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发病经过某养犬场从外地引进藏獒12只(4公,8母),12只犬均约9~10月龄大。犬进场一周内注射了犬五联疫苗。引进犬只7个月后,犬场突然死亡一只藏獒,继而陆续有藏獒发病倒地,病犬经青、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2临床症状病獒烦燥不安,出现皮炎和  相似文献   

2.
1 经病经过 我县海通镇某养犬场2001年12月从宁夏引进藏獒12只(4公,8母),9~10月龄左右.进场后一周内注射了犬五联疫苗.2002年7月份突然发现一只藏獒死亡,其后有4~5只藏獒相继发病倒卧在地,畜主遂对其进行青霉素、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的交替治疗,结果无效.7月20日来我站就诊.  相似文献   

3.
1 病例 河南省中牟县某个体藏獒场,2010年10月12日对其9只6月龄左右的藏獒采用10倍治疗量注射制剂的伊维菌素进行体外驱虫,用药后2h左右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主人采取了相应措施后,于3h后最终造成了其中4只藏獒死亡,3只生理指标接近正常,2只病情危重,随后主人携带病犬前来我校兽医门诊就诊,来到门诊后立即对2只病重藏獒犬实施抢救. 病犬主要症状:该2只病犬均不能站立,肢体软弱,嘴角大量流涎,舌伸出口外,呼吸、心跳微弱,眼角膜混浊呈蓝色,反应极差,接近休克状态,体温分别为36.8℃、35.2℃.  相似文献   

4.
<正>犬巴贝斯虫病是由犬巴贝斯虫引起的经蜱传播的血液寄生虫病。2012年9月,新野县一汽车修理厂饲养的藏獒出现高热、不食、尿呈黄褐色,后期出现贫血,肝功能损伤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犬巴贝斯虫病,经对症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经过该汽车修理厂位于县城郊区,厂内共饲养4只犬:2只藏獒(雌雄各理只,均2岁,雌性体重33kg,雄性体重35kg)、环境只阿拉斯加(雄性,4月龄,体重21kg)和1只罗威纳(雌性,7月龄,体重32kg)。雄性藏獒最先发病,高热、不食,  相似文献   

5.
正本市某藏獒养殖基地养殖10只藏獒犬,其中1岁以上的犬5只,2月龄以下、体重10kg左右的犬5只。2015年10月10日开始,2月龄以下的犬陆续发病,主要表现为剧烈呕吐、排褐色或西红柿状粪便、精神萎靡、出现脱水症状,死亡一只,其余全部康复,经笔者诊断为犬细小病毒病,下面结合本病例将犬的细小病毒病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仅供参考。1临床症状患病犬主要表现为,反复呕吐,体温38.9~39.8℃,初  相似文献   

6.
2007年4月中旬,格尔木市某藏獒繁殖基地的7只藏獒突然发生以发热、贫血、黄疸、消化和呼吸功能障碍及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22日又有11只发病(此18只犬均注射过百司特犬六联疫苗),因怀疑是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混合感染,所以就用犬瘟灭、病毒唑、硫酸庆大霉素和犬五联高免血清结合强心补液等措施进行治疗。结果与25日开始出现死亡,到27日接诊时已经死亡4只。  相似文献   

7.
1发病情况2011年4月30日,河北省唐山市某养殖户苏某带其1岁零5个月的藏獒来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医院就诊。主诉:在该犬50日龄时,在附近的一所动物医院注射了疫苗,免疫注射记录本上显示,当时注射的疫苗为荷兰进口四联疫苗(犬瘟热、犬细小病  相似文献   

8.
我镇某养犬场2001年12月从宁夏引进9~10月龄藏獒12只(4公,8母),进场后一周内注射了犬五联疫苗。2002年7月突然发现死亡1只,其后有4~5只相继发病,畜主用青、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进行交潜治疗无效。7月20日来我站就诊。1临床症状病犬异常消瘦,烦躁不安,被毛粗乱,出现皮炎和跛行,四  相似文献   

9.
李艳艳 《警犬》2008,(5):24-24
一、病例 藏獒,黑色,9月龄,体重44.3kg,该犬于2007年11月2日来我院就诊。主述该犬8d前第一次发情,前一天晚上发现阴道脱出一块,去某宠物医院就诊,医生作还纳处理,现在又向外脱出。该犬食欲正常,大小便正常。  相似文献   

10.
犬急性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通辽市某养犬场共饲养仔犬 70只、成年犬 180只。 1999年 9月 2 4日 1号犬舍饲养的 4 4只65日龄仔犬发生以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并伴有咳嗽、呕吐、血痢、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疾病 ,经病理剖检、细菌学检查确诊为由多杀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出血性败血症 ,经综合防治于 9月 30日病情得到控制 ,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养犬场共饲养自繁仔犬 70只 ,已于 4 5、60日龄分两次接种犬五联苗。 1999年 9月 2 4日 1号犬舍饲养的 4 4只 65日龄仔犬突然发病。主要症状为体温高达 4 1~ 4 2℃ ,精神高度沉郁 ,食欲废绝 ,呼吸粗励 ,咳嗽 ,呕吐 ,身体虚弱 …  相似文献   

