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百合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左志锐  穆鼎  高俊平  刘春 《园艺学报》2005,32(3):468-472
 对百合野生种及栽培品种共60份材料进行了RAPD分析, 22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224条带,其中163条为多态性带, 多态率为72.77%。UPGMA分类结果将60份百合材料分为两大类群, 第1类群为铁炮与亚洲百合杂交系(L /A) 、野生种、亚洲系百合(A) 、喇叭百合杂交系(T) 及东方与喇叭百合杂交系(O /T) 的聚合, 这一类群在阈值0.668处又被分为两个亚类群; 第2类群为1 份野生种(L. speciosum ) 及铁炮系百合(L) 和东方系百合(O) 的聚合, 其中东方系百合在阈值0.746处又被分为两个亚类群。根据此分类结果, 进行了类群间亲缘关系及品种起源形成分析, 60份百合材料被划分为14个群组。经统计分析, 各群组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与遗传距离的变化呈现相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SRAP标记的百合部分种及品种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明伟  袁素霞  徐有明  刘春  明军 《园艺学报》2011,38(8):1498-1506
 筛选了15对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标记引物,对80个百合种及品种组成的样本进行标记,以所获的144个多态性位点和杂交试验获得的胚数,采用Pritchard分类方法对80个样本进行遗传结构分群分析。将试验样本划分为4个群,群体S1以亚洲百合杂种系的品种及原生种为主,群体S2以铁炮百合系的品种为主,群体S3以东方百合系的品种及原生种为主,群体S4则以OT杂交品种及原生种(S4)为主组成群,分群结果与传统百合杂种系的分类有一定的一致性;以S3群内部分样本杂交获得的胚数量作为亲和性指标与双亲群组分差异相关分析显示:群内双亲群组分差异绝对值与杂交获得胚的数量呈显著相关,表明分群及其组分能够比传统分类更好地体现出各样本间的主成分组成和遗传关系。据此,在百合杂交育种中可将分群以及组分作为亲本选配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秀玲  张红 《现代园艺》2013,(19):41-42
<正>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球根花卉。全球已发现有100多个品种,是世界上有名的四大切花之一。中国是其最主要的起源地,原产50多种,是百合属植物自然分布中心。近年有不少经过人工杂交而培育的新品种,如亚洲百合、麝香百合、香水百合等。其鳞茎由2030片重叠抱合而成,故名百合。栽培类型主要有亚洲百合杂种系、东方百合杂种系与麝香百合杂种系。百合具有卵球形鳞茎,无外膜,由多数肥厚肉质的鳞片抱合而生。高4530片重叠抱合而成,故名百合。栽培类型主要有亚洲百合杂种系、东方百合杂种系与麝香百合杂种系。百合具有卵球形鳞茎,无外膜,由多数肥厚肉质的鳞片抱合而生。高45150cm。叶线形,花着生于茎的顶端形成  相似文献   

4.
百合品种染色体倍性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染色体常规制片技术分析了45个从荷兰引进的百合品种的染色体倍性,包括21个亚洲百合、3个麝香百合、7个东方百合、8个LA杂交品种、2个LO杂交品种、4个OT杂交品种。在21个亚洲百合中,12个品种(‘Eleganza’、‘Monte Negro’、‘Renoir’、‘Black Bird’、‘Butter Pixie’、‘Orange Matrix’、‘Petit Brigitte’、‘Pink Pixie’、‘Lollypop’、‘Red Latin’、‘Marrakech’和‘Pollyanna’)为二倍体(2n = 2x = 24),5个品种(‘Navona’、‘Orange Pixie’、‘Elodie’、‘Vermeer’和‘Lyon’)为三倍体(2n = 3x = 36),4个品种(‘Brunello’、‘Tresor’、‘Val di Sole’和‘Detroit’)为四倍体(2n = 4x = 48);3个麝香百合品种(‘White Heaven’、‘Gelria’和‘White Fox’)为二倍体(2n = 2x = 24);7个东方百合品种(‘Siberia’、‘Sorbonne’、‘Maru’、‘Dynamite’、‘Dordogne’、‘Montezuma’和‘Miss Lucy’)为二倍体(2n = 2x = 24);8个LA杂交品种(‘Brindis’、‘Courier’、‘Pavia’、‘Advantage’、‘Mestre’、‘Mombasa’、‘Pirandello’和‘Serrada’)为三倍体(2n = 3x = 36);两个LO杂交品种(‘Triumphator’和‘White Triumph’)为三倍体(2n = 3x = 36);4个OT杂交品种中‘Yelloween’和‘Red Dutch’为二倍体(2n = 2x = 24),‘Conca D’Or’和‘Golden City’为三倍体(2n = 3x = 36)。该结果表明,组内杂交品种(亚洲百合、东方百合和麝香百合)中,除亚洲百合中有5个三倍体和4个四倍体品种外,其余22个为二倍体品种,因而多数组内杂交品种为二倍体品种;而组间杂交品种(LA、OT和LO),只有OT中2个品种为二倍体,其余12个皆为三倍体。  相似文献   

