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用老法窖贮红薯往往“干疤”、“水坏”严重。为此笔者总结出以下二则简易的仿生态自然调温贮薯法,经数年推广使用,效果优于“大屋窖”。值此红薯将要收贮之际特推荐给广大农民朋友。 (一)薯块消毒 1、配制高浓度消毒液 用70%  相似文献   

2.
用老法窖贮红薯往往“干疤”、“水坏”现象严重。为解决这一难题,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二则简易的仿生态自然调温贮薯法,经数年推广使用,效果优于“大屋窖”。  相似文献   

3.
<正> 1 窖藏,山区农家可选背风向阳、土壤结实、干燥便捷的地方开挖山洞来窖藏红薯。注意入窖前要剔除病薯、伤薯和霉变薯,入窖初期可保持窖温20℃左右,注意通风透气;一周后窖温维持12~15℃:随着气温下降,要封闭窖口,加厚覆盖物.使窖内温度不低于10℃。下年续用,入窖前用喷洒1:50的福尔马林药液进行消毒。 2 砂贮。在干燥的内室或楼上,底层铺一层塑料纸和薄膜,再铺一层粗砂,以后堆放一层红薯铺一层  相似文献   

4.
1.高产高淀粉红薯“双万一号” “双万一号”红薯萌芽性强,茎蔓粗壮,叶心脏形,结薯早而集中.薯块纺锤形,紫皮白肉,鲜薯含淀粉28%~33%.单株结薯2~4公斤,每亩产鲜薯5000~ 9000公斤.春栽于4月15日左右,夏栽于6月20日左右,株距40厘米,行距70厘米,每穴双株栽植产量更高,夏薯尽量早栽,是夺取红薯高产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该文阐述了马铃薯夏播留种是防止马铃薯退化的有效农艺措施。而夏播留种的关键技术是种薯的安全度夏。通过对“半地下种薯冷贮库”、“柞蚕半地下保种库”、“小土冷窖”、“土冰窖”、“冷凉处散藏法”种贮藏技术的试验研究和比较鉴定,以“半地下种薯冷贮库”、“柞蚕半地下保种库”、“小土冷窖”贮藏种薯效果较为理想,每年的4~6月份的库(窖)温度能够控制在5℃以内,出库时种薯发芽率和腐烂率均不超过1%,出库时的种薯损失不大。  相似文献   

6.
特色红薯     
【汨罗有“薯”】2006年11月中旬,湖南岳阳泊罗市桃林寺镇南林村村民黄细和从地里挖出了一兜4个连体、重达44公斤的“红薯王”.其中一个单体重20公斤。在当地,像黄细和这样种红薯种出了名堂的薯农不计其数。他们种的红薯不但个头大,而且品种多,该市5万多亩红薯中既有工业用薯、鲜食薯,也有菜用薯和保健型薯,香喷喷的汨罗特色红薯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相似文献   

7.
玉米秸秆经过科学加工调制后饲喂家畜,2公斤玉米秸秆饲料的饲用价值和效果,相当于1公斤玉米籽粒,效益很高。目前,玉米秸秆处理的方法较多,但以“三化”处理法较为理想。1.氨化方式有堆贮和窖贮两种。堆贮时可选用一块塑料薄膜铺在地上,把铡短到3~4厘米的玉米秸秆堆在上面,然后再盖上一层塑料薄膜,四边用土压实,每100公斤玉米秸秆加注氨水10~12公斤。窖贮时可先挖一长形、方形或圆形的窖,在窖底铺上塑料薄膜,把铡短的玉米秸秆装窖后,上面用塑料薄膜盖严封好,每100公斤加注氨水15公斤。气温在20℃时贮7天,15℃时贮10天,5~10℃时20天,0~5℃时30天,秸秆即变成棕色,质地变软。此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邮码:410125,电话:0731-4693006)选育的高产、抗病兼用型红薯新品种“湘薯16号”,前不久获2003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该品种结薯较早,整齐集中,抗薯瘟病,薯块烘干率为28.5%,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鲜薯3000公斤左右。(湖红薯新品种获奖!湖南@张超凡  相似文献   

9.
正红薯收获后,窖藏管理是关键。入窖后要保持适宜温度,薯块在储藏期间的适宜温度为10~14℃,低于9℃则易受害,高于15℃则呼吸作用旺盛,会使薯块发芽、重量减轻、品质下降。根据薯块的特点和天气变化,对薯窖的管理可分为三个阶段。1.前期。薯块入窖初期以通风、降温、散湿为主。因为刚入窖时外界气温高,薯块呼吸强度大,  相似文献   

10.
黄石崇 《湖南农业》2004,(11):21-21
1.砌好贮种池选比较阴凉的房间,靠内壁的一角用红砖砌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贮种池,占地的大小,由种薯的数量多少而定。2.选好红薯种夏红薯一般要求在寒露至霜降前后收挖;秋红薯在立冬前收挖为宜,以避免霜冻。在挖运红薯时,不要弄破表皮;入贮之前必须对种薯精细挑选一次,剔除有病虫、有伤口或受冻伤的红薯。3.晒薯和贮种池消毒要把挖回来的红薯在太阳下晒半天,或在通风处摊2天左右,待晾干表皮水分后再入贮。对贮种池要用多菌灵1500倍液或用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洒消毒。4.堆码贮藏先在贮种池底铺上一层20厘米厚的细河沙,然后将选好的种薯摆在上…  相似文献   

