰值2^4。银鲫免疫后第5周进行攻毒保护试验,发现蜂胶佐剂组、铝胶佐剂组和无佐剂组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77.3%.65.0%和56.3%。试验结果表明,蜂胶佐剂能有效增强异育银鲫细菌性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5.
嗜水气单胞菌疫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来源于乌鳢腹水病的嗜水气单胞菌,制成菌体抗原与可溶性抗原,分6组注射接种湘鲫,检测供试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结果表明:菌体抗原组与可溶性抗原组分别在第2l天和第14天达到峰值,然后随免疫时间逐渐下降。加弗氏不完全佐剂的菌体抗原组与可溶性抗原组分别在第2l天与第35天分别达到峰值。并保持此水平。对鱼体免疫35天后的保护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疫苗组为100%,佐剂组为30%.生理盐水对照组为0%。  相似文献   

6.
鱼用哈维氏弧菌亚单位缓释微球口服疫苗的免疫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复乳化-溶剂挥发技术,采用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聚-DL-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ELA)包裹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Vh)重组外膜蛋白OmpK,制成缓释微球颗粒疫苗,口服免疫鲫鱼,测定其血清的凝集效价和相对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制备的缓释微球疫苗直径<10μm,且以粒径<5μm的微球居多;微球中重组外膜蛋白OmpK包裹率达78.3%.鲫鱼口服微球疫苗2周后,血清抗体水平持续上升,第5周血清凝集抗体效价可达到与佐剂注射组相当的水平(28),抗体高峰期比注射组长1~2周,且降低较慢;免疫4周后用活菌攻击,口服组具有69.4%的相对免疫保护率,而对照组死亡率高达98%.结论为采用可生物降解的缓释微球作为鱼类亚单位口服疫苗的载体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应用间接ELISA方法,研究经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疫苗浸泡免疫后鳜(Siniperca chuatsi)皮肤黏液中抗体消长规律,以揭示鳜局部黏膜免疫在免疫保护中的作用及浸泡免疫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鳜皮肤黏液中抗体滴度在免疫后第7天达到峰值211,抗体从开始形成到消失持续21 d;添加佐剂(IMS1312、葡聚糖、莨菪碱、食盐)可以提高鳜皮肤黏液及血清中抗体滴度和相对免疫保护率,其中添加IMS1312组免疫保护率最高,达77.8%,免疫保护与抗体滴度成正相关(R2=0.79,P<0.05);以溶菌酶为代表的非特异性免疫在免疫后1周内即抗体未形成时,对鱼体起主要保护作用。此外,通过比较鳜血清与皮肤黏液中的抗体消长规律,发现血清中抗体滴度峰值出现时间较迟(第14天),抗体持续时间较长(42 d),初步推断鳜皮肤黏膜中可能存在相对独立于全身免疫系统的局部黏膜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8.
用鸭源大肠杆菌125号菌株制成的灭活油佐剂苗、蜂胶苗及无佐剂菌苗作为免疫原,免疫经产蛋鸡,定期收集鸡蛋,用氯仿提取卵黄抗体,采用试管凝集法检测抗体效价。结果表明:油佐剂灭活苗的抗体维持时间较长,在免疫后60d还能保持较高水平,其峰值达到1∶24。蜂胶灭活疫苗的抗体产生速度比较快,消失也较快,其峰值达到1∶12,40d后抗体基本上消失。不加佐剂的灭活菌苗抗体产生速度较快,10d达到峰值1∶16,然后呈逐渐下降趋势,免疫40d后波动较小。结果,油佐剂灭活菌苗免疫后产生的抗体效价及持续时间高于无佐剂灭活苗和蜂胶苗的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9.
