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陕蚕二号是我省蚕茧生产蚕品种更新换代中推广的多丝量春用品种,在农村饲养较受欢迎。但由于存在普通种繁育技术问题以及后期死蛹发生较多,克蚁制种量一般在8—13张之间。蚕种生产过不了关,以致在生产中推广不快。近两年我们经过逐步探索其繁育技术并由省蚕研所蚕保室解决了后期死蛹问题,克蚁制种量有所提高。1984年春季在宝鸡胥家村原蚕点饲养原蚕408克蚁量,克蚁制种达到15.16张;1985年春季户县周店原蚕点368.8克  相似文献   

2.
我场渎东村原蚕区基地从1992年开始饲养原蚕以来 ,饲养户数从37户增加到99户 ,蚁量从350g上升到1183g,桑园面积从37.3hm2 发展到81.3hm2;从1994年以来原蚕户平均每10g蚁量收入1457.5元 ,平均克蚁收茧量和健蛹率分别为5.1kg和96.8% ,克蚁制种量平均达到21.7张 ;十年来场发给原蚕户奖金平均每10g 蚁量287元 ,最高的1998年平均达到356元 ;同时该原蚕点的设备、设施逐步完善 ,饲养技术日趋成熟 ,饲养原蚕积极性很高 ,原蚕基地始终处于稳定和良性发展之中。具体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我省蚕桑生产的不断发展,蚕种需求量的增加,我场于1980年开始发展农村原蚕区,使我场蚕种生产量从1979年的4.7万张,发展到1992年春一期生产18万张。目前,我场同时存在四种制种形式,即场内养蚕制种、原蚕区回场制种、原蚕区就地集体制种和原蚕区就地联户联产制种。原蚕区就地制种起步较晚,但效果较好,只要加强管理,有利于提高蚕种产质量。一、就地联户联产制种是一个好形式我场原蚕区大丰县新丰镇裕南村,从1985年起实行就地集体制种。目前一期能饲  相似文献   

4.
原蚕全龄薄膜覆盖少回育饲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农村饲养原蚕劳力紧张的矛盾,我们于1994年春在新农蚕种场3个自然村进行了原蚕全龄薄膜覆盖少回育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其有扩大推广价值.因此,1995年春新农场全场饲养蚁量5218克、品种丰_1、54A,新华场饲养蚁量3793克,品种秋丰、白玉,两场合计9011克蚁量实行全龄薄膜覆盖少回育.生产成绩较好,丰1、54A与去年同期(1994年常规育)相比,平均健蛹率提高1.56%,克以制种量提高1.58张,杂交率达99.61%,毒率从1994年的0.134%下降到1995年的0.021%;秋丰、白玉克以制种量分  相似文献   

5.
<正> 1992年秋,我场从江西引进夏秋原蚕品种芙蓉、湘晖试养。饲育蚁量440克,制种量4400多张,从公斤茧制种量来看芙蓉×湘晖只有2.72张,而湘晖×芙蓉可达3.82张,现就如何提高克蚁制种量谈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我场是依靠原蚕繁殖区饲养原蚕然后收茧制种的。共有饲养单位四百八十一个,其中,原蚕户四百七十户,集体十一个,桑地面积六百亩,小蚕共育室九个,用房三十四间七百六十六平方米,共育员三十三人。 83年养蚕三十七批次,蚁量六千八百二十九克,产合格种茧三万四千五百四十九点七斤,制二化性蚕种五万七千一百九十八张。平均克蚁产茧五点零六斤,斤茧制种一点六六张,平均死笼茧率百分之二点六,茧层量零点二○七克,茧层率百分之十八点一,病毒率百  相似文献   

7.
<正> 我省蚕桑生产发展很快,蚕种的需要量逐年增加,但原有蚕种场的设备有限,不能满足农村养蚕发展的要求。近年来,部分蚕种场陆续在农村设立原蚕区,生产原蚕种茧,运回种场制种,为解决蚕种供应开辟了新途径。我分场于80年开始建立两个原蚕点,饲育蚁量1006克,82年发展为四个原蚕点,饲养蚁量3040克。从原蚕占生产的种茧质量看,是符合省定标准的。但有些原蚕  相似文献   

