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茶开发与茶园镁肥施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洵 《茶叶通讯》1994,(3):11-13
随着名优茶生产的不断发展,优化茶叶品质的栽培技术逐步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一些被称之为“质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更引起了广大茶农的关注。现就名优茶生产与镁肥施用提几点看法,以供生产中参考。 1 镁与茶叶品质的关系 镁是茶树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其含量一般为500~4000ppm,实际上它是属茶树生长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它不仅是茶  相似文献   

2.
中国茶树镁营养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镁是植物叶绿素的中心原子,直接参与茶树茶氨酸合成等酶促反应,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形成的作用已被广泛证实.然而,我国茶园主要分布在普遍缺镁的酸性红壤区,且茶园镁肥投入相对偏低.因此,茶树镁营养机制研究和茶园镁营养管理对促进茶叶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茶园土壤镁供给、茶树镁营养需求、镁营养调控茶叶品质形成、镁素与其他养...  相似文献   

3.
钾镁对茶树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洵  阮建云 《中国茶叶》1995,17(4):18-19
钾和镁是茶树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叶绿素形成、光合作用和氮素代谢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深刻地影响着茶树产量的形成和品质的提高.由于我国的茶园多分布于风化和淋溶作用强烈的红壤地区,土壤中的钾、镁含量普遍较低,加上近年来有机肥用量减少而单一施用氮肥,加剧了茶园土壤中钾和镁的亏缺,茶树缺钾和缺镁时有报道,施用钾、镁肥正成为茶园生产的一项重要农艺措施.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了钾、镁对红壤地区茶树生理效应的研究,以期为茶园合理施用钾、镁肥,促进茶叶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钙、镁是茶树重要营养元素,茶树对钙的反应较敏感,土壤钙含量超过1g/kg土时,茶树出现不良症状,而茶园土壤中钙不足,将阻碍茶叶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镁是茶树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同时也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和活化剂,在叶绿素形成、光合作用和氮素代谢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缺镁会导致分解加速,降低同化能力,适量的镁可促进茶树的生长发育,有利于茶树内在品质的提高.阮建云等对我国茶园土壤镁供应状况进行统计,交换性镁低于40mg/kg的茶园(0 ~20cm土层)达57.9%,张亚莲等统计湖南茶区土壤(0~15cm土层)交换性镁含量低于30mg/kg的茶园达58.6%.本研究通过对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实验场茶园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的分析和评价,了解茶园土壤中钙、镁、钾的平衡情况,研究茶园土壤钙、镁和钾的关系,为茶园合理施用钾、钙、镁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钾、镁营养供应对茶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阮建云  吴洵 《茶叶科学》2003,23(Z1):21-26
本文总结了茶园钾、镁肥使用效果及施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对我国主要产茶省份红黄壤茶园土壤分析表明,茶园土壤有效钾、镁含量较低。施用钾、镁肥一方面显著增加茶叶产量,另一方面明显提高茶叶的品质,绿茶游离氨基酸含量、乌龙茶的香气成分和红茶的茶红素与茶黄素等品质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施用钾肥还能提高茶树抗旱和抗病能力。适当施用氯化钾具有与硫酸钾类似的增产提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包含钾、镁肥的平衡施肥是提高我国茶叶生产力的重要措施,初步提出了根据茶园土壤有效钾、镁含量的推荐施肥标准。  相似文献   

