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核桃属植物休眠期的抗寒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核桃属(Juglans)中的普通核桃、核桃楸、河北核桃和黑核桃4个种的18份种质休眠期的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采用电解质渗出率法、组织褐变法及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并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分析了LT50与枝条解剖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休眠期各核桃种质1年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REC)均呈上升趋势;供试种质间抗寒性差异大,LT50在–38 ~–22 ℃之间;种间抗寒性差异明显,依次为黑核桃 > 核桃楸、河北核桃 > 普通核桃。电解质渗出率法、组织褐变法及TTC染色法均可用于休眠期核桃属植物的抗寒性鉴定,尤其以电解质渗出率法准确度高。用略高于大部分核桃种质LT50的温度(–24 ℃)处理枝条,其相对电导率与LT50之间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此温度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以及枝条的LT50均可作为休眠期核桃属抗寒性鉴定的理化指标。核桃属4树种1年生茎粗大致相同的枝条中各组织的厚度差异显著,其中木栓层厚度及其在茎结构中所占的比率与枝条的LT50之间达到极显著负相关,可作为休眠期核桃抗寒性鉴定的形态结构指标。  相似文献   

2.
 以6个不同花色的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品种为试材,通过田间鉴定与测定冬季自然降温过程中叶片相对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LT50),评价其在自然降温过程中的耐寒性,并测定叶片中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自然低温期6个品种寒害指数范围为1.20 ~ 3.65,半致死温度(LT50)范围为﹣13.81 ~﹣5.73 ℃。耐寒性强的品种为‘Cherry Falls’和‘Bedtime Story’,其次为‘Brown Lasso’和‘Black Swan’,耐寒性弱的为‘China Dragon’和‘Caligula’。在自然降温过程中,6个德国鸢尾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均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下降幅度为1.46 ~ 6.51℃不等,并且叶片相对电导率随温度降低呈“S”型上升,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以山葡萄种质资源的成熟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测定了不同梯度低温处理下电导率的变化,采用相对电导率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鉴定不同山葡萄种质资源的抗寒性。结果表明:用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后,拟合度高,所求低温半致死温度准确可信,可作为山葡萄抗寒性鉴定指标;试验的9份山葡萄种质资源间抗寒性存在一定差异,低温半致死温度范围为-31.98~-39.41℃,种质资源的抗寒性与枝条成熟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核桃无融合生殖后代抗寒性的遗传变异情况,对核桃自然授粉后代和无融合生殖后代的1 a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相对电导率变化倍数、半致死温度等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核桃自然授粉后代和无融合生殖后代1 a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相对电导率变化倍数均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增加,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呈倒"S"型曲线;在低温胁迫下,除少数处理外,二者之间的相对电导率、相对电导率变化倍数差异不显著;结合Logistic方程,得到中林1号无融合生殖后代、绵核桃无融合生殖和自然授粉后代的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22.81℃、-20.36℃和-23.71℃,变化幅度较小。由此可见,核桃无融合生殖后代的抗寒性没有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5.
菊花8个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及其抗寒适应性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许瑛  陈发棣 《园艺学报》2008,35(4):559-564
 通过测定秋冬季自然降温过程中菊花脚芽的叶片相对电导率(REC),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的半致死温度(LT50)评价了8个不同花期菊花品种在不同降温时期的抗寒性,并通过生长恢复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自然降温过程中,8个菊花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均随气温的下降而不断降低,但下降幅度因品种而异,从4.0~9.4℃不等。8个品种抗寒性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金陵黄鹤'>'银星'>'奥运晚霞'>'金陵之光'>'奥运锦云'>03(6)-16>03(6)-12>'奥运火炬',植株抗寒性与花期相关性不显著。11月底菊花脚芽恢复生长试验与当月半致死温度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半致死温度可作为菊花抗寒性评价的一个可靠指标。当温度降到-14℃时,供试品种的脚芽均不能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苹果花的抗冻性,比较了M26、M9T337、SH6、SH38、SC1 5种矮化中间砧对瑞雪苹果花抗霜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霜冻处理下,瑞雪花的10%致死温度(LT10)在-3.21~-2.37℃,平均为-2.74℃;半致死温度(LT50)在-6.00~-3.57℃,平均为-4.32℃,边花的抗霜冻能力整体上高于中心花。不同矮化中间砧对瑞雪中心花和边花抗冻性的影响不同,SH38可显著改善瑞雪花的抗冻性,中心花的LT10、LT50分别为-3.21、-4.65℃,边花的LT10、LT50分别为-3.07、-6.00℃。综上所述,推荐在黄土高原产区易发生花期冻害的产地优先选用SH38作为瑞雪的矮化中间砧。  相似文献   

