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青贮与花生秧配比对奶牛瘤胃中花生秧降解特性的影响。选择4头体重、生理状态、生产性能相近,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分别饲喂含有玉米青贮与花生秧不同配比的全混合日粮(TMR),3种TMR中玉米青贮与花生秧的干物质(DM)配比分别为3.9∶1.0(A组)、1.2∶1.0(B组)、0.4∶1.0(C组)。试验分3期进行,依次进行A、B、C组试验。每期预试15 d,采样期4 d;共57 d。采用尼龙袋瘤胃降解技术测定花生秧在奶牛瘤胃中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72 h瘤胃降解率,并求得目标养分的动态降解参数及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1)花生秧的DM在瘤胃中有效降解率为56.49%~59.62%,CP为40.45%~47.36%,NDF为33.26%~35.20%,ADF为36.31%~37.45%。2)B组DM的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C组(P0.05),极显著高于A组(P0.01);B、C组的CP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A组(P0.05)。3)B、C组的NDF快速降解部分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3种TMR对花生秧粗NDF和ADF有效降解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花生秧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本试验条件下,玉米青贮与花生秧DM配比为1.2∶1.0时,可有效提高花生秧DM和CP的瘤胃降解率。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对北京市周边地区奶牛场的玉米青贮饲料中干物质(DM)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瘤胃降解特性进行对比分析。以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通过尼龙袋法测定昌平区、延庆区和房山区3个区,每个区3个奶牛场的玉米青贮饲料中DM和NDF的72 h瘤胃降解率及瘤胃降解参数。结果显示:1)房山区奶牛场的玉米青贮饲料中DM含量平均值最高,但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的平均值最低,昌平区和延庆区的奶牛场DM含量平均值相近,延庆区奶牛场的ADF含量平均值最高,昌平区奶牛场的NDF含量平均值最高。2)昌平区2号奶牛场玉米青贮饲料的DM有效降解率最高,达到了38.47%;房山区3号奶牛场玉米青贮饲料的DM有效降解率最低,仅为28.91%;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3)NDF的有效瘤胃降解率以延庆区1号奶牛场最高,达到了30.18%,而最低的房山区2号奶牛场只有19.63%,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北京市周边地区不同奶牛场的玉米青贮饲料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特性差异较大,应根据奶牛不同生长发育及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结合实际营养成分,合理配比饲粮。  相似文献   

3.
采用尼龙袋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不同粗饲料对科尔沁肉牛瘤胃降解率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瘘管的科尔沁肉牛,采用尼龙袋法评定肉牛常用粗饲料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DM和CP的肉牛瘤胃有效降解率依次为苜蓿草全株玉米青贮玉米青贮玉米秸秆稻草(P0.05);NDF和ADF的肉牛瘤胃有效降解率以玉米青贮最高,NDF有效降解率苜蓿草最低,ADF降解率以玉米秸秆最低,全株玉米青贮和苜蓿草居中。消化代谢试验选用5头科尔沁肉牛,按3×5非完全拉丁方设计,分3期分别饲喂5种粗饲料。结果表明,5种粗饲料的DM、CP消化率以苜蓿草最高,稻草最低,玉米青贮、全株玉米青贮和玉米秸秆居中;NDF和ADF消化率玉米青贮最高,稻草最低。因此,5种粗饲料的营养价值大小顺序依次为:苜蓿草、全株玉米青贮、玉米青贮、玉米秸秆和稻草。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燕麦草、羊草、稻草和玉米青贮共5种牧场常用的粗饲料瘤胃降解特性.试验选用体重为(650±25) kg的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中期荷斯坦牛,采用尼龙袋法评定其DM、OM、CP、NDF和ADF的瘤胃降解特性和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①5种粗饲料中苜蓿的DM、OM、CP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均在50%以上;稻草这3个指标的瘤胃有效降解率均最低;②玉米青贮的NDF、ADF的瘤胃有效降解率均最高,苜蓿均为最低.综合考虑,苜蓿的瘤胃降解特性最好,奶牛饲喂价值最高,玉米青贮和燕麦草次之,而稻草最差.  相似文献   

