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影响柑桔果实品质的因素很多。关于果实大小与品质的关系,据日本Hirano对宫川温州蜜柑的研究,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随果实体积的增加而减少;泰国Ketsa对红桔的研究结果亦认为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随果实大小的增加而降低,但固酸比随果实大小增加而增加。甜橙类果实大小与品质的关系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红美人柑橘果实大小与品质之间的关系。收集浙江省象山县红美人产区9个果园的红美人果实,按照横径分为大果(≥90 mm)、中果(75~90 mm)、小果(≤75 mm)3个级别。分析了果实横径、单果重、色泽指数(CCI)、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几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电子舌模糊感官评价方法评估了不同大小的红美人果实综合风味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果园的红美人果实,9个果园的果皮CCI均为大果>中果>小果;9个果园中有8个果园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为小果>中果和大果;可滴定酸含量因果园而异,部分果园的小果可滴定酸含量明显高于中果和大果,部分果园则相反,还有部分果园无差异。然而,将9个果园的大、中、小果合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果实大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之间相关性极小,与CCI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2)为0.5152)。电子舌模糊感官评价能区分部分果园的大、中、小果,但未能区分混合来源的大、中、小果。综上,果园的树体以及栽培管理水平等因素对于果实风味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按照果实大小进行分级可初步评估相同栽培管理水平下的红美人果实风味品质,但是对于混合来源的果实,需进一步进行内部品质评估才能进行准确分级。  相似文献   

3.
以不知火桔橙果实为试材,对来源于不同结果母枝的单果品质及囊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单果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固酸比差异都很大,单果间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极差分别达5.7和0.43个百分点,固酸比极差达12.8;所有测试囊瓣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极差达8.5个百分点,绝大多数单果内不同囊瓣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极差在3.0个百分点以上。总体而言,来源于秋梢结果母枝的果实品质优于来源于春梢结果母枝的果实,且单果间和囊瓣间的差异更小。因此,在不知火桔橙栽培管理上,应尽量采用秋梢结果母枝结果,以改善果实品质的均一性。  相似文献   

4.
不同大小的刺梨果实品质特征及重要指标间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定刺梨产品加工中原料鲜果的质量分级依据,以贵州6个县(区)种植的4~5年生"贵农5号"刺梨果实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大小等级的果实品质,分析品质指标间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表明,刺梨果实的品质特征是,中小型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和总黄酮含量较大果高,而种子数、出汁率、可食率和含酸量较大果低。果实大小与种子数、出汁率、可食率、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总黄酮的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总糖和可滴定酸的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与维生素C含量不相关;可溶性固形物与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与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刺梨的中、小型果实是产品加工的优质原料鲜果,在刺梨果实质量分级中不宜仅以果实大小作为判定质量高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以烟富3号、烟富6号和烟富10号等3个苹果品种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套袋与不套袋果实外观品质、内在品质、矿质营养以及耐贮性差异。结果表明:与不套袋相比,套袋提高了果实单果重、硬度、L值和a值,但差异不显著,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糖心率;套袋果N、K含量以及N/Ca高于不套袋果,而Ca含量显著低于不套袋果;贮藏至翌年2月时,套袋果硬度、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速率较不套袋果慢,但货架期品质仍以不套袋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重庆三峡库区晚熟脐橙品质变化规律和确定其适宜采收期,在奉节县晚熟脐橙主产乡镇选择奉晚和鲍威尔脐橙的代表性果园各10个,2015年1—5月定期分别采集大果(横径80~85mm)和小果(横径60~70mm)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时期,2个品种大果的单果质量、纵径、横径和皮厚均高于小果,但可食率、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含量、转化糖含量及总糖含量大多显著低于小果。总体而言,随采果时期的推移,2个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上升,可滴定酸含量下降;2个品种的维生素C含量先减后增,多数在4月18日达最小值;2个品种的果面色差L值先减后增,在4月18日达到最小值;奉晚脐橙果面色差a值在3月18日最大,鲍威尔脐橙果面色差a值在1月18日最大;2个品种的果面色差b值均在1月18日最大。奉晚的果面色差a/b值先增后减,在3月18日达到最大值;鲍威尔的果面色差a/b值先减后增,在4月18日达到最小。奉晚脐橙果实成熟期和适宜采收期为4月中旬前后,鲍威尔脐橙为5月中旬;奉晚脐橙品质优于鲍威尔脐橙;同一品种,小果的品质优于大果。  相似文献   

7.
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钱东镇同一果园,采摘蕉柑Citrus tankan健康果实和感染黄龙病的果实进行品质测定,对比分析健康果和病果外观、内质、感官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健康果和病果在单果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形指数、着色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固酸比及各项感官品质上的差异存在极显著性(P0.01),在果汁率、可食率和果皮率(果皮质量/果实质量)上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其余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甜樱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以红玛瑙甜樱桃为试材,测定分析了甜樱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单果重、果实纵横侧径、果核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的动态变化,并进行了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红玛瑙甜樱桃果实的生长发育呈快—慢—快的趋势;果实发育过程中单果重、果实纵横侧径、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均呈持续增加趋势,果实成熟时达到最大;可滴定酸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转色期达到最大值;维生素C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转色期降至最小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果重与可食率、单果重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固酸比均呈显著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5个南丰蜜桔优良品系果实贮藏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选育出品质好、耐贮藏的南丰蜜桔Citrus reticulata Blanco优良品系,首次对"杨小2-6"、"小果97-1"、"小果97-2"、"大果97-1"和"大果97-2"等5个南丰蜜桔优良品系的贮藏特性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小果型品系果实的腐烂率和失重率都显著低于大果型品系;从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可溶性蛋白质等多项生理指标来看,小果型品系的果实贮藏特性都优于大果型。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发现,以"小果97-1"最耐贮藏。  相似文献   

