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娇  姜登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196-5198
[目的]比较重庆不同产地野生天麻与栽培天麻的质量。[方法]天麻经超声提取后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素的含量。流动相为乙腈-浓度0.05%磷酸溶液(3∶97,V/V),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柱(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为220 nm;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0℃。[结果]不同产地样品的天麻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同产地的栽培天麻与野生天麻的天麻素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野生天麻的天麻素含量普遍高于栽培天麻。其中以城口栽培的天麻药材和云阳野生药材中天麻素的含量较高;巫山栽培的天麻药材中天麻素的含量最低。[结论]重庆城口县野生和栽培天麻中天麻素的含量远远高于国家标准,因此在该地区建立符合国家GAP要求的天麻种植基地来满足市场的需求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川产天麻不同抽茎开花阶段块茎品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揭示天麻阶段发育块茎的质量变化特性,为天麻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定期原位动态采集天麻开花结实发育阶段块茎,水法蒸制透心,切薄片,50℃恒温烘干,考察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天麻素含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HPLC法测定;天麻多糖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结果]川产天麻各生育阶段块茎的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依次为:箭麻期〉抽花期〉花蕾期〉盛花期〉果实期〉枯萎期,箭麻期块茎的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0.629%和9.894%,天麻素含量(y1)和天麻多糖含量(y2)与累积有效积温(T)回归方程分别为y1=10.024-0.004T(n=6,r=-0.996***),y2=0.606+0.000 8T(n=6,r=-0.935***)。[结论]天麻抽茎-开花-果实-枯萎期块茎的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随阶段发育进程和有效积温增加而显著降低,商品天麻最佳状态为箭麻,在采收天麻果实后枯萎前的块茎均可作为制药和功能食品开发的原料。  相似文献   

3.
分别采用直接晒制和煮制、蒸制后不同干燥方法,以及不同蒸制时间进行昭通天麻加工,比较加工后天麻药材折干率和内在成分含量。结果表明,新鲜天麻直接晒干或直接烘干,干燥时间长,易发生酶促褐变,导致天麻表皮变黑和天麻素含量降低。煮制处理天麻的折干率为20%~24%,天麻素含量为0.36%~0.45%,显著低于蒸制处理的折干率(24%~31%)和天麻素含量(0.66%~1.09%)。天麻煮制后采用传统燃煤烘干或熏硫处理,会增加药材总灰分、浸出物和二氧化硫含量。将天麻蒸制后采用鼓风干燥箱进行高温(55℃)-低温(35℃)变温干燥,药材外观形态较好,天麻素含量可达0.82%。昭通天麻最佳蒸制时间特级为35 min,一级为30 min,二级为20 min,三级为15 min。昭通天麻适宜的干燥方法为蒸制断生后采用鼓风进行高温(55℃)-低温(35℃)变温干燥,蒸制时间以刚透心为宜。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长白山野生乌杆天麻“母麻”和“子麻”药材质量差异,采用TLC法进行定性鉴别;药典法测定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含量;HPLC法测定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含量。结果表明,TLC专属斑点明显;“母麻”与“子麻”水分平均含量分别为8.22%和7.97%,浸出物平均含量分别为27.58%和19.61%,总灰分平均含量为3.41%和2.93%,酸不溶性灰分平均含量分别为0.21%和0.19%,天麻素平均含量分别为(3.424±0.010)mg/g和(3.535±0.322)mg/g,对羟基苯甲醇含量分别为(0.541±0.009)mg/g和(0.793±0.014)mg/g。研究发现,“母麻”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含量均高于“子麻”;“子麻”的天麻素及对羟基苯甲醇含量均高于“母麻”。初步判断“子麻”药用价值更优,本实验结果可为天麻等级划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西藏仿野生种植天麻Gastrodiaelata中天麻素含量,并将其与野生天麻中天麻素的含量进行对比。[方法]采用HPLC测定天麻素含量。[结果]西藏波密县仿野生种植天麻的天麻素介于0.41~2.28 g/kg,其平均含量为0.88 g/kg,比当地野生天麻高4倍。[结论]在生长的生态环境、生长年限、采挖季节相同或较接近情况下,仿野生种植天麻品质高于当地野生天麻。在波密县推广仿野生种植天麻技术切实可行,该项目有较强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初步评价太子参在珠海生产的可能性,测定了珠海生产太子参的总灰分含量、水溶性浸出物和环肽B含量。