11.
1 发病情况  2 0 0 0年 9月 2 3日发现一头幼训犬出现呕吐、便血 ,迅速脱水等症状 ,到 1 0月 1 6日相同症状犬蔓延到进口种犬群和繁殖队犬群 ,发病总数达 86只 ,发病年龄 45日龄至 4月龄。进口德国牧羊犬幼犬死亡率为 1 0 0 % ,昆明犬死亡率约为 2 5 %。 1 1月 2 7日 ,一窝进  相似文献   

12.
<正>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008年4月,河北省邢台市某藏獒基地给60日龄仔犬注射犬五联疫苗3天后,仔犬出现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下降,呕吐,拉稀呈喷射状。病初粪便呈黄色或灰黄色,混有大量的黏液和黏膜,随后呈番茄汁样,有特殊的腥臭味,迅速  相似文献   

13.
<正> 幼犬急性胃卡他,多因母犬或仔犬饲喂腐烂变质、过热或过冷饲料,喂量过多,过早给幼犬饲喂难消化的饲料而引起的一种常发病。本病会造成发育受阻,以致死亡。最近,笔者对此病作些调查,取得了一些经验,特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笔者调查了4个自然村72户养犬户的79只犬,仔犬有30只,发病13只,死亡3只,治愈10只,发病日龄多在12~30日(13日龄4只,20日龄4只,25日龄2只,30日龄3只)。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藏獒犬蛋白质需要量,试验将12只2~5月龄健康藏獒犬(♂)(体重为5~10 kg)分为3组,饲喂不同水平蛋白质(2.0×NRC、1.8×NRC、1.6×NRC)的全价日粮,利用氮平衡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食入氮与存留氮之间的回归关系为y1=4.75+0.94x1,可消化氮与存留氮的回归关系为y2=2.50+0.95x2。当x1=0时,y1=4.75,即每只生长犬每天总氮最低需要量为4.75 g,蛋白质最低需要量为29.7 g;当x2=0时,y2=2.50,即每只生长犬每天可消化氮最低需要量为2.50 g,可消化蛋白质最低需要量为15.6 g。  相似文献   

15.
1发病经过我县沈某饲养1只2月龄藏獒犬,体重7·5 kg,2006年3月11日沈某发现此犬拉稀,色呈淡灰色,于是前来我站求诊。经检查犬体温正常、精神稍差,心跳、呼吸正常,用庆大、地米治疗1 d未见好转。第2天病犬粪便带少量鲜血,检查肛门处发现4条未排出的虫体。检查呕吐物也有2条虫体。经临床检查、实验室诊断为犬弓首蛔虫感染。2症状及诊治该藏獒犬精神稍差,开始拉淡黄色稀便,后粪便带血,并伴有未排出的虫体,呕吐,并吐出橡皮筋样虫体。体温38·7℃,呼吸30次/min。触摸腹部伴有痛苦呻吟声。食欲差,只饮少量牛奶。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中虫卵,虫…  相似文献   

16.
1发病情况 2012年6月2日,河北滦县一养殖园内饲养藏獒8只,60日龄,体质量大约14kgc其中有2只出现了拉稀和呕吐的症状,畜主以为是前2天下雨,犬淋雨了,肌注清热解毒和头孢主要成分的药物3d,效果不佳,且病情加重,出现了番茄汁样血便。随即来我门诊诊治,经笔者对因对症治疗后,2只病犬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已经基本康复。现将诊治睛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02年至2005年,湖南东神藏獒基地从青海省中国藏獒研究基地、北京市农科院种犬基地,先后引进藏獒68只(以下称零世代),其中短毛型26只、中长毛型22只、长毛型20只.为了能更好的了解藏獒在南方生长、繁殖的适应性,特将初生至24月龄的零世代到第四世代共5个世代的藏獒,每个世代各选用26只(其中每个世代公藏獒短毛型、中长毛型、长毛型各2只,母藏獒短毛型7只、中长毛型7只、长毛型6只),共130只作为观察研究对象,现将有关研究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2008年8月6日,刘某饲养的一只四月龄藏獒公犬由于另外一只成年犬打架,造成犬左眼球脱出,经手术治疗跟恢复正常,现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犬眼球突出与眼睑外,眼球可自由摆动,眼眶周边湿润污秽,有血迹,疼痛不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月3日,本市某养犬场发生一起因免疫失当引起犬瘟热病例,历时20多日,发病56只,死亡38只.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场系1998年10月份新建的肉狗养殖场,养有种公犬3只,种母犬52只,2.5月龄以上幼狗、青年狗210只.于1998年10月和12月份2批从江西某种犬场引进饲养.第2批120只2.5月龄幼狗,在12月15日引种,当时在种犬场注射犬瘟热疫苗后,即装车启运.入场一周后又再次防注犬瘟热疫苗.12月30日以后即陆续发病,病犬曾用土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肌注,病情稍有好转,但仍有新的病犬出现.就诊时已死亡25只,还有病犬31只.  相似文献   

20.
1 发病情况 2006年8月20日,收治1只1.2岁黄色藏獒。主诉:该犬于6日前生食了1条200g左右鲫鱼。次日早腹泻,到一诊所治疗时体温正常,输液并输血浆200mL。第2天,腹泻止,测体温41.2℃,应用解热药,输液又输血浆200mL。第3天,体温41.3℃。再输血浆200mL及使用解热、消炎等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