6.
茶树的钙镁营养及土壤调控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吴洵 《茶叶科学》1994,14(2):115-121
通过多年的大量分析结果表明,正常生长的茶树各器官中的钙、镁保持有一定的含量和比例,钙随组织老化而积累,而镁总是趋向新生的幼嫩组织,Ca/Mg值则随组织老化而急速增大。叶中的Ca/Mg值>l,根中的Ca/Mg值<1。茶叶品级随Ca/Mg值升高而降低。茶树对土壤钙、镁的吸收,不仅取决于土壤活性钙、镁的绝对含量,同时也取决于钙镁的比例平衡。缺钙、缺镁或两者比例失调,对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品质均有一定的影响。文中还对钙、镁的土壤调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杨阳 《茶叶通讯》1992,(2):22-25
茶树种质资源是供茶树品种选育和进行茶树生物技术研究的原始材料,它包括地方品种、引进品种、野生材料、近缘种和各种类型(人工、自然)的突变体等。近年来,世界主要产茶国的茶叶研究都集中在以提高茶叶品质为中心的内容上,而提高茶叶品质的根本途径就是不断提高茶树良种的选择标准和扩大良种的普及率。解放以来,我省的茶叶科技人员,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多次群众性的我省茶树种质资源的普查工作,开展了研究利用,并取得了一些富  相似文献   

8.
南方丘陵红壤茶园的镁营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朱永兴  陈福兴 《茶叶科学》2000,20(2):95-100
根据当前国内外茶树镁营养的研究成果 ,结合笔者在湘南和杭州的试验研究 ,对丘陵红壤茶园土壤镁含量及存在形态、茶树中镁的营养状况、茶树缺镁症、茶园施用镁肥的效果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并据此对丘陵红壤茶园镁肥施用技术和镁肥的开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茶树施用镁肥的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镁是茶树营养的一种重要元素。国内外对土壤和茶树缺镁问题已有许多研究,并建议将镁肥同氮砱钾肥配合施用。前苏联研究认为土壤有效镁含量50~60ppm时,绝大多数情况需要施用镁肥,有效镁含量达到70~80ppm,每公顷施用200kg的镁肥可以增产。根据吴洵同志的资料,有73%的低丘红壤茶园缺镁,有效镁含量在40ppm以下。在缺镁的土壤上施镁肥显著地促进幼龄茶树生长,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促进茶树氮代谢。 本文想从茶树镁营养诊断,镁肥使用及其影响因素方面谈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0.
镁离子(Mg2+)作为叶绿素的中心成分,是植物细胞中含量最丰富的二价阳离子,也是多种酶的激活剂,特别是茶氨酸合成酶的活性依赖Mg2+,常被作为茶树专用肥的特征成分,因此对茶树的生长发育和茶叶的品质形成至关重要。MRS2/MGT家族镁转运蛋白在维持植物体内Mg2+的吸收转运、胞内平衡和耐逆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探究茶树MRS2/MGT家族镁转运蛋白基因的功能,以茶树品种陕茶1号为材料,克隆了4条MRS2/MGT镁转运蛋白基因,分别命名为CsMGT1CsMGT2CsMGT2.1CsMGT3。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4个转运蛋白在C末端均含有2个跨膜结构域和1个保守的GMN三肽基序;系统发育分析显示,CsMGT1属于Clade C成员,而CsMGT2CsMGT2.1CsMGT3属于Clade B成员,所编码蛋白与木本植物柑橘MGT家族的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表明,CsMGT1CsMGT2CsMGT2.1CsMGT3在茶树的根、茎、叶、花中呈组成型表达,且根和叶对Mg2+浓度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响应。鼠伤寒沙门氏菌镁转运缺失突变株MM281功能互补试验表明,CsMGT1和CsMGT2均具有Mg2+转运功能,且CsMGT1的Mg2+转运功能优于CsMGT2,而CsMGT2.1和CsMGT3几乎没有镁离子转运功能。本研究结果丰富了茶树CsMGTs家族的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阐明茶树通过镁转运功能机制实现对镁离子的利用奠定了前期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茶园中偏重施氮肥,忽视施磷钾肥及茶树必须的微量元素。为探索茶园平衡施肥的效果,笔者于1998年选用磷钾精和磷镁精水溶性叶面肥,在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的茶园中,进行了田间喷施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初报如下。 1.供试茶园情况供试茶树品种为白毫早,10年生,双条植,茶园管理水平一致,茶树长势均匀。 2.试验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①磷钾精500倍,磷镁精1000倍;②磷钾精800倍,磷镁精1500倍;③磷钾精1000倍,磷镁精2000倍;④磷钾精1200倍,磷镁精2500倍;⑤空白对照(喷清…  相似文献   