结果表明:珠海太子参药材薄层色谱鉴别与标准药材一致,水分含量为8.4%、总灰分为2.3%、水溶性浸出物为45.6%,符合标准规定;太子参中环肽B的含量为0.0167%,且与其他产地太子参药材差异不大。结论:珠海生产太子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的相关要求,太子参在珠海种植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11批盐生肉苁蓉药材水分、灰分、浸出物等质量评价参数。[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中的水分测定第一法、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重金属检查法和砷盐检查法测定。[结果]盐生肉苁蓉药材水分不宜超过10%,总灰分不宜超过12%,酸不溶性灰分不宜超过1.7%,65%乙醇热浸法浸出物不宜低于45%,重金属(Pb2+)不超过0.000 5%,砷盐不超过0.000 1%。[结论]该试验方法准确方便、高效、重复性好,可作为盐生肉苁蓉质量控制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乌天麻块茎同原异位天麻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乌天麻块茎同原异位天麻素含量。[方法]采用中国药典-HPLC法。[结果]乌天麻块茎天麻素含量大小顺序为中柱>皮层>表皮,块茎各部位的天麻素含量大小顺序为上段>中段>下段>脐点>芽苞,天麻素含量高于天麻整体块茎的组织结构、部位有中柱、皮层、上段、中段。[结论]乌天麻是优良的天麻品种资源。该研究为乌天麻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安徽大别山区金寨人工种植灵芝的质量。[方法]依据2015版《中国药典》,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鉴别灵芝子实体,采用灰分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分别测定其灰分、浸出物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测定其中多糖、三萜及甾醇含量。[结果]灵芝子实体供试品与对照品在色谱相应位置显现相同颜色荧光斑点;灰分和浸出物含量分别小于3.2%、大于3.0%;多糖、三萜含量分别大于0.90%、0.50%。[结论]安徽大别山区金寨人工种植灵芝质量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要求,可用于开发保健品或疾病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湖南麻阳产甜橙幼果枳实的质量,并与市面上不同产地的枳实进行含量比较。方法 参考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枳实项下的性状、鉴别、水分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等多种方法对湖南麻阳产枳实进行全面的质量研究,对其他产地枳实进行辛弗林含量的测定并与麻阳产枳实进行比较。结果 麻阳产枳实的性状与药典描述相符;显微粉末鉴别也与药典的显微特征相符;水分含量为11.18%,低于药典规定的15%;总灰分为5.14%,低于药典规定的7.0%;浸出物测定结果为26.08%,高于药典规定的12.0%;辛弗林含量为1.08%,远高于药典0.30%的限度,也高于收集的其他几个产地枳实中辛弗林含量。结论 湖南麻阳产枳实按中国药典枳实项下性状鉴别、水分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方法检测均符合标准规定,且辛弗林含量结果远高于药典限度并优于一些市售产品。本研究首次对麻阳产枳实的质量进行评价,对发掘麻阳枳实的质量优势、指导麻阳县甜橙的综合利用、助力精准扶贫有相当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舒伟  张兴国  程方叙  陈雷  杨言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49-15650,15662
[目的]研究红天麻箭麻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的相关性规律,确定其品质特征,为红天麻GAP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川天麻主产区采集传统主流红天麻品系箭麻块茎样品,在原产地室内采用原位动态沙藏法贮藏箭麻;在采样后沙藏10、80、95、175和220 d分别采集天麻块茎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苯酚-硫酸比色法分别测定天麻素含量和天麻多糖含量,并运用SPSS17.0版统计软件分析在红天麻箭麻不同发育阶段进程中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的相关性规律。[结果]川产红天麻箭麻块茎的天麻素和天麻多糖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6%和8.17%;随着天麻沙藏休眠期-萌动期-抽茎开花-果实成熟至腐烂发育阶段进程增加,红天麻箭麻块茎的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下降,且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01),其回归方程分别为:天麻素y1=-2E-08x3-1E-06x2-0.0001x+0.365(R2=0.996),天麻多糖y2=-5E-07x3-1E-06x2-0.008x+8.267(R2=0.996)。[结论]红天麻箭麻品质较优良,其块茎沙藏发育进程和品质下降密切相关,开花后空心和腐烂的红天麻块茎不宜作药用和制药原料。  相似文献   

12.
