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用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maxima)上海株、扬州株、南通株等不同地区的6株孢子化卵囊100个·只-1,经嗉囊接种7日龄无球虫黄羽公雏肉鸡,以麦克马斯特氏法计数感染后6~14d每天24h排出的卵囊。结果表明:广州株排卵囊量最多,与凤阳株和龙岩株相近;上海株排卵囊量最少,与扬州株、南通株相近;广州株与上海株、扬州株和南通株均差异显著。各虫株的显露期相似,在感染后第7天排卵囊量达峰值,第6~8天排出的卵囊量占总量的80%~90%,第10天接近0。  相似文献   

2.
为选育制备弱毒疫苗所需的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necatrix)早熟株,以临床表现、平均增重、相对增重率、小肠病变记分、血便记分、死亡率、每克粪便中的卵囊数(OPG)、卵囊总产量和每个卵囊的繁殖能力为指标,研究了E.necatrix早熟株与亲本株的致病性和繁殖力。结果表明该早熟株与其亲本株相比,早熟株的致病性降低了,接种相同剂量时早熟株平均增重、相对增重率高于亲本株,病变记分、血便记分和死亡率均低于亲本株;早熟株产卵高峰提前,繁殖力下降至亲本株的55%左右,符合球虫早熟疫苗株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肠艾美耳球虫内生阶段的多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寄生于家兔小肠内的肠艾美耳球虫内生阶段体内的多糖进行了定性和定位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肠艾美耳球虫的各代裂殖体和大配子内都含有多糖,滋养体和小配子体内也发现了多糖。不同种属的球虫多糖在虫体内分布的位置不同,多糖出现的时期也有所不同,并且再次证明各期虫体内多糖的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4.
肠艾美耳球虫(Eimeria intestinalis)内生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柯氏艾美耳球虫的内生发育包括2代无性繁殖和1代有性繁殖,第1代裂殖生殖阶段的时间为感染后至48h,第2代裂殖生殖阶段的时间为感染后48 ̄84h,配子生殖阶段始于感染后76h。感染后90 ̄138h在肠绒毛中发现成熟的配子体,感染后96h在回肠肠腺中发现卵囊,至138h仍可见。最短孢子化时间为9 ̄12h。柯氏艾美耳球虫的宿主特异性强,不感染虎皮鹦鹉、八哥、鹌鹑和雏鸡。  相似文献   

6.
对斯氏艾美耳球虫的孢子形成过程和内生发育进行了观察。发现斯氏艾美耳球虫的孢子形成过程可分为卵囊质迁移期,孢子囊母体形成期,孢子囊形成期和子孢子发育成熟期四个阶段。当子孢子清晰可见及折光球出现时,即意谓着孢子形成的结束。孢子形成时间在27℃为72小时。内生发育阶段有两代无性生殖,第一代成熟裂殖体出现于感染的第6~7天;第二代出现于第9~10天。两代裂殖体各分A、B两型,其潜隐期为14天。  相似文献   

7.
艾美耳球虫弱毒虫株的返祖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柔嫩艾美耳球虫鸡胚及药物适应株(P25、P30)和巨型艾美耳球虫早熟选育株(P22、P28),分别连续回鸡6代,测定试验鸡的肠道病变及肠道内容物的卵囊密度。结果显示,试验鸡的肠道平均病变程度(1.0以下)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肠道内容物的卵囊密度则基本相似,表明弱毒虫株无返祖现象。  相似文献   

8.
9.
黄艾美耳球虫小配子体发育及其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黄艾美耳球虫小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及小配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小配子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小配子体生长阶段和小配子分化阶段。小配子体生长阶段发生与裂殖生殖相似的核分裂,内部产生裂痕,体积增大;小配子分化阶段,其核上方出现中心粒,同时限制膜连同核、线粒体向带虫空泡中突出,进而中心粒的中央微管消失转变成基粒,二根鞭毛从基粒长出,突入带虫泡;核的致密部进入小配子而成为小配子的核。小配子分  相似文献   

