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瓜是邕宁县主要农产品之一 ,2 0 0 1年种植1 .682万 hm2 (这里指的是早造面积 ,晚造 0 .2 7万hm2左右 ,这里不作陈述 ) ,是全国有名的第 2大西瓜生产县。今年是西瓜病害发生较重的一年 ,发生面积 1 .2 9万 hm2 次 ;虫害发生偏轻 ,发生面积 0 .487万 hm2 次 ,病虫害发生面积共 1 .777万 hm2 次。现将今年西瓜主要病虫发生为害概况和综合防治措施分述如下。1 发生为害概况1 .1 猝倒病 :苗期病害 ,发生面积 0 .0 4万 hm2 ,病株率最高 1 1 .5 % ,一般 2 %~ 7% ,发生程度属轻 ,局部中偏轻发生。1 .2 西瓜疫病 :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 Phytoph…  相似文献   

2.
番茄早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早疫病的发生与防治庄稼门诊番茄早疫病近年来在我市发生普遍、为害严重。该病主要为害叶、茎、果实。苗期就开始发病,挂果期达到发病高峰。一般在叶片及分枝处产生黑褐色同心轮纹状病斑,叶上病斑初呈针尖大的小黑点,后发展为轮纹斑,其边缘多具黄色晕环,在分枝处...  相似文献   

3.
襄樊市有着较长种植山药的传统历史,现种植面积达1.2万hm2。山药已逐渐成为我市山区县(市)的主导产业之一。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和面积的扩大,加之山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山药炭疽病日趋严重。近几年来通过对山药炭疽病的调查研究,我们基本摸清了其发生特点,制定了一套综合防治的办法。1发生特点1.1症状表现炭疽病一般先从山药植株下部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及藤茎。叶片染病后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症状类型。急性型:典型而常见,发病快,为害重,约占发病面积的60%左右;病斑较小,多在叶柄与叶片或中柄与茎蔓交界处出现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而在叶面上…  相似文献   

4.
花生网斑病 (Phoma arachidicola Marasas)又称褐纹病、云纹斑病。常与叶斑病混合发生,可造成早期花生叶片脱落,严重影响花生产量。花生网斑病过去在滑县发生很轻,2000年突然严重发生。据观察,该病为害花生,发病初期在基部叶片上发生,逐步向上部叶片发展。在叶正面产生边缘呈网纹状、不规则形褐色病斑,不透过叶背,以后由侵染点沿叶脉向外扩展,呈星芒状扩展至整个叶面。县植保站定点调查花生地块, 8月中、下旬病株率40%, 8月底病株率达100%,全县发生面积达1.9万 hm2以上。   分析该病流行原因,与作物茬口、高温、高湿、多…  相似文献   

5.
许昌市禹州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是全国四大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地黄常年种植面积2300hm2左右。近年来,地黄斑枯病日益严重,已成为影响地黄生产的重要病害。2005年发生1800hm2,占种植面积的78.3%。据调查,发病盛期平均病株率为19%,严重地块高达83%,一般减产20%左右,严重的减产70%以上,对地黄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为此,笔者对地黄斑枯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1病害症状及病原侵染循环地黄斑枯病常在地黄生长的中、后期发生。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期为淡黄褐色,有黄色晕圈,边缘无明显界限。随后病斑扩大,呈黄褐色至深褐…  相似文献   

6.
伍明祥  吴娟 《植物医生》2003,16(4):12-13
水稻纹枯病是玉屏县水稻上的主要病害之一 ,常年发生面积为 2 333hm2 次 ,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 5 .6 % ,为害损失粮食 5 5 .6万kg。因此 ,进一步掌握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 ,搞好预测预报 ,指导大面积的综合防治 ,是目前全县水稻生产中亟需解决的紧迫问题。1 发生规律全县一般在 7月 4日始见病斑 ,在 7月 19日前病情较为稳定 ,扩展较慢 ,病株多为 1级即始病期 ,7月 19日~ 8月 10日发病进入高峰期。这期间 ,田间病丛率、病株率和病情指数上升较快。 7月 2 4日调查病丛率为 76 % ,病株率为 13.6 8% ,病情指数为2 .85。 8月 5日病丛率…  相似文献   