11.
<正>一、红薯黑皮是什么病,如何防治1.病因和症状。红薯黑皮实际就是红薯黑斑病,也称红薯黑疤病。这种病从育苗期、大田生长期和收获储藏期都能发生,直接引起死苗、烂床、烂窖,造成严重损失。主要症状:薯块感病后病菌深入薯肉下层,使红薯表面出现坚硬的黑皮,个别薯肉变成黑绿色,味苦。病部木质化、干腐,且病薯含有毒物质(莨菪素),不能食用。薯苗染病初期幼茎地  相似文献   

12.
曹涤环 《新农村》2022,(1):23-24
红薯又名甘薯、番薯、地瓜、红苕等,可用作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但因薯块大、含水量多、皮薄,容易破皮损伤而感病,在贮藏期易遭受病害的侵染而出现大量烂薯,造成损失.现将红薯贮藏期发生烂窖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夏播留种是防止马铃薯退化的有效农艺措施,夏播在我市区已有30多年的历史,而夏播留种的关键技术是种薯的安全度复。通过我们对“半地下种著冷贮库”“柞蚕半地下保种库”“小土冷窖”“土冰窖”和“冷凉处散藏法”5种贮藏技术的试验研究和比较鉴定,以“半地下种薯冷贮库”“柞蚕半地下保种库”“小土冷窖”贮藏种薯效果较为理想。每年的4~6月份的库(窖)温都能够控制在5℃以内,出库时种薯发芽率和腐烂率均不超过1%,出库时的种薯相当于入库前的鲜薯。  相似文献   

14.
处暑到红薯收获这段时间称为红薯生长后期,这一阶段气温开始下降,雨量减少,昼夜温差大,红薯的生长中心转向薯块膨大,地上部分茎叶生长缓慢,直至停止,叶色由绿转淡,颜色由深逐渐变浅,呈衰退态势,而薯块的膨大速度加快,故又称薯块迅速膨大阶段.这一阶段薯块增重占全重的60%~70%,是红薯高产的关键时期.因此,应切实加强栽培管理,保护好叶片,延长其光合作用时间,创造有利于薯块生长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红薯藤窖藏越冬扦插繁苗技术项目研究与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详细介绍了红薯藤越冬的原理、方法、效果及效益。在红薯藤窖越冬的研究中,找到了红薯藤越冬的最佳场所是大棚窖和地窖,越冬薯藤隔离基质用松树叶,越冬出窖效果可达93.8%,用越冬薯藤育苗较种薯育苗提高产苗率56.4%,解决了国内同类技术越冬薯藤出苗低的难题,用薯藤替代种薯育苗已获得成功。2011—2015年铜仁市示范推广面积4.808万hm~2,平均增产5 316 kg/hm~2,增产率达18.73%;节约种薯900~1 200 kg/hm~2,按3元/kg计算,可节约成本2 700~3 600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膨大素能增强红薯茎叶的光合作用,增加薯块重量和数量,一般能增产15%~30%。一、膨大素的使用方法 (1)沾根法。667平方米用膨大素15克溶化在5~10公斤清水中,……  相似文献   

17.
龙薯31号     
正萌芽性较好,结薯集中、整齐,单株结薯4.2个,大中薯率85.40%;薯形下膨,薯块均匀,薯皮黄色,薯肉橙黄色,食味较好且较耐贮。2014—2015年参加国家甘薯品种南方区区域试验表现好,两年平均亩产鲜薯2327.60公斤、薯干674.20公斤、淀粉443.22公斤,烘干率29.18%,淀粉率19.02%,抗蔓割病,高感薯瘟病;2015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薯2297.6公斤、薯干657.54公斤、淀粉424.52公斤。  相似文献   

18.
甘薯茎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在红薯种植区普遍发生,造成严重产量损失。症状甘薯茎线虫病主要危害薯块,其次是薯苗、薯蔓基部和粗根,不仅在田间危害,还造成储藏期烂窖和育苗期烂床。薯块受害后表皮龟裂,内部糠腐。苗期受害,  相似文献   

19.
红薯在收藏过程中,各地都有程度不同的烂薯现象,群众习惯称为“烂窖”。引起红薯烂窖的原因很多,主要的有以下四种。一是病菌的感染:红薯贮藏期的主要病害有软腐病、黑斑病、干腐病、青霉病、紫纹羽病、红薯瘟等。其中软腐病、黑斑病最为普遍,这些有的在大田已发病,...  相似文献   

20.
1.丰产1号。该品种是从西北农大高产、高淀粉红薯的变异株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叶肥大,茎蔓较粗,短蔓,基部分枝多,叶心脏形,叶柄绿色,叶脉红色;薯皮深红色,肉色白,晒干率33%,出粉率25%~26%;结薯集中,薯块多而匀,大薯率高。春薯667平方米一般产650公斤,夏薯3500公斤,经本基地连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