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土壤水分胁迫下 ,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昌乐 5号、北农 2号与抗旱性弱的济南 13、鲁麦 5号相比 ,渗透调节能力高 0 4 1~ 0 60MPa ,相对含水量少降 6 39~ 10 74个百分点 ,叶水势少降 0 19~ 0 63MPa。水分胁迫使小麦叶片光合能力下降 ,水分胁迫全过程下降平均百分数 ,抗旱性强的品种比抗旱性弱的品种光合速率少降 17 7%~ 2 2 5% ;气孔导度少降 2 1 0 6%~2 3 75%。小麦叶肉细胞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发生变化且随水分胁迫的加重而加剧 ,但变化程度与小麦的抗旱性及渗透调节能力成负相关。胁迫导致叶绿体外形变圆 ,类囊体肿胀 ,片层间距加大 ,基质片层模糊 ,最终叶绿体解体  相似文献   

2.
《种子》2020,(5)
为揭示宽叶雀稗种子萌发期对岩溶地区旱钙胁迫的适应性,以不同渗透势(-0.1 MPa、-0.3 MPa、-0.5 MPa)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不同浓度(5 mmol·L~(-1)、25 mmol·L~(-1)、50 mmol·L~(-1))的CaCl_2溶液模拟钙盐胁迫、不同浓度的CaCl_2溶液和PEG-6000溶液配合模拟旱钙胁迫,测定各胁迫处理下宽叶雀稗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及胚根的长度和干重,并采用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宽叶雀稗种子萌发期对胁迫的耐受程度。结果表明:1)-0.1 MPa干旱胁迫下宽叶雀稗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0.5 MPa干旱胁迫下,萌发指标则显著降低。-0.1 MPa和-0.3 MPa干旱胁迫下胚根的长度和干重显著高于对照。2) 5 mmol·L~(-1)和25 mmol·L~(-1)CaCl_2处理下,宽叶雀稗各项萌发指标均较对照明显提高,在50 mmol·L~(-1)CaCl_2处理时各项萌发指标均较对照明显降低。3)旱钙胁迫环境下,-0.1 MPa干旱胁迫和5 mmol·L~(-1)和25 mmol·L~(-1)CaCl_2混合胁迫可以促进宽叶雀稗种子萌发,-0.5 MPa干旱胁迫和50 mmol·L~(-1)CaCl_2混合胁迫抑制宽叶雀稗种子萌发,且抑制程度较单一胁迫更大。干旱、钙盐及旱钙胁迫对宽叶雀稗种子萌发具有低促高抑的特点。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促进宽叶雀稗种子萌发的胁迫界限为:-0.1 MPa干旱胁迫,5 mmol·L~(-1)和25 mmol·L~(-1)钙盐胁迫,及-0.1 MPa+5 mmol·L~(-1)、-0.1 MPa+25 mmol·L~(-1)、-0.3 MPa+5 mmol·L~(-1)旱钙胁迫。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不同水分胁迫的时间和程度对水稻籽粒淀粉合成和产量的影响。以宜香优2115为试验材料,在2018-2019年分别在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进行轻度(-20±5)kPa、中度(-40±5)kPa、重度(-60±5)kPa水分胁迫处理,以淹水灌溉为对照(0 kPa, 1~3 cm水层),测定分析籽粒糖和淀粉含量、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及产量。结果表明,在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轻度水分胁迫使水稻籽粒中的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降低,最大降幅分别为33.7%,14.3%,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增加,最大增幅分别为2.4%,4.4%,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则反之;ADPG焦磷酸化酶(AG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BSS)、淀粉分支酶(SBE)、淀粉去分支酶(DBE)活性随灌浆进程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轻度水分胁迫使灌浆中后期5种酶活性及峰值活性提高,而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则降低;结实率仅在灌浆期轻度水分胁迫下增加,增幅为3.1百分点,3个时期轻度水分胁迫使千粒质量均增加,最大增幅为3.7%,孕穗期水分胁迫不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灌浆期和开花期进行轻度水分胁迫使产量增加,增幅分别为0.8%,9.3%。因此,宜香优2115在开花期和灌浆期轻度水分胁迫可提高淀粉合成关键酶的活性,促进籽粒淀粉的合成和积累,进而提高产量,在增幅方面灌浆期大于开花期。  相似文献   

4.
水分胁迫对不同番茄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试验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水分胁迫条件(0、-0.2、-0.4、-0.6、-0.8MPa)对包括3份醋栗番茄、4份栽培番茄的变种和2份对照的种子进行萌发试验,结果显示,在-0.4、-0.6、-0.8MPa水势下,所有材料都不能发芽.在-0.2MPa水势下,供试材料的发芽能力都比正常水分(0MPa)下有所下降,且材料间差异显著,NC84173和LA4133发芽最差,而PI114490表现最好,可作为耐旱材料用于育种.  相似文献   