7.
朱耀强  万长征 《江西植保》2001,24(4):121-122
20 0 1年 ,乐安县二晚稻瘿蚊大面积发生。全县发生面积 1 948.3 hm2 ,占全县二晚种植面积的 1 3 .92 % ,占已发生乡 (镇 )二晚种植面种的 2 7.40 %。据统计 :标葱率发生在 2 %以下的有 83 4.5hm2 ,标葱率发生在 2 %~ 1 0 %的有660 .3 hm2 ,标葱率发生在 1 0 %以上的有 453 .3hm2 ,其中无收面积 1 3 3 .3 hm2。1 今年稻瘿蚊在乐安县发生特点1 .1 发生早、分布广、为害重 今年首次在早稻上发现稻瘿蚊为害 ,6月下旬早稻和一晚上即发现稻瘿蚊 ,比 1 998、1 999年早近一月 ,比2 0 0 0年早 3~ 5d;7月下旬一晚进入为害高峰 ,二晚秧田上出现稻…  相似文献   

8.
小麦是河南省渑池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万hm2。小麦腥黑穗病在本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生比较普遍,80年代后基本绝迹。从1998年开始,本县又发生小麦腥黑穗病,有2个乡4个村,发病面积15hm2。近几年,该病在本县发病面积逐年加大,但大都为零星发生,损失较小,从未引起群众重视。2004年在本县大面积暴发,发生面积0.53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26.2%,发生程度也是历年最重,发病田平均病株率14.5%,全县平均病株率30%以上的面积达0.17万hm2,占发生面积的31.3%。特别是西阳乡高桥村120hm2小麦全部发病,平均病株率12.4%,其中一户农民0.53hm2小麦…  相似文献   

9.
<正>莴笋在镇宁自治县常年种植面积550.2 hm2,其中以秋冬种植为主,占全年总种植面积的75%;春夏种植较少,占总种植面积的25%。笔者近几年在田间调查发现,秋冬莴笋以霜霉病为害为主。1为害症状莴笋霜霉病以春末和秋季发生最普遍,发病严重时,损失可达20%~40%。幼苗到成株期都可发病。叶片发病初期,先在植株下部叶片产生淡黄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逐渐向上发展蔓延,病斑淡黄色,潮湿时叶片背面病斑长出白色霉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湖北省郧县种植黄姜面积1万hm^2,占郧县总耕地面积的1/3。随着人工栽培面积的扩大,黄姜疫病的发生为害程度也逐年加重。2003年郧县黄姜疫病呈大面积暴发流行,为害十分严重。据郧县植保站8月1~6日在白桑、南化、谭山、城关等镇调查,病田率达到100%,病株率达  相似文献   

11.
卫辉市小麦秆黑粉病重发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辉市是优质小麦的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2.9万hm2左右.多年来,小麦秆黑粉病在本市均属零星发生,2005年以来,该病发生为害逐年加重.尤其是2008年小麦拔节期秆黑粉病在本市的太公泉镇、安都乡、唐庄镇等山丘旱区麦田严重发生,平原灌区麦田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全市小麦发病面积约0.52万hm2,占全市小麦种植总面积的17.8%.平均病株率19.5%,严重地块病株率达45%以上,病田平均减产20%左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为此,笔者对本市小麦秆黑粉病重发原因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辣椒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 Sacc.)是南方辣椒种植区的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近年来,永定县引进种植加工型小辣椒.2008年该病在小辣椒上严重发生.全县发病面积63.3 hm2,占小辣椒种植面积的41.3%,病田平均病株率19.3%(5.4%~41.5%),造成产量损失达35.65万kg.为更好控制该病在本县的发生为害.笔者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 ,由于种植结构战略性调整 ,我市优质稻种植面积逐年上升 ,今年已达到 2 2 .4万 hm2 ,其中早稻 7万 hm2 ,中稻 6.5万 hm2 ,晚稻 8.8万 hm2 ,占整个水稻种植面积的 70 %以上 ,因此优质稻的病虫发生特点也就是我市 2 0 0 1年水稻病虫的发生特点。但随着水稻优良品种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 ,病虫害的发生状况和规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2 0 0 1年又受到百年未遇干旱的影响 ,其特点更值得研究 ,现就具体情况作如下研究分析。1 优质稻病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1 .1 总的发生特点今年我市优质水稻上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五虫三病 ,即二化螟、三化螟…  相似文献   