12.
测定茶叶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对于分析茶叶品质、研究茶叶对人体的营养价值、鉴别茶叶及研究茶树生理生化都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作者从营养的角度对安徽产的红茶、绿茶和花茶三个品类共64份茶样进行了钾、钠、钙、镁、铜、铁、锰、锌、磷9种无机营养元素含量的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国茶叶》2007,29(1):9-9
2006年12月27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持完成的“茶树钾镁营养特性与养分管理技术”通过了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该项目从1992年开始,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国际钾肥研究所、加拿大磷钾研究所、硫酸钾信息委员会等开展的国际合作以及浙江省国际合作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下,经过长达13年的系统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一、广东茶树害虫近年来发生概况众所周知,茶树害虫是茶叶生产不断发展的一个障碍。因此,防治茶树害虫是茶树正常生长发育的保证条件,是茶叶生产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确保茶叶生产的重要关键之一。由于我省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无霜期较长,加之常受季候风的影  相似文献   

15.
茶叶是我省一个传统的出口商品,不断提高茶叶单产和品质,对于振兴福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茶树良种壮苗是提高茶叶单产和品质的重要基础环节。以往我省对茶树种苗没有统一的规定,在部分茶区存在着不同品种混合采种,剪枝插苗的现象,致使良种  相似文献   

16.
茶树新品种选育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作物,其种植时间长达数十年,因此,实行茶树良种化,是实现茶园持续高产、稳产、优质的一项重要措施。预计茶叶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饮料。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21世纪的来临,要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更丰富的茶叶产品以满足人们对茶叶的需求,更丰富的茶叶产品以满足人们对茶叶的需求,茶树新品种选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未来茶树新品种选育发展方向作一浅述,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茶树是采叶作物。在它的生长过程中对氮素的要求十分迫切,因此,在茶叶生产中人们都非常注意施用氮肥,并取得了很好的增产效果。但是,随着茶园氮肥用量的不断增加,其增产效果不断下降。因此,世界各主要产茶国家就茶树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氮  相似文献   

18.
茶叶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背景值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叶中含有多种矿质元素,这些元素不仅对茶叶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茶叶营养价值的重要表现,随着人们对其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化,其含量已引起科学工作者和饮茶爱好者的广泛重视。作者征集了全国10多个产茶省的主要茶类近150只样品,分干茶和茶汤对钾、钙、镁、锰、铁和铜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以期为茶树的营养诊断和合理饮茶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和分析方法详见本刊1989年第二期“中国主要茶类锌含量的研究”一文。  相似文献   

19.
一、安溪茶叶生产技术进展史略安溪县是我省老茶区,也是乌龙茶主产区,安溪人民和茶叶工作者对乌龙茶生产技术的进步做出重要贡献。1.对茶树品种繁育及其技术的贡献。安溪人民在长期茶叶生产中,对适制乌龙茶品种的选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许多良种茶树空革于安溪,故安溪被称为:茶树良种的宝库”。目前全县尚存60多个茶树品种。每个品种都有它的发现与传播历史,但都缺乏文字记载。民间传说中就有:铁观音是1730年~1770年由西坪尧阳入发现的;黄旦是1860~1925年在虎邱美庄和罗岩一带发现的;毛蟹是1907年间由大坪的高响培育的;乌龙是…  相似文献   

20.
在茶园栽培管理中以喷施化学农药来防治茶树病虫害,仍是目前茶树植保上一种重要手段,它的优点是见效快,受环境因子的制约较小等。但是,单纯依赖和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将会引起病虫区系变化加剧,危险性病虫不断发生且越来越严重。“三R”问题越来越突出,即:茶叶农药残留增加,害虫抗药性提高,天敌的大量杀伤和害虫再猖撅。结果破坏了生态平衡,污染了环境。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对无公害茶叶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就给茶树病虫科学治理和茶叶农药残留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就目前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