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乌鳢     
名称 乌鳢学名Ophiocephalusargus。分布 乌鳢在我国分布有两种:一种叫斑鳢,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另一种叫乌鳢,分布在长江流域直到黑龙江流域。  相似文献   

2.
梁子湖乌鳢个体生殖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根据从梁子湖取得的114尾雌性乌鳢样本资料,研究了其个体生殖力及其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并分析了成熟系数的周年变化。个体绝对生殖力为6781-47359粒;个体绝对生殖力和个体相对生殖力FL主要与体长和成熟系数有关;个体相对生殖力FW则主要受体长、体重、成熟系数和肥满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乌鳢     
《海洋与渔业》2010,(10):39-39
学名:Ophicephalus argus,俗称湖南生鱼、黑鱼、才鱼、乌鱼、乌棒、蛇头鱼、生鱼。 分类与产地:隶属于鲈形目、攀鲈亚目、鳢科、鳢属。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及最北至黑龙江一带,尤以湖北、江西、安徽、河南、辽宁等省居多。长江流域以南亦有,但较少见。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乌鳢池塘标准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鳢属鲈形目、鳢科,俗称乌鱼、才鱼、黑鱼等,是江河湖泊中最常见的底层肉食性鱼类。过去,由于其捕食其他草食性鱼类,因而常被当成池塘养殖的敌害鱼类。但是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最近几年来,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都有非常广泛的养殖,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目前,随着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产健康、优质、无  相似文献   

5.
潘宪章 《内陆水产》1994,(11):24-24
乌鳢,俗称才鱼、黑鱼,也有地方称它乌鱼或生鱼,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长期以来,在养殖业上当作敌害鱼类清除。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淡水鱼种类,若以白里葛(Bleeker1878)起,至现今国内外报道的资料统计,除部分未经核实的种类外,共计约800余种(其中鲤科鱼类有420余种和亚种)隶属于13目33科209属。  相似文献   

7.
乌鳢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鳢(Ophiocephalus argvus)(又名乌鱼、火头、生鱼等),属鳢形目,鳢科,紧近岸的小型野杂鱼类为捕食对象的肉食性鱼类。在河南有广泛的自然分布。乌鱼营养丰富,肉味鲜嫩,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乌鳢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晶 《科学养鱼》2006,(9):76-76
乌鳢又称乌鱼、黑鱼,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工养殖,为底栖性鱼类,喜栖息于水浑浊、水草丛生的水域或水流缓慢地带,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是我国分布较广的一种肉食性凶猛鱼类。  相似文献   

9.
周华书 《内陆水产》2007,32(6):36-37
乌鳢肉质坚实细嫩、肌间剌少、营养丰富,具有去淤生新、生肌补血、滋补调养、加速病人手术伤口愈合之功效,我国南方和港澳地区常作为体弱病人、产妇和儿童的高级滋补食品,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淡水鱼  相似文献   

10.
名贵优质鱼类养殖技术之八 乌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鳢又称黑鱼、乌鱼、生鱼、才鱼等,为洞庭湖区名贵经济鱼类。乌鳢生长较快,经济价值高,肉味鲜美少刺,营养丰富,每100g鱼肉中含蛋白质19.8g、脂肪1.4g,不但被视为席上珍品,而且在医学上还有补血、收敛、去瘀生新和滋补调养的药理作用,还是出口创汇的重要鱼类。  相似文献   

11.
丁雷  岳永生 《水利渔业》2000,20(1):31-32
乌鳢 (Channaarguscantor)经济价值较高 ,其养殖规模正日益扩大。本文通过文献和笔者自己的研究 ,阐述已知的乌鳢多发病的病因、病原、症状和防治方法。1 乌鳢败血病雷爱莹等认为该病为嗜水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感染所致。前者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2 4h形成边缘整齐 ,表面湿润 ,质地粘稠 ,微凸 ,半透明的圆形菌落 ,其菌体为革兰氏阴性、能运动的短杆菌。豚鼠气单胞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 2 4h形成圆形、湿润、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微凸、乳白色的菌落 ,亦为革兰氏阴性能运动的短杆菌。两菌株与氧化酶、过氧化酶…  相似文献   

