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关于貉犬瘟热流行问题 貉的犬瘟热近几年流行较严重,部分貉于疫苗接种后没有得到有效地保护,很多养殖场(户)都有犬瘟热的散在发生,也有呈地方流行的,个别的发生爆发流行,治愈率几乎为零.对此,有人认为是附红细胞体感染;但从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来分析,附红细胞体应该是继发性感染,原发性应为犬瘟热病毒感染,用多种抗附红细胞体药治疗无效也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狐貉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和脑(肝)炎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现场查询病原,分离鉴定,病理学研究,免疫学诊断为基础,对1994~1998年我国15个省主要毛皮兽场狐、貉、犬瘟热、病毒性肠炎和脑(肝)炎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狐、貉三大疫病在我国仍在继续流行,总体流行规律与年龄、性别、品种、饲养管理、饲养密度及应激有直接关系,调查结果证实三大疫病的流行,犬瘟热发生的频率最高,居主导地位;其次是细小病毒性肠炎和腺病毒脑(肝)炎。  相似文献   

3.
对320只健康狐、264只健康貉及186只患病狐貉进行附红体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健康狐群附红体感染率为55.62%,貉群为54.17%,患病狐貉感染率高于健康群。附红体病临床症状的出现与附红体感染强度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哲会  郭晓秋  刘涛  张玲  李健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064-2065,2068
对2007~2010年信阳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了信阳地区6 600头猪附红细胞体感染与发病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猪附红细胞体阳性率89.6%,发病率为51.1%,死亡率为14.3%.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主要特征为高热、贫血、黄疸和全身皮肤发红,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和血浆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引起猪群发病。自从20多年前该病在我国被发现,至今其流行范围之广,损失之惨重是有目共睹的。在近年来的诊疗工作中,我们发现猪附红细胞体病在许多方面有了变化,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流行特点⑴流行季节:过去认  相似文献   

6.
猪附红细胞体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我国继江苏省在1972年发现本病之后,浙江、安徽、上海、广东、贵州、江西、河北、广州、宁夏、甘肃、内蒙和广西等省、市、自治区也相继发现本病。近年来由于家畜附红细胞体病呈流行趋势,有的已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直接镜检和间接荧光抗体技术(IFAT),对山西省太原、运城等市的部分规模化猪场和养猪户的6 500多头猪进行了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山西省猪附红细胞体病阳性率为79.6%,发病率为10%~20%。  相似文献   

8.
猪附红细胞体病(又称红皮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黄疸及四肢末端、耳尖、腹下出血等为主要特征(严重者全身发红),多呈隐性感染,常见于夏秋季节。流行形式呈散发或地  相似文献   

9.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体感染引起,呈世界流行,病原对人也有致病作用,危害较大;血液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应激对本病具有促发作用;病猪表现全身缺氧,黄疸和组织器官衰竭,耐过猪生长发育不良;消灭猪场的蚊虫,加强饲养管理可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四环素类药物是治疗本病的极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化成  陆吉虎 《农业与技术》2003,23(6):113-114,119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1928年首先在啮齿动物发现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能感染多种动物和人.世界各地,特别是近几年,从仔猪到怀孕母猪均有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生的大量报道.我国自1982年后相继有部分省份发现该病,近年还在陕、甘、宁调查发现人群感染也相当普遍.今年夏天,我市某县该病大量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该病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希引起广大养猪户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在动物和人的红细胞表面、血浆和骨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报道发病的动物有犬、猪、牛、貉、貂、狐、鸡、猫、羊等。其中发病最多的动物是犬,其次是猪、牛、貉、貂、狐等,附红细胞体在感染的动物和人的骨髓中浓度最大,也就是说骨髓是最好的繁殖场所,其次是全身静脉血和末梢血。  相似文献   

12.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以贫血、黄疸、发热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本文针对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等进行诊断治疗,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属立克次氏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以贫血、黄疸、发热为特征。2004年6-9月份.我县及周边地区许多猪陆续发生高热不退的疾病,根据流行特点、临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  相似文献   

14.
韩晶 《中国畜禽种业》2013,9(3):107-108
狐貉是目前世界上广泛饲养的珍贵毛皮动物,发展养狐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养殖户要获得好的养殖效益,在有良好的种狐的前提下,必须抓好疾病的防治.笔者从事狐貉养殖多年,在一些常见的疾病治疗上有一些心得,特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狐貉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的全身性病毒,狐貉犬瘟热是狐貉养殖业的第一大杀手,它以传播快、死亡率高为特点,常使养狐貉者闻之色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铜仁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情况调查,采用临床症状、剖解变化及实验室制片检查的方法,对铜仁地区思南、德江、印江、铜仁4个县(市),25个乡(镇),63个村,460个场(户)进行了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发病猪1 813头,死亡648头,死亡率20%~70%,感染率100%。  相似文献   

16.
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多呈隐性,并且常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使诊断变得困难,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一、流行特点猪附红细胞体病(黄疸性贫血病红皮病等)以贫血、黄疸、高热为特征该病主要发生在夏季,尤其是多雨之  相似文献   

17.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由于病原体寄生于血液的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故称之为附红细胞体病,是目前我国养猪业中广泛流行的一种新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呈现急性黄疸性贫血。猪附红细胞体病多为隐性,且常与猪的其他疾病混合感染,临床诊治都比较困难,往往给养猪业造成重大损失。1流行特点该病主要发生于温暖季节,夏秋季发病较多,尤其是多雨之后最易发病,常呈地方流行。各种日龄的猪均可感染,但怀孕母猪容易发病,以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他猪多为隐性感染。感染猪引  相似文献   

18.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寄生在红细胞(或红血球)内或上的立克次氏体,属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是由血液寄生虫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高热为主要症状,可使人畜共患.近年来,该病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在养猪密集的省、市呈爆发性流行趋势.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猪均有发生,多在哺乳母猪、仔猪、怀孕母猪以及受到应激条件影响较大的育肥猪身上群体发生.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贫血、可视粘膜先苍白后黄染;食欲不佳或废绝、四肢下体、会阴等末梢处淤血、淋巴结肿、血液稀薄、伤口不易愈合,病程长的至消瘦等,附红体可造成红血球(红细胞)改变而容易被体内的网状内皮系统或被吞噬细胞所破坏,因而造成红血球数量锐减导致贫血,发育减慢,料肉比增大.  相似文献   

19.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于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的表面、血浆、骨髓中而引起的,一种以高热、黄疸、贫血为临床症状的传染病。近年来附红细胞体病在全国暴发流行,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貉的腹泻、下痢是许多疾病的一种症状.它本身不是独立的疾病.从病因而论,引起貉腹泻有许多因素,情况也比较复杂,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真正的发生原因,才能得到最佳治疗效果.引起貉腹泻原因有:大肠杆菌病、沙门氏病、副伤寒、犬瘟热、细小病菌毒性肠炎等;球虫病、绦虫病等寄生虫病.另外,饲料使用方法不当、品质问题和饲养管理不当等也是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