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重寄生链霉菌F46与生防放线菌SC1和SC11进行原生质体融合,以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和再生率为指标,研究了Gly、蔗糖、酶及其质量浓度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的酶解时间及灭活时间。结果表明,3个菌株培养液中加入Gly和蔗糖的质量浓度以0.5和30 g/mL为宜。对菌株SC1和SC11,分别用10 mg/mL和15 mg/mL,溶菌酶酶解60 min和100 min较合适;对菌株F46,以蜗牛酶(10 mg/mL)和溶菌酶(10 mg/mL)体积比为1:1的混合酶液酶解75 min为宜。菌株F46在55℃条件下热灭活45 min,菌株SC1和SC11则需在55℃条件下热灭活15 min;菌株F46,SC1和SC11的紫外灭活时间分别为16,2和3 min。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生防放线菌对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方法】运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对内生放线菌SG2和生防放线菌SC11进行融合,测定了融合菌株对尖镰孢西瓜专化型和大丽轮枝菌的抑菌效果,并测定了其内生性和产多胺的能力。【结果】获得了G-C1-G-C18共18株形态特征和菌落颜色与亲本菌株有差异、遗传性状稳定的融合菌株,其中G-C1、G-C2、G-C8、G-C10、G-C11、G-C12、G-C16和G-C18等8株融合菌株对大丽轮枝菌的抑菌率均≥70%,G-C12和G-C8对尖镰孢西瓜专化型的抑菌率均>75%。融合菌株分泌物的抑菌效果均有所降低。融合菌株G-C1、G-C2、G-C10、G-C11、G-C12和G-C16继承了亲本SG2的内生性;上述8株融合菌株均继承了双亲产生多胺的特性。【结论】实现了植物内生放线菌和土壤中生防防线菌的原生质体融合,为枯、黄萎病的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利用重寄生链霉菌F46和生防放线菌SC11进行原生质体融合,通过菌落形态特征及颜色的差异分离获得8株融合菌株。皿内实验结果表明,包括F-S5,F-S8,F-S12,F-S15和F-S16在内的5个菌株保留了亲本 SC11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中F-S8只对粉红聚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率>60%;F- S12对粉红聚端孢(T.roseum)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有抑菌作用,抑菌率接近60%;而其他3个菌株对5种靶标病原真菌皆有强的抑菌活性,抑菌率可达70%左右。在受抑菌丝再生能力测定中发现,菌株F-S15对粉红聚端孢(T.roseum)有永久抑菌作用;菌株F-S5对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以及菌株F-S15对大丽轮枝菌(V.dahliae)的永久抑菌作用比较显著。显微观察发现,受融合菌株抑制的菌丝均有不同程度的畸变。  相似文献   

4.
柑橘内生真菌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2004年,对柑橘内生真菌在不同地理条件、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分布及出现频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Colletotrichum spp.,Fusarium spp.,Alternaria spp.,Penicillium spp.,Aspergillus spp.在不同地区均有出现,但出现频率随地理纬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他种类柑橘内生真菌在不同的地区有差异.柑橘内生真菌出现的频率有年份、季节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植物内生放线菌SF4和SG2的抗菌活性,获得具有更好生防效果的工程放线菌,为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奠定基础。【方法】运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SF4、SG2和SC1进行融合,研究融合菌株的皿内抑菌活性及持续抑菌作用,并测定了其内生性和多胺效果。【结果】筛选获得了12株形态特征和菌落颜色与亲本菌株有差异、且遗传性状稳定的融合菌株,其中F-G1、F-G7、F-G11、F-G12、F-G15和G-C5等6株融合菌株对病原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菌株F-G11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率为71.5%,F-G15对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niveum)和梨状毛霉(Mucor piriformis)的抑制率达到73%,且有持续抑制作用;融合菌株F-G1、F-G11和F-G15继承了亲本的内生性和广泛定殖性;6株融合菌株均能产生多胺。【结论】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实现了植物内生放线菌之间,以及植物内生放线菌和土壤中生防放线菌之间的融合,是改良放线菌特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研究基于沼泽红假单胞菌PSB-06促生和增强寄主抗病性,苏云金芽孢杆菌KY-1抗逆性强等优点,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这2种菌株的融合菌株,测定了融合菌株对生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以期得到综合亲本优良性状的新型高效生防菌株。结果表明:融合菌株显著降低了土壤根结线虫的数量,收获期相对防效达73.68%;融合菌株处理显著提高了生姜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单株姜球数(13.80个)、姜球宽度(33.47 cm)和单株产量(1.29 kg)均优于空白对照;同时提高了生姜收获期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POD和SOD活性。综合来看,沼泽红假单胞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融合菌株的促生及生防潜力较亲本沼泽红假单胞菌有所提高,为微生物菌种改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选取具有杀虫效果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t)和抗病效果的枯草芽孢杆菌(SD)进行原生质体融合。通过对融合条件的摸索,得出Bt的最佳培养时间为5h,最佳酶解浓度为0.8mg/mL,最佳酶解时间为70min;SD最佳培养时间为5h,最佳酶解浓度为0.6mg/mL,最佳酶解时间为40min。通过检测,试验得出的融合子具备双亲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酶系组成、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酶解液pH值等多个因子的研究,得出了制备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Neotyphodiumsp原生质体的最佳方法,即经10.3%蔗糖溶液预处理的鲜菌丝于32℃,在pH 6.8的酶解液(1.5%崩溃酶、1.0%蜗牛酶、1.0%纤维素酶和2.0%溶菌酶)中酶解5 h,原生质体得率为7.3×103个/mg鲜菌丝。比较不同再生方式对原生质体再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再生涂布平板法有利于提高原生质体再生率。  相似文献   

