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管道防腐层大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悟忠 《油气储运》1999,18(3):27-29
针对东北输油管道防腐层检测和等级,分析了现有防腐层的状况。根据东北输油管道大修历程,总结出了防腐层大修段的选择,管道表面清理,管道补强及管道安全运行的经验和方法。提出防腐层大修材料应选择要适应现场条件,又要与管道寿命相适应,目前以聚乙烯胶为宜。  相似文献   

2.
我国输气管道应力腐蚀开裂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帅健 《油气储运》2006,25(4):22-26
对我国中西部3条输气管道进行了应力腐蚀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3个方面,即针对老管道有目的性地开挖了21个探坑,进行了土壤环境、防腐层和阴极保护状况以及管道表面情况等一系列调查,分析了老输气管道上没有发生应力腐蚀的原因;通过慢拉伸试验和其它试验,初步评价了3条输气管道在实地土壤环境溶液和模拟土壤环境溶液中的对应力腐蚀的敏感性;分析了西部输气管道的土壤环境条件和运行条件,指出了产生管道外部应力腐蚀开裂的条件因素.研究成果对预防已运营及新建输气管道的外部应力腐蚀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外防腐多数采用较成熟的防腐层外加强制电流阴极保护防腐技术。针对四川某输气作业区8条输气管道外加强制电流的阴极保护现状,分析了阴极保护系统存在的问题:供电电源不独立;部分管道不具备断电电位测试条件;断电电位达不到保护准则要求;部分绝缘接头漏电严重;部分管道防腐层存在严重缺陷;阴极保护系统设施不完善等。为了确保输气管道处于良好的阴极保护状态,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法:将阴极保护站单电源更换为具有多路输出功能、能够独立调节的阴极保护电源;安装完善的管道阴极保护电位自动采集系统;更换漏电严重的绝缘接头和安装位置;对防腐层进行修复;完善阴极保护设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油气管道防腐层大修技术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大部分油气管道已投入运行30余年,对石油沥青防腐层进行检测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防腐层存在的问题,是一项保证油气管道安全运营的重要工作,介绍了各种检测技术及其适用范围,给出了管道防腐层大修的决策依据。叙述了旧防腐层清除,管道表面处理和大修用防腐层的选择,大修质量控制等项工作内容,提出了目前我国管道防腐层大修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侯胜 《油气储运》2001,20(12):32-35
通过对榕山-佛荫输气管道进行智能检测发现,管道石油沥青防腐层损坏严重。从管道膜下腐蚀、环焊缝处“死角区”以及阴极保护极化电位不足等方面,对该条管道外壁产生腐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管道外腐蚀控制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输气管道球阀在运行中经常出现密封面受损、阀门漏气等现象,提出了管道球阀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给出了3种球阀泄漏检测方法,采用这些方法,可有效地降低管道事故,确保输气管道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将投入应用的管道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富绪 《油气储运》2001,20(11):55-57
随着管道工业的迅速发展,管道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深入,加速了管道特别是输气管道经济有效和安全可靠运行总体目标的实现,在新世纪里,以高新技术推动管道运输业更快地发展,将是一种长期的趋势。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的要求,美国天然气技术研究所(GTI)通过多年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在21世纪将推出若干项新技术,包括管道检漏与维修技术,管道与城市燃气管网施工技术,管道检测与防腐技术和管道运行实时监控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在总体上提高输气管道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针对任丘首站管道阴极保护系统自投产运行以来,恒电位仪输出电流持续偏高的问题,对阴极保护电位和管道沿线防腐层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桩K001~桩K010管段防腐层性能发生一定程度的劣化,管道防腐层存在老化现象。通过PCM检测、阳极地床附近PCM试验和电位差计测量管中电流的方法,对管道阴极保护系统进行检测与评价,确定绝缘接头失效是任丘首站恒电位仪输出偏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针对东北管网防腐层大修导致土壤温度场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问题,对埋地管道的土壤热力条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铁秦线两座泵站的热力对比实例.为消除管道防腐层大修因土壤热力条件恶化对管道运行造成的不利影响,制定了改善管道热力环境的措施,提出了管道防腐层大修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崔伟 《油气储运》2020,(11):1304-1309
在定向钻穿越段管道回拖过程中会出现防腐层损伤,而穿越段阴极保护电位分布规律与直埋段不同且难以测试,可能存在阴极保护不足,给穿越段管道带来腐蚀风险。对穿越段管道进行防腐层质量和阴极保护效果评估,采用临时阳极地床对两段穿越段管道进行馈电试验,使用电流环进行管中电流测试,结合地表电位、土壤电阻率、阴极极化行为等测试,计算穿越段管道防腐层电导率,评价防腐层质量;估算破损点阴极保护电位,形成穿越段管道防腐层质量和阴极保护有效性评价方法。评估结果表明:两段穿越管段的防腐层评估质量均为优秀,估算了较差一段管段破损点处的阴极保护水平,最正电位为-0.845 VCSE,建议适当提高阴极保护电流或采用100 mV的极化准则。该方法可用于评估在役穿越段管道的防腐层质量,为阴极保护的运维提供建议。(图4,表6,参24)  相似文献   