5.
番茄种子萌发期耐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水分胁迫条件(0,-0.2,-0.3,-0.4MPa)对8份番茄种子进行萌发试验,研究了番茄萌发期渗透胁迫对种子萌发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渗透溶液的浓度越高对种子萌发的胁迫程度越大,并且在-0.4MPa水势下,所有材料都不能发芽。在-0.2~-0.3MPa水势下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胚根生长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两种浓度下的萌发耐旱指数具有相关性(r=0.759*)。通过萌发期耐旱指数与各指标的相关分析、聚类分析,认为选用-0.2~-0.3MPa的PEG6000溶液都可进行番茄萌发期耐旱性鉴定,并明确了萌发期耐旱性鉴定的指标体系,为综合评价不同番茄品种萌发期耐旱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利用Na Cl和PEG溶液模拟盐胁迫和水分胁迫,比较等渗Na Cl和PEG胁迫下藜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胁迫解除后幼苗生长状况的差异,探明渗透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水势<-0.6MPa时,PEG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于Na Cl,而在-2.3MPa Na Cl与-1.0MPa PEG条件下种子均不能萌发;随着水势的降低,两种胁迫处理的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均逐渐推迟,并且在同一水势条件下,PEG胁迫的种子初始萌发时间较Na Cl处理时间延长。(2)Na Cl和PEG胁迫下幼苗根茎生长总体呈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但对不同生长指标影响存在差异。在≤-0.6MPa Na Cl和≤-0.8MPa PEG条件下根长较对照显著降低,而在不高于-1.4MPa Na Cl和-0.6MPa PEG时茎长显著降低;在不高于-1.4MPa Na Cl和-0.6MPa PEG时根、茎、苗鲜重均显著低于对照;在低于-1.8MPa Na Cl或-0.8MPa PEG时,藜麦幼苗不能存活。(3)Na Cl处理,根、茎、苗长分别在不低于-1.0、-1.4和-1.0MPa时复水后可恢复至对照水平,甚至高于对照;根、茎、苗重分别在不低于-1.0、-1.8和-1.4MPa时复水后可恢复对照水平,甚至高于对照。前期不同浓度的PEG处理,复水后根茎长度与鲜重均能恢复至对照水平,甚至高于对照。(4)高盐环境降低幼苗根长分配,提高茎长分配,复水后根长与根重分配比例都有所提高,表现出一定的补偿性;干旱胁迫的加剧增加幼苗根长和根生物量的分配,但对幼苗自身根茎生物量分配比例影响不显著。说明藜麦具有很强的耐盐、耐旱及抗环境变化能力,适合在黄土高原引种。  相似文献   

7.
3个榆科树种种子发芽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和适应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聚乙二醇人工模拟水分胁迫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了青檀、朴树和榔榆3个树种种子在干旱逆境下的种子发芽和成苗特性.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3个树种的种子发芽率、成苗率、发芽速率和萌发幼苗胚根、胚轴伸长以及幼苗含水量均随环境水势的降低而下降,种子从发芽到成苗阶段对水分亏缺最敏感.3个树种种子发芽能忍耐的最低环境水势分别为-0.49、-0.32 MPa和-0.15 MPa,种子成苗能忍耐的最低环境水势分别为-0.32、-0.32 MPa和-0.15MPa.水分胁迫解除后,具有生活力的种子能够恢复发芽,但水分胁迫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具有后续作用.3个树种种子发芽对水分胁迫的适应策略主要表现为耐旱发芽和避逆发芽.  相似文献   

