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为进一步了解小麦新品种商麦167的特征特性和利用价值,根据2014—2017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汇总结果,采用产量对比、 变异系数、 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等分析方法,对商麦167的丰产性、 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商麦167具有较好的丰产性、 稳产性和广适性,群体结构较为合理,高产潜力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全面更详细地了解小麦新品种邢麦13号的生产特性,以2015-2017年度河北省冀中南节水组区域试验的结果资料,通过高稳系数、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邢麦13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邢麦13号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其产量水平主要分布在554.2~585.2 kg/亩,高稳系数HSC为85.34,变异系数9.5%,稳定性参数ai(0.99)1,回归系数为b=0.705 9;成穗数中等,亩穗数45.5万左右,穗粒数34.3粒,千粒重40.2 g,容重812 g/L,分蘖力较强,群体调控能力强,产量构成因素年度间变化小;适合河北省中南部冬麦区中高水肥地块节水种植,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麦新品种平安7号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方法]根据2006—2007年度、2007—2008年度河南省小麦区试试验汇总资料和2008—2009年度河南省小麦生产试验汇总资料,利用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适应度、品种稳定性与适应性(Cosolin)对平安7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平安7号表现出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和适应性广的特点,具有广阔的推广空间。[结论]该研究为平安7号在生产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全面评估冀麦325的生产利用和育种价值,根据2012—2014年国家黄淮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2017—2019年国家黄淮北片旱肥组区域试验、2014—2015年度国家冬小麦黄淮北片水地生产试验和2019—2020年度国家冬小麦黄淮北片旱肥组生产试验的资料,对小麦新品种冀麦325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环境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冀麦325在黄淮北片水地组2012—2013年度区域试验中比对照良星99增产6.89%,2013—2014年度比对照良星99增产6.45%,2014—2015年度生产试验中比对照良星99增产5.59%;在黄淮北片旱肥组2017—2018年度区域试验中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1.45%,2018—2019年度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7.60%,2019—2020年度生产试验中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5.70%。另外,冀麦325产量三要素协调,抗寒性好,抗倒,抗旱。综合分析表明,冀麦325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是适合黄淮北片冬麦区大面积生产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了解冠麦2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本研究结合2016-2017年度和2017-2018年度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及2018-2019年度黄淮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的汇总数据,利用方差分析、高稳系数、适应度等方法对冠麦2号的丰产稳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冠麦2号在3个年度的审定试验中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周麦18,高稳系数均高于对照品种周麦18,适应度分别为86.4%、100.0%和100.0%,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本研究能够为冠麦2号在黄淮南片麦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国审大豆新品种‘周豆23 号’的生产利用价值,以2012—2013 年国家黄淮海大豆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对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分析‘周豆23 号’大豆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结果表明,‘周豆23 号’是一个产量高、丰产性和稳产性均好,适应范围广的品种,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国审大豆新品种‘周豆23号’的生产利用价值,以2012—2013年国家黄淮海大豆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对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分析‘周豆23号’大豆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结果表明,‘周豆23号’是一个产量高、丰产性和稳产性均好,适应范围广的品种,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邢麦4号产量性状分析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麦4号于2004-2005年度和2005-2006年度参加黄淮北片区域试验。以2 a区域试验的数据资料为依据,系统地分析了邢麦4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制定了其实现高产的配套栽培技术。确定了低密度种植、高氮肥追施比例和追施氮肥时间后移等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2012-2014年全国北方片大粒组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考察产量、变异系数、回归系数指标对郑农花13号和对照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郑农花13号属丰产、稳产性较强的高产、优质、多抗花生新品种,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与对照花育19号相比,其平均产量较高,变异系数较小,回归系数大,回归截距小,适于河南省及全国北方大花生区春播和麦套栽培利用。  相似文献   

10.
