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用7种不同的除草处理,探究不同茬次刈割后的单、混用除草技术对紫花苜蓿的安全性、产量及杂草防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茬刈割后施药,杂草鲜重防效最好的是烯草酮+2,4-DB,最差的是2,4-DB;禾草鲜防最好的是烯草酮,其次分别是精稳杀得和精喹禾灵,效果一般;喷施精稳杀得+2,4-DB和精稳杀得+苯达松可显著提高二茬的产量.然而,二茬刈割后施药,杂草鲜重防效最好的却是精稳杀得+苯达松;喷施烯草酮、精稳杀得和精喹禾灵防除禾草的效果非常好,防效在86.18% ~ 100.00%.喷施2,4-DB的单、混用处理三茬产量显著减少.此外,喷施2,4-DB和苯达松的单、混用处理对阔叶草的鲜重防效和株防效都超过66.70%.  相似文献   

2.
施肥对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青海大通县长宁地区采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硫肥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在该地区,随着氮、磷、钾、硫施用量的增加,苜蓿产量先增后减.施用量的最优组合为尿素225 kg/hm2,过磷酸钙675 kg/hm2,加拿大钾肥225 kg/hm2,硫磺粉15 kg/hm2.在低氮时,苜蓿产量随磷肥用量增加而增加,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先增后减;在高氮情况下,产量随磷肥用量先增后减,随钾肥用量增加而增加.在低磷的情况下.产量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在高磷情况下,随氮肥用量的增加产量变化不大,磷、钾配合,在一个因素固定后,另一因素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苜蓿产量先增后减.在低磷条件下,增加硫肥的施肥量,苜蓿产量先增后减,在高磷条件下,增加硫肥施肥量的苜蓿产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了阐明施硅对紫花苜蓿不同部位硅含量的影响,该研究采用大田实验和盆栽实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硅肥处理下紫花苜蓿不同部位硅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作为豆科植物的紫花苜蓿,施硅量显著影响其分枝期的硅含量,随着施硅量的提高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硅含量均增加,且和对照差异显著(P0.05)。紫花苜蓿在开花期不同部位的硅含量表现为"叶茎花序根",其分配比例为:叶36.17%,茎24.13%,花序20.38%,根19.32%。  相似文献   

4.
5.
施磷对紫花苜蓿光合作用及抗蓟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施磷对苜蓿抗蓟马的影响及其相关的光合机制,本试验以西北广泛种植的感蓟马苜蓿品种‘甘农3号’和抗蓟马苜蓿品种‘甘农9号’为材料,在大田蓟马为害高峰期,调查评价了不同施磷水平下苜蓿的受害指数、生长指标和蓟马虫口数量,测定了不同施磷水平下苜蓿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施磷后,‘甘农3号’和‘甘农9号’苜蓿的受害指数均显著降低,株高和产量显著增加,蓟马虫口数量无显著变化;净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率(WUE)显著升高,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显著降低;苜蓿心叶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但可溶性糖含量与蓟马虫口密度间无相关性,而与受害指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施磷有效地增强了苜蓿的光合作用,进而增强了苜蓿对蓟马的耐害性。在大田条件下,通过增施磷肥来控制苜蓿蓟马的危害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绿色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低能N+离子注入对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紫花苜蓿为材料,研究了其幼苗生长,氨基酸和粗蛋白等营养成分对不同剂量N注入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N 离子注入影响着紫花苜蓿的发芽率、根长、百株干重、叶绿素含量和营养成分,剂量在0~2.08×1016/cm2范围内,其发芽率、根长、氨基酸和各种营养成分随剂量的增大而具有正效应;剂量在0~1.04×1016/cm2范围内,其百株干重、粗蛋白含量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加;叶绿素含量随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当剂量为6.76×1016/cm2时,有一突变株。  相似文献   