8.
供氮形态和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及氮素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水分胁迫条件下水稻生长及氮素积累和分配的影响,采用室内营养液培养及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处理的方法,在苗期设置5种供氮形态(NH_4~+/NO_3~-比为0/100,25/75,50/50,75/25,100/0)和2种水分条件(非水分胁迫和水分胁迫)的组合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NH_4~+/NO_3~-比为25/75处理的株高和叶面积最大,达到100/0处理的1.5和1.3倍.2种水分条件下,NH_4~+/NO_3~-为25/75处理的根长均为最大,其在非水分胁迫和水分胁迫下分别为100/0处理的6.8倍和3.3倍;非水分胁迫条件下植株不同部位氮积累量均高于水分胁迫条件.2种水分条件下,根系氮积累量均以0/100处理最大,茎部氮积累量以100/0处理最大,0/100处理最小;在非水分胁迫条件下,叶片的氮积累以100/0处理最大,水分胁迫下则是以75/25处理最大.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单一供应NO_3~--N可以提高水稻根系中氮素的积累,同时供应NH_4~+和NO_3~-( 75/25配比)可以促进氮在水稻叶片和茎中的积累和分配.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浓度(0、-0.2、-0.3、-0.4 MPa)聚乙二醇(PEG)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对4个辣椒品种种子萌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 6000对辣椒种子萌发的胁迫程度不同,且浓度越高对种子萌发的胁迫程度越大,在-0.4 MPa水势下,所有材料都不能发芽.在-0.2 MPa和-0.3 MPa水势下,种子萌发能力、相对活力指数、胚根生长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10.
不同解磷菌群对豌豆生长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施入不同菌剂的菌群对盆栽豌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得出在给豌豆充分供应氮、钾等其他营养的情况下,解磷菌群能够不同程度的发挥解磷效果。施入解磷菌群能显著增加植株高度16.8%-28.3%,茎节数增加2.4%-17.9%,根系长度增长0.22%-34.5%,根系体积增大15.2%~100%,根系活力增强1.99%~37.7%,地上鲜重增加7.0%-44.4%,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0.92%~44.8%,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1.01%~9.50%,子粒鲜重增加0.60%-44.4%。从不同的磷水平和不同菌群二因素结合来看:在P1、P2水平下,真菌菌群发挥的解磷效果最大,其次是细菌。这与真菌的解磷效果明显强于细菌的结论相符和。P3水平作用不明显,进一步说明在低磷胁迫下,解磷微生物的解磷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与作物的抗干旱胁迫密切相关。本试验以灌浆期的豫麦949和陕麦5号小麦品种为试材,PEG干旱处理72 h后,比较了脱落酸对小麦相对水分含量、叶绿素、丙二醛含量以及产量的影响,并采用反转录半定量PCR方法测定PSII中psbA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明显降低小麦叶片中相对水分和叶绿素含量,增加丙二醛含量,抑制psbA基因的转录,降低小麦的产量,而外源脱落酸能明显缓解这些胁迫反应。与豫麦949相比,陕麦5号中质膜损伤较小,相对水分和叶绿素含量、产量以及psbA基因转录水平的下降也较小,外源脱落酸处理后,各参数也能够恢复到对照水平,说明不同小麦品种的抗干旱胁迫能力与psbA基因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本试验的研究结果也首次发现了外源ABA能够调控干旱胁迫下灌浆期小麦psbA基因的表达,稳定PSII系统中重要基因的转录水平,从而提高灌浆期小麦的抗干旱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2.
花生喷施丰满乐液肥增产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豫东砂土区夏播花生产量水平200kg667m^2左右的生产条件下,花生开花下针以后(7月10日-8月21日)喷施1.25%浓度的丰满乐液肥1~4次,单株结果数增加0.3~2.5个(平均1.7个),单株花生果干重增加0.9—5.2g(平均2.9g),百果重提高1.9~8.7g(平均5.6g),增产花生果13.8~45.8kg/667m^2,增产幅度为8.2%~27.3%(平均19%),平均增产值略超过70元/667m^2。在同样的生产、生态及技术条件下。丰满乐的增产效应好于其它液肥。花生应用丰满乐液肥以喷施3次更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谷子出苗的外界环境最低水分需求和对干旱胁迫的忍耐能力,笔者利用PEG溶液(水势梯度为0~-0.50 Mpa)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大同34号’谷子种子萌发能力的变化及对萌发环境的最低水分需求。结果表明,PEG干旱胁迫通过限制谷子种子有效水分的吸收而抑制其萌发,且随着渗透势的增大,萌发势减弱,主要表现为:累计萌发率、吸水速率、萌发活力、萌发胁迫指数等随胁迫强度的增加而下降,根芽比则随之增加。在-0.5 MPa PEG 6000溶液处理下,谷子萌发耐旱指数的差异性最显著,因此该浓度可作为谷子芽期耐旱性鉴定临界值。  相似文献   

