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盆栽试验,设置3个干旱胁迫处理(对照、轻度胁迫、重度胁迫),研究干旱胁迫和复水对金沙柚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合成加快,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复水20d后,SOD、POD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和CAT活性与干旱胁迫表现一致,而MDA含量则先下降后上升。各处理下生理指标均随着试验时间推移产生一定程度变化。各生理指标通过协同作用,为金沙柚应对干旱及旱涝急转环境变化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比较干旱胁迫对2种抗旱性不同的柑橘——三湖红橘和三湖化红生长形态、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可以降低2种柑橘的株高,增加根冠比,同时降低三湖化红主根长,增加三湖红橘主根长;此外,干旱胁迫导致2种柑橘幼苗叶片和根系的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三湖红橘叶片脯氨酸含量增幅更大;除三湖红橘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外,干旱胁迫后2种柑橘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升高。酶活性分析表明,干旱胁迫后2种柑橘叶片中SOD和CAT活性均下降,而根中2种酶活性均上升;三湖红橘叶片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根中POD活性显著升高;三湖化红叶片POD活性一直显著高于对照,根中POD活性则显著降低。综上,三湖红橘的抗旱性强于三湖化红可能与其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主根长度增加,根冠比增大从而提高根系水分吸收能力有关。此外,干旱胁迫后渗透物质尤其是叶片脯氨酸的积累和POD活性的升高,也有助于其应对干旱胁迫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干旱胁迫对马铃薯叶片膜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盆栽和控制土壤含水量的方法,在马铃薯盛花期进行干旱胁迫,研究了干旱胁迫对马铃薯不同品种叶片膜保护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叶片RWC(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可溶性蛋白、MDA含量以及CAT、POD、SOD活性在干旱胁迫后发生了变化。其中RWC、脯氨酸、可溶性蛋白、MDA含量和CAT活性经干旱胁迫后均上升,而POD活性均降低,SOD活性变化不一致。马铃薯不同品种叶片膜保护酶系统对干旱胁迫反应的差异反映其抗旱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皂角苗木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皂角Gleditsia sinensis的一年生实生苗进行盆栽控水干旱处理,并测定皂角的各个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现先降后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苗木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相对电导率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干旱胁迫下,POD活性与CAT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脯氨酸含量的关系密切.在轻度干旱胁迫下,皂角表现出一定的抗旱性,可能与POD、CAT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5.
镉胁迫对两个大豆品种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用不同浓度的Cd2 分别处理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幼苗,对其叶片的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以及MD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低浓度的Cd2 胁迫下,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均高于对照。Cd2 胁迫浓度为30 mg/L时,栽培大豆的SOD、CAT活性达到最高,分别比对照高59.74%和39.87%。Cd2 胁迫浓度为50 mg/L时,栽培大豆的POD活性及野生大豆的SOD、CAT活性达到最高,分别比对照高60.39%、61.93%和63%。在Cd2 胁迫浓度为0~100 mg/L时,野生大豆的POD活性随着Cd2 胁迫浓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加,在Cd2 胁迫浓度为100 mg/L时,其POD活性比对照高64.08%。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叶片MDA含量均随着Cd2 胁迫浓度的不断升高而上升,在Cd2 胁迫浓度为100 mg/L条件下,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叶片MDA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85.5%和393.1%。从试验结果看,野生大豆对Cd2 胁迫的抗性要大于栽培大豆。  相似文献   

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镉胁迫对玉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镉浓度升高,叶片的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质膜透性升高。就整个生育时期而言,各处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拔节期含量高,开花期含量下降,蜡熟期含量又有所升高(CH除外)。3种浓度镉胁迫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比达到1%显著水平,低、中、高浓度的镉处理都使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随处理浓度升高而上升,CAT活性随处理浓度升高而下降,POD活性变化不规律。  相似文献   

7.
镉胁迫对玉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镉胁迫对玉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镉浓度升高,叶片的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质膜透性升高。就整个生育时期而言,各处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拔节期含量高,开花期含量下降,蜡熟期含量又有所升高(CH除外)。3种浓度镉胁迫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比达到1%显著水平,低、中、高浓度的镉处理都使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随处理浓度升高而上升,CAT活性随处理浓度升高而下降,POD活性变化不规律。  相似文献   

