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通强 《种子》1992,(5):51-52
近几十年来,世界油菜发展较快,面积扩大1.5倍,单产提高50%,总产增加2倍。世界油菜1985年总面积为22452万亩,单产84公斤,总产1888.7万吨;1990年总产达2400万吨。我国1985年总面积为6741万亩,单产83公斤/亩,总产559万吨;1990年总面积为8255万亩,单产84公斤,总产693万吨。我国油菜面积和总产居世界首位,其次是加拿大和印度;单产水平最高的是西德、法国和英国,分别为201公斤/亩,199公斤/亩和184公斤/亩。  相似文献   

2.
滕有修 《作物杂志》1989,5(2):20-21
近5年来,针对我县稻田土壤速效钾含量在早稻栽秧前为83ppm,而在杂交晚稻栽插前仅有67ppm的情况下,对杂交晚稻田进行了施钾肥试验。结果表明,施钾肥的亩产平均为430.9公斤,比不施钾肥的多收稻谷46.5公斤,增产10.8%。近两年将试验筛选出的最佳方案用于2000余亩杂交稻  相似文献   

3.
1983~1986年在我公司试验地对丰抗5号小麦进行叶龄观察。试验地为壤土,0~20厘米土层有机质1.914%,全氮0.120%,速效磷47ppm,速效钾145ppm,亩底施有机肥3吨和种肥硫酸铵或氮磷复合肥15公斤。9月30日播种,行距15~20厘米,亩基本菌17万左右,返青后两欢亩追施硫酸铵共40公斤。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流域红黄壤、红砂壤和冲积土上苎麻配施钾肥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上苎麻配施钾肥均有提高产量和保持或提高纤维品质的作用。在亩施用纯N15公斤、P_2O_56公斤的基础上,苎麻产、质综合效果最好的配施钾量因土壤而异,红黄壤和红砂壤为亩配施钾(K_2O)25公斤,冲积土则为亩配施钾(K_2O)20公斤。  相似文献   

5.
临清市唐元乡良种场黄福贵1989年夏配玉米掖单4号4亩,秋后收获玉米种1830公斤;创全市夏玉米制种平均亩产457.5公斤的高产纪录。现将其技术措施分析如下: 一、重视前茬小麦管理 1.重施底肥。小麦播种前,亩施优质圈肥2500公斤,饼肥50公斤,复合肥15公斤。这样不仅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也可  相似文献   

6.
贵州酸性稻田施用硅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年试验结果表明:在缺硅的酸性稻田上亩施硅钙肥50公斤、100公斤、150公斤,水稻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6.9%、8.7%、10.5%。投产比值亩施硅钙肥50公斤为1:5.72,100公斤为1:4.00。硅钙肥的适宜用量为50──100公斤/亩,与磷、钾肥配合作底肥施用。  相似文献   

7.
《新疆农垦科技》2009,(1):61-61
1培土在低温来临前,每株枣树应用窑渣50~100kg培于树干基部以改善根际环境,提高根系活力。2重施磷钾肥在初冬,于树冠滴水线处挖1m×1m×1m的大坑,并在每坑中施入钙镁磷肥1.52kg、氯化钾0.5kg、土杂肥50~100kg、猪牛粪20—30妇。要先放土杂肥,撒适量石灰后盖一层薄土,然后再把猪牛粪与钙镁磷肥土混合施入,再盖一层土,最后放氯化钾,并盖土至高出地面20cm。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云梦县今年在万亩油菜田实施了多效唑调控栽培技术,平均亩产130公斤,比对照增产14%。他们的主要技术是:1.苗床施足底肥。亩施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农家肥4000公斤。2.早播稀播匀播。亩播量0.5公斤。加强苗床管理促早生快发。3.在苗床3叶期亩用15%多效唑50克兑水50公斤均勻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山东省茶园施肥两极化、偏施氮肥、磷、钾肥相对不足,偏施化肥,少施有机肥,偏施单体化肥,少施复合肥及施肥方法不当等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无公害茶园施肥原则和施用肥料的种类,以及土杂肥的施用、追肥和叶面肥的施用等无公害高效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0.
祁门县红茶山口商品基地范围现有六乡一场,茶园总面积36557亩,可采茶园面积32648亩。近两年来,基地建设一是每年春锄秋挖面积均在95%以上,亩施化肥13.2公斤,家园茶还施了农家肥,平均亩产干茶33.4公斤;二是茶园基本建设步伐快,质量好。近两年,共开辟新茶园1529亩,比前两年增加6.25倍,改造低产茶园2155亩,通过检查验收,合格率达80%。并发展了一批茶树良种母穗园和苗圃;三是茶叶加工初步实现了初精  相似文献   

11.
绥阳县有十余万亩玉米,耕作粗放,单产较低,单产最高的1979年也只有287斤,为了提高我县玉米产量,1981—1982年我们在绥阳县农校5.96亩试验地及郑场区辅乐公社四坪大队林明友承包的坡土上,用杂交玉米中单2号,七三单交和本地小黄包谷进行大窝玉米试验,行距3.5尺,窝距2尺挖成1.2尺方形,深1.5尺的大窝,亩施牛粪1200斤,山杂肥1000斤,磷肥100斤,尿素20斤作底肥,每窝留苗4株,丈量亩基本苗达2571株。  相似文献   

