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针对传统的解析法和图解法土地面积量算方法存在的缺点,特别是无法高精度的量算大幅面纸质地形图土地面积的问题,本文将CASS应用于大幅面纸质地形图土地面积量算中,从而提高土地面积量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应用控制法量算面积的原理,对福建沿海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量算。文中叙述了控制法的原理,设计了面积量算的程序,并列举部分算例说明其应用。实际量算结果表明控制法是量算土地面积的一种较为严密的方法,值得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3.
几种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模型在湖南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几种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模型在湖南的适用性。[方法]利用衡阳站的日气象观测资料,对4种常用参考作物蒸散量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小型蒸发皿实测值进行月平均值的比较、相关分析及均方差、平均偏差分析。[结果]4个模型计算的月平均值与实测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由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出的参考作物蒸散量与实测值变化趋势的一致性最好,线性相关较好,与实测值偏差最小。能较好地反映当地作物蒸散变化的实际。[结论]Pemmn-Monteith模型在湖南的适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运用AutoCAD程序进行土地面积求算的方法及利用该方法求算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面积和不同类型土地面积的实践,并利用以往的称重面积求算法对AutoCAD求算法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利用AutoCAD求算既简便,又准确。  相似文献   

5.
土地面积量算工作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取得土地数量资料的关键步骤 本文根据在对廊坊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工作中取得的经验 ,提出利用新的方法对四边形宗地面积进行量算  相似文献   

6.
基于平行线原理提出一种新的区域填充算法并运用于环形多边形的面积量算中。首先,绘制一组等间距平行线并计算与多边形边界的交点值;其次,从第二条平行线开始,依次和前一条平行线配对组成一个矩形区域并计算面积;最后,利用自定义的算法判断每个矩形区域两端的小三角形区域是否保留或删除,从而计算出整个环形多边形区域的面积。通过对单一、相交、凹进和凸起、复杂多边形区域面积量算得出的数据表明,该算法能快速准确计算指定区域面积且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7.
马丽  陶佳  杜秋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812-15814
[目的]探讨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法快速计算植物叶片面积的方法。[方法]以杨树叶片为试材,先将叶片样本进行灰度化、二值化和开运算等预处理,得到叶片外部的参考框图像,之后将样本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去除叶柄求出叶片面积,最终编写MATLAB程序。[结果]通过研究叶柄处存在凸出的叶片的去叶柄算法,得到比较精确的纯叶片图像。在对畸变灰度图像二值化过程中采用局部阈值分割和直方图分割相结合的方法,人机交互处理后得到了清晰的边框;在对校正后的灰度图像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运用了最佳阈值分割方法也能得到满意的叶片图像。由此可见,目的和需要不同所采取的方法有很大差别。[结论]采用对精确的数字图像处理方法能快速计算植物叶片面积。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MODIS遥感数据,对呼伦贝尔地区土地荒漠化信息进行提取。[方法]基于空间分辨率为1 km的MODIS遥感数据,选取可以反映不同荒漠化特征的5个指标进行反演,并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对呼伦贝尔地区土地荒漠化信息进行提取。[结果]呼伦贝尔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为33 862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20.36%,且主要以沙质荒漠化为主;通过野外验证及高分辨率解译数据采点验证,此评价方法总体精度达89%以上。[结论]使用文中评价方法进行荒漠化监测,不仅能够对大尺度的荒漠化地区进行监测,而且具有较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MODIS遥感数据,对呼伦贝尔地区土地荒漠化信息进行提取。[方法]基于空间分辨率为1km的MODIS遥感数据,选取可以反映不同荒漠化特征的5个指标进行反演,并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对呼伦贝尔地区土地荒漠化信息进行提取。