泗稻15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泗稻15号是201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水稻新品种。根据2013年和2014年江苏省中粳水稻区域试验资料,利用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等方法,比较分析泗稻15号和对照品种(镇稻88、连粳7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在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等方面泗稻15号优于对照品种(镇稻88、连粳7号),适宜在江苏淮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了解棉花品种秋乐5号的生产特性,利用2004-2005年度河南省常规春棉区试和生产试验汇总数据,通过变异系数、变动指数、回归系数、高稳系数等分别对秋乐5号和对照中棉41号进行丰产、稳产、适应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秋乐5号的丰产、稳产、适应性明显优于对照,是一较为理想的高产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采用2012-2015年江苏省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以及2015-2016年国家冬小麦长江中下游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试验资料,以平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和适应度对小麦宁麦26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麦26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均优于对照品种扬麦11和扬麦20,是一个增产潜力大、适合在长江中下游麦区生产上推广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给晋北区裸燕麦生产提供合理利用依据,根据2011—2013年度燕麦新品种生产试验,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对供试品种进行丰产、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冀品1号、坝莜13号、燕2009平均产量分别为2 236.7,2 188.3,2 208.3 kg/hm2,分别比对照晋燕8号增产33.93%,31.04%和32.24%;高稳系数分别为112.12%,110.95%和99.50%,均高于对照晋燕8号;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7.92%,6.86%和17.23%,坝莜13号变异系数小于对照晋燕8号。由此得出,坝莜13号是一个丰产、稳产性高的燕麦新品种,在晋北燕麦种植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全面详细地了解小麦新品种临麦4号的生产特性,以2005—2006年度山东省小麦高肥1组区域试验的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临麦4号和对照品种潍麦8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临麦4号丰产性能高、稳定性能好、适应范围广,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山西农业科学》2017,(11):1747-1750
根据2013年山西省大豆中晚熟区域试验产量结果,通过丰产性指标数、高稳系数、标准差、变异系数、适定性参数、回归系数、稳定性参数多种方法综合分析长豆28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长豆28号是一个产量高、丰产性好和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的大豆新品种,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评价冬小麦新品种庆农9号的丰产、稳产特性,以1999-2002年度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结果为资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庆农9号和对照品种(蓝天4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庆农9号是一个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较广的优质冬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邯玉398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最新选育的玉米杂交种,于2017年通过河北省审定。研究通过综合分析2014-2016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邯玉398产量平均数、变异系数、高稳系数以及产量与环境指数的回归系数得出,邯玉398的高稳系数较高,具有更高的产量潜力,同时其回归系数较对照更小,表明该品种是一个兼具丰产性和稳产性的优良品种,能够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明晰花生品种濮花36号的特征特性和推广价值,根据2013—2014年全国(北方片区)小粒花生区域试验数据,对濮花36号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分析,并利用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法分析濮花36号在北方片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结果表明,濮花36号出仁率较高(76.19%),高于对照品种花育20号,且高于其亲本远杂9102、濮花9327,表现出超亲优势。濮花36号2 a区域试验667 m2平均荚果产量300.65 kg、平均籽仁产量229.20 kg,均高于对照品种花育20号,在19个试点中增产点次达18个,表明濮花36号的丰产性较好。稳产性、适应性分析结果显示,濮花36号的均值-变异系数较小,Shukla变异系数位于2%~10%,高稳系数高于对照品种花育20号,回归系数小于1,说明其具有较好的稳产性、适应性。本研究可为北方花生主产区的品种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汇总资料,采用产量对比、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等多种分析方法对太113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小麦新品种太113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的特点。广泛适应于在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种植,其产量水平在该区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20.
结合2015—2016年度和2016—2017年度国家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及2016—2017年度国家黄淮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数据,利用方差分析、高稳系数法等对驻麦328的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及品质特性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各试验中,驻麦328的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偃展4110,显示出较好的丰产性;驻麦328产量的高稳系数均高于对照品种偃展4110,显示出较好的稳产性;驻麦328在2015—2016年度和2016—2017年度国家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及2016—2017年度国家黄淮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中的适应度分别为100.0%、95.5%、100.0%,显示出较好的适应性;驻麦328对条锈病和叶锈病抗性较强,可作为绿色优良品种推广应用;驻麦328为中筋小麦品种,适用于面条、馒头、包子等传统面制食品的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