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研究评价了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对靶动物犬的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剂量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选用24只健康史宾格犬随机分成4组,试验组分别按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临床推荐剂量的1倍(2 mg/kg)、3倍(6 mg/kg)、5倍(10 mg/kg)肌内注射给药,空白对照组肌内注射给予注射用水,连续给药5 d。给药后观察临床症状,并于不同时间点(给药前、给药中、给药后)采集血液进行血常规以及血液生化指标测定。试验结束后尸体剖检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试验犬只精神正常,无死亡,无其他不良反应。各试验组部分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值在给药前后存在一定的显著性差异,但基本上都在参考值范围内波动。尸体剖检无明显眼观病理变化,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高剂量组与对照组脏器组织(肝、心、脾、肺、肾)均无异常,无明显病理变化。以上结果表明,氟尼甲葡辛胺注射液在2~10 mg/kg对犬的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影响小,无毒性反应,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研究国产烯丙孕素内服溶液的临床药效和靶动物安全性,为其新兽药注册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通过发情间隔、发情率、发情集中度、妊娠率等指标评价烯丙孕素内服溶液调控母猪同期发情的临床效果;通过比较给药前后的临床体征、血常规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变化,评价烯丙孕素内服溶液对靶动物母猪的安全性。实验性临床试验中,国产烯丙孕素内服溶液高(25 mg·d-1)、中(20 mg·d-1)、低(10 mg·d-1)剂量组以及空白对照组的母猪从停药到出现发情反应的间隔时间分别为(3.45±0.81)(3.35±0.66)(5.21±2.65)和(11.71±5.39)d,发情率分别为100%(20/20)、100%(20/20)、95%(19/20)、70%(7/10)。扩大临床试验中,国产烯丙孕素内服溶液组和进口药物对照组的母猪在药物调控下均表现出良好的同期发情效果,发情间隔分别为(3.59±1.07)d和(3.75±1.22)d,发情率分别为96.72%(59/61)和98.33%(59/60)。靶动物安全性试验中,国产烯丙孕素内服溶液在5倍推荐剂量(100 mg·d-1)范围内对母猪的血液生理生化功能和主要脏器未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结果表明,国产烯丙孕素内服溶液调控母猪同期发情,一次量20 mg,连续给药18 d,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静松灵对水牛呈现较好的镇静、镇痛和肌肉松驰效果。但大剂量肌注的安全性未见有报道。材料及方法试验牛通过临床观察确为痛觉灵敏,神志清楚,健康水牛8头,公母各半,分两组,试验前绝食12h。剂量Ⅰ组每kg体重0.90—0.96mg,Ⅱ组是每kg体重1.30—1.50mg,2%静松灵注射液肌注。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吡喹酮(Praziquantel)对龟鳖临床驱虫的安全及有效使用,试验设4组,采用胃插管方式给中华草龟Chinemys reevesiis(雌、雄龟体质量平均为0.745、0.361 kg)灌胃吡喹酮驱虫药,在给药前后设定10个采血时间点(0~96 h),于背颈静脉窦连续采血,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测定中华草龟血浆内的吡喹酮药物浓度,用Kinetic 4.4药代分析软件进行模型分析和参数计算,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次数对吡喹酮在中华草龟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与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灌胃吡喹酮在中华草龟体内的药时数据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并出现了双峰效应,首峰位于0.5 h(试验Ⅰ、Ⅱ、Ⅳ组)或3 h(试验Ⅲ组),第二峰位于12 h(试验Ⅰ组和Ⅳ组)和72 h(试验Ⅱ组和Ⅲ组);获得4个试验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试验Ⅰ组[剂量30 mg/kg(体质量),单次,雌性]的T_(max)=15.949 h、C_(max)=0.615μg/mL、AUC=26.664μg/(mL·h),试验Ⅱ组(剂量30 mg/kg,单次,雄性)的T_(max)=74.857 h、C_(max)=0.592μg/mL、AUC=123.427μg/(mL·h),试验Ⅲ组(剂量15 mg/kg,单次,雄性)的T_(max)=75.523 h、C_(max)=0.234μg/mL、AUC=48.760μg/(mL·h),试验Ⅳ组(剂量10 mg/kg, 3次,雌性)的T_(max)=14.161 h、C_(max)=0.303μg/mL、AUC=15.726μg/(mL·h);经灌胃给药,中华草龟对吡喹酮的吸收慢且少,但分布相对较广,雄性中华草龟的吸收速率、消除速率均小于雌性,雌、雄龟的吸收代谢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单次给药组(剂量15、30 mg/kg)的试验龟均出现了强烈的不良反应,剖检发现,肝脏、肾脏、肌肉等组织器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或坏死;多次给药组(剂量10 mg/kg,3次)仅有一只(A4,192 h)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研究表明,龟鳖临床上使用吡喹酮驱虫,推荐单次灌胃剂量为10 mg/kg(体质量)以下,如需要提高剂量可多次给药,给药次数控制在3次以内,给药间隔时间为3 h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种药物对高原型牦牛多头蚴病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感染多头蚴病的高原型牦牛60头,将其随机分为A、B、C、D、E 5组,每组12头。