10.
柔嫩艾美耳球虫甘肃株抗药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柔嫩艾美耳球虫甘肃株(E.tenella G S,E t G S)对15日龄雏鸡进行感染,以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抗球虫指数、相对卵囊产量和病变记分减少率为指标,进行综合评定,研究了该虫株对三九球痢灵、地克珠利、氯苯胍和地克珠利氯苯胍合剂等几种常用抗球虫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虫株对三九球痢灵有中度抗药性,对地克珠利和地克珠利氯苯胍合剂有轻度抗药性,对氯苯胍无抗药性。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来自吉林省怀德县、伊通县头道乡和伊通县大虎山等地的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孢子化卵囊,以每只鸡5000,1×104,1×105个的剂量,口服接种7日龄和14日龄无球虫AA肉鸡,对感染后6~13 d每日24 h内所排出的卵囊计数,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7日龄雏鸡接种剂量为5000,1×104个时伊通大虎山株的排卵囊量最多,接种剂量为1×105个时怀德株的排卵囊量最多。14日龄雏鸡接种剂量为5000,1×104个时伊通大虎山株的排卵囊量最多,接种剂量为1×105个时怀德株的排卵囊量最多。结果还显示无论接种剂量相同与否,各虫株均从接种后第6 d开始排卵囊,第7 d达到高峰,第8,9 d开始减少,至第13 d趋于0。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通过对昌吉地区球虫流行病学的调查,选出昌吉地区鸡球虫病病原的优势种柔嫩艾美尔球虫,应用单卵囊分离技术成功分离出纯种球虫虫株,并对其进行早熟系的初步选育。连续传6代后,选择30只15日龄健康无球虫感染鸡随机分成3组(n=10)(Ⅰ、Ⅱ、Ⅲ组),Ⅰ、Ⅱ组分别口服接种等量(1.5×104个/只)经6代选育的早熟株和亲本株孢子化卵囊,Ⅲ组为不接种空白对照组,根据临床表现、成活率、每克粪便中卵囊数(O.P.G)、病变计分等指标判断早熟株与亲本株致病性差异,以及与不感染对照组的差别来衡量选育结果。结果表明早熟株与亲本株、早熟株与对照组的成活率、每克粪便中卵囊数、病变计分的差异不显著,说明了早熟株的致病性没有明显的降低,可能是选育代数过少所致。  相似文献   

13.
将不同地理株及其杂交株的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孢子化卵囊饲喂肉鸡,选择12日龄的AA肉鸡进行免疫,首免的剂量为1×104。免疫10d后攻虫,剂量为1×103。攻虫后以排卵数、增重、粪便记分、盲肠病变记分等指标测定其免疫功能,并计算各株的保护率。结果表明:杂交株的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免疫保护率明显高于亲本株。  相似文献   

14.
肠艾美尔球虫单卵囊分离及ITS-1序列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的鉴定球虫种类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采用单卵囊分离技术,分离肠艾美尔球虫。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艾美尔属球虫18s和5.8sr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内转录间隔区1(ITS-1),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成功地分离出肠艾美尔球虫,其卵囊扩增出434bp清晰条带,且最低能检测出27孢子化卵囊。[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球虫虫种及虫株的准确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选择56只土杂鸡,检测了采自安徽部分地区的7种艾美耳球虫对6种常用抗球虫药的敏感性。根据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病变记分减少率和相对卵囊产量3项指标综合判定,安徽部分地区的柔嫩艾关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堆型艾关耳球虫、和缓艾美耳球虫、早熟艾关耳球虫和哈氏艾美耳球虫的7个混合种对地克珠利、尼卡巴嗪、托曲珠利、磺胺喹嗯啉钠、磺胺氯吡嗪钠和盐霉素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对盐霉素钠、地克珠利和托曲珠利具有重度抗药性,对尼卡巴嗪、磺胺喹嗯啉钠和磺胺氯吡嗪钠具有中度抗药性。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采用单卵囊分离技术,得到1株柔嫩艾美尔球虫(Eimeria tenella),对该株E.tenella的免疫原性做了初步研究,分别用100个卵囊/只,1,000个卵囊/只,10,000个卵囊/只的剂量免疫,以100,000个卵囊/只的剂量攻毒,结果显示,1000个卵囊/只的剂量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1987年,作者用粪检法对河北农业大学鹌鹑饲养室的鹌鹑进行了球虫检查,发现有球虫感染,之后,采用单卵囊分离技术获得纯的Eimeria tsunodai球虫,并通过纯种卵囊扩大感染,对E. tsunodai球虫进行了详细观察及描述。  相似文献   

18.
以5株堆型艾美耳球虫为研究对象,对其顶质体rpoB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并与GenBank上发表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及其他顶复门寄生虫相关序列进行比较,研究顶质体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从堆型艾美耳球虫不同来源虫株均获得了469bp的目的片段,应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对比发现,5株堆型艾美耳球虫的顶质体rpoB序列完全一致,与柔嫩艾美耳球虫相应序列的相似性为92.75%,而与刚地弓形虫和疟原虫的相似性分别为67.23%和64.62%。首次报道了堆型艾美耳球虫rpoB序列,显示rpoB基因序列保守,不同来源堆型艾美耳球虫虫株的序列没有差异,为进一步研究艾美耳球虫的群体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6个灵芝菌株的栽培特性。[方法]通过对南韩灵芝、京大灵芝、美芝、G4、G18和日本紫芝6只灵芝菌株的生长速度、子实体产量和商品性状进行比较,研究6个灵芝菌株的栽培特性。[结果]G4灵芝菌株生长速度较快,产量高,子实体商品性状好,是适宜本地生产推广的灵芝菌株。[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可用于研究灵芝菌种的栽培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