[结果]呼伦贝尔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为33862km2,占全区总面积的20.36%,且主要以沙质荒漠化为主;通过野外验证及高分辨率解译数据采点验证,此评价方法总体精度达89%以上。[结论]使用文中评价方法进行荒漠化监测,不仅能够对大尺度的荒漠化地区进行监测,而且具有较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半地下式日光温室的土地利用率,解析该类型日光温室土地利用效率的途径。[方法]计算10 m跨度半地下式日光温室,随长度变化,该日光温室的土地利用率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增加跨度对土地利用率的影响。[结果]10 m跨度的半地下日光节能温室最佳室内长度范围80 m以上,其室内生产面积土地利用率的极限在0.50以内,全部生产面积土地利用率的极限在0.62以内。对80~90 m长度的温室其跨度从10 m增加到13 m,土地利用率可以提高2%。[结论]半地下式日光温室的土地利用率较低,增加长度和跨度对提高土地利用率效果有限,应注重采取多种防止热量散失的措施,增加温室的保温性能,同时注重耐低温寡照品种的引用,提高日光温室的种植技术,增加半地下式日光温室的土地生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龙泉市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方法]采用2001和2010年ETM+影像作为数据源,运用Flaash大气校正法和重采样几何校正法对2期影像进行预处理,并通过最大似然法对龙泉市区进行土地利用分类,最后利用现状分类图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龙泉市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2001和2010年研究区农田大量减少,主要去向是森林、建筑用地和裸露地;建筑用地迅速增加,分布类型从分散变为集中;森林覆盖率有所提高。[结论]研究结果为龙泉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GPS快速定位技术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山亭区城镇地籍调查控制测量项目采用D级GPS控制网作为测区首级控制网,利用4台Trimble 5700 GPS双频接收机进行快速静态测量,选用22个点构成骨架网,进行优化设计,利用TrimbleDINI12电子水准仪进行GPS四等水准联测。[结果]通过精度统计及分析,利用快速静态定位测量结合GPS水准成果,能满足C级以下GPS控制测量的要求,利用一定数量和分布均匀的GPS水准点进行高程拟合,能达到四等以下水准测量的精度。[结论]在城镇地籍调查中采用GPS快速定位技术建立首级控制网,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下带来的乌鲁木齐城市热环境问题。[方法]选取1994年7月16日、2008年8月7日的Landsat-5/TM及2015年7月17日的Landsat-8/OLI_TIRS影像数据,利用单窗算法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对反演结果进行空间统计分析,提出从整体至分区的角度分析乌鲁木齐市地表温度时空分布状况,通过对地表温度反演结果归一化处理划分热环境等级,进而研究乌鲁木齐市地表热环境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整体上,1994—2015年地表温度差异较大,平均温度相差15.08℃,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相差近30.00℃,最低温度变化不大。区域上,新市区、沙依巴克区、天山区地表温度历年来一直居高,最低温度一般分布在水磨沟区和乌鲁木齐县。[结论]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热环境效应较为明显,城市高温区有扩散的显著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定量探求海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变化强度与空间分布规律,以期为该地区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支持下,解译并绘制了研究区 40 年(1970~2010 年)5 期(1970 年、1980 年、1990 年、2000 年和 2010 年)的土地利用图,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空间叠加构建了土地利用变化图谱、过程图谱、涨势图谱和演变模式 4 种图谱,分析了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规律。[结果]整体上看,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是40 年来海河流域最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非稳定区域面积占到 35%,海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加强土地科学管理十分必要;1980~1990 年期间各土地利用类型新增转化均最小,形成了增量波动低谷,表明在此时期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化最为平缓。[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转移矩阵法相比,地学信息图谱方法在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面有着明显优势,能够展示兴趣区的空间位置分布,表现出多维空间信息。  相似文献   

15.