5.
选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采用3×3拉丁方设计,以瘤胃尼龙袋法测定日粮补饲铜(源于硫酸铜,分别补饲Cu0、8和18 mg/kgDM)对稻草纤维性物质和玉米有机物(OM)瘤胃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O补饲)、8mg处理组、18 mg处理组的稻草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分别为26.84%、27.84%、29.23%,18 mg处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8mg处理组、18mg处理组的玉米OM降解率分别为45.65%、45.48%、40.27%,18mg处理组明显低于其它处理组,牛肉日粮补饲硫酸铜明显影响瘤胃稻草NDF和玉米OM降解率,日粮补饲18mg可明显提高稻草NDF降解率并降低玉米OM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6.
选用体重(550±25)kg的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中期黑白花奶牛作为试验动物,研究比较了苜蓿与其他几种常用粗饲料的DM、CP、NDF和ADF的瘤胃降解特性。结果表明:DM、CP的奶牛瘤胃有效降解率以苜蓿最高,玉米秸秆最低,全株玉米青贮、羊草和玉米黄贮居中。不同粗饲料NDF的瘤胃有效降解率差异较小,最高的为全株玉米青贮。玉米黄贮、羊草和全株玉米青贮的ADF瘤胃有效降解率较高,玉米秸秆和苜蓿较低。  相似文献   

7.
选取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牛,采用尼龙袋法评定苜蓿、无芒雀麦和玉米青贮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特性和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1)苜蓿DM和CP有效降解率均在50%以上,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3种粗饲料的DM有效降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苜蓿无芒雀麦玉米青贮,CP有效降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苜蓿玉米青贮无芒雀麦,且不同粗饲料间均差异显著(P0.05)。(2)NDF和ADF有效降解率均以玉米青贮最高,苜蓿最低,3种粗饲料中NDF和ADF有效降解率由高到低均为玉米青贮无芒雀麦苜蓿(P0.05)。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利用尼龙袋法比较不同品种全株玉米青贮前后瘤胃降解特性的差异。试验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选择玉米7367号、玉米7377号、玉米7387号3个全株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尼龙袋法比较3种全株玉米青贮前和青贮后的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特性,旨在探讨适合河北省种植的全株玉米青贮品种。结果表明:1)青贮前玉米7377的粗蛋白(CP)和非蛋白氮(NPN)含量显著高于玉米7367和玉米7387(P0.05);玉米7677和玉米7377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低于玉米7387(P0.05);玉米7677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玉米7377和玉米7387(P0.05)。与青贮前同品种全株玉米相比,3种全株玉米青贮后的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钙(Ca)、磷(P)、NPN含量显著提高(P0.05),NDF含量显著下降。玉米7367青贮的CP和NPN含量显著高于玉米7377青贮和7387青贮(P0.05);玉米7677青贮和7377青贮的NDF和ADF含量显著低于玉米7387青贮(P0.05)。2)不同品种全株玉米青贮前的DM、CP、NDF、ADF瘤胃降解率有显著差异,玉米7367的干物质(DM)和N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玉米7377和玉米7387(P0.05);玉米7377的CP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玉米7367和玉米7387(P0.05)。青贮处理能显著提高3种全株玉米DM、CP、NDF和ADF的快速降解部分(P0.05),降低其慢速降解部分(P0.05),显著提高其有效降解率(P0.05)。玉米7367青贮的DM、CP、NDF、A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玉米7377和玉米7387(P0.05)。综合表明青贮处理能很好地保存3种全株玉米的营养成分,显著提高DM、CP、NDF和ADF的瘤胃降解率;玉米7367青贮前和青贮后的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率显著高于玉米7377和玉米7387,在本试验中是比较适合河北省种植的全株玉米青贮品种。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2种非淀粉多糖(NSP)酶分别处理大麦秸秆和玉米秸秆,选取3只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绵羊,通过尼龙袋法评价2种NSP酶处理对大麦秸秆和玉米秸秆养分在绵羊瘤胃内不同发酵时间(12、24、36、48、60、72 h)的降解率、降解参数和有效降解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处理显著提高了大麦秸秆在瘤胃中12和36 h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降解率以及12 h的粗蛋白质(CP)降解率(P<0.05),而对大麦秸秆在瘤胃中36 h后的养分降解率无显著影响(P>0.05);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秸秆在瘤胃中12 h的DM降解率(P<0.05),纤维素酶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秸秆在瘤胃中12 h的ADF和CP降解率(P<0.05)。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处理显著增加了大麦秸秆DM、NDF、ADF和CP的快速降解部分(P<0.05),显著提高了DM、NDF和ADF慢速降解部分的降解速率(P<0.05),并显著提高了大麦秸秆NDF的有效降解率(P<0.05);纤维素酶处理显著增加了玉...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A对秸秆的瘤胃干物质降解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3 ×3 拉丁方设计,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A2 500 IU和维生素A5 000 IU饲喂肉牛,通过对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玉米秸秆干物质降解率的测定,结果表明:维生素A5 000 IU较对照组能显著提高瘤胃中乙酸浓度和玉米秸秆干物质有效降解率(P< 0-05) 。  相似文献   