8.
我场现有原蚕基地分布在两片区,由三镇、四村、十个组组成.季养原蚕毛蚁4300克左右,按此蚁量计算季制种能力为4~5万张,但近两年我场实际制种只有2.5万张左右.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原蚕区基础薄弱,蚕农对种茧的质量意识差.现就我场原蚕基地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提出来,与同行商讨,以利加强我场原蚕基地建设,提高蚕种质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孙美仙 《蚕桑通报》2004,35(3):44-45
20世纪80年代末,海宁蚕种场开始扩大原蚕生产规模,开辟原蚕区饲养基地,形成了专业场走向农村联户饲养,收茧制种以场带队的生产模式.为了发挥各农户优势,90年代又转为小蚕联户,大蚕分户饲养就地制种的生产形式.目前,该场已发展成为春、秋两期饲养10000 g蚁量,年生产18万张以上的一代杂交蚕种的原蚕生产制种场.现有职工48名,具有技术职称的农业技术人员8名,生产用房5000多m2,原蚕区分布在3个村300余户农户中,桑地面积约46.7 hm2.持续多年的饲养原种及培桑管理,使整个原蚕区基础逐年扎实,生产的蚕种质量逐年提高,为海宁市蚕桑事业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 无锡县西漳蚕种场自1985年在大丰县新丰乡裕南村开辟原蚕区,1986年起对这个原蚕区进行了适当投入,先后与原蚕村双方投资修建集体蚕室18间(原有蚕室35间),由种场建造凉棚400m~2、低温库2座,小型消毒蒸灶8座,蚕室内外水泥地坪200m~2,近两年还补贴桑田增施棉子饼肥4万多公斤,仅蚕种场的投入总额达3.54万元。经过近几年的投入,使这个原蚕基地象一个小型蚕种场,春期就可饲养蚁量2900克,生产蚕种4.2万张;秋期尚可饲养3000克,制种2万多  相似文献   

11.
我场现有耕地面积47亩,除水田3.6亩、花生地3.4亩外,实际桑园面积仅有40亩左右,而且历年来单位产量不高,制种系数低.1980年,桑园面积40亩,总产桑叶11.5万斤,饲养原蚕蚁量1044克,种茧量3956.6斤,制种7838张,亩桑产叶2875斤,亩桑制种195.95张,担桑制种8.70张,克蚁制种7.50张、斤茧制种1.98张;1981年桑园面积40亩,总产桑叶11.2万斤,饲养蚁量1105克,种茧量5020斤,制种8722张,亩桑产叶2800斤,亩桑制种218.05张,担桑制种10.02张,克蚁制种7.89张斤茧制种1.73张;  相似文献   

12.
<正> 1984年春季我场第一次繁育新品种陕蚕二号一代杂交种,饲养蚁量400克,共制一代杂交种4376.5张,平均克蚁制种10.94张。随着蚕品种的更新换代,这对品种在我场生产中已占一定比例。这里想就我们饲养这对品种的情况谈点体会。一、饲养情况: 1.原种催青:本品种是二化性中·中×日·日四元杂交种。正反交孵化率都高  相似文献   