孙芸  江钰  燕雪花  汪芳  田树革 《安徽农业科学》2012,(9):5181-5182,5184
[目的]测定新疆不同产地2种沙枣果实的水分、总灰分及总黄酮的含量,为建立新疆沙枣质量标准提供试验数据。[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Ⅰ部附录IXH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第1法、附录IXK灰分测定法测定,以芦丁为对照品,NaNO2-Al(NO3)3-NaOH显色体系作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新疆2种不同产地沙枣果实含水量均不超过13.92%,总灰分不高于2.91%;总黄酮含量分别为8.75±0.101 5和2.15±0.065 6 mg/g(n=3)。[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沙枣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宋信莉  刘文  冯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468-8470
[目的]优选AB-8型大孔树脂精制天麻钩藤饮药液的工艺条件。[方法]以天麻素的含量和出膏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和L9(34)正交法对树脂纯化工艺中的最大上样量、上样速度和洗脱剂浓度等参数进行优选。[结果]上柱前平均出膏率为21.252 7%,RSD为1.009 6%;天麻素的平均含量为5.263 mg/g,RSD为0.693%。最佳工艺为最大上样量30 ml、上样速度2 BV/h、洗脱溶剂为浓度40%乙醇、洗脱剂用量165 ml、药液浓度0.5 g/ml、径高比1∶10;在此条件下,浸膏得率为9.98%,天麻素平均含量为13.364 mg/g。[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提高了天麻素的含量,并降低了浸膏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订柴胡药材质量标准。[方法]选取9批不同产地柴胡样品,分别测定其浸出物、总灰分及挥发油吸光度(277 nm)3个指标。[结果]各产地柴胡浸出物含量平均为(13.64±4.73)%,总灰分含量平均为(5.42±1.33)%,挥发油吸光度平均值为0.139±0.044。[结论]柴胡质量标准为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11.0%,总灰分含量不得过7.0%,挥发油吸光度应不得低于0.12(277 nm)。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定符合国家及生产企业中药检验要求的细叶百合花药材质量标准。[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用检测方法分别测定了细叶百合花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浸出物含量。采用吸光光度法测定了细叶百合花醇溶性提取物的吸光度。[结果]依据中药质量标准制定指导原则及相关检测方法,确定细叶百合花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4.00%,总灰分不得超过9.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0%;醇溶性提取物吸光度在(472±2)nm波长处,不得低于0.50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40.00%。[结论]该试验所制定的细叶百合花质量标准符合国家有关中药材质量标准制定要求,能够对细叶百合花的质量进行控制,同时可以用于其他百合花类药材质量控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民族药维药小茴香根的质量标准.[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Ⅸ对中药材小茴香根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重金属进行测定,并按附录方法对中药材粉末进行显微鉴定,寻找小茴香根在显微镜下的最常见的特征性细胞.[结果]中药材小茴香根的质量标准含水量以不得超过9.00%为宜;总灰分不得高于10.5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高于2.50%为宜;冷浸法水溶性浸出物量以不得低于30.00%,热浸法水溶性浸出物量以不得低于45.00%为宜;冷浸法醇溶性浸出物量以不得低于13.00%,热浸法醇溶性浸出物量以不得低于20.00%为宜.[结论]该试验结果为建立维药小茴香根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