用福尔马林灭活哈维氏弧菌、鳗弧菌、迟钝爱德华氏菌、大菱鲆弧菌和溶藻胶弧菌制备成五联灭活疫苗,添加黄芪多糖作为佐剂。分别用添加黄芪多糖佐剂组和无佐剂组对大菱鲆进行腹腔注射,在第7、14、21、28、35、42、56天采取血样并检测抗体效价、溶菌酶活力和SOD活力,第56天进行人工攻毒实验,测定免疫保护力。结果表明,黄芪多糖佐剂组(免疫组2)和无佐剂组(免疫组1)两组的溶菌酶活力和SOD活力都在第28天达到最高值,且黄芪多糖佐剂组显著高于无佐剂组(P<0.05)。两个免疫组抗体效价也都在第28天达到最大值,但黄芪多糖佐剂组要显著高于无佐剂组(P<0.05),其中免疫组2的哈维氏弧菌、鳗弧菌、迟钝爱德华氏菌、大菱鲆弧菌和溶藻胶弧菌的抗体效价分别为27.25、26.75、28.5、28.75、26.25,免疫组1分别为26、25.75、26.75、27.5、25。用上述5种细菌分别进行人工攻毒实验,结果表明,免疫组2的免疫保护力依次为50.0%、50.0%、71.4%、62.5%、44.4%;免疫组1的免疫保护力依次为37.5%、30.0%、42.9%、50.0%、33.3%。实验结果证明,五联疫苗对大菱鲆具有免疫作用,而且添加黄芪多糖佐剂组的免疫效果显著好于无佐剂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添加蜂胶佐剂、弗氏佐剂和铝胶佐剂后对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取已制备好的大鲵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分别加入3种佐剂,充分混匀后制备成含菌量为1×108 CFU/mL的佐剂疫苗,通过腹腔注射免疫健康大鲵(平均体长40 cm、平均体质量85 g),每尾1 mL,并设不加佐剂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免疫后第1、4、7、14、21、28、35天尾静脉采血,利用凝集反应检测血清抗体效价,于免疫后第35天进行攻毒感染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蜂胶佐剂组抗体效价于免疫后第1~14天呈上升趋势,第21天达最高,为1: 469.33,弗氏佐剂组于免疫后第1~28天呈上升趋势,第35天达到最大值,为1: 448.00,随后呈下降趋势;铝胶佐剂组抗体效价于免疫后第1~21天呈上升趋势,第28天达到最大值,为1: 362.67,不加佐剂组于免疫后第21天达最高,为1: 384.00,随后呈下降趋势,而对照组基本稳定在1:4.00。攻毒感染试验表明,蜂胶佐剂组、弗氏佐剂组、铝胶佐剂组和不加佐剂组的死亡率为10%、20%、25%和35%,相对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8.9%、77.8%、72.2%和61.1%,对照组大鲵死亡率为90%;3种佐剂疫苗均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其中以蜂胶佐剂疫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8,(12)
为了评估政府采购猪瘟疫苗的免疫抗体效果,试验选择1个规模化猪场,用政府采购猪瘟疫苗按照不同剂量对猪群进行了1次和2次免疫,在免疫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液,对其中的猪瘟抗体滴度进行了测定。检测结果显示:加强免疫后2倍剂量抗体保护率比1倍剂量抗体保护率更高、更稳定。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杭怡琼、谢春芳等为验证微生态制剂对雏鸡免疫应答的影响,选用320羽伊丽莎父母代公雏,随机分4组,1组添加1%微生态GAIC菌粉制剂,2组为空白对照,3组添加1%多糖制剂,4组添加化学免疫调节剂。4组鸡分别在14和21日龄接种鸡新城疫Losato弱毒苗和法氏囊弱毒疫苗,并在1、7、14、21、28、42、49日龄检测新城疫抗体滴度和法氏囊抗体阳性率。结果免疫14d后1组HI抗体分别高出2、3、4组1.1、0.6和0.8个滴度,28d后分别高出0.5、0.2和0.2个滴度,35d后各组新城疫抗体滴度均降至临界线以下;法氏囊疫苗接种后7d、1组抗体阳性率为75%,高出2、3、4组19.4%、5.8%和8.3%,28d后1组法氏囊抗体阳性率为100%,高出2、3、4组12.5%、28.5%和12.5%。表明饲喂微生态制剂可增进免疫器官重量和非特异免疫反应,试验中法氏囊抗体阳性率提高可能与微生态制剂修复了IBDV造成的免疫器官损伤有关,这些现象对免疫程序的制定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嗜水气单胞菌3种疫苗对斑点叉尾免疫原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经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菌体脂多糖(LPS)和菌体外膜蛋白(OMP)作为免疫原,分别接种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 