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镉胁迫对玉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镉浓度升高,叶片的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质膜透性升高.就整个生育时期而言,各处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拔节期含量高,开花期含量下降,蜡熟期含量又有所升高(CH除外).3种浓度镉胁迫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比达到1%显著水平,低、中、高浓度的镉处理都使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随处理浓度升高而上升,CAT活性随处理浓度升高而下降,POD活性变化不规律.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钙信号对毛竹抗旱生理指标的影响,在水分胁迫下用EGTA、LaCl3、heparin、CPZ和CaCl2处理毛竹幼苗后,研究干旱胁迫下毛竹叶片内保护酶活性、脯氨酸、丙二醛、过氧化氢和可溶性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CaCl2处理明显提高了毛竹叶片保护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MDA、脯氨酸和过氧化氢含量;EGTA、LaCl3、heparin和CPZ处理提高了毛竹过氧化氢含量,抑制了SOD和CAT活性的上升,破坏了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但LaCl3和heparin处理对MDA含量的影响不大,heparin和CPZ处理对POD活性没有显著影响。这些结果暗示Ca2+/CaM信使可能主要通过调节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提高毛竹对干旱的适应性,且通过不同的传递路径调节以上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0.
水分胁迫对蒙古黄芪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蒙古黄芪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其保护酶系统(SOD、POD、CAT和APX)、丙二醛、超氧阴离子、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处理下SOD活性上升规律相似,其活性大小为重度干旱(SD)中度干旱(MD)适宜对照(CK);MD和SD中CAT活性在胁迫初期不断升高后期开始降低,POD和APX活性初期缓慢升高后期大幅升高。MD和SD中超氧阴离子在后期开始升高且升高幅度高于CK。丙二醛含量初期和后期都有较大降幅。可溶性蛋白在胁迫初期显著升高,后期SD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较大。SD中脯氨酸含量积累明显。研究结果认为,在外部环境变化后,蒙古黄芪的保护酶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会发生变化以适应外部环境,维持植株的正常生理代谢,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11.
干旱胁迫对防风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下防风保护酶系统与其适应干旱的生理机制。【方法】以2年生防风为材料,于2014-04-28-2015-08-30,采用室外盆栽人工模拟干旱胁迫方法,根据当地(长春市)降水实际,设计3个处理,分别为严重干旱处理(SD,处理期内供水200mm)、轻度干旱处理(LD,处理期内供水400mm)、对照处理(CK,处理期内供水600mm),其灌水量分别相当于全年降水量200,400和600mm,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处理对防风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和丙二醛(MDA)、脯氨酸及色原酮含量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前期,不同处理防风SOD、POD、CAT活性及MDA和脯氨酸含量均呈增加趋势;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SOD、POD、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达到最高值后呈现下降趋势,而MDA含量直到干旱胁迫结束一直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不同干旱胁迫处理防风色原酮含量变化各不相同,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各处理下防风叶片色原酮含量达到高峰后呈现下降趋势,但LD处理远高于SD和CK处理。随着胁迫程度加重,SOD酶活性与色原酮含量的相关系数不断增大,SD处理下二者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防风栽培过程中,适当控制土壤水分(轻度干旱胁迫)可促进叶片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提高,有利于防风植株健壮生长并最终提高色原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亚低温下干旱胁迫对番茄幼苗叶片水分状况以及活性氧代谢系统的影响,为日光温室冬春季水分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金鹏1号"番茄为材料,利用植物气候箱,采用盆栽试验,以常温(昼/夜温度25℃/18℃)下正常水分(田间持水量的75%~85%)处理为对照,研究了常温下干旱胁迫(田间持水量的55%~65%,以下简称干旱胁迫)处理及亚低温(昼/夜温度15℃/8℃)下正常水分(以下简称亚低温)处理和干旱胁迫(以下简称亚低温干旱胁迫)处理的番茄幼苗叶片中水分含量、渗透调节物质、活性氧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及AsA-GSH循环物质的变化。【结果】亚低温处理下番茄叶片水分含量减少,亚低温干旱处理不会进一步加剧水分的减少,但影响番茄叶片水分的恢复。干旱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以脯氨酸为主,亚低温胁迫下以可溶性糖为主,亚低温干旱胁迫下两者含量均最高。亚低温干旱胁迫比单一胁迫处理叶片MDA含量高、细胞膜相对透性大。不同处理的活性氧产生及清除机制不同,亚低温处理下活性氧积累主要为超氧阴离子,活性氧清除以SOD及CAT为主;干旱胁迫下则主要为过氧化氢,活性氧清除以SOD及POD为主;亚低温干旱胁迫下,活性氧积累最多,SOD和CAT活性最高。与对照相比,在亚低温干旱胁迫下,AsA-GSH循环中APX活性、GR活性、AsA含量和GSSG含量均最高。【结论】设施栽培番茄叶片对亚低温胁迫比干旱胁迫更敏感,科学灌水可减少亚低温对番茄幼苗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3.
以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测定苦豆子幼苗叶片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以及抗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苦豆子叶片质膜相对透性逐渐增高,叶片中MD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最后又有所下降,长时间重度胁迫促使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POD、CAT和SOD 3种保护酶先后交替发挥作用,胁迫初期以POD和CAT为主,胁迫中期以POD与SOD为主,胁迫后期以CAT和SOD为主.相关分析表明,Pro含量与质膜相对透性、SOD活性、POD活性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CAT活性与POD活性、MDA含量极显著负相关.苦豆子幼苗对干旱胁迫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抗旱性强的甜叶菊种质资源,研究了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甜叶菊幼苗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逐渐增强,不同基因型甜叶菊的SOD、POD和CAT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MDA、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逐渐升高,在重度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含量急剧升高;基因型J-LZ-09的脯氨酸含量最高,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其SOD和POD活性较CK分别增加了16.05%和32.69%; HX-2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幅最大,较CK分别提高了13.2倍和1.2倍。  相似文献   