11.
关于长江、黄河源头地区草地现状以及成因的调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综述了长江、黄河源头地区草地现状 ,分析了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为江河源头植被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药的五味与无机元素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具专一药味的201种兽用中药的11种无机元素含量,并分析了其咸、苦、甘、辛、酸等药味与元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各药味所测诸元素总平均含量的顺序是咸>辛>甘>苦>酸。咸味药的Fe、Zn、Na含量高,但含Li低;辛味药Zn、Ca含量低;甘味药各元素含量与其余各味比无显著差异;苦味药Ca、Li含量高;酸味药Fe含量低。据此认为,中药的无机元素含量可能是决定其五味属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我国母猪生产现状及酵母培养物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通过应用酵母培养物饲料添加剂饲喂哺乳母猪的试验研究,结果发现酵母培养物能够改善母猪窝产活仔数、仔猪断奶重、哺乳期间仔猪成活率等生产性能,同时与前人的研究报告做了对比,其试验结果具有相似之处。因此,本试验具有指导生产实践,提高母猪生产效率及猪场经济效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揭示生猪健康产业链利益增长机制内涵的基础上,以产品质量价值与价格协同为目标,运用消费者决策理论和系统分析方法,分析生猪健康产业链利益增长机制的构成及运行机理,并从质量控制、政府监管、制度建设和政策扶持方面提出生猪健康产业链利益增长机制有效运行的保障策略,推动中国生猪健康产业链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沟壑区环境与牧草适宜性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年6-7月,对黄土高原地区甘肃庆阳宁县瓦斜乡东风沟内的天然植被进行了种类和盖度的调查.结合调查数据,根据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原理对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与草地退化程度进行了评价,提出该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培育与恢复、退耕还草区域环境改良的建议.查询"中国草业开发专家系统"后,根据该软件中"牧草栽培"与"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模块提供的专家建议,比较实验数据,做出牧草适宜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奶牛真胃变位发病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为了阐明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规律,对263例奶牛患有真胃变位的自然病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真胃变位的发生与过食精料和高产奶牛有密切关系,2-4胎次体格健壮的、产后30天内的、11月份到来年的5月份奶牛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7.
法氏囊活性肽对新城疫弱毒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给鸡两次注射法氏囊活性肽后,接种新城疫弱毒疫苗,观察法氏囊活性肽对新城疫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化的法氏囊活性肽能够提高新城疫弱毒疫苗所诱导产生的血清抗体水平,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高1~2个滴度;使血清母源新城疫抗体水平维持较高水平;促进法氏囊的生长发育,对抗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IBD)对法氏囊的损伤,和(或)促进损伤后的法氏囊的修复,对脾脏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增加家蚕微粒子病母蛾抽样检查集团蛾数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在农村原蚕区不断扩大 ,蚕种检验批增多的情况下 ,研究在不影响检种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检种工作量的抽样检查方法十分必要。提出了在家蚕微粒子病母蛾集团检查中接收概率的近似公式 ,以及增加集团母蛾数 ,减少镜检次数的设想。通过接收概率和平均检查次数的计算、计算机模拟、实际检查操作 ,以及与现行方法的比较 ,证明了接收概率的近似公式的适用性 ,同时也表明集团母蛾数为 6 0蛾的抽样方案与现行集团母蛾数为 30蛾的抽样方案的生产方风险和使用方风险基本相同 ,而平均检查次数大大减少 ,从而证明了其可行性。在检验错误较多情况下 ,这种方法的风险也较大 ,使用时应谨慎。  相似文献   

19.
不同饲料对种鳖繁殖效果的影响及甲鱼卵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从饲料因素影响甲鱼的人工繁殖效果出发,从营养的角度初步探讨了不同饲料的营养价值。同时测定了甲鱼卵的营养成分,通过与禽类蛋比较分析,评定了甲鱼卵的营养价值,也从甲鱼卵的常规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等方面的反馈信息来指导种鳖的饲料成分的配制,以求达到更加适宜的营养配给,从而提高甲鱼的产卵率和受精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单株种植条件下苜蓿产量与株高、枝条数和枝条直径等性状问的遗传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穴播条件下,株高是构成苜蓿单株产量的重要因素,与单株产量密切相关.枝条数与枝条直径对产量的直接作用相对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