12.
赖传双 《内陆水产》2008,33(2):33-33
乌鳢,俗称黑鱼、才鱼、蛇头鱼等,其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颇受欢迎的经济鱼类。乌鳢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还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乌鳢具有适应性强,水质要求低,生长快,产量高,养殖效益好等特点。因此发展乌鳢池塘无公害养殖,是广大养鱼户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2006年,我们做了“乌鳢池塘无公害养殖试验与推广”的项目,效益可观。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郑尧兰 《河南水产》2007,73(4):15-16
鳢鱼肉质坚实细嫩、肌间剌少、营养丰富,具有去淤生新、生肌补血、滋补调养、加速病人手术伤口愈合之功效,我国南方和港澳地区常作为体弱病人、产妇和儿童的高级滋补食品,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淡水鱼类,素有"鱼中珍品"之美称。我国鳢鱼主要养殖品种有两种:乌鳢和斑鳢。  相似文献   

14.
乌鳢人工繁殖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5月28日,选择17组乌鳢亲鱼,在孵化槽、产卵池进行人工催产孵化。用轮叶黑藻、水荷叶作鱼巢,一次注射DOM加LRH-A,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为100%、82.9%、71.7%。共出苗20.8万尾。  相似文献   

15.
张海明 《湖北渔业》1995,(3):55-55,58
  相似文献   

16.
套养的乌鳢鱼苗,规格要比其它鱼类小.春投鱼苗,一般鱼类规格要在17cm以上,而乌鳢只能在5—7cm左右,大了容易伤害其它鱼苗,过小则觅食能力差,容易死亡。  相似文献   

17.
乌鳢又称黑鱼、生鱼、财鱼,是我国著名的淡水名贵品种之一,它具有很高的滋补营养价值。该鱼性情凶猛,属典型的淡水肉食性鱼类,其适应性强、生长快,在北方地区养殖周期与鲤鱼相同。近年来,乌鳢的人工繁育技术已经成熟,且其苗种形成了全国性的需求市场。宁夏地区具备适度发展乌鳢养殖的条件,可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养殖。现将乌鳢的池塘主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乌鳢及鳢科鱼类染色体组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乌鳢的染色体组型,分析了与月鳢、斑鳢染色体组型的不同。结果表明:乌鳢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为:4sm 22st 22t,最大染色体组位于st组。讨论了鱼类核型演化过程中的增加双倍染色体的倾向,具有较多t染色体的是较原始的种类,而具有较多m、sm染色体的种类是特化种类,即染色体臂数较多的为进化类型。比较3种鱼类的染色体特征,发现乌鳢的NF最多(68),sm染色体数也高于其它种类,说明鳢科谱系分类上的位置中,乌鳢的进化程度较高,适应性强,月鳢次之,斑鳢最原始。  相似文献   

19.
乌鳢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林  王恒忠 《水利渔业》1993,(5):32-34,48
6月上旬,在水温25—30℃时,采用HCG+RES+B型激素二次注射,效应时间为7—37小时。静水孵化孵化率最高达95.5%,孵化时间33—38小时。经20天的人工投喂,鱼苗全长达35—38mm。  相似文献   

20.
乌鳢的成鱼养殖形式多种多样:单养、混养、工厂集约化养殖,在农村的中小水塘、浅水池沼也可养殖,但大多数生产场一般采用混养。一、混养当前混养鸟鳢的方法,常采用在家鱼的成鱼或亲鱼池中进行少量搭养,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清除池塘中的野杂鱼及其他水生动物,提高主养鱼类的生长率,减少池塘的饵料消耗量,最终达到提高单位水体鱼产量的目的。与家鱼混养时,乌鳢的鱼种要有选择性,家鱼的鱼种要比乌鳢的体长大一倍以上,以免受到乌鳢的危害。乌鳢的每亩投放量通常为30~40尾,体长选择10厘米左右,最好比家鱼鱼种晚一个月(5~6月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