其中A组以吡喹酮片剂35 mg/kg的剂量进行治疗;B组以吡喹酮片剂70 mg/kg的剂量进行治疗;C组以阿苯达唑干混悬剂25 mg/kg的剂量进行治疗;D组以阿苯达唑干混悬剂50mg/kg的剂量进行治疗;E组则为阳性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A组治愈率为75%、B组治愈率为91.7%、C组治愈率为83.3%、D组治愈率为83.3%。E组均死亡。且B组病牛的症状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了好转。结论:以吡喹酮片剂70 mg/kg的剂量治疗高原型牦牛多头蚴病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用常州动物药品厂生产的阿苯达唑(Anbendazole)原粉对山羊自然感染的寄生蠕虫(胃肠道多种线虫、绦虫和脑多头蚴)进行不同剂量驱虫试验。结果表明,对线虫20 mg/kg剂量用药后72 h虫卵转阴率为0;对绦虫20 mg/kg剂量用药后72 h虫卵转阴率为14.3%;对脑多头蚴20 mg/kg+40 mg/kg+60 mg/kg增量法用药后治愈率为0。表明该药没有驱虫效果。  相似文献   

7.
吡喹酮脂肪/淀粉药饵驱除犬25日龄细粒棘球绦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2.5,5.0和7.5mg/kg剂量吡喹酮,采用脂肪/淀粉药饵对25日龄犬细粒棘球绦虫进行驱除试验,结果三种剂量均获得了100%的驱虫效果。  相似文献   

8.
应用多拉菌素注射剂分别按0.2、0.3、0.4mg/kg肌肉注射,进行对猪驱除效果观察。在给药后7、14d临床检查,0.2mg/kg剂量对猪血虱驱虫效果达中效;0.3、0.4mg/kg剂量对猪血虱的驱虫率均达100%,用药后至出栏的几个月内未出现复发。在给药后14d粪检,0.2mg/kg剂量组对猪蛔虫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分别为70%和88.8%;0.3、0.4mg/kg组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均达100%。表明多拉菌素注射剂0.3、0.4mg/kg剂量驱除猪蛔虫和猪血虱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9.
考察吡喹酮在不同溶媒中的溶解度、稳定性和对小鼠的刺激性,研制出了200 mg/mL的吡喹酮注射剂。用此注射剂对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22 d后的小鼠进行了肌肉注射治疗试验。结果表明:200 mg/mL吡喹酮注射剂对日本血吸虫病小鼠的治疗效果良好,减虫率可达100%。该注射剂在室温自然条件下避光保存8个月或在80℃恒温24 h,其颜色及吡喹酮的浓度均无变化。小鼠注射给药部位没有炎症和组织坏死变化。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猪单剂量口服、静注40 mg/kg.bw卡巴匹林钙后其代谢产物阿司匹林和水杨酸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并按照1、3、5倍推荐剂量进行了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对靶动物猪的安全性试验。药动学试验通过HPLC-UV测定不同采样时间点的血药浓度,数据用Win Nonlin5.2.1软件的非房室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卡巴匹林钙给药后,代谢产物阿司匹林和水杨酸达峰快,峰浓度高。安全性评价试验则通过测定血常规、血生化指标来评估。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WBC、RBC、HGB等血液生理常规指标及AST、GLU、TG、TC等血液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差异,临床也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结果表明,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5倍推荐剂量给药,对靶动物猪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开展了泰地罗新注射液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对仔猪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保护作用研究。【方法】体外抑菌活性中,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以泰拉霉素为对照,测定泰地罗新对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对仔猪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保护作用中,选择菌量为1×10 10 CFU·mL -1的副猪嗜血杆菌细菌悬液0.5 mL·kg -1bw作为攻毒剂量,进行腹腔注射,复制病理模型。