5.
以毛百合(Lilium dauricum)为母本、有斑百合(L.concolor var.pulchellum)为父本进行常规杂交,通过胚培养成功获得了种间远缘杂交种,对种间杂交亲和性、胚培养和杂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毛百合&#215;有斑百合蒴果膨大率达46.1%,种子有胚率为1.30%,胚培养萌发率为15.2%;4个杂交后代生长旺盛,株高表现出较明显的超亲现象,其他性状呈趋中趋势,杂种植株的花色更偏向橙色。4个杂交后代虽然在花色上与亲本有一定差异,但其它性状均具有双亲的特征,从形态上能证明是真杂种。  相似文献   

6.
以99个百合远缘杂种F1代-麝香百合×亚洲百合(LA)杂种为试材,采用栽培基质接种病原菌的方法对杂种后代的镰刀菌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百合无性系温室人工接种技术成功应用于该远缘杂种,其母本麝香百合‘White Fox’对镰刀菌表现出高感,而父本亚洲百合‘Connecticut King’具有较强抗性,并成功遗传给杂种后代,在后代基因型中实现一系列分离;在后代杂种群体中,大部分基因型对镰刀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F1代镰刀菌抗性基因表达率为70.1%。表明镰刀菌抗性由数量基因控制,通过杂种系间杂交实现百合镰刀菌抗性的渐渗育种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百合新品种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引进的16个百合新品种主要性状的调查分析,综合比较各品种生长的情况和特性,为沈阳地区百合新品种的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LA杂种系的“邦索尔”、“迈斯特”、“蒙巴萨”;OO杂种系的“马龙”、“多顿”;OT杂种系的“美少女”;LO杂种系的“白色凯旋”适宜在沈阳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8.
毛百合×有斑百合种间杂种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百合(Lilium dauricum)为母本、有斑百合(L.concolor var.prlchellum)为父本进行常规杂交,通过胚培养成功获得了种间远缘杂交种,对种问杂交亲和性、胚培养和杂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毛百合×有斑百合蒴果膨大率达46.1%,种子有胚率为1.30%,胚培养萌发率为15.2%;4个杂交后代生长旺盛,株高表现出较明显的超亲现象,其他性状呈趋中趋势,杂种植株的花色更偏向橙色.4个杂交后代虽然在花色上与亲本有一定差异,但其它性状均具有双亲的特征,从形态上能证明是真杂种.  相似文献   

9.
不同百合花粉活力的测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采用染色法和萌发法测定亚洲百合、东方百合、麝香百合品种群的部分栽培品种以及野生种的花粉活力.染色法的测定结果表明:野生种的花粉活力最高,接下来依次为东方百合、麝香百合、亚洲百合品种群的花粉活力最低.萌发法的测定结果表明:野生种的花粉活力最高,接下来依次为麝香百合、亚洲百合,东方百合品种群的花粉活力最低.两种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染色法测定花粉活力是一种较为初步的、简单的方法,它仅能给育种工作提供最基础的花粉存活信息,但不能反映花粉活力的全部信息,而萌发法不仅可以反应花粉的存活状况,而且能进一步反映出花粉的萌发能力.所以,在百合的授粉过程中,需要将染色法的测定结果和萌发法的测定结果综合比较,来指导选配亲本,提高杂交育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以亚洲百合系、LA系(麝香百合×亚洲百合)以及野生原种等7个不同呈色类型百合花被片为试验材料,通过RT-PCR扩增检测3种R2R3-MYBs基因Lh MYB12、LhMYB6和LrMYB15在花被片斑点和斑线中的表达,筛选出具有调控作用的LhMYB12和Lh MYB6,并对其进行全长序列的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LhMYB12在亚洲百合花被片的斑线和溅泼状斑点中表达,LhMYB12和LhMYB6在LA系百合斑线和斑点中表达,在野生原种南川百合(Lilium rosthornii)、湖北百合(L. henryi)和欧洲百合(L. martagon)的花被片不同呈色类型中只有LhMYB12表达,未检测到LrMYB15参与本试验材料的调控。获得的LhMYB12和Lh MYB6全长序列分别为763和797bp,包括ORF区744和705bp,编码247个和234个氨基酸,与已经克隆的百合属LhMYB12、Lh SorMYB12和LhMYB6相似性为78%~88%。表明LhMYB12在百合杂交种和野生原种的呈色类型中均起重要作用,是一个广泛存在的R2R3-MYBs。LhMYB6在LA中与LhMYB12共同发挥作用。本研究揭示了调控百合花被片花青素苷不同呈色类型的R2R3-MYBs在不同品种类群中的差异表达。  相似文献   