7.
以朱顶红品种‘孔雀花’、‘凤蝶’和孤挺花为试材,研究其在不同低温处理条件下的外部形态变化以及相对电导率变化规律,并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出各自的半致死低温,比较这些品种相对抗寒性的强弱。结果表明:朱顶红和孤挺花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均随温度降低呈S型上升,而且形态上观察受冻情况与电解质外渗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符。‘孔雀花’的半致死低温为-1.99492℃,抗寒性明显偏低;而‘凤蝶’和孤挺花的抗寒性明显强于‘孔雀花’,孤挺花的半致死低温为-6.17733℃,‘凤蝶’的半致死低温为-7.69215℃,二者半致死温度相接近,属于耐寒力较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西北地区枣树主栽品种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西北地区枣树主栽品种抗寒性,对枣树适地适栽提供依据,以该地区9个枣树主栽品种的1 a生休眠枝条为试材,测定了不同低温处理相对电导率(REC),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LT50),确定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9个主栽品种抗寒性差异较大,LT50在-20.16~-32℃,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寻适宜评价苹果砧木抗寒性的方法,将低温半致死温度(LT_(50))和冻害指数相结合而快速准确判断植物的抗寒能力。【方法】以SH1、Y-1、B9、M9T337和M26的1 a生深度休眠期的枝条为试材,对其进行-15℃、-20℃、-25℃、-30℃、-35℃、-40℃低温冷冻12 h,测定低温胁迫后的相对电导率,利用Logistic方程确定LT_(50)的大小,同时采用目测法计算相应胁迫温度下的冻害指数。【结果】经低温胁迫,5个苹果砧木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呈"S"型曲线,相对电导率与胁迫温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利用相对电导率拟合Logistic方程确定的SH1、Y-1、B9、M9T337和M26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6.0℃、-32.7℃、-40.1℃、-23.4℃和-31.3℃。冻害指数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呈不等幅度的上升趋势且在某一低温区出现突然越级的现象。【结论】利用低温半致死温度和冻害指数法可简单快速评价苹果砧木枝条的抗寒性。综合得出,5个苹果砧木枝条的抗寒能力依次为B9 SH1 Y-1 M26 M9T337。  相似文献   

10.
该试验以42个苹果属砧木的一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进行-20、-25、-30、-35、-40℃人工低温冷冻处理,测定供试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在此基础上采用方程拟合求得半致死温度,初步确定42种苹果属砧木的抗寒性,并将供试品种根据半致死温度高低进行抗寒性分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供试材料的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半致死温度最低的为山定子,最高的为沧江海棠,分别为-45.762 4、-26.528 3℃;将42个苹果属砧木根据抗寒性相对强弱分为3类。  相似文献   

11.
低温胁迫下佛手半致死温度测定和抗寒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青皮’和‘矮化’佛手(Citrus medica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为试材,测定不同低温下处理24 h后,叶片的电解质外渗率(REC),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在半致死温度下设置不同处理时间,测定REC、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游离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抗寒性分析。结果表明:佛手REC随温度降低及处理时间延长呈“S”形上升, LT50在-4~ -5℃之间;在LT50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Pro和MDA含量逐渐上升;12~ 24 h为佛手在LT50下冷害发生的临界时间。  相似文献   

12.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香玲’核桃(Juglans regia L.‘Xiangling’)叶片中克隆了1个脱水素基因JrDHN(GenBank 登录号KC503061.1),其全长1 056 bp,具有52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75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具有LEA家族成员的特征多肽序列,属于典型的Y2SK2型脱水素。以核桃18S基因为内参,对‘香玲’核桃JrDHN在4 ℃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诱导下叶片中JrDHN的表达增加,4 ℃处理4 h后达到最大值;自然越冬条件下,花芽中JrDHN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2月份表达量最高,推测JrDHN在核桃对低温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功能。‘香玲’JrDHN在雌花中表达量高,其次是叶片和树皮,在花芽中最低。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JrDHN序列中有30个SNPs位点和11个Indels;单倍型分析显示12份核桃材料可分为10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697。  相似文献   