9.
根据增加棉花基因库多样性的迫切需要,棉花改良计划正在转向于多种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和资源的利用。丰富的棉花野生种(Gossypiumspp.)是栽培棉遗传改良重要的种质资源和更新资源,并成为宝贵的遗传资源库,野生棉研究利用对栽培棉的遗传改良有着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及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龟裂链霉菌( Streptom yces rimosus) 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最佳条件和该原生质体对抗生素的抗性结果。在 S生长培养基中加入φ= 1 % 甘氨酸进行菌丝体培养24 h ,原生质体制备最佳条件为:溶菌酶浓度φ= 3 % 、酶解温度28 ℃、酶解时间90 min ,其制备的原生质体数达到6 .0 亿个/ m L 以上;原生质体最佳再生培养基为 R5 再生培养,其再生率达到46 % 。  相似文献   

11.
链霉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在人们已广泛应用链霉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改良链霉菌菌株,筛选新农用抗生素品种,提高农用抗生素的效价。对当前原生质体融合的主要方法。助溶剂的种类及助溶机理,重组菌株的主要筛选方法及利用生理生化特点标记菌株等进行了详尽的综述,同时例举了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农用抗生素筛选中的具体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柑橘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自2002—2004年,对广东梅州、重庆北碚、湖南石门的不同种类的柑橘(柑、橙、柚)进行了12次定点取样分离,共分离到柑橘内生真菌5642株,其中有5136株已鉴定,分别属于24个属,在这24个属中,出现频率在1%以上的只有Colletotrichum spp.,Fusarium spp.,Alternaria spp.,Penicillium spp..柑橘内生真菌的静息部位依种类而异,Colletrichum spp.主要分布在柑橘的叶片、枝条、果皮内;Fusarium spp.则主要分布在根中。  相似文献   

13.
柑橘内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湖南省石门县园艺场采集到的柑橘材料中,得到柑橘内生细菌分离物75份,经鉴定,分别属于气芽孢杆菌属(Aerobacillus sp.)、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黄单胞杆菌属(Xanthomonas spp.)、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 spp.)、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 sp.)、乳杆菌属(Lactabacillus sp.).柑橘内生细菌在不同种类的柑橘及同一种类的不同器官中出现的频次不同.  相似文献   

14.
影响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是微生物育种的有效方法之一,包括原生质体制备、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再生及融合子的分离等主要过程。综述了培养基成分、菌龄、酶的种类及浓度、稳定剂、PEG的分子量、浓度等因素对微生物原生质体制备、融合及再生的影响,并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及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15.
电场诱导融合再生两个柑桔种间体细胞杂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场诱导融合方法分别获得了续荷尔脐橙与粗柠檬、纽荷尔脐橙与夔柑两个组合的体细胞杂种。纽荷尔脐橙+粗柠檬级合获得了45棵再生植株。对其中的30棵株进行染色体检查,结果表明,全为四部体,2n=4x=36。过氧化物同工酶及RAPD分析表明再生植株为体细胞杂种。续荷尔脐橙+夔柑组合获得了25株再生植株。染色体检查结果表明,全为四倍体,2n=4x=36。RAPD分析表明再生植株为体细胞杂种。  相似文献   

16.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及其在微生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是微生物遗传育种上一项重要技术,它具有遗传信息传递量大,不受亲缘关系的影响,可有目的地选择亲株以选育理想的融合株,便于操作等优点,在遗传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其影响因子、原生质体融合的促融方法、原生质体融合子的筛选以及融合技术在微生物菌种选育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完善细胞融合技术,提高融合细胞的分化再生能力,对原生质体的游离、融合、培养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筛选出了既简单又高效率的细胞融合方法多聚鸟氨酸法(poly–L-ornithine,PLO)以及初始、继代、分化培养基,获得了马铃薯花培后代Удача×Жуковскийранний细胞融合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8.
杜雪竹  李再云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364-2368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和菘蓝(Isatis tinctoria)叶片为材料提取原生质体,采用PEG-高钙高pH法融合亲本原生质体,采用固液双层培养法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研究适宜原生质体分离的酶种类及浓度,并考察了激素种类和用量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5 mg/L纤维素酶+3 mg/L离析酶适合甘蓝型油菜和菘蓝的酶解.各培养基中适宜的激素浓度分别为,诱导培养基PellB 1.0 mg/L6-BA+1.0 mg/L NAA+0.25 mg/L 2,4-D;增殖培养基PellC 2.0 mg/L 6-BA+0.1 mg/L NAA+0.1 mg/L2,4-D;分化培养基PellE 2.0 mg/L 6-BA +0.1 mg/L NAA+0.02 mg/L 2,4-D.获得了15株再生植株,杂种幼苗叶片均呈深绿色,叶表面覆有厚的蜡质,叶片肥厚,植株在成熟期时株高比甘蓝型油菜矮,开花较晚,雄蕊发育不完全,杂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8~66.  相似文献   

19.
柚类、橘类叶肉原生质体分离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原生质体是植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实验体系之一,而原生质体的分离是该体系的基础。对柑橘叶肉原生质体来说,柠檬、橙类等品种的叶肉原生质体比较容易分离,而柚类、橘类等柑橘品种则相对困难。本研究采用椪柑、黄岩本地早、沙田柚、冰糖橘4个品种为试材,枳壳试管苗为对照,系统研究了不同基因型、不同叶龄、不同酶种类、不同酶液组合对叶肉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探讨了影响柚类、橘类等柑橘叶肉原生质体分离的因素,从中找出了各品种较适宜的分离条件。在适宜条件下,4种供试品种的原生质体得率(FW)可达10×106~20×106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