13.
<正>在1995年春季原蚕生产中,我场坚持优质高产高效的管理方针,在不利条件下,第一年就地制种克蚁单产达15.54张,超产19.54%,各批蚕种质量基本合格。我们认为,春季原蚕生产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在蚕种生产中公斤茧制种量的高低是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场聚龙原蚕点,从1985年至1990年连续6个春秋都是饲养的苏5、苏6品种,春期公斤茧制种量一般都在5张以上,秋期在4张以上。克蚁单产春期达到20张左右,秋期15张左右,在苏南地区称得上是优质高产。总结聚龙原蚕点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优良的蚕品种是提供优质原料茧的基础,近年来,大量推行了多丝量蚕品种,其杂种优势强,产茧量高、茧层厚、丝长长、解舒好、出丝率高。一般茧丝质优良的蚕品种,原蚕体弱,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差,繁育系数低。我省引进的菁松×皓月公斤茧制种2.14—3张;青蕾×镇珠公斤茧制种3张;八字号种公斤茧制种2张;苏花×春晖公斤茧制种1.5—2张。日_3×中_(5.6)制种也较困难,公斤茧制种2.66—3.47张.无论春用品种和夏秋用品种,蚕种场都要求具有较满意的制种性能,制种能力薄弱即使一代杂交种表现再好也难于推广,特别是在大量蚕种依赖农村原蚕区繁殖的地区,制种性能的高低,已成了审定合格种能否快速扩大的一决定因素,从而影响到育成品种的推广。这就要求育种工作者,在培养过程中,必须对蚕品种的制种性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掌握品种特性,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是可以提高和稳定繁育系数的。如菁松×皓月,浙江省有的种场公斤茧制种春5.26张,克蚁制种20.18张;秋5张/公斤茧,15张/克蚁。同样的品种,山东省有的种场克蚁制种21—22张。四川西昌黑沙河种场菁松×皓月,八字号品种也能制4—4.5株/公斤茧。为此,我们1991年秋季就日_3、中_(5.6)原蚕的制种性能再一次进行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公斤茧制种4.10张,克蚁制种12.8张,现将繁育试验材料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16.
<正> 1988年我场第一次在镇安实行小蚕联户共育,大蚕分户饲养,联户就地制种的蚕种生产形式。1988~1992年,这种形式得到了肯定和发展,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成为我场蚕种生产的主要形式之一。五年来,我场原蚕区共生产蚕种257618.5张,占全场生产量的66%。实践证明,这种生产管理形式投资少,见效快,生产有保证,养蚕户、蚕种场双方满意。我场原蚕区的经营管理包括两部分,一是蚕种场对原蚕点技术员的管理,二是蚕种场技术员对原蚕点养蚕户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正> 据1989年4月全国蚕种生产与经营管理座谈会议统计,全国现有近300个蚕种场,年制发普通蚕种1500—1700万张,其中由原蚕区饲养原蚕,收购种茧制造的蚕种数量占制种总量的比例,湖北省为45%,江苏省为55%,陕西省为58%,浙江省为60%,四川省为80%,广东省为100%。如以全国平均为70%,每户次饲养10克原蚕、克蚁制种量为15张计算,则需要7.47万户次饲养原蚕。点多面广,管理、设备、技术等跟不上,给蚕种生产提出了若干新问题。本文拟就在新问题、新形势下,对原蚕区制种技术经济体系的合理化,谈一些设想,以与业界同行研榷。设想的主要内容为(1)选配选用、安排饲养杂交原种,(2)逐步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九七九年我场接受在秋期饲养春用多丝量品种苏五苏六杂交种2800张的制种任种任务,饲养蚁量376克,制成净种4397张,平均单产11.7张,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苏五苏六原蚕是饲养上难度较大的品种,在秋期饲养制种难度更大。这对品种的杂交种,杂交优势高,经过农村饲养和丝厂的丝质鉴定,认为是好养、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大受农村欢迎,近年来推广数量逐年增加,有超过现行品种东肥华合的趋势。为了满足广大农村需要,除在春期饲养制种外,逐年将安排部分在秋期制种,通过生产实践,取得经验,对生产品种布局的调正,挖掘秋期蚕种生产潜力,具有很大意义。我们在七九年秋期初次饲养苏五苏六,较好地完成了制种任务,摸索出以下几条经验供参考。一、选择有利蚕期,饲养原蚕。这对品种在春期饲养中为了防止后期高温,保证制种的产质量,一般放在早、中批。但这对品种对叶质要求较高,秋期饲养  相似文献   

19.
黄红燕 《广西蚕业》2002,39(2):22-24
克蚁制种量是原种生产中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 ,克蚁制种量的提高则意味着蚕种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两广二号”在我区推广近 1 0年 ,我场一直担任其原种繁育工作。几年来 ,经过我场职工的共同努力 ,不断总结经验 ,“两广二号”原种克蚁制种量平均都在 2 0张以上 ,高的则可达到克蚁制种 2 8张。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主要是抓了以下技术措施 :1 严格执行消毒防病制度 ,创造一个良好的饲养条件蚕病是影响蚕种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 ,无病才能高产。因此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 ,我们始终把消毒防病工作放在首位 ,严格抓好以下几方面的消毒防病工…  相似文献   

20.
<正>原蚕生产目前有两种形式:回场制种和就地制种,就地制种比回场制种在原蚕点过程更多、时间更长,整个阶段的工作直接关系到蚕种生产的质量、原蚕公斤茧制种量、制种的工作量,影响到场方和蚕农的经济效益及原蚕生产的稳定性。因此,在原蚕生产上,就地制种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安排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