14.
南方地区稻谷入库的水分一般在13.5%~14.5%,经过一个保管周期3~4年时间,为了确保安全,延缓品质的下降,主要通过控制粮温的手段,秋冬季节进行机械通风,度夏高温季节对粮面进行压盖密闭控温。出仓时稻谷的水分一般都在12.0%~13.0%,降低1.0%~1.5%,导致重量损耗,产生数量亏损,同时过低的稻谷水分也不利于加工品质。为了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福州直属库进行了实仓试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5.
不同抗旱性绿豆突变体水分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模拟水分胁迫情况下,对抗旱性不同的3个绿豆突变体即172-3(高抗)、159-1(中抗)、145-1(弱抗)和原材料中绿2号(不抗)在不同生育期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的抗旱生理响应进行了研究,旨在探明其不同的抗性机理。研究发现: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抗旱性强的突变体叶绿素含量减小幅度小,SOD活性、POD活性和NR活性明显高于抗性低的品种,表明水分胁迫对这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程度与绿豆的抗旱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玉米、旱稻、豇豆、棉花叶片气体交换对水分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荆家海  马书尚 《作物学报》1990,16(4):342-348
四种作物叶片气体交换特性对水分胁迫的反应不同。高叶水势下,气孔阻力低,净光合速率是玉米>旱稻>豇豆>棉花,而蒸腾速率是棉花>豇豆>旱稻>玉米。气孔阻力对轻度水分亏缺无反应。随着水分胁迫加剧,叶水势达到某一阈值,气孔阻力突然增加。气孔开始关闭水势阈值分别为:-0.8(玉米)、-0.4(豇豆)、-1.2MPa(旱稻、棉花)。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7.
刘小芳  张岁岐  杨晓青  山仑 《作物学报》2009,35(8):1546-1551
在人工气候室水培条件下,以玉米(Zea mays L.)杂交种F1代户单4号及其母本天四和父本478为材料,用细胞压力探针技术研究了正常供水和PEG-6000模拟–0.2 MPa水分胁迫条件下,玉米根皮层细胞水分关系参数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根皮层细胞的直径、长度和体积均为F1代>母本>父本;正常供水条件下3个玉米品种的根皮层细胞膨压均在0.6 MPa左右且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水分胁迫抑制了细胞的延伸生长且F1代和母本的细胞膨压显著高于父本;根皮层细胞壁体积弹性模量均为父本>母本> F1代,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品种间差异显著;与正常供水条件相比,水分胁迫条件下细胞膨压显著降低,而弹性模量则大幅度提高;在两种水分条件下,水分跨细胞膜运转的半时间均为父本>母本>F1代,且半时间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均显著高于正常供水条件下;HgCl2处理引起了半时间的延长,2-巯基乙醇则部分逆转了HgCl2的效应;在两种水分条件下,根皮层细胞水导均为F1代>母本>父本且品种间差异显著,水分胁迫则显著降低了细胞水导。试验证明杂交种F1代的细胞水平根系吸水能力优于亲本,体现了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木质部液流离子含量调控水稻水分胁迫响应的机制,以水稻品种恒丰优华占为材料,设置非水分胁迫(-PEG)、局部根系水分胁迫(PRD)、全根水分胁迫(+PEG)3种水分条件和铵、硝配比为50/50,100/0,0/100 3个氮素形态,采用PEG模拟水分胁迫的室内全根和分根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不同水分和氮素处理植株干质量、叶绿素含量、木质部液流中K~+、Ca~(2+)和水溶性磷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处理5 d后,与-PEG条件相比,+PEG条件下各处理植株干质量显著下降,其中氮素形态为0/100处理下降最多,达到18.09%;PRD条件下各处理干质量下降较小,氮素形态为100/0处理仅下降了3.72%。在不同水分条件下,-PEG条件各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大,+PEG条件处理的最小,3种水分条件下均以100/0处理的最大,0/100处理的最小,其中处理5达到处理6的1.66倍,处理8达到处理9的2.42倍。处理5 d后,各处理植株的木质部液流钾离子含量和钙离子含量均增加,并且水分胁迫条件的处理均超过非水分胁迫条件的处理,但钾离子以+PEG条件的处理为最大,处理9比处理3提高5.48%,而钙离子则以PRD条件的处理为最大,处理4比处理1增加7.04%,在相同水分条件下,不同氮形态处理之间的钾离子及钙离子含量差异不显著。处理5 d后,试验各处理的木质部液流水溶性磷含量均下降,但-PEG条件的处理下降不显著,+PEG条件和PRD条件的处理下降显著,其中+PEG条件的处理平均下降了14.6%,+PEG和PRD 2种水分胁迫条件下均以50/50处理的降幅最小,0/100处理的降幅最大。这些结果说明,木质部液流中K~+和Ca~(2+)等参与了水稻水分胁迫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一般灌溉计划都是依据土壤水分含量或者气象参数。因为作物对土壤和大气环境两者都有反应,所以依据作物水分状况的灌溉计划将更有效。在近10~1S年以来,采用手持远红外温度计测量植物胁迫变得越来越普遍。采用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WSI)已将大  相似文献   

20.
曹小路 《耕作与栽培》2002,(2):42-42,57
1998-2001年在遵义县柑橘产区山盆镇按正交表L4(2^3)设计进行了温州蜜柑N,P,K的适宜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两种N肥用量对温州蜜柑春梢生长,单果得和果实品质均有显著差异,在施足农家肥的基础上,每年每株施用纯氮1.5kg,P2O5 0.58kg,K2O 1.2kg(N,P,K比例为1.5:0.6:1.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