12.
<正>9月份是宿根和秋植香蕉转入抽蕾的时期,为提高香蕉的产量和品质,应注意抓好香蕉抽蕾期的各个环节管理。一、及时施肥香蕉花芽分化阶段是决定果梳数和小果数的关键时期,应及时增施一次重肥。即在香蕉叶片抽出对叶时,每株施土杂肥30~40公斤、粪肥3~5公斤、花生麸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平度县张格庄乡,1985年在潮棕壤土和潮褐土上种植10,775亩覆膜花生,经省内外专家验收,平均亩产荚果504.8公斤。其主要技术是: 全层施肥 冬前结合深耕,每亩铺施优质圈肥4~5吨(有机质含量1.6~4.6%,全氮含量0.151~0.216%,全磷0.104~0.157%,速效磷247~381ppm,  相似文献   

14.
任桥公社,人多地少,棉田面积扩大,粮棉争地、争肥矛盾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一九七三年我站在沟东大队作了十三亩麦、苕、棉间作套种试验,效果很好,亩产小麦240斤,皮棉135斤。为今后进一步发展粮、棉生产,夺取粮、棉双丰收积累了经验。具体做法:一、种好小麦、苕子。十月六日小麦、苕子同时播种。用一尺五的老式耩子,一耩小麦(三行),一耩苕子(三行),麦、苕间作。小麦用徐州八号品种,播前精耕细耙,每亩施五大车土杂肥作底肥。年前小麦有三个分蘖,苕子基本盖严地面,为麦、棉套种打下了有利基础。  相似文献   

15.
邵煜辉 《作物杂志》1991,7(3):36-37
我县1989年冬,在博济镇孔村集中57户108.7亩连片水田开展全年亩产超吨半攻关研究。经市、县二级分季验收,平均亩产1486.8公斤,其中100.8亩,全年亩产达1501.9公斤,创造了大面积连片破吨半的记录,获浙江省政府粮食丰收三等奖。  相似文献   

16.
衢县位于浙江西部、金衢盆地之中,耕地总面积35.06万亩,大豆面积为1.81万亩,总产2950吨。豆类生产有悠久历史,品种资源丰富、种质特性优良和群众性高产栽培技术经验丰富.“白花豆”是近年在生产上一新的希望品种,以衢江冲积性土壤为立地环境,面积已达5300余亩,总产3006吨,经点上抽样考查:平均单产198公斤/亩,最高产241.5公斤/亩,表现出较高的产量和较强的增值潜力。  相似文献   

17.
杜申焕  米新魁  刘平 《种子科技》2001,19(4):241-242
1 选茬、整地、施肥甘薯喜欢肥沃疏松、有机质丰富的沙质壤土 ,前茬作物以禾本科为宜。前茬作物收获后深耕土地 ,实行小垄种植 ,一般垄宽 70~ 75cm。由于脱毒甘薯生长势强 ,容易造成徒长 ,因此在施肥时应重施磷、钾肥 ,减少氮肥用量。一般亩施土杂肥 30 0 0 kg左右 ,氮磷钾复合肥 30 kg,硫酸钾 15~ 2 0 kg。在起垄时一次将肥料施足 ,中、后期一般不追肥。2 种苗的选择、处理选择苗龄 30~ 35d、百株重 0 .5kg以上、叶片大而肥厚、叶色浓绿、苗长 2 0~ 2 5cm、茎粗 4~ 5mm的壮苗作种用。栽前应用磷酸二氢钾或甘薯膨大素浸苗 ,提高成活…  相似文献   

18.
吕明春 《作物杂志》1991,7(4):23-23
从1986年开始我们在博兴县进行了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1988年全县11.1万亩夏大豆平均亩产157.3公斤,比前3年平均亩增55.9公斤,其中3.12万亩高产田平均亩产198.1公斤;1989年又夺得了15.3万亩夏大豆,平均亩产148.3公斤的丰收,其中有4.15万亩高产田平均亩产194.3公斤。其栽培技术主要是:  相似文献   

19.
84加79是陕西农科所罗洪溪副研究员潜心研究16年培育而成的。已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2年引入河南,表现优良。1、特征特性:株高80厘米,穗长18~23厘米,穗数22个~30个,穗粒60个左右,千粒重50~60克,茎杆粗,抗倒伏,耐水肥,分蘖好,株型紧凑,早熟落黄好。抗锈病、叶枯病和白粉病。2、栽培要点:亩施土杂底肥2500公斤,碳铵75公斤,磷肥120公斤或尿素40公斤。适宜播期10月  相似文献   

20.
芝麻配方施肥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是我国夏播芝麻的主要产区之一,常年播种面积约400万亩。河南驻马店地区盛产的“小磨油”,深受国际、国内市场的欢迎。该区芝麻播种面积约占全省的1/4,但为单产长期徘徊在20—30公斤/亩,年份之间产量也不够稳定,生产栽培技术存在若干薄弱环节,其中群众习惯性不施肥或偏施氮肥,主要靠前茬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