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鸡新城疫CS2株活疫苗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鸡新城疫CS2株活疫苗9301、9302、9303批和9501、9502批分别在北京、天津等地进行田间试验,共免疫雏鸡35700只,免疫后鸡群均无不良反映,免后10dHI抗体几何平均值(GMT)达到1:64 ̄1:362,起到良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鸡新城疫病毒(NDV)中等毒力毒株CS2株、NDⅠ系、Rokin、Komerov和低毒力LaSota株病毒的脑内致病指数(ICPI)、鸡胚的半数感染量(EID50)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是ICPI分别为1.27~1.52、1.66~1.70、1.46、1.43和0.29~0.5;EID50分别为10^7.5、10^7.5≥10^8.5、10^^7.9和≥10^8.5/0.1ml。用10倍剂量的CS2株病毒注射1月龄和1.5月龄SPE雏鸡,均安全无不良反应,测定CS2株病毒保存期,结果在-20℃保存6年的鸡胚2代(E2)、鸡胚6代(E6)、鸡胚10代(E10)毒的EID50均≥10^7.5/0.1ml。NDCS2株病毒的各项指标均在中等毒力范围内,对鸡胚的半数感染量仍保持原毒(Ⅰ系)的特性,ICPI比原毒有所下 相似文献
3.
4.
鸡新城疫CS2实验疫苗的生产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SPF鸡胚生产出3批CS2实验疫苗,疫苗的病毒价≥108.5ELD50/ml。对2月龄小鸡的最低免疫量(MID)为3~30ELD50。据此,作者们建议对此种小鸡的实用免疫剂量为105ELD50。对这3批疫苗的实验结果显示:10倍的剂量(即106ELD50)对鸡不引起任何不正常现象。免疫持续期达12个月以上。在2~8℃和-15℃中分别保存9和24个月效力不变。 相似文献
5.
6.
对新城疫病毒I系株(Mukteswar)按其在SPF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的蚀斑大小进行筛选,经4次克隆之后,选出了小蚀斑株CS2作为目的株,此株MDT/MLD,ICPI和IVPI分别为52.4小时,0.64和0.23,而其母株I系的分别为48小时,1.7和0.325。此株比I系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7.
对鸡新城疫病毒 (NDV)中等毒力毒株 CS2 株、ND 系、Rokin、Komerov和低毒力La Sota株病毒的脑内致病指数 (ICPI)、鸡胚的半数感染量 (EID50 )等指标进行了测定 ,结果是 ICPI分别为 1 .2 7~ 1 .52、1 .66~ 1 .70、1 .46、1 .43和 0 .2 9~ 0 .5;EID50 分别为 1 0 7.5、1 0 7.5、≥ 1 0 8.5、1 0 7.9和≥ 1 0 8.5/0 .1 ml。用 1 0倍剂量的 CS2 株病毒注射 1月龄和 1 .5月龄 SPF雏鸡 ,均安全无不良反应。测定 CS2 株病毒保存期 ,结果在 - 2 0℃保存 6年的鸡胚 2代 (E2 )、鸡胚 6代 (E6)、鸡胚 1 0代 (E10 )毒的 EID50 均≥ 1 0 7.5/0 .1 ml。ND CS2 株病毒的各项指标均在中等毒力范围内 ,对鸡胚的半数感染量仍保持原毒 ( 系 )的特性 ,ICPI比原毒有所下降。与 NDV Rokin、Komerov毒株相比 ,0 .1 ml鸡胚液中病毒含量较低 ,对鸡胚的毒力较强 ,ICPI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8.
9.
对不同保存年代的鸡新城疫活疫苗种毒HB1株(Ⅱ系)和F株(Ⅲ系)各3批进行了病毒含量测定和免疫原性试验。3批不同保存年代的鸡新城疫病毒HB1株和F株病毒含量均≥108.4EID50/0.1 mL,最小免疫量均≤2500 EID50。结果表明,鸡新城疫病毒HB1株和F株毒种在-70℃分别保存16年和19年,病毒含量和免疫原性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二〇〇〇年版)规定。 相似文献
10.