Rafinsque)后,通过测定受免鱼的凝集抗体效价,头肾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用A.hydrophila活菌攻毒的方法,探讨了斑点叉尾对A.hydrophila的3种疫苗的免疫应答状况和对活菌攻毒的免疫保护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对斑点叉尾经腹腔注射接种3种疫苗均能刺激受免鱼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3种疫苗的受免鱼均产生了特异性凝集抗体,接种F-Ah灭活菌苗的试验鱼最高,接种OMP疫苗的试验鱼其次,而接种LPS疫苗的试验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最低;与未接种疫苗的对照鱼相比,受免鱼头肾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明显上升,头肾和血液中吞噬细胞活性由高到低依次是LPS、OMP和F-Ah免疫接种的斑点叉尾;活菌攻毒的结果证明接种3种疫苗的受免斑点叉尾A.hydrophila的感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相对免疫保护力(RPS),以OMP免疫接种后的斑点叉尾RPS最高,达到72.5%,接种LPS的斑点叉尾稍差,RPS为62.5%,而RPS最低的是接种F-Ah的免疫组,RPS只有24.2%。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由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简称Av)弱毒株FS12001制备的疫苗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gibel carp)免疫效果。采用Av弱毒株FS12001制备活疫苗、灭活疫苗、ISA763A-灭活疫苗和蜂胶-灭活疫苗腹腔注射免疫异育银鲫,同时设ISA763A佐剂、蜂胶佐剂及0.65% NaCL作为对照组。于免疫后 1、3、5、7和 14 d经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脾脏组织中 IgM、IL-1β及LZM的基因表达量;于免疫后 7、14、21、28、42和 48 d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检测抗体IgM,SOD和LZM活性;于免疫28 d 后用2株不同来源的Av强毒株分别攻毒各组实验鱼,连续观察记录7 d,计算各免疫组的相对保护率。结果显示,各免疫组脾脏组织中IgM、IL-1β及LZM的基因表达量高于对照组,且ISA763A-灭活疫苗组和蜂胶-灭活疫苗组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实验组。各疫苗免疫组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0.65% NaCL对照组和佐剂对照组。各疫苗免疫组的LZM活性均在28 d最高,灭活疫苗组、ISA763A-灭活疫苗组及蜂胶-灭活疫苗组SOD活性均在7 d 最高。菌株AVCA07攻毒后,活疫苗组、灭活疫苗组、ISA763A-灭活疫苗组和蜂胶-灭活疫苗组的RPS 分别为 63%、56%、100%、60%;菌株YC170511攻毒后,以上4个免疫组RPS分别为59%、55%、93%、72%。研究表明用弱毒株FS12001制备的几种疫苗,注射免疫异育银鲫后均可增加脾脏中 IgM、IL-1β及LZM的基因表达量,提高血清抗体水平,增强SOD和LZM酶活性,增强其抵抗Av感染的能力。本研究为运动性气单胞菌败血症疫苗研发做储备,为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嗜水气单胞菌重组β-hemA-ISCOMs对鳗鲡的浸泡免疫效果=Immune effects of the eel after immersed with ISCOMs containing recombinant β-hemA of Aeromonas hydrophila[刊,中]/吴宗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3),龚晖,陈红燕,杨金先,刘晓东,林天龙//水产学报,-2007,31(3),-374~378 应用嗜水气单胞菌β-hemA重组菌表达产物作为抗原,制备成免疫刺激复合物(β-hemA-ISCOMs),通过浸泡途径免疫鳗鲡,测定免疫鱼细胞和抗体应答水平和免疫效力。试验结果表明:(1)β-hemA-ISCOMs在电镜下呈笼格状颗粒,直径约40 nm;(2)一免后第44天,β-hemA-ISCOMs免疫组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非β-hemA-ISCOMs免疫组(P<0.05);(3)免疫浓度在30~120 mg•L-1时,β-hemA-ISCOMs免疫组血清抗体效价与浓度正相关,且显著高于ISM1312佐剂组与无佐剂组(P<0.05);(4)免疫浓度在30~120 mg•L-1时,β-hemA-ISCOMs免疫组存活率与免疫接种剂量正相关,在同等剂量下,β-hemA-ISCOMs免疫组的存活率高于其它组。因此β-hemA-ISCOMs浸泡免疫可诱导宿主产生细胞与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产生保护性免疫,ISCOMs技术适用于制备浸泡型渔用疫苗。图3表4参13  相似文献   

16.
