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闽东茉莉白绢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绢病是茉莉的主要病害,危害严重,常发生大面积枯死,造成茉莉花产量大减。本文研究茉莉白绢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及其发疫规律,总结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病害。 相似文献
2.
茉莉蕾螟(Hendecasis duplifascialis Hampson)又称花心虫,与双纹须歧角螟Trichophysetis cretacea(Butle)属同种异名,在福建、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四川和江西等省、自治区的茉莉园普遍发生,不仅发生面积大,而且该虫直接为害茉莉的经济部位——花。若茉莉蕾螟在花蕾初期侵入,可致使花蕾不能膨大,提早干枯,绝收;若在花蕾后期侵入, 相似文献
3.
茉莉叶螟(Nausinoe geometralis Guenee)属鳞翅目螟蛾,是茉莉的重要害虫之一,以幼虫食茉莉的叶、花蕾、小枝及新梢。大量发生时整丛叶枯黄脱落,小枝皮层被食后枯死,严重影响茉莉的生长和花蕾发育;苗被害后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4.
茉莉炭疽病在宁德地区已有近十几年的发病历史。近年由于种植的面积扩大,炭疽病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控制病情。我们于1988—1990年进行了综合防治研究,并取得好效果。 炭疽病的病原Colletorichum jasmjnicolaTilak。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叶、病枝、杂草上越冬成为次年初的侵染源。常于5—6月间开始发生,7—8月为发病盛期。该病发生于茉莉花叶 相似文献
5.
茉莉白粉虱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又名温室白粉虱,福州郊区和闽侯县的花农称之为“白蜘蛛”,属同翅目,粉虱科。此虫是分布广,食性杂,世代多,繁殖快,影响大的露地和温室内的害虫。近些年来,尤以1992年在我省茉莉产区普遍发生危害,特别旁前屋后和树荫下的茉莉园地 相似文献
6.
茉莉蕾螟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蕾惧NeohendecasissP.属鳞翅目螟蛾科,是茉莉花的首要害虫,在我省茉莉花区(园)普遍发生,常年4月至翌年1月都有幼虫危害,尤以8~10月虫量最多,危害更剧;一般每只幼虫能转花换蕾3~4次(即危害4~5朵蕾),在花期间,花蕾受害率为3O.3~川.18%,受害蕾有虫率16.8~36.55%,损失手达166~23.4%,直接影响花农的经济收入和国家的外销创汇任务。为此,笔者自1984年以来对此虫的田间消长及其种群变动的原因进行系统的调查和防治,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形态特征亚.成虫:体小,白色,翅展14~15毫米,触角丝状,前翅前缘… 相似文献
7.
8.
9.
茉莉炭疽病在茉莉产区普遍发生,福建、广西、安徽和湖南等省5~8月份发生较重,为害叶片引起病叶脱落,严重时导致秃枝。1症状该病主要为害茉莉中上部成熟叶片,嫩梢、枝干及花蕾有时也发生。叶片上病斑最初从叶尖或叶缘始发,形成褐色的V字或半圆形病斑,后期病斑上有许多小黑点,潮湿时产生粉红色的黏稠物(图1~图3)。枝干上病斑初为浅褐色,扩展后呈灰白色不规则形斑块,并包围枝干,病斑有时达4.0cm,枝上嫩梢、叶片枯萎死亡。2病原茉莉炭疽病由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引起的。茉莉炭疽菌的分生孢子盘圆形或椭圆形,刚毛黑褐色或无,分生孢子长椭圆形,大小15.1~19.8μm×4. 相似文献
10.
11.
茉莉白绢病(Sclerotium roltsii Sacc.)又称败花病、白毛病、油菜籽病及菌核根腐病,是茉莉根部的一种主要病害,在茉莉花种植区普遍发生,长年连作区常致茉莉花大面积枯死。该病由土栖真菌引起的,其病菌的寄主范围极广,能为害木樨科、茄科、豆科蔬菜、瓜类,以及棉、麻、向日葵、苹果和茶树等200余种植物的根及茎基部,导致根腐和基腐。 相似文献
12.
13.
14.
白绢病乃茉莉常见的病害之一。一般盆栽的较易发生,露天种的发病少。江西南昌地区10月上中旬至花树进入温室前的阶段为发病盛期,由于温度渐低,花盆内过多地浇水,盆土太潮湿而导致诱发该病。其症状:在接近盆土的花树茎基部,病组织初呈褐色,上生白色绢丝状的网膜,并向茎上部及土表扩展,以后逐渐变成黄色至褐色如油菜籽状的菌核。茉莉发病后,初期叶片由上向下依次脱落,随后枝梢干枯,最后整株枯死。 相似文献
15.
16.
了解闽东稻田杂草的种类,发生规律,治理措施,除草剂种类和特点,以及从秧田至移栽大田的管理方法和防治措施,以期为高效农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甜菜白带螟,即甜菜叶螟(H.recurvalis Fabr.),属鳞翅目(Lapidop(?)ra),螟蛾科(Pyralididae),白带螟属(Hymenia),是我国中部地区甜菜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山东省从鲁西南、鲁西北到胶东半岛均有该虫分布。据调查,该省自1971年发展甜菜生产以来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危害。而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面积的扩大,虫害发生面积和虫口密度也逐年加大。目前全省己有二十一万亩甜菜发生了虫害。1979年高密县25,000亩甜菜全部发生了白带螟,其中5,000亩危害严重的地块只残留叶脉。由于白带螟的危害,使块根精度降低1一3度,产量损失可达10—20%,达不到糖厂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