鸡新城疫(La Sota株)活疫苗抗原病毒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种蛋的母源抗体、种毒的病毒含量、照蛋间隔时间、抗原保存时间、抗原保存温度等。文中主要针对以上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用含新城疫母源抗体越高的种蛋制备的(La Sota株)活疫苗抗原的病毒含量越低;使用病毒含量高的种毒制备的抗原病毒含量高于使用... 相似文献
11.
鸡新城疫流行毒株与标准毒株的交叉免疫保护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新城疫(ND)分离强毒油佐剂灭活苗和NDV La Sota油佐剂灭活苗分别免疫母源抗体平均为2 log2的12日龄公雏。免疫后每隔1周采集血清,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检测HI抗体。免疫后21 d抗体水平达到峰值,抗体水平在6log2以上,维持30 d以上。免疫40 d后,用ND分离强毒株和NDVF48E9分别进行攻毒试验,2种疫苗的保护率均为100%,攻毒结果表明,ND分离强毒株和NDVF48E9株的免疫原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13.
14.
鹅源新城疫病毒自然弱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江苏省某健康鹅群分离并筛选出一株病毒,经鸡胚传代培养和血清学试验,证明该毒株为新城疫病毒。应用电镜技术、生物学特性检测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毒株MDT为146.4h,ICPI为0.375,参照判定标准,确定该毒株为NDV弱毒株。通过RT-PCR方法,扩增出该毒株F基因,并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其F蛋白裂解位点的序列为112G-K-Q-G-R-L117,符合典型的NDV弱毒株的特征,从基因和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证明该毒株为NDV弱毒株,通过绘制的系统发育进化树进行分析,表明该毒株为F基因Ⅰ型新城疫病毒,并将该毒株暂命名为G0405。 相似文献
15.
从发病率为 100%、病死率为 97%的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可凝集鸡的红细胞,血凝价为 28~ 10,且此凝集作用可被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证明所分离的病毒为新城疫病毒。经回归试验、 MDT、 EID50、 ICPI等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病毒为 NDV强毒株,命名为 NL株。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RT-PCR方法对NDV Lasota株的全长F基因进行了扩增与克隆,并对其进行测序。扩出的F基因核苷酸长度为1664bp,单一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53个氨基酸的长肽,序列中有6个糖基化位点,13个半胱氨酸残基,包括完整的F1片段和完整的F2片段。裂解位点区(112-117aa)氨基酸序列为Gly-Arg-Gin-Gly-Arg-Leu,与所有弱毒株在这一区域的序列(Gy-Arg/Lys-Gin-Gly/Ser-Arg-Leu)相符。同源性分析表明,Lasota株F基因与已发表的其它NDVF基因相比,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8%-99%之间,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0%~99%之间。 相似文献
17.
旨在了解猪脾转移因子(TF)对新城疫病毒(NDV)弱毒疫苗LaSota株的免疫增强效果及机制。本研究分别采用不同剂量(10-2、10-3、10-4、10-5羽份) LaSota疫苗株单独(单独免疫组)、LaSota疫苗株与TF联合(联合免疫组)免疫SPF鸡,14 d后以NDV F48E9强毒攻毒,同时设立对照组(非免疫攻毒)和空白组(非免疫非攻毒),并采用ELISA方法与蛋白质芯片技术分别测定外周血IL-4、IFN-γ与IL-12 P40浓度。结果显示,鸡免疫10-2、10-3、10-4、10-5羽份时疫苗攻毒保护率和半数保护量(PD50)如下:单独免疫组分别为100%、55%、0%、0%和0.000 8羽份,联合免疫组分别为100%、75%、0%、0%和0.000 5羽份,对照组和空白组死亡率分别为100%和0%。免疫10-3羽份疫苗后,联合免疫组IL-4和IFN-γ含量均高于其他组,并于第7、14天差异极显著(P<0.01);攻毒后,联合免疫组IL-4、IFN-γ和IL-12 P40含量均高于其他组,IL-4于第1、14天,IFN-γ于第1、3天,IL-12 P40于第1天差异极显著(P<0.01)。综上表明,TF可增强IFN-γ、IL-12介导的细胞免疫和IL-4介导的体液免疫,提高LaSota株弱毒疫苗的免疫保护率,降低疫苗PD50;在抵抗NDV F48E9强毒攻击时,联合免疫组的免疫保护率明显高于单独免疫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