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钛微肥拌种对甜菜种子发芽的影响侯士忠,隋建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24团)钛微肥用于甜菜拌种、叶面喷施其增产增糖效果已有报道。为了把这一多元液体微肥引进本地甜菜原料生产中,于1996年进行了钛微肥不同浓度拌种对甜菜种子发芽影响试验。试验用钛微肥由中...  相似文献   

2.
壮而丰应用于马铃薯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不同剂量的壮而丰在马铃薯播种前对薯块拌种和生长期间叶面喷施 ,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降低了病烂薯率 ,增加马铃薯的耐贮性。试验证明 ,在 0 0 1%浓度下处理种薯效果最佳 ,但拌种好于叶面喷施 ,拌种可增产 18 4 % ,烂薯率下降 5 % ,提高了马铃薯的耐贮性。  相似文献   

3.
李小平 《作物研究》1995,9(4):29-31
7种微肥在杂交晚稻上进行叶面喷施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防止早衰、增产、增收效益最好的微肥是湖南农业大学研制的谷粒饱-I型产品,可在晚稻上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叶面喷施铁锌锰微肥对马铃薯生长、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微肥对马铃薯生长、品质与产量的影响,选用‘宁薯14号’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分别在苗期和薯块膨大期叶面喷施Fe、Zn、Mn 3种微量元素肥料,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喷施微肥可以使植株增高1.4~12.7 cm,单株块茎重增加0.03~0.12 kg,商品薯率提升2.39%~4.03%,产量提高1810.05~8648.1 kg/hm2;块茎中淀粉、还原糖、维生素C含量在喷施微肥以后均有所增加,同时块茎中Fe、Zn和Mn微量元素的积累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说明马铃薯叶面喷施Fe、Zn、Mn微量元素,不仅可以促进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发育,而且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稀土微肥在甜菜生产上得到了广泛运用,无论是拌种、浸种还是叶面喷施,都表现出一定的增产增糖效果。但在采种甜菜上的施用尚未见报导。我们于1987、1989年分别在山西省原平县大牛店镇东也庄、神山二村进行了采种株开花始期、盛期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6.
钛微肥拌种与喷施对甜菜产质量效应陈志明(辽宁省建平县第二糖厂原料科)钛微肥用于甜菜栽培,其增产、增糖效果已有报道。为了把这一多无液体微肥引进建平糖厂原料产区,我们于1993、1994年进行了钛微肥拌种及叶喷大区对比试验,结果简报如下。1材料与方法钛微...  相似文献   

7.
那氏齐齐发诱导剂在大麦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用那氏齐齐发诱导剂拌种浓度1:40,"液种比"1:10拌种,能促进大麦的生长发育.冬前总苗数、成穗数、千粒重等有明显提高,成熟期提早3~5 d.用那氏齐齐发诱导剂1:3000,分别在大麦孕穗期、灌浆初期叶面喷施,能促进籽粒灌浆充实,大麦的穗实粒增加0.3~0.6个,千粒重增加0.3~0.8 g.用那氏齐齐发诱导剂既拌种又叶面喷施的效果最好,大麦单产4 331.0 kg/hm2,比喷施"活力素"的常规对照增产455.4 kg,纯收益增加354.00元/hm2.  相似文献   

8.
在成都平原区稻茬田油菜直播密度3.0×10^5株/hm^2条件下,选用川农油3号品种,开展了烯效唑浸种、拌种和叶面喷施的大田试验,探讨烯效唑施用方式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种子对烯效唑较为敏感,烯效唑浸种、拌种处理,均明显降低直播油菜的出苗率和有效密度;烯效唑浸种处理对油菜成熟期农艺性状影响不大;烯效唑拌种和叶面喷施处理,均可明显降低株高与分枝部位高度,分枝部位茎粗有所增加;推迟喷施时间或增加喷施次数有利于降低株高与分枝部位高度,维持较高籽粒产量。综合比较认为,对于直播油菜,采用叶面喷施烯效唑较好,喷施质量浓度以100 mg/L为宜,喷施时期宜在蕾薹初期或苗期与蕾薹初期进行两次。  相似文献   