佐剂(Adjuvant)可通过增强巨噬细胞活性而促进机体T细胞或B细胞的反应,参与半抗原或抗原免疫应答。随着人们对渔用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细胞因子(Cytokine, CK)作为新型佐剂能显著增强疫苗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本文综述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干扰素(Interferon, IFN)、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CSF)、趋化因子(Chemokines)和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类型、特征及作用及作为渔用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为系统了解和深入研究渔用细胞因子佐剂的分子机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日龄伊莎褐蛋鸡健雏500只随机分5组,玉屏风口服液分别按低剂量第Ⅰ组,0.5mL/[kg体重)]、中剂量[第Ⅱ组,1.0mL/(kg体重)]和高剂量[第Ⅲ组,1.5mL/(kg体重)]饮水,第Ⅳ组加入黄芪多糖口服液[1.0mL/(kg体重)]为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药物(Ⅴ组)。Ⅰ、Ⅱ、Ⅲ、Ⅳ组从第七天开始饮水给药,给药3周;Ⅴ组饮用常水。各组于7、21日龄用LaSota疫苗常规免疫,14、28d用IBD疫苗滴鼻点眼免疫。并分别于21、35、49、63日各取10只采血,常规分离血清,用微量血凝抑制(HI)试验法测定HI抗体滴度,间接ELISA方法检测IBD抗体水平,并检测"玉屏风口服液"对免疫器官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给雏鸡饮用"玉屏风口服液"能促进雏鸡的生长发育,能促进鸡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等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能显著增强鸡新城疫疫苗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的免疫效果,促使雏鸡迅速产生抗体,抗体维持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8.
中华鳖腐皮病的免疫预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对中华鳖毒力最强的P-1菌株,经扩大培养制成灭活福尔马林菌苗(F-AH)及Span白油佐剂菌苗(Z-AH),对中华鳖进行了F-AH菌苗的1次注射、2次注射及Z-AH菌苗的注射免疫试验。结果表明,受免疫组鳖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凝集抗体效价及脾脏吞噬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鳖,免疫保护力均达到88%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正上接2018年9期四、鱼类免疫佐剂的研究及其前景免疫佐剂简称佐剂,是先于抗原或与抗原同时使用时,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而本身并不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可以积极发挥辅助作用的一类物质。近几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渔用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DNA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逐步深入,也促进了疫苗佐剂研究的迅速发展。疫苗佐剂作为生物反应调节中的免疫调节剂,可刺激机体产生一定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猪瘟给当前猪场造成了较大的危害,猪瘟疫苗是重要的防制工具,疫苗本身的质量直接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由于目前疫苗厂家较多,生产比较混乱,实验旨在探讨三种不同厂家猪瘟疫苗对兔体的热反应和对仔猪抗体滴度变化。应用市场上三个不同厂家的猪瘟活疫苗,分别进行兔体热效力检验和仔猪免疫试验,观察疫苗反应情况。通过兔体热反应和对免疫前后的猪群进行ELISA抗体监测来评价,确定三种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发现,不同厂家的猪瘟疫苗对兔体的热反应差异较大;不同厂家的疫苗产生的抗体效价差异较大,保护效果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