1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100、150、200、250、300 mg/L)外源甜菜碱(GB)、脯氨酸(Pro)和葡萄糖(Glc)对干旱胁迫下商洛黄芩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外源渗透调节物质对干旱胁迫下黄芩幼苗的各项生理指标影响显著(P<0.05),并以200 mg/L GB处理对根冠比、叶绿素含量、SOD活性、MDA含量、相对电导率、CAT活性的影响最显著,叶绿素含量、SOD活性、CAT活性的增幅分别为70.6%、15.7%、20.8%,根冠比、MDA含量、相对电导率的降幅分别为34.3%、35.3%和27.2%;以200 mg/L Glc处理对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的影响最显著,增幅分别为43.0%和20.0%;以200 mg/L Pro处理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最显著,较对照的增幅达17.4%。因此,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渗透调节物质可以缓解黄芩幼苗遭受的干旱胁迫,提高其抗旱能力,且以200 mg/L GB的效果最佳,200 mg/L Glc次之。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甜叶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筛选抗旱性强的甜叶菊种质资源,研究了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甜叶菊幼苗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逐渐增强,不同基因型甜叶菊的SOD、POD和CAT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MDA、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逐渐升高,在重度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含量急剧升高;基因型J-LZ-09的脯氨酸含量最高,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其SOD和POD活性较CK分别增加了16.05%和32.69%; HX-2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幅最大,较CK分别提高了13.2倍和1.2倍。  相似文献   

17.
罗海澜  罗海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568-9570
[目的]研究枳在几种胁迫下的生理响应。[方法]以1年生枳实生苗为材料,测定低温、干旱、盐胁迫下枳叶的生理指标。[结果]枳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低温胁迫10 d后显著增强,干旱、盐胁迫过程变化趋势一致,先小幅增强,后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3种处理过程中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比对照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与POD活性类似,只是低温、干旱胁迫中应答迟缓;游离脯氨酸(Pro)的含量在3种胁迫下均比对照高,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Pro的含量逐渐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低温胁迫过程中快速大幅度上升,在干旱、盐胁迫过程中变化不明显。[结论]明晰了胁迫下枳叶片相关几种酶和成分的变化规律,为枳栽培和抗性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城市公共绿地的日常养护管理及景观营造寻求抗旱性好的品种提供依据,以正常养护为对照,通过设置停水5 d、10 d 和15 d 3种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了3个草地早熟禾品种的抗旱特性。结果表明:1)相对含水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各品种叶片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干旱胁迫15d 时,优异、兰肯和午夜叶片相对含水量分别下降25.52%、29.25%和12.39%。2)叶绿素含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3个草地早熟禾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干旱胁迫至15 d 时,优异、兰肯和午夜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38.46%、53.29%和39.29%。3)脯氨酸含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3个品种叶片脯氨酸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当干旱胁迫至15 d 时,午夜脯氨酸含量积累最多,为对照的6.03倍;兰肯脯氨酸含量积累最少,为对照的2.80倍。4)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3个草地早熟禾品种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干旱胁迫至10 d 后,午夜的可溶性蛋白显著高于优异和兰肯。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3个草地早熟禾品种 POD 活性呈上升趋势;15 d 时,午夜 POD 活性最高可达83.1 U/(min·g FW),为对照的1.91倍;兰肯最低,为对照的1.60倍;抗旱性顺序为午夜>优异>兰肯。3个草地早熟禾品种均具有一定抗旱特性,午夜抗旱性适应能力最强,兰肯的适应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多效唑对毛竹抗旱性的影响,进行了多效唑质量浓度为0和40 mg/L、基质相对含水量为30%(干旱胁迫)和70%(正常供水),共4个处理的毛竹实生苗盆栽试验。在干旱胁迫的第7天、14天和21天测定各处理的实生苗膜脂过氧化酶和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在干旱胁迫第21天测定苗高增量、生物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结果表明:相对于正常供水,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毛竹实生苗的苗高增量、总生物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显著提高了根冠比、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脯氨酸(Pr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在干旱胁迫下,施加多效唑显著降低了苗高增量,使其达到最低值1.50 cm,而根冠比达到最大值1.35;多效唑处理可显著提高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及SOD、POD、CAT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在正常供水条件下,多效唑处理的效应与干旱胁迫下的作用类似,但作用强度不及后者。综上可见,在干旱胁迫下,多效唑处理通过提高毛竹实生苗的根冠比、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总生物量和叶片丙二醛含量而增强其抗旱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镉胁迫对玉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镉浓度升高,叶片的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质膜透性升高。就整个生育时期而言,各处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拔节期含量高,开花期含量下降,蜡熟期含量又有所升高(CH除外)。3种浓度镉胁迫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比达到1%显著水平,低、中、高浓度的镉处理都使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随处理浓度升高而上升,CAT活性随处理浓度升高而下降,POD活性变化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