卫新东  王筛妮  兰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694-13695,13697
[目的]解决在基准地价评估时,解决某一级别范围内无地价样点或地价样点数量不能满足数理统计要求时如何确定基准地价的问题。[方法]通过建立土地级别和已测算级别基准地价之间的数学函数关系,经过对比分析研究,选择合理模型,计算无地价样点或地价样点数量不足土地级别的基准地价。[结果]经研究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分布规律的分析得出,级别和基准地价之间呈指数关系并建立相关模型,确定了无地价样点的末级土地级别基准地价,通过实例验证,基本符合当地实际。[结论]应用数学模型计算无地价样点或地价样点数量不足情况下的级别基准地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传统土地评价过程中影响因子存在连续值时难以构建评价模型的缺点,提高土地评价知识表达的可解释性,通过对语义属性采用多重分支,利用分支的统计显著性的启发式技术来实现剪枝,提出了基于C4.5算法挖掘分类规则。并利用模糊推理的方法,给出模糊匹配程度的概念,计算出被评价土地样本与各C4.5规则匹配的模糊程度,然后从中找出模糊匹配程度最大的所对应的规则,被评价样本即可被评价为该规则的结果所示的土地等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C4.5算法和模糊判决算法的土地资源评价模型构建方法,通过广东省土地评价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适用于土地评价当中,当选取100条规则作为规则库进行土地评价时,获得了86.67%的数量准确率和84.80%的面积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海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占永  郭伟志  张海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292-8295,8314
[目的]定量探求海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变化强度与空间分布规律,以期为该地区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支持下,解译并绘制了研究区40年(1970~2010年)5期(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图,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空间叠加构建了土地利用变化图谱、过程图谱、涨势图谱和演变模式4种图谱,分析了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规律。[结果]整体上看,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是40年来海河流域最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非稳定区域面积占到35%,海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加强土地科学管理十分必要;1980~1990年期间各土地利用类型新增转化均最小,形成了增量波动低谷,表明在此时期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化最为平缓。[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转移矩阵法相比,地学信息图谱方法在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面有着明显优势,能够展示兴趣区的空间位置分布,表现出多维空间信息。  相似文献   

18.
周厚侠  望勇  徐同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23-15326
[目的]弄清密云县耕地整理潜力,为下一期整治规划服务。[方法]基于密云县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图、1∶50 000地形图以及密云县农用地分等定级数据库,用主成份分析、聚类分析、典型田块调查分析法分析密云县耕地整理潜力状况。[结果]全县耕地整理区面积21 286.23 hm2,通过耕地整理可增加有效耕地1 482.09 hm2,耕地利用率提高潜力为6.9%,其中一级潜力区主要分布在密云县的西南部,面积10 930.61 hm2;二级潜力区面积主要分布密云的西南和东北部,面积为6 479.97 hm2;三级潜力区面积为3 875.65 hm2。[结论]密云县耕地整理潜力较大,空间分布上以西南部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科学性、实用性强的广东省新增水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解决占补平衡过程中水田补充不足的问题。[方法]将GIS空间分析技术、层次分析法及特尔菲法相结合,选取灌溉保证率、地形坡度、田面坡度、有机质含量、田块规模5个因素作为新增水田适宜性评价因子,构建广东省"旱改水"项目新增水田适宜性评价模型,对广东省旱地、可调整地类、未利用地以及现有补充耕地进行新增水田适宜性分析。[结果]研究区新增水田适宜性分为4个等级,即最适宜、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面积分别为366 142、419 483、497 581、179 800 h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5.03%、28.67%、34.01%、12.29%。评价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确认该适宜性评价方法精确、易操作和符合广东省实际情况。[结论]该评价方法及结果为广东省开展"旱改水"工程新增水田实际项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更直接、更全面、更精确地研究浙江省近10年来耕地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挖掘历年的土地调查数据,分析浙江省耕地数量变化情况及其直接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发现,1996-2006年浙江省耕地面积净减少20.8万hm2,减幅为9.8%;耕地变化的自然影响因素中,地形坡度起直接作用,平地及陡坡地耕地减少更为迅速,缓坡地梯田面积有所增加;社会影响因素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用地规模扩展及生态退耕政策的实施直接导致耕地的减少,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减缓了耕地的流失。[结论]耕地减少趋势不可避免,要充分利用更科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更严格的土地政策,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耕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