14.
小麦根腐病Bipolarissororiniana (Sacc .)Shoem是近几年阜城县小麦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 2 0 0 0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 2 .4万hm2 ,此病发生 1 .3万hm2 ,病田率达 54% ,病田平均病株率达 61 % ,严重田块病株达1 0 0 %。小麦根腐病自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 ,能为害小麦植株的各个部位。苗期感病 ,芽鞘及根变褐腐烂 ,无效分蘖增多 ,丛生不长 ;成株期感病根冠或茎基部腐烂 ,引起茎基部折断而倒伏或形成“白穗” ,造成小麦减产。1 严重发生的原因根据调查分析 ,造成小麦根腐病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小麦主栽…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淮南市于2003年6月在本市田家庵区蔬菜基地发现番茄溃疡病,发病面积26.7 hm2,田间病株率达45%~55%,病果率20%~30%。这是安徽省首次鉴定发现此病害。番茄溃疡病是番茄上重要的危险性病害,其传播速度快、为害严重,已被我国列为国内检疫对象。经过几年的综合防治,目前已基本控制了该病的蔓延、为害。1为害情况番茄溃疡病是一种由病原细菌棒杆菌属密执安棒杆菌密执安亚种(Clavibecter michiganensesubsp.michiganense)通过种子传播的维管束系统病害。该病从幼苗至坐果期都可以发生。幼苗期发病,低位叶片小叶或植株一侧部分小叶出现萎蔫…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小麦黄矮病曾于 1 966、1 968、1 970、1 973、1 978、1 980和 1 987年先后大流行。 1 999年又一次大流行。渭北、陕北中度偏重流行 ,渭北东部塬区大流行 ,全省发病面积 3 2 .1万hm2 。发病范围之广 ,为害之重 ,为近 1 0a来所罕见。特大流行的合阳县病田率达1 0 0 %,病株率 95%以上 ,平均产量损失 2 9.5%,严重的损失 4 9.6%,为近 50a来少有。延安市发病面积 7万hm2 ,占小麦种植面积的 72 %。其中偏重流行面积 4 .2万hm2 ,特大流行 0 .2万hm2 ,翻种 0 .1万hm2 。渭南市发病面积 1 8.9万hm2 ,一般病田率 60 %,病株率 2 0 …  相似文献   

17.
罗华 《植物医生》2002,15(1):29-29
番茄早疫病又名轮纹斑病 ,近几年在塘头镇菜区发生越来越严重。据2001年5月至6月调查 ,在全镇菜区发病地块病株率达20 % ,严重地块达100 % ,造成绝收。1发病症状此病侵染叶片、茎部及果实 ,侵染叶片时 ,病斑初期呈暗褐色 ,圆形或近圆形斑点 ,天气潮湿时 ,病斑上长出黑色霉状物 ,病害从下向上发展。危害茎部时 ,一般是侵染分枝处或叶柄茎部 ,呈椭圆形 ,略凹陷 ,发病严重可造成断枝。危害果实时 ,在蒂部及裂缝处发生 ,呈黑色疤状 ,病果常常提早脱落 ,病部常散发臭味。2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厚壁孢子、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多年…  相似文献   

18.
泾河川道地区是彬县蔬菜主产区,2002年露地番茄定植不久早疫病、病毒病发生流行,发病之早、发病之快、发病之重为历年所罕见,造成严重减产和经济损失。一般田块减产达60%~70%,1/3的田块绝收。两种病害之所以发生流行,适宜的气象条件是主导因素。1发病特点1.1发病早,发病快5月中旬番茄定植,5月下旬即开始发生早疫病,部分植株下部叶片,叶面及主脉、茎叶交界处、近地面茎秆(25cm以下)出现零星小病斑,病斑直径2~5mm。到6月上旬开始迅速扩展蔓延,发病株显著增多,病斑扩大到5~10mm。6月中旬开始流行…  相似文献   

19.
2007年荆州市小麦白粉病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白粉病是荆州市小麦上的一种常发性病害,但每年发生的程度年度间差异较大。2007年由于气候条件有利病害发生,加之种植的小麦主要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较差,导致2007年小麦白粉病大发生。据统计,全市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6.91万hm2次,防治面积10.17万hm2次,挽回损失2.15万t,实际损失1.43万t。1发生特点1.1见病早据系统调查观测,小麦白粉病于1月11日见病,比历年平均提早45d左右,比2006年早近2个月,属偏早的年份。1.2扩展快3月12日调查,病田率为66.7%,平均病株率33.2%;3月28日调查,病田率上升为100%,平均病株率70.2%,平均病株率是3月12日的2.1…  相似文献   

20.
2009年郧县玉米种植面积1.6万hm2,是郧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大斑病发生面积7.33hm2,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45.8%,大斑病造成的损失达到8000t,发生严重的地块病株率达到100%,病情指数达到90%以上,减产幅度达到60%以上.近年来,玉米大斑病逐年加重为害,已成为制约玉米生产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