7.
放牧与刈割对科尔沁草甸植被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研究了放牧与刈割两种草地利用方式对科尔沁草甸植被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自由放牧干扰下,优势度最大的前五个种为虎尾草(27.8)、蒲公英(3.52)、狼毒(3.42)、野韭菜(3.03)、鹅绒委陵菜(2.67);在秋季割草干扰下,优势度最大的前五个种为大油芒(9.57)、狗尾草(7.36)、野古草(6.36)、洽草(4.85)、芦苇(4.74)等五种禾本科植物;2)在自由放牧干扰下,一年生植物在群落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优势度为35.0,小于多年生植物的优势度55.9;在割草干扰下,多年生植物在群落中占据绝对优势,其优势度为82.9,大于一年生植物优势度10.6;3)在放牧扰动下,草地群落物种替代表现在不同植物生活型之间,主要是多年生草本为一年生草本和灌木所替代;表现在同一生活型不同物种之间,主要是多年生优质牧草为多年生劣质牧草或有毒有害杂草替代。  相似文献   

8.
金东艳  高琼 《干旱区研究》2015,32(3):461-466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干扰的共同影响,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风速下降的现象.试验在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利用挡风板模拟风速降低,采用不同程度刈割模拟草原利用强度的变化,实地监测近地表土壤水分吞吐量以及群落再生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挡风板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速;风速下降在一定程度有助于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损失,提高刈割处理后植物的再生能力.风速降低对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综合表现为正效应.加入刈割处理后,风速降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刈割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干旱胁迫,但风速降低未能改变刈割处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刈割对伊犁绢蒿根系贮藏营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新疆蒿类半灌木荒漠草地建群种伊犁绢蒿为材料,探讨刈割强度对其根系贮藏营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刈割强度间伊犁绢蒿根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差异显著(p<0.05),且轻度刈割与中度刈割下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相对较高;不同强度刈割后伊犁绢蒿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还原糖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先降低后升高,呈"V"型变化.由于刈割后伊犁绢蒿需要利用贮藏的淀粉维持其再生长,淀粉则呈现下降趋势.而研究结果显示,轻度刈割与中度刈割下淀粉含量相对较高,说明轻度及中度刈割强度下伊犁绢蒿根恢复效果较好,适度刈割有利于伊犁绢蒿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还原糖及淀粉的积累,并可促进其再生长.  相似文献   

10.
旱作条件下紫花苜蓿主要性状对产草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1个国内外优良紫花苜蓿品种在旱作条件下8个农艺性状与产草量的关系。结果表明:8个农艺性状与产草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得出茎粗对产草量的效应最大,其次为叶片数。因此,茎粗、叶片数可作为紫花苜蓿选种、育种、产草量估测和确定刈割适期的两个主要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11.
苜蓿田地表蜘蛛边缘效应及苜蓿刈割后的溢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类型苜蓿田地表蜘蛛边缘效应及苜蓿刈割后地表蜘蛛溢出效应在小麦田与玉米田之间的差异,于2015年5—7月采用陷阱法调查了银川平原不同类型苜蓿田及邻作玉米田和小麦田中的蜘蛛种类及个体数,比较苜蓿田边缘区及中心区蜘蛛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个体数量的时空变化以及苜蓿田刈割前后相邻农田边界处蜘蛛群落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取样季节共采集蜘蛛标本7 894头,隶属10科22种,其中苜蓿单作田中蜘蛛个体数量最多,共2 550头;苜蓿-小麦邻作田中蜘蛛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共17种。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和甘肃平腹蛛Gnaphosa kansuensis为优势种,分别占个体总数的38.08%和27.17%。非量度多维尺度(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分析显示苜蓿单作田同苜蓿邻(间)作田蜘蛛群落的结构组成差异较大,且在苜蓿田边界处和内部存在差异。不同类型苜蓿田边界处和内部蜘蛛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个体数量和丰富度在取样的不同时期存在显著差异。刈割可以促进苜蓿田中地表蜘蛛向邻作农田中迁移,苜蓿刈割后与苜蓿田邻作的小麦田和玉米田中蜘蛛个体数量和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溢出效应,溢出效应的范围为距界面处0~20 m。小麦田中蜘蛛个体数量密度和多样性指数总体高于玉米田,溢出效应的持续时间为1~7 d,高于玉米田。  相似文献   

