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花种子活力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以作者多年来对棉种活力和质量控制的研究工作为基础,参考了国内外有关种子活力和棉花种子研究的文献资料,根据棉花种子的特点,探讨了种子活力的概念,指出各种种子活力测定方法对棉子的适用范围;提出种子相对活力的概念,为比较品种间的种子活力提供了可行性;指出用K+渗出量和游离脂肪酸含量作为检验棉花种子活力的指标为佳;分析了棉种活力与种子营养品质、播种品质的相关性,以及与多逆抗性选择和棉子加工处理的关系;提出酸脱绒棉种的质量控制程序,为保证我国棉种加工质量的标准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新疆是我国主要产棉基地,棉花生产现已成为新疆主要支柱产业,加之由于南北疆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差异较大,棉种的品种也就很多。所以新疆每年所供棉种的特点是数量大、品种多,这就给棉花种子加工与质量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棉种质量管理也就显得更加重要。除了选择适合本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外,棉种的加工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它的质量。棉种加工的关键是脱绒,即把经轧花、剥绒后的毛籽(一般短绒含量6%~12%)脱绒,制成适合机械播种的光籽。脱绒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种子的品质。脱绒质量含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指棉种的外观质量,脱绒后是否真正成为光子,如果种子上仍然残留有较多的短绒,同样会影响棉种的选种、种衣剂处理、机械精密播种并污染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3.
张存信 《种子》2001,(5):50-51
四级棉种生产程序是以群体遗传学为理论基础,按繁育棉种世代高低和程序,分为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等四级。属于重复繁殖技术路线,能确保种性和纯度,实现质量标准化;操作简便、经济省工、缩短生产年限;节省种源,便于低世代贮藏分期利用,减少繁殖世代,延长使用年限,有利于“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子产业,与国际接轨和知识产权保护。并提出:研究编制棉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必须高起点,搞好生产基地建设和品种布局,稳定主栽品种,实行以品种为纽带的联合,加强世代监督和棉种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周治华 《种子世界》2007,(12):1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经营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经营主体,新优品种不断涌现,种子市场十分活跃,同时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经营推广未经审定的品种;二是经营单位质量意识不强,管理不严谨;三是制假售假,以劣充优,以假乱真;四是种子包装、种子标签极不规范:五是种子生产缺乏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5.
2001—2005年连续5年对全国9个植棉省份的棉花主栽品种种子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并汇总分析,发现“十五”期间,棉花新品种审定和淘汰进程大幅缩短,新品种更新换代加速。全国棉花品种无序流通,造成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并直接影响到我国皮棉质量。建议理顺棉种经营管理机制,引导实行统一供种与区划种植,健全品种质量监督检验体系,改善目前同区域多品种混杂种植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棉花品种多、乱、杂现象相当严重,假冒伪劣种子屡禁不止.随着"伪劣种子"案件的不断发生,种子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棉种经营者和广大棉农的重视.因此,如何对棉种质量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与国际接轨,是摆在广大种子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世界各主要产棉国棉种管理的情况、特点,以便对我国的棉种管理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周治华 《种子科技》2008,26(1):29-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经营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经营主体,新优品种不断涌现,种子市场十分活跃,同时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经营推广未经审定的品种;二是经营单位质量意识不强,管理不严谨;三是制假售假,以劣充优,以假乱真;四是种子包装、种子标签极不规范;五是种子生产缺乏规范管理。为规范种子市场经营秩序,彻底改变种子市场的不良经营环境,确保品种选育者、种子生产者、种子经营者和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必须加大种子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农作物审定品种退出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农作物审定品种退出的几点参考原则:1、时效性:审定品种实施有效期管理,一般可为8年;2、风险性,凡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不可克服的缺点或者种性严重退化,不宜在生产上继续使用的品种,应及时退出;3、品种类型,对于鲜食型玉米等,可适当宽松;4、真实性、一致性,假冒伪劣等的来源是否与品种所有者或品种权合法使用者有关,如果该行为是品种权所有人或其合法使用者所为,则该品种可进行强制退出;5、实行制度化,定期进行退出;6、严格市场准入,从源头上把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玉米品种审定制度的变化,审定渠道增加、速度加快,带来玉米新品种审定数量多、基地制种生产面积多、供应市场种子数量多,导致玉米种子严重过剩供大于求。供需关系决定价格,由于供应量大都急于销售,互相压价倾销,导致销售市场无序竞争,加上农民鉴别能力差,购买种子全凭经销商推荐,优质产品不能实现优价,这样的结果是种子质量良莠不齐,种子企业经营量上去了利润却在下降,最后导致经营困难,研发创新能力不足。因此要强化玉米制种生产基地管理,从种子生产源头抓起,进行供给侧改革,尽量减少制种品种,合理降低生产面积,严格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科学谋划稳定供给,才能促进种子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是近年来首次出现种棉效益低于种粮效益的一年,今年棉花种子市场由此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冷清。导致棉种市场冷清的主要原因除了棉花收购价格大幅波动伤了棉农心,政策引导让很多棉农改棉种粮,棉花种子经营企业等待观望使得棉种市场成为8年来启动最慢的一年以外,棉花新品种少,尤其是过硬的、有突破性的新品种更少也成为导致棉种市场转冷的因素。虽然近几年审定的棉花新品种不少,但没有突破性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