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桓仁山参培育能否成功,培育地选择是关键环节,通过对培育地不同土壤容重、坡向、坡度、林分郁闭度等条件对山参存苗量、生长情况进行试验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山参培育与土壤容重、坡向、坡度、林分郁闭度密切相关,培育山参林地土壤pH值在6.3左右,土壤容重在0.73g/cm3土质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坡向东坡、坡度13°~18°、林分郁闭度0.6~0.7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栽培林下参的试验中,通过对天然林和人工林、不同坡度和坡向、不同土壤容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天然林与人工林冠下栽植林下参均可,但是人工林下栽植林下参的产量明显高于天然林下。林下参的保存率及产量与坡向、坡度有明显的影响关系。土壤密度不同,林下参的保苗率有明显差异,林下参生长的最佳容重范围为0.85~0.95。  相似文献   

3.
不同抚育强度对落叶松林冠下红松和刺龙牙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抚育强度落叶松人工生态公益林林冠下栽植红松、刺龙牙的生长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强度抚育冠下栽植红松、刺龙牙的高生长、地径、保存率及保留林木的生长状况都强于中、小强度抚育林分,40多年生的落叶松人工林采取大强度抚育(蓄积强度50%),林分密度控制在150株·hm-2左右,郁闭度保持在0.5左右时,对落叶松林分及冠下红松、刺龙牙生长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4.
林地龙牙楤木丰产栽培,郁闭度调节是关键环节,通过对疏林地不同郁闭度条件下龙牙楤木栽培的长势情况进行试验调查。试验结果表明,疏林地郁闭度大于0.6的地块不适宜栽培龙牙楤木。  相似文献   

5.
调查分析不同郁闭度林冠下人工更新油松同龄幼林生长状况的差异,为低产林分改造提供合理的采伐强度与伐后保留株数,为不同郁闭度林冠下油松人工幼林适时抚育提供科学依据,加速人工林的培育,使其早日郁闭成林。1998年12月,对官庄林场白城桥营林区226林班5小区10.5hm2的不同郁闭度林冠下的人工更新油松同龄幼林生长状况的差异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现就调查分析情况分述如下。1 调查方法与样地设置选择立地条件、坡向等因子相同,但上层林冠郁闭度不同的10年生油松人工更新幼林为对象。调查时上层郁闭度分别为0…  相似文献   

6.
辽东山区刺龙牙主要栽培模式分别为红松刺龙牙混交模式、次生林下栽培模式、低山低效林下栽培模式,依次记为A区、B区、C区。在标准地内连续4 a调查不同模式对刺龙牙生长、商品芽产量和生理特性等影响。结果表明:A区刺龙牙的当年成活率为98%,2015年保存率为90%,高于B区和C区;A区2013年苗木生长最好,2014年A区植株径高比大于B区和C区,表现出矮壮的特征;经过修剪后A区萌蘖和分枝比例最高;2014年刺龙牙茎杆数量A区C区B区;2015年商品芽产量A区C区B区;A区各时间的净光合速率高于B区和C区。因此,在辽东山区刺龙牙可与其他树种进行混栽,或在郁闭度0.4以下的低产低效林和林缘栽植,通过对刺龙牙进行人工修剪和更新复壮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了找到林下参适宜的生长环境,该文对林下参栽培的立地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林与人工林冠下均可栽植林下参,而人工林的产量高于天然林;在东北坡,坡度24°、土壤容重0.80~1.00 g·cm-3的立地条件下,可以提高林下参的保存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知影响林冠下天然更新数量的主要因子顺次为:草本层盖度,坡向,坡度,坡位,林分郁闭度,灌木层盖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找到林下参适宜的生长环境,该文对林下参栽培的立地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林与人工林冠下均可栽植林下参,而人工林的产量高于天然林;在东北坡,坡度24°、土壤容重0.80~1.00 g·cm-3的立地条件下,可以提高林下参的保存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10.
《林业实用技术》2021,(6):81-82
介绍了刺龙牙(Aralia elata Seem)人工栽培建园技术和温室反季培芽技术,以提高刺龙牙单位面积的优质、高产及反季节高效益栽培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