12.
王佛生 《植物保护》2013,39(6):124-129
2009年至2011年,在陇东黄土高原苜蓿田,分苜蓿返青期、第一茬苜蓿刈割后、第三茬苜蓿刈割后3个时期调查地下害虫的种类、数量及不同深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区域苜蓿地下害虫主要有11种,平均密度为18.2头/m2,主要类群按其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金龟甲类、金针虫类、网目拟步甲、蝼蛄类和地老虎类,优势种类为黑绒鳃金龟和华北大黑鳃金龟。  相似文献   

13.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对蔬菜害虫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以药量10 mL/667 m2防治甜菜夜蛾的效果明显优于其2倍使用剂量的乳油,药后3~7 d,对苋菜上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显著优于1.8%阿维菌素乳油33.33 mL/667 m2防治效果;施药量8.33 mL/667 m2,药后7 d,对丝瓜上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达85%以上,与1.8%阿维菌素乳油50 mL/667 m2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陈志麟  谢森 《植物检疫》1999,13(1):11-14
调查了藤枝害虫种类及危害状。在疫情处理时,采用中小仓库符合熏蒸条件的密封门窗或用厚聚氯乙烯薄膜覆盖,用磷化铝10g/m^3,熏蒸7天,大型仓库用溴甲烷与磷化铝混合熏蒸,用药为15.9+1.68g/m^3,熏蒸9天,少量藤料感染害虫、可用硫磺250g/m^3,硫磺点烯后,熏蒸24小时,集装箱装载藤料发现疫情,可用硫酰氟熏蒸,在25-35℃,投药量50g/m^3,15-24℃为60g/m^3,5-14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年的野外调查和控制实验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内蒙古羊草草原刈割退化演替系列,放牧退化演替系列,退化群落恢复演替系列进行比较研究,研究放牧和刈割影响下群落功能群组成的替变规律。结果表明:PCA排序很好地指示了放牧与刈割演替方向的变化,在功能群的替变上,共同点是根茎禾草减少,不同点是刈割导致小禾草增加,而放牧导致小禾草和小半灌木均增加。PCA排序验证了前人关于8月份刈割对羊草草原群落影响最大的结果。PCA排序显示放牧退化空间梯度系列与退化群落恢复演替时间梯度系列的逆过程一致,表明退化演替研究中时空替代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6.
在对海门地区烟粉虱大发生状态下茄果类、瓜类及棉花等寄主作物上其他主要害虫发生情况进行系统监测的基础上,阐述了不同寄主作物上烟粉虱大发生对其他害虫产生的影响,比较了对其他各类不同为害习性害虫的影响大小,深入剖析了出现的干扰效应,明确了烟粉虱对寄主空间生态位的占有及对寄主刺吸为害造成寄主作物汁液口味变化等是引起其他害虫逐渐减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云南树莓病虫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经济植物树莓栽培中的病虫害危害情况,2005-2007年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基地对树莓病虫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发现危害树莓的病虫害共有9种,分别是叶斑病、炭疽病、茎枯病、茎腐病、灰霉病、稻绿蝽、小长蝽、拟小黄卷叶蛾和果蝇。树莓病虫害总体发生数量少、危害程度轻,是一种优良的新型果树,可进一步扩大种植。本文对其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及其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8.
Control of stored-product pests by irradiatio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e present review deals with the effects of irradiation on some aspects of the biology of major stored-product pests, namely mortality, stages of development, reproductive organs and reproductive potential, histology of the gut, factors influencing irradiation and the synergism of irradiation with other control agents. It also reports on the irradiation effects on stored commodities. Further guidelines for future research have been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9.
河南部分地区花生田地下害虫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河南省新乡和驻马店地区的花生田地下害虫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花生田的地下害虫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蝼蛄等,以蛴螬为主要地下害虫,7月下旬的平均虫口密度为0.80~18.90头/m2,9月下旬的平均虫口密度为1.00~12.33头/m2。经过分类鉴定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和华北大黑鳃金龟[H. oblita (Faldermann)]为花生田蛴螬优势种。调查还发现,土壤类型、耕作方式、田间周围的植物布局及防治措施均对蛴螬的种群数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小麦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陈万权 《植物保护》2013,39(5):16-24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是影响其稳产、高产的重要生物灾害。本文综述了自“七五”以来,我国小麦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主要研究进展,内容涉及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与策略、基本思路以及不同麦区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基本模式,并对现有综合防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