将泰地罗新以2、4、8 mg·kg -1bw 3个剂量,泰拉霉2.5 mg·kg -1bw单次肌肉注射,治疗人工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仔猪;在病死猪病料病原菌分离与鉴定中,挑取分离纯化后的副猪嗜血杆菌菌落进行基因组DNA提取,针对副猪嗜血杆菌16sRNA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后检验目的DNA片段碱基序列长度。 【结果】体外抑菌结果显示,泰地罗新注射液对副猪嗜血杆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的MIC分别为0.06—8.00、0.06—8.00、0.25—1.00、2.00—32.00 μg·mL -1,MIC50分别为0.5、2.0、4.0、0.5 μg·mL -1,MIC90为2、8、16、1 μg·mL -1,结果表明,泰地罗新注射液对副猪嗜血杆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抑菌效果较强,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抑菌效果较弱;DNA目标片段PCR扩增结果显示,PCR扩增目标片段长度均与文献报道中预测条带一致,特异性片段长度为820bp左右,结果表明,病死猪只均死于副猪嗜血杆菌感染;体内治疗试验结果显示,泰地罗新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增重分别为(2.5±0.2)、(2.9±0.2)、(2.9±0.3)kg,死亡率分别为40%、0、0,有效率分别为40%、100%、100%,治愈率分别为40%、100%、100%;泰拉霉素注射液组增重为(3.0±0.2)kg,死亡率为10%,有效率为90%,治愈率为80%;感染不给药组增重为(2.1±0.1)kg,死亡率为70%。结果表明,泰地罗新注射液高、中剂量组与泰拉霉素对照药物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能迅速的减轻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泰地罗新低剂量组治疗效果与感染不给药组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泰地罗新注射液按4 mg·kg -1bw临床推荐给药剂量,可有效治疗由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饲料添加剂半胱胺对牙鲆的毒性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和口腔灌服2种方式按等对数浓度梯度进行半胱胺对牙鲆的急性毒性试验,同时采用一次腹腔注射方式以100 mg/kg BW的半胱胺剂量对牙鲆进行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急性毒性试验表明,腹腔注射组半胱胺96 h的LD50为263.6 mg/kg BW,95%可信区间为237.40~292.80 mg/kg BW,其安全剂量为26.36 mg/kg BW。口腔灌服组半胱胺96 h的LD50为1754.70 mg/kg BW,95%可信区间为1534.60~2006.30 mg/kg BW,其安全剂量为175.47 mg/kg BW。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在注射100 mg/kg BW半胱胺后2 h,与对照相比,牙鲆血浆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血浆谷草转氨酶活性随注射时间有所升高,谷丙转氨酶活性随注射时间有所降低。[结论]半胱胺对牙鲆的毒性属于低等毒性。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香菇多糖对靶动物鸡的安全性, 选取15日龄健康海兰鸡200羽,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3个给药组分别在饮水中按临床推荐给药量的5倍(100 mg/L)、3倍(60 mg/L)、1倍(20 mg/L) 添加香菇多糖,连饮5天,对照组不给药。给药后连续观察至停药后第7天;通过对一般临床症状、生长性能、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病理组织学等观察和检测, 结果表明:香菇多糖按20 mg/L~100 mg/L浓度混饮对靶动物鸡无明显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新型伊维菌素纳米乳对靶动物牛的安全性。将24 头牛随机分成4 组设空白对照、1 倍推荐剂 量3 倍剂量5 倍剂量处理各处理6 头牛分别按照0,0.2,0.6,1.0 mg/kg 体重给药,二次给药后于颈静脉采集全血和抗凝血进行血液生化和血液学检测。结果显示,所有试验牛在给药后的各项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均在正常值范 围内各项指标变化差异不显著。各处理试验牛的心、肝、肺、肾等实质器官病理检测结果无明显异常。试验结果表 明,该新型伊维菌素纳米乳制剂对牛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CO2超临界和乙醇提取蜂胶对大鼠降血脂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用健康雄性SD大鼠,给予高脂颗粒饲料喂饲后第9 d,大鼠眶静脉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值。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给予聚乙二醇400)、超临界蜂胶高剂量组(600 mg/kg BW)、超临界蜂胶中剂量组(300 mg/kg BW)、超临界蜂胶低剂量组(150 mg/kg BW);对照组2(给予食用油)、乙醇提取蜂胶高剂量组(600 mg/kg BW)、乙醇提取蜂胶中剂量组(300 mg/kg BW)、乙醇提取蜂胶低剂量组(150 mg/kg BW)8个组。分组后连续4周蜂胶灌胃,同时各组大鼠继续给予高脂颗粒饲料喂饲,之后各组大鼠取血测定TC、TG和HDL-C。