11.
百合属植物种子发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敬  雷家军 《北方园艺》2007,(12):126-128
对8种百合属植物的种子性状和发芽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仅毛百合属于地下子叶类型,朝鲜百合、垂花百合、有斑百合、大花卷丹、细叶百合、麝香百合杂种系品种罗瑞拉、亚洲百合杂种系品种布鲁拉诺均属于地上子叶类型.有斑百合、大花卷丹、朝鲜百合、细叶百合、罗瑞拉和布鲁拉诺种子发芽率高,其中罗瑞拉发芽率最高,达91%.毛百合和垂花百合种子发芽率低,低于20%,其中毛百合发芽率仅8.8%.有斑百合种子储藏2 a后其发芽率仍较高,可高达92%.  相似文献   

12.
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分析LA杂交系百合(Lilium longiflorum × Asiatic hybrids)花香释放代谢途径的生物化学规律和遗传特征。对比LA系百合、麝香百合(Longiflorum hybrids)、亚洲百合(Asiatic hybrids)、OT系百合(Oriential hybrids × Trumpet hybrids)4个杂交系的5个品种挥发物释放差异;利用同源克隆从LA百合中克隆得到3个甲羟戊酸合成途径(MVA)中的关键基因。结果表明:5个百合品种花香成分释放存在显著差异,萜烯类化合物的释放规律与香气程度基本一致。LA百合‘爱神’在初开期花香释放达到顶峰,随后逐渐降低;花瓣的香味释放量最大。不同杂交系百合MVA途径合成酶基因(HMGR、MVD、FPS、TPS)的表达模式不同,关键基因的表达量影响最终产物的生成。在LA百合‘爱神’中克隆得到LlaTPS,在开花进程中,LlaTPS表达趋势与萜烯类化合物释放规律相似,表明其是控制萜烯类化合物挥发量的关键基因。LlaTPS cDNA全长1 799 bp,具开放阅读框1 764 bp,共编码587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得出LlaTPS与同属百合‘Siberia’亲缘关系最近,属于TPSb亚家族。克隆得到合成倍半萜前提物质FPP的关键基因--法尼基焦磷酸合酶基因LlaFPPS,cDNA全长1 072 bp,开放阅读框1 056 bp,共编码351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与单子叶植物FPPS蛋白亲缘关系较近。克隆得到焦磷酸甲羟戊酸脱羧酶(MVD)基因LlaMVD(KX034060),cDNA全长1 439 bp,开放阅读框1 275 bp,共编码424个氨基酸;百合MVD与油棕(Elaeis guineensis)、短花药野生稻(Oryza brachyantha)等单子叶植物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3.
施肥对三种切花百合钾素吸收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土培试验方法,研究了施肥与不施肥(对照)条件下东方百合、麝香百合和亚洲百合3个切花百合品种的钾素吸收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进展,各品种的切花百合地上部各器官含钾量均逐渐降低,地下部器官根和鳞茎则依品种和施肥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鳞茎中的钾素支撑切花百合的前期地上部生长的钾素需求,经历的时间3个品种基本一致,均为47 d.钾素快速吸收期品种之间存在差异,东方百合由花芽分化至切花,历时81 d;麝香百合由花芽分化至切花,历时50 d;由亚洲百合10月6日至切花,历时25 d.施肥均提高了3个品种后期整株的钾积累量,但出现时期因品种而不同,东方百合最早、麝香百合次之、亚洲百合最迟.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对3个主要百合栽培品种群的特征和品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亚洲百合具有生长周期较短、茎强度和花朵品质维持好的优点,且花色丰富,但对缺光的敏感性较强;东方百合的花朵大,花型美丽,具芳香气息,对缺光的敏感性不强,然而花色比较单调,生长周期较长,茎强度和花朵品质维持不如亚洲百合和麝香百合好;就生长周期而言,麝香百合介于亚洲百合与东方百合之间,且茎强度和花朵品质维持较好,多数情况下对缺光不敏感,但花色、花型单一。  相似文献   

15.
王丹菲 《北方园艺》2012,(13):92-94
对百合野生种、栽培品种及杂交种种子恒温箱和沙床萌发及生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恒温箱中野生种种子的萌发率较高,普遍在80%以上;栽培品种中麝香百合没有萌发,"布鲁拉诺"、"莱诺"和"马拉客奇"的萌发率都在80%以上,"托里诺"的萌发率较低,为55%;杂交种子中只有"米雷拉"×"托里诺"、"托里诺"×"米雷拉"、"莱诺"×"托里诺"杂交种子能萌发且萌发率都在70%以上。沙床萌发试验中,亚洲百合和以亚洲百合为亲本的杂交种子出苗率最高,其次是渥丹,毛百合没有出苗;大多数百合种子在播种后3~4d开始萌发,在播种后30d左右出现真叶;子叶和真叶的生长基本上都遵循"先快后慢"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