9.
稀土在花生上应用效果与使用技术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土无论叶面喷施或拌种,均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叶面喷施增产幅度大于拌种。叶面喷施浓度以每公顷900-1125ml为宜,拌种浓度一般田块以35-45ml拌5kg种子为宜;25ml稀土拌5kg种子 花针期喷施1125ml/hm^2增产效果最好,结荚期和苗期各喷1次次之,花针期喷施1次亦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稀土对增加植株根瘤数量、提高单株叶面积和叶片光合能力以及改善花生籽仁品质亦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在马铃薯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叶面喷施丰钛宝水溶微肥的效果。结果表明:丰钛宝对马铃薯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喷施后叶色黑绿、有光泽、叶片厚、植株长势旺盛,绿叶保持时间比对照延长11 d,还能促进成熟。无论是现代化栽培还是传统种植都表现增产,增产幅度11%~16%,大薯率增加,并有解毒降低除草剂残留对马铃薯危害程度的作用,施用丰钛宝的效益较高,投入产出比达到1:18以上。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当地传统施肥为对照,采取拌种、基肥、根外追肥等不同方式对太子参栽培增施生物菌肥,结果表明,在柘荣县及其类似生态环境下,施用生物菌肥对太子参有一定程度的增产增效作用。若基肥用复合肥施得多,将推迟地上部生长转入地下部生长的时间,而影响块根产量;若追肥用复合肥施得少,则中后期肥料供应不足植株生长不良,也影响块根产量;只有在基、追肥施用适量复合肥条件下增施生物菌肥,促进植株前期早生快发,中期生长健壮,后期适时正常转入地下生长,才能获得最佳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2.
广东冬种马铃薯不同肥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不同肥料的肥效,指导农民合理施肥,研究了不同肥料种类对马铃薯产量及商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德国巴斯夫公司、广东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制的马铃薯长效专用肥比普通复合肥增产17.3%、9.1%,商品薯率提高了11%、6%,每667m2增加收入671.7和372.0元,具有显著增产增效作用,可以在马铃薯作物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混施微肥对不同类型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通过拌种结合叶面喷肥的施肥方式,研究了硼、钼、锌、锰、铁微量元素对铁丰30号、铁丰31号和铁豆37号的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施肥方式下施用不同剂量的微量元素,均增加了不同类型大豆的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单株粒数、分枝数和籽粒产量,但对其百粒重和主茎节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追施不同肥料对马铃薯品种抗疫白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追施对马铃薯品种抗疫白产量的影响,设计4个处理,每667 m2施①基肥:二铵16 kg+尿素15 kg+硫酸钾15 kg(对照);②基肥:二铵16 kg+尿素8.6 kg+硫酸钾15 kg,追肥:尿素6.4 kg(追氮区);③基肥:二铵16kg+尿素15kg+硫酸钾7.5kg,追肥:硫酸钾7.5kg(追钾区);④基肥:二铵16kg+尿素8.6kg+硫酸钾7.5 kg,追肥:尿素6.4 kg+硫酸钾7.5 kg(追氮、钾区)。结果表明,追施钾肥的产量最高,其次是追施氮肥和钾肥,但二者差异不显著,排在第三位的是追施氮肥,不追肥的产量最低,但追施氮肥和钾肥的商品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施肥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宁夏南部山区旱地马铃薯养分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2012年,采用农户抽样调查方法,分析评价了3个县区100户宁夏南部山区旱地马铃薯的施肥现状和产量情况。结果表明,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当季纯N,P2O5,K2O平均总用量分别为249,95,60 kg/hm2,其中,N、P2O5养分输入以化肥为主(分别占57%和69%),而K2O输入以有机肥为主(占98%以上)。氮肥基施和追施平均用量分别为196和53 kg/hm2,基追比约为8︰2。施氮量与产量分布不同步,施氮200300 kg/hm2的农户数最多(占36%),但其平均产量仅12.7 t/hm2。随着施磷量的增加,马铃薯平均产量提高。随着施钾量的增加,马铃薯的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K2O 100300 kg/hm2的农户数最多(占36%),但其平均产量仅12.7 t/hm2。随着施磷量的增加,马铃薯平均产量提高。随着施钾量的增加,马铃薯的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K2O 100150 kg/hm2的平均产量最高(达16.6 t/hm2)。58%的旱地马铃薯种植户氮肥总投入过量,50%以上的磷肥和钾肥用量不足。因此,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要遵循有机无机配施,控氮、增磷、补钾的原则,有机肥用量为22.5150 kg/hm2的平均产量最高(达16.6 t/hm2)。58%的旱地马铃薯种植户氮肥总投入过量,50%以上的磷肥和钾肥用量不足。因此,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要遵循有机无机配施,控氮、增磷、补钾的原则,有机肥用量为22.530.0 t/hm2,化肥N、P2O5、K2O用量分别不超过150,90,4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测土配方3414肥效田间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肥效田间试验,以便提高马铃薯的单产,增加经济效益。试验采用"3414"完全试验设计。结果表明,在当地条件下,最佳经济施肥量N 6.04 kg/667 m2、P2O52.53 kg/667m2、K2O 9.26 kg/667 m2,最高产量为1 929 kg/667 m2。三要素比例1:0.420:1.533,肥料投入81.61/667 m2元,鲜薯产值1 735元/667 m2,施肥利润为291元/667 m2,投入产出比1:4.57。采用测土配方施肥能增加马铃薯产量,降低施肥成本,提高肥料当季利用率。氮磷钾肥合理配施,有利于增加薯重和结薯个数,增施钾肥能增加大中薯比例,提高马铃薯商品薯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不同施肥水平对紫云英鲜草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应用钙、镁、磷肥拌种,水稻收割后增施磷肥及开春后及时追施氮肥,能显著提高紫云英鲜草产量。  相似文献   

18.
氮磷钾追施对夏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卓越 《大豆科技》2011,(5):13-17
氮肥和磷钾肥追施试验表明:适量的氮磷钾肥后移不仅能提高产量,且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增产幅度和效益的顺序为:氮肥后移>磷肥后移>钾肥后移。氮肥后移适宜比例为50%左右,宜初花期一次追施或初花期、鼓粒期二次追施;30%以上的磷钾肥可后移至初花期追施。生产上应提倡氮肥后移;在基施磷钾肥不足时,还应追施磷钾肥。  相似文献   

19.
通过2009--2010年度在龙海设置冬种马铃薯施钾肥试验,结果明确:马铃薯吸钾量随施钾量的提高而增加;马铃薯吸钾速率以前中期为最大,开花后从土壤中吸钾速率逐渐降低,块茎所需钾素大部分来自茎叶既有钾素的输出;每667m2马铃薯鲜薯产量2500~2700kg所需的K肥经济施用量为14kg;种薯脱毒与否对氯离子胁迫抗力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不同营养方式对雾培法生产脱毒种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叶面营养在马铃薯种薯生产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种薯生产上只喷叶面营养液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为了充分了解叶面营养对种薯生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3种不同营养方式对雾培法生产脱毒种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营养方式在前期对马铃薯生长影响较小,但块茎形成后,采用叶面营养与根系营养相结合能显著提高马铃薯种薯产量,只喷叶面营养也能形成马铃薯,但是数量很少。这说明叶片对营养的吸收效率较根系高,但是有一定量的限度,这种作用在块茎形成后表现的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