11.
外界因素对埋地管道沥青防腐层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赵庆华 《油气储运》1998,17(4):32-35
对采用阴极保护和沥青防腐层联合防护的管道防腐层质量进行了调查分析。外界因素是影响防腐层质量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土壤理化性质,一半温度及电流干扰等。对采用阴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与应用输气管道内壁涂层技术是明智之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西气东输工程输气管道的建设问题,提出了研究与应用输气管道内壁涂层技术的论点,从国外输气管道内涂层的应用概况、内涂层的优点与应用效果,涂敷内涂层的经济效益以及内涂层的涂料种类和涂敷作业等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认为在当前建设西气东输管道的前期阶段,应当对包括输气管道内涂层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众多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并积极汲取国外的经验,以合理开发和利用天然气,提高行业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3.
汪春付 《油气储运》2019,(6):672-677
榆济天然气管道目前面临管道泄漏及其次生灾害的威胁,需要一套完整的泄漏检测方案为管道系统安全生产提供保障。针对大型复杂天然气管道系统缺乏干线计量及沿线压力测点众多的特点,采用国内某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在线仿真的压力分布泄漏检测系统,通过对比分析在线仿真压力和实测压力偏差分布实现管道全线的实时泄漏检测,持续监测管道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微小泄漏并确定其位置。结果表明:该泄漏检测系统不仅可用于实现大型复杂天然气管道系统的泄漏检测,还能发现仪表故障、站场异常操作等异常事件,突破了管道系统分段泄漏检测的限制,并可以对天然气管道泄漏进行动态监测,定位泄漏点。  相似文献   

14.
油气管道外防腐补口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管道外防腐层补口是管道防腐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防腐补口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管道寿命和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综述了油气管道外防腐层补口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对防腐补口的材料性能、技术工艺特点以及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分析,介绍了管道防腐补口技术的新发展,指出了我国当前管道防腐补口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并预示了未来管道防腐补口技术将向着材料节能环保、操作工艺简单、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天然气管道内涂层安全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开展内涂层性能实验研究,并结合天然气管道内涂层实际服役调查情况,利用鱼骨图分析了影响内涂层安全性的因素,建立了天然气管道内涂层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天然气管道内涂层安全评价方法,并使用该方法对某临海天然气管道内涂层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利用新指标体系的模糊层次分析法,能够有效评价天然气管道内涂层的安全现状,可以解决内涂层评价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及多层次性难题,为天然气管道内涂层的安全评价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国外旧管道不停输外修复技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输油气管道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破坏,造成管体缺陷或泄漏事故。地管道采取不停输修复是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管道公司经营成本的有效方法。从国外旧管道不停输整修技术的现状入,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外采用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其中包括管旧覆盖层清除系统、管道同处理系统、管体加强套等,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建议尽开展开发引进工作。  相似文献   

17.
管道内涂层涂敷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涛  宋旭强 《油气储运》2000,19(12):1-5
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管道内涂层涂敷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施工工艺,重点介绍了新建大口径管道内除锈和喷涂厂内预制采用的工艺技术,指出了与国外在内涂层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旨在加速国内长输天然气管道内涂敷工艺技术的研究进程,提高我国内涂层施工机具的制造水平,促进天然气管道内涂层减阻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挖掘管道内外检测数据的有用信息,以管道内检测数据为基准,将其与外检测数据对齐,形成以位置信息为基准的内外检测对齐数据库,进而明确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依托某天然气管道工程,利用内外检测数据对齐方法实现了数据对齐,并对管道腐蚀趋势进行综合分析与开挖验证,结果表明:该管道阴极保护状态良好,土壤电阻率和交/直流杂...  相似文献   

19.
中缅油气管道是中国首条经过数字化恢复构建数字孪生体的在役山地管道。通过基准点测量、管道中线探测、航空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三维地形构建、倾斜摄影、数字三维建模等技术进行数据收集、校验及对齐,对管道建设期的设计、采办、施工及部分运行期的数据进行恢复,对站场及管道的设备、建筑等构建数字三维模型,形成管道线路数据资产库和站场数据资产库,构建中缅油气管道的数字孪生体。通过多系统融合,深入发掘数据价值,实现管道可视化运行、设备拆解培训、指导维检修作业及应急抢险作业等,为实现管网智慧化运营奠定了数据基础。(图1,表1,参25)  相似文献   

20.
我国油气长输管道的技术现状及差距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总结了我国在油气管道技术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将我国油气长输管道输送技术及管道保护与检测维修技术、运营管理技术与国外管道先进技术进行了对比,对存在的差距进行了分析,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