13.
利用SSR结合表型性状构建寒地梨资源核心种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遵照核心种质构建的原则,采用SSR分子标记手段,对201份砂梨、白梨、秋子梨和西洋梨资源进行分子标记核心种质构建研究,最终确定核心种质36份。其中包括秋子梨26份,占秋子梨原种质的16.9%;白梨5份,占白梨原种质的50%;砂梨4份,占砂梨原种质的21.1%;西洋梨1份,占西洋梨原种质的11.1%。  相似文献   

14.
四种园林树木抗寒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以灯台树、复叶槭、流苏和山桐子幼树1年生休眠枝条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冷冻处理条件下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和钾离子(K+ ) 相对渗出率, 利用Logistic方程计算了各树种的半致死温度(LT50 ) , 并通过苗木生长恢复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 山桐子、复叶槭、流苏和灯台树4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和K+相对渗出率均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呈“S”形上升, 其枝条的LT50分别为- 11.5℃、- 24.9℃、- 20.7℃和- 29.8℃; 其抗寒性顺序依次为: 灯台树>复叶槭>流苏>山桐子, 与枝条恢复生长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核桃属种质资源的EST-SSR标记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用18对EST-SSR引物对核桃属(Juglans L.)中的6个黑核桃组(Sect. Rhysocayon)样品、14个核桃楸组(Sect. Cardiocaryon)样品、28个核桃组(Sect. Juglans)样品和山核桃属(Carya Nutt)中的4个长山核桃(C. illinoinensis Koch.)样品进行了PCR扩增。在18个EST-SSR位点上共获得110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扩增等位基因3 ~ 10个,平均6.1个;各位点的观察杂合度为0.057 ~ 0.574,平均为0.323;各位点PIC值在0.3723 ~ 0.8795之间,平均为0.6890。18对EST-SSR引物在长山核桃、黑核桃组、核桃楸组、铁核桃和核桃样品中,EST-SSR位点平均有效扩增率分别为87.5%、96.3%、98.8%、100%和99.8%,说明核桃EST-SSR在种、属间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聚类分析表明:在属间和核桃属内组间的聚类清晰,结果与传统分类一致。在核桃种内,参试样品可分为新疆、华北和西藏3个地理生态型,来自陕西的核桃样品与来自北京、山东、河南的样品混聚在一起,表明陕西核桃与华北核桃应属于同一地理生态型。在铁核桃种内,‘金沙江铁核桃1’、‘金沙江铁核桃2’与‘永平铁核桃1’聚为铁核桃种。‘三台’和‘丽江铁核桃1’铁核桃样品,还有‘丽江核桃1’与西藏核桃聚在一起,说明‘丽江核桃1’应属于西藏核桃地理生态型,并且部分铁核桃与西藏核桃的亲缘关系较近。这可能是由于铁核桃与核桃混生,自然杂交使一些铁核桃后代含有了核桃基因。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不同立地条件对核桃幼苗生长的影响,以“辽宁1号”核桃种子为试验材料,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土壤相关指标与核桃叶片营养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山坡(未改造)核桃叶片内的含磷量最高,山顶核桃幼苗叶片中铁元素含量较高;在核桃幼苗生长状况方面,山坡(客土)的核桃幼苗株高最高,山谷的核桃幼苗干径显著高于其他3种立地条件上的核桃幼苗。结合相关性分析得出,土壤中的钙、铜含量与核桃幼苗的发芽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铁含量与核桃幼苗的株高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中钙、铁、铜含量与核桃幼苗的干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的pH与叶片中钾、钙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但与叶片中铁、锰、铜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叶片中磷、钾、钙与土壤中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最后经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山谷的含水量、有机质及氮等矿质元素含量适中适宜核桃幼苗的生长,其次是山坡(未改造),然后是山坡(客土),最后是山顶。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核桃叶石油醚提取物对朱砂叶螨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单胺氧化酶、Ca2+Mg2+-ATP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叶石油醚提取物处理朱砂叶螨后,螨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被激活;而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Ca2+Mg2+-ATP酶的活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这可能会引起神经传递的阻断,导致螨体的死亡。结果表明核桃叶作为新型植物源农药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