结果表明:喂蜂胶28 d后,只有超临界蜂胶高剂量组(600 mg/kg BW)的TG值和乙醇提取蜂胶高剂量组(600 mg/kg BW)的TC值分别与相对照组差异显著,其它指标都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柠檬酸对小鼠肝脏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柠檬酸对小鼠肝脏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将40只健康昆明品系小白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柠檬酸高(480 mg/kg)、中(240 mg/kg)、低(120 mg/kg)剂量组.各组小鼠每周腹腔注射相应试剂0.2 mL,连续2周,第2次注射7 d后取肝组织制作匀浆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制作石蜡切片,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柠檬酸组小鼠肝脏组织T-SOD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各剂量组MDA含量差异不显著.显微镜观察可知,柠檬酸组小鼠出现肝细胞索排列紊乱,中央静脉大量淤血,周围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7.
当归注射液对辐射损伤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当归注射液对辐射损伤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检测刀豆球蛋白A(ConcanavaliaA,ConA)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结果:1mg/kg和10mg/kg和100mg/kg的当归注射液加照射组ConA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比单纯照射组明显增加。随着当归剂量的增加.当归注射液(1000mg/kg)加照射组ConA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与单纯照射组比无明显变化。结论:低浓度的当归注射液对辐射损伤小鼠免疫功能具有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5-氟尿嘧啶的药效、毒性与给药剂量之间的关系,采用BALB/c小鼠来源的CT26结肠癌细胞株构建小鼠结肠癌模型,分别给予10、20、30和50 mg/kg剂量的5-氟尿嘧啶,分析其抗肿瘤效果、对小鼠体质量的影响和死亡率等指标.结果表明,5-氟尿嘧啶的体内抑瘤效果及毒性与剂量密切相关.综合分析评价各指标,认为20~30 mg/kg剂量的5-氟尿嘧啶较适合于小鼠结肠癌模型中的药效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花生生长的安全性及防治花生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应用潜力。【方法】 制备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并测定其pH、黏度、悬浮率及冷热贮稳定性与冷热贮前后的药剂粒度分布变化。在室内,以200、400、800 g a.i./100 kg种子3个剂量进行温室盆栽安全性试验,统计各处理组的出苗时间及播种后14 d花生幼苗的株高、根长、茎叶鲜重、根鲜重与植株干重等生长指标,评价药剂对花生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安全性。在田间,设置100、200、400 g a.i./100 kg种子3个剂量进行花生种子包衣,以25%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迈舒平)为对照药剂,进行两年三地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达到GB/T17768—1999悬浮种衣剂产品标准。温室盆栽试验中,该药剂以200、400、800 g a.i./100 kg种子对花生出苗及幼苗生长安全。2016年以100、200、400 g a.i./100 kg种子3个剂量进行田间试验,药剂对花生冠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5.16%、97.98%、98.79%,对花生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97%、92.26%、92.90%,对花生蚜(Aphis medicaginis)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74%、92.48%、94.13%,且防治效果表现为随药剂剂量的增加而提高。相对于空白对照处理,药剂可以提高花生出苗率10.25%—13.21%,增加花生产量683.75—1 234.12 kg·hm -2。由此确定200 g a.i./100 kg种子为田间推荐剂量。2017年使用该剂量,对山东新泰和泰安两地花生冠腐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1.12%与95.83%,对花生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1.74%与92.93%,对地老虎(新泰)与花生茎腐病(泰安)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3.33%与87.29%。与空白对照相比,在新泰试验中,出苗率提高了4.23%,产量提高了1 146.45 kg·hm -2;在泰安试验中,出苗率提高了10.75%,产量提高了1 715.70 kg·hm -2【结论】 研发的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花生冠腐病、根腐病、茎腐病及花生蚜、地老虎均有一定的兼治效果,对花生出苗和生长安全并增加花生产量,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