10.
不同樱桃品种果实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红灯、大紫、芝罘红、海龙安2号、乌皮、当地樱桃、莱阳矮樱桃为材料,测定樱桃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可滴定酸、单果重、果柄长、果形指数,并进行果实风味、品质的鉴评。结果表明:供试樱桃间果实性状指标存在差异,品种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品种与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滴定酸相关性显著。风味、品质较好的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在14.5%以上,可滴定酸含量在0.66%以下,风味、品质差的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在9.21%以下,可滴定酸含量在1.42%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以6个苹果品种为试材,测定贮藏前与贮藏5个月后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华红’贮藏前果实维生素C含量较高,贮藏后总酸与维生素C含量下降幅度较小,贮藏前后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澳洲青苹’贮藏前果实硬度、总酸、维生素C含量较高,贮藏后各营养指标下降幅度较小,有高酸、多汁的特性,生食品质中等,主要用作果汁加工;‘望山红’与‘寒富’贮藏前果实的营养成分含量高,味道纯正,但贮藏后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明显,适宜鲜食;‘岳帅’与‘金冠’贮藏前果实硬度、总酸、维生素C含量较低,贮藏后硬度、总酸含量下降幅度大,适宜鲜食。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应用新开发的防水透气的无纺布果袋对‘寒露蜜’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色无纺布果袋与目前生产上使用的优质纸质果袋相比,能显著提高果实品质,单果重高出11%,维生素C含量高出56.5%,果实硬度增加9.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4.75个百分点,可滴定酸含量增加0.08个百分点,品尝总评指数高38.4%。  相似文献   

13.
郭丹  石英  孙乃波 《北方果树》2024,(2):10-13+17
作者以1-MCP保鲜剂、葡萄专用保鲜剂处理‘岳秀无核’葡萄,研究其28 d冷藏期及冷藏后室温货架期3d果实营养及外观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MCP熏蒸和葡萄保鲜剂均能延缓‘岳秀无核’葡萄冷藏期及货架期的果实品质劣变。冷藏期间,1-MCP熏蒸处理能保持葡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等果实营养,延缓果实腐烂及冷藏前期的果梗褐变率等;但在抑制果实失重、落粒方面的效果不如葡萄专用保鲜剂。冷藏后货架期,1-MCP熏蒸处理可保持果实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及较低的腐烂率;葡萄专用保鲜剂对延缓果实硬度下降、落粒、果实失重、果梗褐变的抑制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江西省南城县百子亭果园南丰蜜桔优株‘ZZL-03’为试材,对其植株不同部位的果实主要品质进行分析,旨在为南丰蜜桔栽培管理及新品种推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部位果实主要品质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不同方位和高度的交互作用对南丰蜜桔果实可滴定酸、固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有极显著影响;供试材料果实可滴定酸含量范围为1.290%~1.800%,其中含量最高的部位是内膛,达到1.800%;维生素C含量为0.389~0.537mg/g,其下北部位维生素C含量最高,达到0.537mg/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0.30%~22.37%,其上东部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达到22.37%;固酸比为11.95~16.72,其中下东部位固酸比最高,达到16.72;可溶性糖含量为17.40%~19.66%,其中在中西、下西及内膛部位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高,分别达到19.29%、19.23%及19.66%。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不同品种苹果、梨套袋处理,研究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口感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苹果果面光洁、鲜亮、色泽均匀一致,但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口味淡,和未套袋苹果相比差异极显著.而套袋梨颜色淡、鲜亮、果皮光滑、果点不明显、口感细腻,虽然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未套袋果,但二者未达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5种类型果袋对‘苏翠1号’梨套袋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后,果实果点变小,果面光亮洁净,但颜色变浅,甚至变为黄白色;平均单果重降低;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增加,果实维生素C含量增加。5种果袋比较,套单层白袋和黄白双层袋果实仍保持绿色,内在品质降低程度最小;不同外袋类型双黄袋果实颜色不同,内在品质也不同;套外黄内红果袋果实黄绿色,品质降低最大。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芒果果实发育期不同灌溉水量对果实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贵妃芒为试材,测定果实发育时期不同土壤灌溉水量处理的果实横径、纵径、单果重、果实含水量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淀粉、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灌溉水量不仅影响果实大小和果形指数,还影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淀粉、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指标。综合分析表明,土壤灌溉水量为65%~68%田间持水量更有利于促进芒果果实的生长发育及内在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利用纸箱、泡沫箱、HDPE膜(高密度聚乙烯)、LDPE膜(低密度聚乙烯)、铝箔和PVDC膜(聚偏二氯乙烯)等6种不同材料包装紫果西番莲,常温贮藏,比较不同包装处理的果实贮藏品质。结果表明:贮藏12d期间,以HDPE膜包装的西番莲贮藏效果最好,HDPE膜包装保持了较高的果实硬度,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保持了较好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9.
早熟梨新品种-早金酥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早金酥是以早酥为母本,金水酥为父本杂交育出的梨早熟新品种.果实呈纺锤形,平均单果质量240 g,最大质量600 g;果面绿黄色,果皮薄,肉质脆,果汁多,风味酸甜,石细胞少,品质极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8%,总糖含量8343 g·kg-1,可滴定酸含量2.527 g·L-1,维生素C含量33.72 mg·kg-1,硬...  相似文献   

20.
采用1-MCP 1.0、1.5、2.0、2.5和3.0mg/L分别熏蒸采后西番莲24h后于室温下贮藏,测定贮藏12d期间果实硬度、呼吸强度、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5个浓度梯度中,以1.0mg/L熏蒸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贮藏期间能较好地抑制果实呼吸强度,维持果实较高硬度、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延缓了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保持了较好的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